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耿泽林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耿泽林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沁阳市供电公司 河南省沁阳市 454550)

摘要:在近几十年来以来,我国电网已经覆盖全国,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如何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成为了现阶段相关电力企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所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而在电网的安全稳定这一问题中,自动化继电保护更是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因此,如何加强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成为了保护电网正常运行的难题。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1导言

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继电保护作为安全保障,而有效实施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是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虽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性监测和完善,当仍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和挑战,因此继电保护装置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为工作人员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2当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现状

做好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国家电网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从其实际操作效果和应用价值上讲,更有利于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应用效果,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将有可能中断整个电力系统,给企业、社会带来极大损失,甚至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严格控制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个环节和所涉及到的各个装置都严格把关。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继电保护也在进行不断改革更新,客观上来看,继电保护在技术方面和实际效果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主要是继电保护的自动化程度、智能化、安全性、操作性都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但是基于我国目前电力自动化发展状态,即使对相关的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优化升级和定期维护,但是由于我国的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不稳定以及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于安全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排除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3存在的问题

3.1继电保护管理体系不完善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安全运行有赖于安全管理体系。只有建立完善的继电保护管理体系,才能保证自动化继电保护的所有流程都发挥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继电保护管理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的管理制度存在着漏洞,存在安全问题,易发生相互推诿的情况等。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管理方面具有混乱性,管理部门工作存在着交叉的情况,进一步影响了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因此,要完善继电保护管理体系,才能增强电力运行的稳定性。

3.2人力资源配备缺乏规范性

继电保护管理系统还存在着人力资源配备缺乏规范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电流传感器饱和问题不及时。随着电力系统的带点负荷的增大,电力系统短路情况时有发生。当电路短路时,会产生非常大的短路电流,不断冲击继电保护装置,多次反复后,继电保护装置就会产生电流误差,降低电流敏感,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使继电保护出现拒动的情况。如果发生短路,继电保护会失去断电功能,无法工作,导致整个电路系统瘫痪,发生高压放电危险。二是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管理和运行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但在实际中,我国的电力管理系统没有完全实现人力资源专业科学的配置,导致一些继电保护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在第一时间处理设备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中,人力资源配置管理工作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1具备自动识别故障、自动选择停电的功能

当电力系统突然发生故障的时候,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自动识别故障的设备,自动将其断电停止工作,防止故障设备影响其他设备工作,这样可以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停电范围,减少电力故障对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没有发生故障的设备可以继续工作。

4.2具备故障后快速识别并发动指令的功能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的发出指令,有效的停止故障设备,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这样快速的反应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故障设备的损坏程度,也可以将故障损失最小化,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实用性。

4.3具备高灵敏性的功能

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的对故障问题进行识别与判断,可以准确判断故障的位置、分析故障的原因、确定故障的类型,以便于快速做出反应,体现出高度的灵敏性功能。

5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

一是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从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做起。而继电保护的安全保证,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安装、使用与调试进行管控与保证。

二是保证安全的措施,不仅要在设备上保证,也要在管理上保证。在管理上主要体现在签工作票的行为上。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对于继电保护、仪表等二次回路上工作的开展,需要填写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作票,工作票的签发人要了解工作过程中可能的安全隐患,要对所列的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并确认是否具备工作的条件,他要对开展的工作是否安全、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齐全负责。工作许可人要负责按工作票填写的措施去现场审核是否按措施要求进行前期准确,施工是否满足施工条件,确保符合后,在作业票上签字确认;工作负责人负责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完备无漏项,运行人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的工作条件。这样逐层检查确认工作,一方面可以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另一方面也符合国家《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基础管理牢靠,层层把关,确保工作安全。

三是确保供电网的可靠性。这里的可靠性主要就是指电网的充足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充足性是指电力系统内有足够的发电、输送电、配电设施,能够满足用户用电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满足非故障时的使用需求,也能满足故障时的使用需求,一般按静态事故分析,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事故设备、位置并做出应急反应,不会发生拒动或误动事故。目前,对于大网的供电充足性评价已发展到定量阶段,可以较准确的计算大电网及其供电点的充足性指标,准保供电网的充足性与可靠性。在安全性方面,主要指电网发生扰动时的承受能力,即对扰动情况发生的应急反应能力。这种扰动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大面积的,严重时可能造成主要电源和输电设施均故障,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的扰动,我们的电力系统都要能够承受这种动态状况。大电网的安全性有一套系统的评估准则,我们要按这套准则给予电网安全性的评估,如果系统能够承受某种特定事件发生时的故障,则被视为是安全可靠的系统。

6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了能够提高其应用价值,需要克服当前安全管理程序、设备、管理机制、工作人员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这些措施,不断提高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丕富.浅析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1):137-138.

[2]樊可钰.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01):94-95.

[3]王凤鲲.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23):84-85.

[4]肖志龙.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分析[J].低碳世界,2017(33):199-200.

[5]刘亮,张建新,蔡贤钢.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对策研讨[J].价值工程,2017,36(26):64-65.

[6]吕佳莹.基于安全管理的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7,19(11):163.

论文作者:耿泽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耿泽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