美国“动画文化”现象的成因及演变机制_动画论文

美国“动画文化”现象的成因及演变机制_动画论文

美国“动画文化”现象的成因及演变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美国论文,机制论文,现象论文,动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29.712

“动画”已被世人认为是美国本土所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艺术表现手段上,“动画”借鉴并吸收了美国西部电影和小说以及爵士乐与百老汇音乐剧的精华,进而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造型艺术语言。1906年,美国人斯图尔特·勃莱克顿拍摄和制作了第一部电影胶片动画片《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如果以此作为美国动画电影的开端之作,那么,动画片已经有了100年的历史轨迹。从早期不被众人知晓的一种艺术类型,到20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动画文化”之潮,“动画片”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对此,本文将从4个侧面(即动画片的生产与消费、关于动画的学术研究、公众对动画的接受程度、“动画朋友”的生活状态)重点分析“动画文化”在美国的发生、发展及形成的全部因素。事实上,这4个侧面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单独现象,恰恰相反,正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才共同促进了“动画文化”现象在美国的最终形成。

一、动画片的生产与消费

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动画”黄金时代。在这一期间,美国的11家动画制片厂共创作和生产了4487部动画短片(主要作为电影院放映正片之前的“副片”)和27部动画长片。其中,迪斯尼公司在1922~1960年期间,就生产了动画短片529部,动画长片20部。

动画片在好莱坞的生产和销售中一直处于次要地位,每当制片厂或电影院紧缩经费之际,被砍掉的项目往往就是动画短片,但沃尔特·迪斯尼、弗雷斯彻尔等一批动画艺术家们所创造的艺术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动画片却是例外。如《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灰姑娘》、《爱丽斯》、《睡美人》等等,颇受观众的好评和厚爱,其艺术形象深深地印在当时儿童们的脑海中,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误认为动画片的观众就是儿童和家庭。当这些孩子成年后,其儿时头脑中的动画印象对他们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但丁是“电影小子”一代的代表人物,他们公开宣布他们对好莱坞“动画”的热爱,并在他们的电影中大量使用动画技术。蒂姆·伯顿的电影同样反映了“动画”对他的影响。事实上,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是《谁杀了兔子罗杰?》一片的教父,而动画片《圣诞夜恶梦》则是由蒂姆·伯顿构思而成的。这两部完成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动画片恰恰是面向成人观众的代表作。

在20世纪40年代,当美国的三大电视网(即NBC[1944]、CBS[1948]、ABC[1948])形成之际,NBC于1946年6月首先在黄金时间里播出了动画片《面对面》;随后ABC和CBS又分别于1949年1月和1952年4月在其黄金时间段内播出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这样,“动画”就与电视节目结合在一起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主流媒体播放的动画片中又加入了新的元素,使主题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宽泛,如包含动作的冒险片、以游戏为基础的武术片、机智而曲折的犯罪片、昏暗风格的赌戏片、血腥残酷的战争片、挑剔细致的机器人片、网络朋克片、浪漫喜剧片、科学幻想片、星际旅行片,当然也包括只供成人观看的色情片等等。每一种动画片都有自己的模式、人物原型和语言,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进入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频道的大量出现,为播出更多的针对成年人而制作的动画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电视动画片《辛普森》(The Simpsons)、《山中之王》(King of the Hills)、《南方公园》(South Park)、《达克曼》(Duckman)。此外,试金石公司出品了《谁杀了兔子罗杰?》(Who Killed Roger Rabbit?,1988); 迪斯尼公司出品了《圣诞夜恶梦》(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1993);捷克动画艺术家扬·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创作了《对话的维度》(Dimensions of Dialogue,1982)。这几部影院动画片都是针对成年人和青年人的需求而生产的,在英国、德国、奥地利和美国等地均成功地发行,且票房收入也很成功,曾多次获奖。

在针对成年人和青年人所制作的动画电影取得市场成功之后,人们已改变了对动画片的习惯看法。动画片不仅可以娱乐儿童,也成为成年观众的兴趣之一。由此动画片的观众市场容量扩大了,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二、动画艺术产品的学术研究

自从动画片问世以来,对它的研究工作就没有间断过。但是,早期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技术和生产上。

在20世纪60年代,当电影作为一种知识出现在学术期刊和大学课程中时,好莱坞的主流动画片却被人们所忽视,“动画”被排在轻松的音乐剧和喜剧电影等形式之后,甚至被驱逐出知识与美学的领域。在主流文化及其研究机构中,“动画”没有任何地位,但“实验动画片”和“独立动画片”不在此范围之列。

当罗尔夫·斯蒂文森于1967年出版《影院动画》并猛烈抨击商业动画片的时候,独立制片人的作品受到了赞扬。尽管如此,独立制片人的动画片也只是作为“实验电影”的一个很小的分支被边缘化了。

1975年,学术界对动画艺术家进行了实录性的描述。《电影评论》破天荒地刊登了好莱坞动画专辑:温叟·麦凯、查克·琼斯、耐特·威克、比尔·汉纳和乔·芭芭拉等等,都作为艺术家而入选。但被看作是“平庸之才”以及“缺乏想象力”的电视动画,都被排除在外。动画知识日趋商品化,随之而来的是学术界对这些艺术家的尊敬,称他们为“伟大人物和艺术大师”。

在这一时期,动画已作为学术领域的电影课程出现在高等院校,不再是高雅艺术的手工课程。例如,1973年纽约的新社会研究学校开设了动画史课程。到1975年,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研究院的电影系也开设了类似的课程。在电影研究领域内,人们开始关注“动画片”,并出现了一部标准的入门课教材。

1979年,克里斯蒂·汤普森和戴卫·鲍得威尔出版了《电影艺术介绍》一书,该书在第一版中提到“动画”的地方只有3页;当1986年发行第二版时,此项内容已增加到5页;1990年发行第三版时,又增加到14页;1993年发行第四版时,则增加到36页,还附有参考文献,并设有专栏来专门分析动画电影。与此同时,《影院期刊》、《银屏》和《电影历史》都定期刊登有关动画片的文章。而在过去,这些关于“动画”的文章只能刊登在《诙谐世界》、《电影爱好者》之类的非主流小型期刊或杂志上。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对“动画”的研究工作已从以往的边缘学术地位突显出来,进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其标志是1988年“动画研究学会”(SAS)的创立,并从1989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SAS国际会议。据不完全统计,在1989~2004年期间,在SAS国际会议上共提交各类“动画研究”学术论文449篇,其中涉及“作品研究”的文章最多,共有165篇;其次是“美学理论”方面的文章,共72篇;再其次是关于“动画技术”的文章,共49篇。

1991年《动画学刊》创刊,该刊是唯一有同行评议的动画学术刊物,致力于“动画历史和理论”的学术研究。自1991年至2004年间的统计数字显示,该刊物共登载各类“动画研究”文章116篇。

1999年,《动画学刊》的主编莫林先生曾对研究动画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他将“动画研究”划分为11个方向:(1)动画通史和参考文献;(2)动画美学理论;(3)关于默片时代的著作;(4)迪斯尼制片厂及其经典作品;(5)其他商业制片厂及动画制作人;(6)三维动画;(7)电脑动画;(8)实验和独立动画;(9)电视动画;(10)相关期刊;(11)指导及辅助性文献。

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坦布尔大学设置了“动画产业与国际贸易”的博士生研究课题,由约翰·兰特(John Lent )教授实施指导和组织调研,将“动画研究”从以往的历史、美学和技术的单一层面,拓宽到经济领域以及战略发展的综合性层面,其研究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三、公众对动画的接受程度

20世纪70年代中期,“动画”在被学术界认可的同时,亦被社会更广泛地接受。主流文化也在改变着对“动画”的看法,不再把“动画”看作是只对青少年观众播放的简单娱乐,还出现了休闲类的艺术书籍,如克里斯托夫·芬奇的《沃尔特·迪斯尼的艺术》(1973);汤姆斯和约翰斯敦的《迪斯尼动画:生活的幻想》(1981);约翰·克恩梅克的《迪斯尼动画艺术的珍宝》(1982)等等。这些书籍不但展示出了迪斯尼、华纳兄弟及美高梅等公司的动画作品,还宣传和报道了创作“作品”的艺术家。此外,主流出版社(如圣马丁出版社)出版了沙末斯·卡恩和查克·琼斯的论文集;每个主要城市都设有“动画艺术画廊”;1973年,纽约林肯中心曾举办迪斯尼回顾展;杰·考克曾在《时代周刊》上发表文章,评论查克·琼斯的作品;1981年,惠特尼博物馆也举办了迪斯尼展览。从此,“动画”的历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赛璐珞片(又称明片)曾被视为这个行业的废弃物。黑白赛璐珞片通常是被清洗并重复利用的,彩色赛璐珞片不能被重复利用,通常使用后扔掉。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有人开始收集“动画”艺术作品,最初仅限于小金额的收集。在《动画爱好者》杂志刊登的早期广告中,这些艺术作品的价格只在10~20美元之间。但随着某些“动画大师”逐渐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动画艺术品市场开始急剧膨胀。1989年,动画片《孤儿的利益》(1934年制作的一个黑白赛璐珞片)在克里斯蒂拍卖行被拍卖,金额达到28.6万美元。1992年6月27日,索斯比拍卖行在纽约拍卖79幅迪斯尼的水彩画和赛璐珞片,拍卖成交价达到150万美元。1992年10月,索斯比拍卖行在洛杉矶拍卖迪斯尼的电影《美女与野兽》中的背景动画,每幅价格在1000~10000美元之间,总共有1.7万件艺术品准备拍卖。其拍卖种类之多,创该拍卖行的最高纪录。现在的动画艺术品已被拍卖行或专业的画廊视做高雅的文化艺术商品而投放到艺术品市场上出售。“动画艺术品”已被文化投资者所推崇,称其为“使你微笑的投资”。一位直言的画廊主曾将“动画艺术品”比喻为从“西斯廷教堂屋顶掉下来的绘画”。

过去,曾有个节日名曰“动画节”,吸引的主要对象是少量的业内人士。而现在的“动画节”则名目繁多,已在世界各地踊跃设立,并吸引着更多的不同层次的观众。除了展示新影片之外,“动画节”通过回顾展和主题节目,还提供了开发多样性动画内容与类型的机会。这个市场尽管很小,但却在发展,为大量来自美国和西欧的动画短片找到了欣赏“动画”的观众。

四、“动画朋友”的生活状态

自从“动画”被发明以来,就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痴迷者对“动画”进行潜心研究,并乐此不疲。在美国,由这些人组成的群体被称之为“动画朋友”。“动画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兴趣所致的人群,他们对“动画”有着深刻的理解。“动画朋友”乃是一个很小但很完整的“小文化圈”,它的参与者与主流文化之间虽有着较大的距离,但却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共存于整个主流文化的“大文化圈”之内,只是在业余时间才作为“动画朋友”出现。

整体来讲,“动画朋友”的成员众多,既包括动画公司的所有者和雇员,也包括动画学者、动画爱好者,更包括动画及其附属产品的忠实消费者。这些人构成了“动画朋友”的核心,他们对“动画”有着最高程度的专业知识,他们的生活也以“动画”为中心。“动画朋友”还包括动画艺术的购买者、随意性的爱好者和其他对动画感兴趣的人。换句话说,“动画朋友”包括了一个倾心贡献给“动画”事业的核心人群,以及环绕其周围的更大数量的动画爱好者。“动画朋友”的群体也会与其他的兴趣群体(如漫画群体)产生相互影响。

20世纪90年代,动画片制作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高潮,对动画制作人才的需求也戏剧性地增长,使得更多的人期望将“动画”作为自己的职业。因为现时的动画片制作已经成为产业,且比传统的商业动画片包含了更多的主题和技术,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动画制作”的行业。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美国和欧洲的众多大学都已开设了“动画专业”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大多是实用性的,但却为学生们提供了“动画史料”方面的内容,用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综上所述,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动画”作为一门艺术和产业在美国形成、发展到成熟的轨迹:从“动画”作为电影研究中附带的一个细小分支,逐步成型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从“动画朋友”的离群索居以及不被社会主流文化所接受,到已被社会民众称为“伟大人物和艺术大师”;从行业的废弃物到文化投资的珍品……。这些历史事实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动画文化”在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促成了美国“动画文化”的形成?

文化社会学告诉我们,社会并不仅仅是以种族、民族、阶级、阶层等形式来依次划分的。当我们观察任何一个社会时都会发现,在它的历史横断面上,还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会群体与集团。他们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所谓“社会结构”就是按照一定的文化关系而发生互动的人群组合。较大的社会群体是构成社会的骨架,如种族、民族、国家、阶级、阶层等等。但小型群体的文化性质,在整体社会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小群体又可划分为制度性群体和非制度性群体两种类型。“制度性群体”是指按照社会的合法文化规范组成的群体;“非制度性群体”则是一种不符合社会文化规范的群体)。作为一种群体互动,都会滋长出一种同类的文化意识,而后者的文化意识较之前者的文化意识更具有个性。一般来说,群体越小,其文化意识也就越单纯,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就越趋于一致;群体越大,文化意识就越复杂,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就越分散并越具多样性。非制度性群体的结构有很强的封闭性,其文化意识也有很强的集团性。

“文化传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除了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之外,大多数“文化传播”都是假借于某事物而进行的,特别是大众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

“动画朋友”就是这样一种非制度性群体,它的成员有着对动画的强烈兴趣。他们早期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世界各国的童话和拟人化的各类动物,其夸张性的表现手法很适合儿童的生理特点,为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同时,善良而纯朴的内容又减少了人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陌生感,借助于好莱坞的销售渠道和美国三大电视网的传播,使众多的人们接触到了“动画”。虽然有些时候,“动画朋友”的创作兴趣与销售渠道的经济利益不完全吻合,但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获得了生存与发展,从而走向“良性循环”之路。对于观众来说,创作者与播出者之间的这种良性循环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动画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对“动画”产生了兴趣,成为动画爱好者,而原来的动画爱好者则成为“动画”的核心人群。当一个社会中的动画爱好者占到一定的比例时,就意味着已经形成了一个动画艺术市场,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学习动画,并把“动画”作为自己的职业;就会有更多的学者投身到“动画研究”中来;就会有更多的社会公众开始收藏“动画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大师功不可没,他们是动画文化的源头。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媒介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电视网中安排频道和播出时间,更进一步地促进了“动画文化”的形成。可以说,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使“动画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良性循环的最佳态势。

总而言之,在美国社会中出现的“动画文化”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动画朋友”的产生及“动画产业”的发展,而“动画文化”的演变机制则是“市场经济需求”与“社会文化需求”之间双向互动的结果。

标签:;  ;  

美国“动画文化”现象的成因及演变机制_动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