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环境下审计判断的瓶颈与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瓶颈论文,环境论文,法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法律环境下审计判断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审计法制观念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法制观念的强与弱会对审计判断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经验表明,如果企业、投资者以及公众能够对审计法律地位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优化审计判断环境是大有裨益的,也会对审计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当前,我国公众的法律观念已经今非昔比,但是需要承认的是,包括普通社会公众在内的社会人群,其审计法律观念意识还处于较低水平。比如,在审计领域的氛围与法律的要求并不相符,部分审计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或者在竞争压力的逼迫下,会做出不合理、不合法的审计判断。 (二)法律责任 强化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法律观念和认识,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审计知法和守法的自觉性,也会提升审计判断的公正性。在法律面前,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的地位是能够保证的,其权利与普通公众一样都能够得到保护。还需要对那些未能做出正确审计判断的审计人员施以惩罚,让其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通常情况下,在法律范围内,审计责任涉及到警告、暂停执业以及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等,这些大多属于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还应该对造成影响和损失特别巨大的,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此外,还需认识到,审计责任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应不限于惩戒和威慑,还应促进审计人员能够在不同法律环境中,做出更加适宜、更加合理的审计判断,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同时也能对注册会计师形成必要的压力,以之能够更加公正、客观、独立地做出审计判断。 (三)法律主客体差异 在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的报考要求较低,一般情况下,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会计以及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者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门类较少,其内容也侧重理论而不是实务。而事实上,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关乎审计判断的质量和水平。只有构建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并且持续性地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培训和终身教育,才有利于提升审计判断的质量。当然,在关注审计主体的同时,也应对审计客体(客户)予以关注。这是因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很多客户对审计业务约定书等相关内容、技术劳务合同及其性质等,都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客体如果以单纯消费者的身份参与到审计工作之中,他们与注册会计师之间就分别处在了信息的劣势和优势地位,注册会计师可以按照客户的利益,以主观形式给出审计判断。这样,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拉近注册会计师与审计客户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其违反了职业道德,审计结果也不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审计判断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因此备受质疑,其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 (四)法律、法规的完备性 在我国,经济发展范式决定了审计客体未能在法律环境中得到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公私混杂和缺乏透明度等问题,有的会做出不合法的行为。因此,在当前时期,能够针对复杂环境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审计系统中,依法审计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对法律和法规的健全性、完备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如果在法律层面上未能弥补缺陷,就会提升审计判断的难度。这是因为,任何审计判断都要按照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做出,这两种准则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审计判断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正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但这也保留了会计准则原本不完善的事实,只有在制度层面上不断对其进行修订,才能防止给审计人员带来冲击和混乱,增加审计判断的难度。此外,在法律层面上,审计准则被看做是审计判断的直接参照,但是,这一准则因为过分强调原则性,使之操作性不断削弱,唯有强化审计原则的可操作性,才能提升审计判断的质量。 二、现有法律环境下审计判断的瓶颈 (一)审计报告的权威性缺位 实践表明,影响和削弱审计判断、降低审计权威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因为审计判断和审计报告是按照审计工作底稿以及相关审计事实给出的。此外,任何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都要经由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签字之后才会产生法律效力,加之在报告中,对相关问题的定性是依照法律做出的,所以不必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当前,该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的手段通常会产生以下后果:一种是在征求意见,会无形中增加被审计单位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缺乏了监管,一些个人素质较低的审计人员就会借此寻租(比如搞地下交易等);另一种是在征求意见之后,会使得被审计单位形成对审计执法的自信,甚至会对法律产生怀疑,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消弱法律和审计的权威性,消弱审计效果。 (二)执法主体的公正性缺失 《审计法》表明,审计部门需要以自己的职权范围为依照,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罚行为,也就是说,这种行为的发生要以法定的执法主体为前提。这就表明,审计机关在对一些违纪问题进行判断和给出审计结果时,只能以监督者的身份出现,而不能直接参与处理和处罚,这些工作要交予合法的执法主体。这样,部门之间的协调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审计部门与执法部门之间未能做到协调和配合,或者协调得不好、配合得不理想,就会使审计判断工作流于形式,疏于管理,极有可能产生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良性的审计判断也就无法实现。 (三)立法滞后,严重影响审计工作 由于立法的滞后,在有些情况下,审计人员的执法过程缺少法律依据,在一些方面难以做到有法可依,这给审计判断带来了十分显著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执法依据的滞后,使得审计监督工作会陷入无法可依的境地。比如,审计机关在按照现有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理和处罚时,是缺少依据的,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主体并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一旦参与执法就会因越权执法而遭到质疑。由此可见,立法滞后与执法主体之间的混淆和模糊,使得审计判断缺乏必要的依据。其结果是,一些审计判断工作无法获得明确的依据,甚至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在审计工作中做出合理、科学、客观的判断。 (四)审计程序的不规则性 已有的审计经验表明,在实际审计本级部门的相关审计活动中,一些直属单位出于主客观判断,做出了大量违规、违法行为。这种审计程序的不规则性,直接导致了审计判断难以顺利进行。比如,在预算方面,审计机关是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自然没有权力对预算情况进行调整,只有财政部门才具备这一权力。因此,审计工作不得不借助政府建议人大对预算进行调整。此外,审计机关的工作报告通常是与财政的决算草案同时报出的。但是,我们知道,人大常委会的开会时间很短,在这一时间内对政府提出合理化、有针对性的建议是十分困难的,预算和决算的调整也无法在这一时间内完成。 三、法律环境下审计判断的优化途径 (一)以国家法律为唯一参照 依法办事不仅对审计机关的履行审计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审计判断时,也要求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审计机关也要以此建立与持续完善自身的审计工作标准,借此制定与颁布审计准则,提升职业道德和质量标准,构建有利于提升审计判断质量的约束机制。此外,依法进行审计判断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之在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应当为其审计工作的不当、审计判断的失误等,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二)注重法律监督的独立性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行为,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权威性,才能保证审计判断能够得到执行,才能使会计师事务所的公信力得到提升,才能保证审计工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在明确审计判断法律地位的同时,注重法律监督的独立性。为此,需要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将内部审计事务从审计署解放独立出来,单独行使管理职能。这样一来,其法律地位就能够得到提升,审计机关做出的审计评价、审计结论等也更加科学有效。 (三)重新确认审计双方的责任与权利 从事审计判断的工作人员中,除了要具备会计、审计、法律、政策性法规等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通过经验进行直觉感受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审计判断时,审计主体需要在资质上得到法律层面上的重新认证。而作为一项严谨的考核程序,对审计主体的筛选和认定需要完备的方案,并在法律的框架内保证实施。对审计客体而言,我国的《审计法》对审计进行了严格规定。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相关规定并未对审计对象的被审计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在现有情况下,需要以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支撑,通过法律结构的调整和内容的优化,最大限度地确保审计判断能够准确和高效。 (四)提升审计行业的法制和责任观念 为了提升法律环境下审计判断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需要强化对审计纰漏与会计造假的惩处力度,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建设,打造一个全面、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强化企业法人和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审计行业的法制和责任观念,在审计工作内部形成制约机制。此外,要从法律层面上,对审计客体的内部结构加以完善,使之更能体现出法制化的特征,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人员的判断阻力与障碍。当然,还应强化法律责任认定,降低审计人员的职业冒险,提高其风险意识。 对我国审计事业进行回顾之后发现,审计工作只有在国家法制框架下进行,才能提升审计判断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环境对审计判断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审计判断在一定法律环境中产生,也依托相应环境获得了发展,不但要受到环境的约束,也会反过来对法律环境形成反作用,对强化社会法制化进程大有裨益。标签:法律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注册会计师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 财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