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区域工业化的现状与趋势分析_福建厦门论文

福建省区域工业化的现状与趋势分析_福建厦门论文

福建省区域工业化现状及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省论文,现状及论文,区域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

1 概况

工业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主导环节,区域工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及发展趋势。福建是我国东部沿海对外开放的12个省(市)之一。近代的福建是一个长期以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区域,基本上没有现代工业。建国以前,少量的民族工业依赖外资,分布偏集于东南沿海一带。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地处国防前线及缺乏大宗矿产资源、交通不便等特殊的历史、政治及地理原因,福建一直不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80年代以前,福建各年基建投资平均仅占全国基建投资的1%左右,没有安排一个国家级大型工业项目。 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的区位条件,推动了福建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初步建立了全省的现代工业体系,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区域经济格局也随之改变。1996年福建工业总产值达1,826.86亿元,总体规模从1980年全国第22位上升至第13位,区域工业化的重点也出现了由沿海——内地——沿海的两次转移;即50年代建立了沿海地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布局体系;60—70年代着重发展内地铁路沿线地区的采掘、原材料工业;80年代以来,重点投资又转向沿海的轻工、电器组装、电力建设等工业程部门,尤其是外向型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出现了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

2 区域工业化现状分析

区域工业化的发展取决于资金投入、技术进步、劳动力的合理组织等诸多要素,其结果则反映在区域经济实力的增长、有效保证区域的发展和现代化、区域社会福利的改善等方面。因此,区域工业的就业状况和产值能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反映出区域工业化的状况。为了比较全面地分析和衡量福建省区域工业化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趋势,本文以福建省市(地)、县(市)两级行政区为单位,以各行政区工业就业水平、工业净产值生产、区域面积、区域人口规模为依据,对全省的区域工业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研究。

2.1 区域工业化系数和工业增长系数

工业化系数I由VA、VP、EA、EP四个子系数所组成, 其涵义如下:

V[,i] VVA

=───/───

A[,i] A

,即区域i单位面积工业净产值占全省的比重;

V[,i] VVP

=───/───

P[,i] P

,即区域i人均工业净产值占全省的比重;

E[,i] EEA

=───/───

A[,i] A

,即区域i单位面积工业就业占全省的比重;

E[,i] EEP

=───/───

P[,i] P

,即区域i人均工业就业占全省的比重。

其中,A[,i]=区域i的总面积(km[2]);

P[,i]=区域i的总人口(万人);

V[,i]=区域i的工业净产值(万元);

E[,i]=区域i的工业就业状况(万人);

A、P、V、E分别为全省的同样数值。

工业化系数I=VA+VP+EA+EP。这4个子系数的比例关系类似于佛罗伦兹的区域专业化系数,其全省平均水平的系数值为1.0。因此, 工业化系数的全省平均值为4.0,系数大于4.0的区域就可以认为是工业化地区;系数愈高则表明其工业化水平愈高;相反,系数愈低的地区则是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

工业增长系数是指在给定时期内区域工业增长的相对变化率,借以分析区域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计算公式为:

V[,i] U[,i]

S=───-───

V U

。 即区域工业相对增长的百分比。其中,

V[,i]=期末区域i的工业净产值;

U[,i]=期初区域i的工业净产值;

V、U分别为同期全省的同样数值。

当工业增长系数S为正值时,表明研究期内区域工业一直持续增长;S为负值时,则说明区域的工业发展呈相对下降的趋势。

为保证统计数字的准确与连贯,本文以福建各地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净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为V值, 各地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为E值,分别计算了1991年和1996 年全省各市县的区域工业化系数I和1991—1996年区域工业增长系数S。

2.2 区域工业化现状分析

2.2.1 工业化地区的空间分布

1996年区域工业化系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工业化地区包括17个市县(表1),其中13个市县均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北起福州, 沿福厦公路向南,一直延伸到漳州,几乎连成一片。这一地区包括福建工业基础最为雄厚、经济最为发达的两大工业区,即以厦漳泉为中心的闽南工业区和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工业区。福、厦、漳、泉等城市均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商业城市,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对原有工业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引进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同时,国家对沿海地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及省政府对沿海地区的投资比重上升,使沿海地区侨、台、海三大优势得到极大发挥,形成以贸易区位优势,吸引加工工业发展的交通枢纽型机电工业城市福州和厦门;以历史文化名城和侨乡优势吸引加工工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轻手工业工业城市泉州;以地方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交通优势发展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及医药加工城市漳州;以及一批开放地区吸引外资形成的“激发型”城市,如福清、石狮、晋江等。

其他4个县市全部位于西部山区的铁路沿线,呈点状分布。 这些市县工业的发展是随着鹰厦、外福铁路的修建和“三线”建设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地区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了南平(造纸工业)、三明(冶金和纺织工业)、永安(建材工业)、龙岩(纺织和冶金工业)等一批工矿业城市。

2.2.2 工业化地区的面积和人口规模

1996年工业化地区的面积为18,483km[2],占全省的15.10%;人口1,079.84万,占33.63%。绝大多数的工业化地区是建制市单位, 工业化发展在城市的集聚十分明显。与1991年相比,1996年适逢第八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之后,工业化地区的面积和人口规模均有所改变(表 2),但区域范围的变化更为显著。工业化的发展出现向东部沿海城市集中,并引起人口向工业化转移的趋势。

2.2.3 工业化地区的不同类型(表3)

第一类,相对衰退的工业化地区。这类地区的I值在1991 年时大于全省平均水平,但1991—1996年工业增长系数S则呈负增长。 主要是西部三明、龙岩、南平及所属市县。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是在60—70年代,依赖有限的国家投资和地区资源优势起步的,是一种投资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近年来投资重点的转移及区域倾斜政策的变化,引起了这些地区工业生产的相对持续性衰退。另外,沿海地区的福州市和漳州市是较早开始工业化的大城市,其工业发展已出现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而附近的中、小城市或卫星城镇的工业增长则持续攀升。

第二类,持续工业化地区。这类地区1991年和1996年的工业化系数均大于4.0,且S值也为正增长,保持着工业的持续增长,在空间分布上全部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表1 福建工业化地区概况(1996年)

地区

面积/km[2]

人口/万人

全省

122,430 3,210.6

市辖区1,037

139.66

福清市1,518

115.76

长乐市 65666.86

市辖区 54168.36

同安县1,07954.64

市辖区 13933.85

市辖区1,22426.10

永安市2,94230.91

市辖区 53961.75

石狮市 15928.85

晋江市 64998.67

惠安县 972

124.40

市辖区 26536.96

龙海市1,23887.17

东山县 19419.60

市辖区2,65441.89

市辖区2,67744.41

地区 工业净产值/万元

工业就业/万人

工业化系数

全省 15,016,183187.054

福州市 7.8

市辖区 2,299,457 26.99 41.9

福清市 1,038,316 6.1411.05

长乐市

151,822 1.61 4.39

厦门市37.98

市辖区 3,196,858 21.8790.08

同安县

389,561 3.36 7.52

莆田市 4.92

市辖区

274,672 4.1839.61

三明市 3.45

市辖区

451,966 7.0815.14

永安市

267,822 4.97 6.43

泉州市 4.44

市辖区

363,079 5.8615.49

石狮市

351,991 2.9834.31

晋江市

520.753 6.6615.54

惠安县

258.452 2.62 4.67

漳州市 3.31

市辖区

438,346 5.4932.11

龙海市

297,797 3.26 5.05

东山县84.717 1.3710.29

南平市 2.56

市辖区

410,265 5.82 7.16

龙岩市 2.10

市辖区

309,178 5.26 5.74

表2 福建工业化地区的空间分布

市(县) 面积

人口

年份 区域

数/个 km[2] %万人 %

合计17 24,399

19.93 954.35

31.12

1991 东部沿海10

6,8635.61 735.82

23.99

西部山区 7 17,536

14.32 218.537.13

合计17 18,483

15.10

1,079.84

33.63

1996 东部沿海13

8,9867.34 936.53

29.17

西部山区 4

9,4977.76 143.314.46

市(县)

工业净产值 工业就业

年份 区域 数/个 亿元

%万人

%

合计17 113.9572.30 99.07 61.51

1991 东部沿海10

75.2347.73 69.08 42.89

西部山区 7

38.7224.57 29.99 18.62

合计171,110.5173.95115.52 61.76

1996 东部沿海13 966.5864.37 92.39 49.39

西部山区 4 143.93 9.59 23.13 12.37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3]有关资料整理

表3 福建工业化地区的类型

类型 地区

相对衰退的工业化地区 福州市、漳州市、三明市、永安市、沙县、

龙岩市、南平市、邵武市、建阳市

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地区 福清市、厦门市、莆田市、泉州市、石狮市

、晋江市、东山县

新兴的工业化地区 长乐市、同安县、惠安县、龙海市

第三类,新兴工业化地区。这类地区1991年时的I 值小于全省平均水平,在1996年则超过了4.0的平均值,且工业增长系数S也显示了较高的正增长。这类地区也全部集中在东部沿海。

2.2.4 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显著

以地区计,厦门的工业化系数远远超过了其它地区,其次是福州和莆田。以市县计,仍以厦门市为最高(I=90.08),其次是福州、莆田、石狮及漳州等地。厦门市域因仅辖同安一县,无论人口规模、土地面积均比较小,而且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又是全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故工业化系数持续攀升。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的是宁德地区(I值=1.50),无一市县的I值超过平均数,工业化系数最低的屏南县,也是全省工业经济最落后的地区,其 I值仅为0.47,仅及全省平均水平的11.75%。 宁德地区是一个地处沿海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资源贫乏,缺少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是福建省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沿海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方之一。

除厦门外,全省各地区内部工业化水平的差异也十分显著,普遍存在典型的极化发展地区与发展缓慢、落后的地区。以福州为例,福州市域的工业化水平已超过全省平均状况,但其所辖1市8县(市)之间的工业化发展差距悬殊。其中工业最发达的市辖区,I值是全省平均数的 10.5倍,最落后的永泰县则仅及全省平均的18.75%。 整个福州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明显集中在市辖区、福清、长乐等地。根据各市县工业化水平的不同,可以把全省68个市县级行政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划分成3 个不同的等级(表4)。

表4 福建区域工业化水平的等级差异(1996年)

地区

福州厦门 莆田 三明泉州 漳州

市辖区 市辖区

市辖区

市辖区 市辖市市辖区

第一等级

福清市 同安县永安市 石狮市龙海市

I值≥4 长乐市晋江市东山县

(17个县市)

惠安市

闽候县

莆田县

明溪县 南安市漳浦县

第二等级

罗源县

仙游县

大田县长泰县

2≤I<4闽清县沙县 南清县

(21个市县)

将乐县

连江县清远县 安溪县诏安县

永泰县宁化县 永春县平和县

龙溪县 德化县华安县

第三等级泰宁县

I<2

建宁县

(30个县市)

地区

南平 宁德 龙岩

市辖区 市辖区

(17个县市)

邵武县 福安市 漳平市

第二等级建阳县 福鼎市 永定县

2≤I<4 顺昌县

(21个市县) 光泽县

武夷山市宁德县 长汀县

建瓯县 霞浦县 上杭县

浦城县 古田县 武平县

第三等级

松溪县 屏南县 连城县

I<2 政和县 寿宁县

(30个县市) 周宁县

柘荣县

3 区域工业化发展趋势分析

3.1 工业化向沿海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

1991年全省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市县中,有7个地处西部山区,除3个中心城市(三明、龙岩、南平)外,尚有永安、沙县、邵武和建阳等市县。5年之后,沿海经济的发展使长乐、同安、惠安、 龙海等一批沿海城市迅速崛起,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地区;西部工业经济的发展相对低缓,全省区域工业化的重心明显向沿海倾斜。

3.2 东西部地区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

从工业经济的总体规模上看,沿海福、厦、漳、泉、莆5 个地市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从1978年的59.5%增加到1991年的69.82%, 进而又上升为1996年的86.90%;同期,西部三明、 龙岩和南平所占比重则从35.2%下滑到27.22%和14.85%。而且东部工业化地区的区域范围、人口规模、就业水平及工业产值的绝对量和相对比重均有较大的提高,西部则是不断缩小。

就具体地区而言,1991年厦门和福州市的I 值分别是西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三明市的2倍和3.5倍,这种差距在1996年时迅速扩大到2.8 倍和6倍。与此同时,泉州、莆田、 晋江等过去工业化系数低于三明的沿海城市,也已赶上并超过了其工业化水平。

3.3 区域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一般,区域工业化的发展首先是在条件优越的地区形成工业增长极,即区域性的中心城市;随着工业在城市的集聚,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业的空间布局随之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这种扩散首先是沿交通线路进行的,并逐步形成以城市和交通线相联结的工业带。福建工业化的发展是在工业增长极极少稀疏的情况下起步的,目前其区域工业化的发展仍明显表现出区域非均衡发展早期阶段的特点,即工业化城市地区的极化效应超过了扩散效应,因此在全省工业的空间组织上以增长极的点开发形式居多。同时,区域工业化的空间扩散有沿三个轴线方向发展的趋势,即沿海——福厦公路干线南北向发展轴;沿江——闽江、外福铁路沿线东西向发展轴;沿路——鹰厦铁路沿线南北向发展轴。此外,以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等大、中城市为中心,出现了郊区工业化。

沿海地区以福州、厦门为中心,漳州、泉州、莆田、石狮等为次中心,已形成一个北起福州南至漳州的初具规模的沿海工业带,几乎囊括了沿海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的所有市县。以南平为中心的沿江地区和以龙岩、三明、永安等为中心的沿路地区,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还很薄弱,难以带动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工业的空间格局以串珠状、点状分布为特征地带性发展不甚明显,三条轴线以外的广大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布局相对分散而孤立。

4 区域工业化发展重点的选择

福建各地由于历史、区位、自然环境等发展现代工业的条件不同,各地区工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大不一样,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必然的。从区域经济空间发展的角度分析,增长极的点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最基础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也是工业化初期有效的开发形式。只有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强大、进而辐射扩散,才能逐步在空间上以点成带、成网,形成点轴开发或网络开发的格局。因此,选择区域工业发展的增长极对工业化的空间推移、工业及经济总体布局及形势均有重要影响,也是区域发展空间结构演化的基础。

从福建全省区域工业化现状分析和各地区的区域基础出发,在今后的发展中,沿海、沿江、沿路三条轴线仍是全省工业发展的基本走向。其中,地处三条轴线结节点上的福州和厦门两市区域优势非常明显,仍然作为全省的一级增长极是必然的、合理的。福州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福建北半部的经济中心,也是全省唯一的大城市;厦门是全国重要的经济特区之一,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因此,在总体格局上应以加强对福州、厦门工业部门的调整、改造、提高为重点,逐步形成以福州、厦门为中心,沿海、沿江、沿路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地带性布局。具体来看,沿海地区仍然是区域发展的重点。福州地区以福州为区域中心、福清为区域经济次级增长极,南部的长乐、西部的闽侯、闽清,北部的罗源应成为未来中心城市工业扩散转移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区域,并向西衔接沿江发展轴,向北拉动全省经济最落后的宁德地区的工业发展。厦门和漳州地区以厦门为中心,漳州为次级增长极,今后的发展重点包括西部的长泰和南部沿海的龙海、漳浦及东山,使沿海工业带进一步延伸,与沿鹰厦铁路的发展轴相连,并勾通广东东北部的潮汕地区。泉州和莆田地区集中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化城市,是全省工业化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今后的发展要首先注重加强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并适当控制城市规模。泉州以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旅游为主导职能,专业化工业分散在莆田、石狮、晋江、惠安等地;其次,随着漳厝铁路的通车,这一地区将形成一条新的轴线,即以泉州为中心,漳平、安溪、南安、惠安等县市构成的东西向发展轴,向西连通了西部的铁路沿线地区。

西部沿江地区以南平为中心,应强化邵武、建阳等县市的产业集聚,加强其辐射能力,逐步形成沿闽江及其支流河谷发展的多级中心的地域结构。三明和龙岩地区今后的发展重点应是沙县和漳平,一是向北发展,连接沿江发展轴;一是向东延伸,形成沿漳厝线布局的新轴线。

收稿日期:1998—12—01;修回日期:1999—05—12

标签:;  

福建省区域工业化的现状与趋势分析_福建厦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