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析论文_凌伟良

基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析论文_凌伟良

凌伟良

身份证号码:440902197806283616

摘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科学,不断地探索管理的新思路,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是每个电力工程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目前,发生电力工程施工事故已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电力施工与建设等单位在安全管理这方面管理还不到位,各级责任划分的不够明确造成的。归根结底主要是在安全管理这方面,相关的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做到在其位谋其职,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将技术措施与各项安全组织措施落实到实处,没有将安全工作规程与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认真的贯彻,没有深入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只是一味的应付,做样子给上级领导看,这就使得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同时也造成了安全隐患。此外,一些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安全观念,思想浮躁,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一味的追求效益,殊不知只有做好了安全管理的工作才能有好的效益。没有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不了解,不能正确的指导安全生产,也不能对一些安全隐患提早进行防范。

2.电力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2.1重视安全问题

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从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看,大多数时候,安全事故的原因中都有人的因素存在,疏忽大意,操作不规范,技术不达标等等。所以,在电力行业,无论是哪个部门,无论是部门的大小或是业务量的大小,以及具体的职责上的差异,都应该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而且不能动摇。在较大的部门可以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部门中的电力安全生产进行培训教育以及通知通告。尽可能的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预案等,做好预防处理工作。

2.2权责分明,落实到位

安全事故的培训教育等,都要有专门的人负责管理,做到权责分明,这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所在。一旦事故发生,就要立刻从本职位本环节中寻找原因,同时落实职责到跟人,追究特定人的责任,防止大家互相推卸责任,而最终不了了之。在平时的安全生产中,作为责任人,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生产车间进行现场的检查,考察等,及时发现不足,及时进行弥补。

2.3强化考核,营造共同学习的氛围

安全意识的培养,一刻都不能松懈。电力行业的各个部门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和考核。在组织员工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以后,可以委托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了解员工的技能掌握情况和安全意识情况,这也是对职工学习结果的一次很好的检验机会。对于考试优秀者可以给予一定的精神上和物质上奖励,奖惩分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为部门整体上安全意识的提高创造条件,打下基础。如有的电力生产部门组织员工进行无事故竞赛的活动就开展的有声有色,营造出一个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的局面。

3加强电力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提高对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最根本要求,也是电力施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电力企业处于改革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地位将更加突出,如果失去安全生产基础的支持,项目效益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安全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基石,是项目效益的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每一位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中,都要正确处理好项目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据悉,某年××电厂职工一住宅楼工程,造价650多万元,工期182天。按照项目管理要求,该项目的安全投入预计要支出30多万元,才能确保做到安全投入一次性到位,各种安全设施齐全,各类人员配备和教育培训到位。然而,项目承包者却认为这笔开支减少了项目的利润,最后只投入不足10万元用于安全设施的配置,并由质检员兼职安全员。由于投入太少,许多安全设施无法按规定落实到位,某年10月15日,该工程施工至三层楼面时,一名工人在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造成重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项目三层脚手板没有满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缺乏监督管理所致。最后,项目部不仅被下令停工整顿,而且还要负担该工人的全部医疗费用,加上赔偿其由此带来的损失一共40多万元,远远超过了当初的安全投入预算。

3.2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提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要提高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可通过强化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来提高。通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企业规章制度而获得管理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特别要重点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企业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2)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所有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及技能教育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不违章作业。对项目生产管理人员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并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能正确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

(3)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三级安全监督网络。

对安全监督实行标准化管理,按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改进三个环节的要求,完善各级安监人员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加大对生产流程的监督,严格监督执行“两票”作业,督促现场施工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施工现场配置满足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隐患,不断完善和规范安全防护设施,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4)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加强施工危险点分析,开展危险源调查,制定危险点清单。在此基础上制定危险点预控措施,通过消除、隔离、疏导等方法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发生。加大重大危险整改消除力度,对重点项目、重点部进行重点监控,做到隐患不消除、问题不解决决不放过。制定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反事故演习,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

3.3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因为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操作技能或技术素质差、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等因素造成。因此,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使之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觉按安全工作规程办事,逐步培养他们遵章作业的良好习惯,营造习惯性遵章的氛围。

(2)要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类安全工器具、起重工器具的检查、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安全预防性试验,有效控制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3)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杜绝安全管理漏洞

现场施工人员及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善于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现行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性评价,查找安全薄弱环节,并及时补充完善,堵塞漏洞,对重大危险源要进行重点控制,务必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根据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将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看成一个系统,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好工程建设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关系,将安全管理提高到更高的程度,从而确保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永伟.简析电力工程安全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

[2]江阳.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1(12)

论文作者:凌伟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基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析论文_凌伟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