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高考语文的几点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对论文,几点论文,高考语文论文,看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语文教育的问题不能全部归罪于高考
有人说,当前应试教育的势力十分强大,给新一轮课改造成巨大压力。此话不假,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尖锐对立的确是当前教育领域,尤其是高中教育的主要矛盾。但当下社会上的一些指责声,把教育中的问题笼统地全部归结为是高考造成的,似乎高考是学校问题的总根子,成了众矢之的。在语文教育领域,同样也有把语文教育的所有问题都归罪于高考的指责。我认为这不仅有失公允,也不符合客观实际。语文教育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理念方面的,有教材方面的,也有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方面的;有历史的遗留问题,也有现实新出现的问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的素质问题……把这些问题一概归罪于高考,既说不通,也于解决问题无补。而且,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当公务员要考试,当技术工要考试,当驾驶员要考试……这些考试似乎都没有成为人们责难的对象,为什么唯独高考不能幸免?我在想,退一步说,即使现在没有了高考,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就会全部消失了?解决了?显然不是。正像现在的幼儿园、小学、初中,这些学段并没有升学考试,但大家仍在千方百计争着要进入有限的优质学校一样,事实表明:纵然设有考试,问题依旧存在。因为各地就这么一点为数不多的优质资源,粥少僧多。我们只能努力缩小这种差异,而无法真正实现绝对平均主义。同理,我们目前还不可能做到人人上大学,怎么满足人民群众上大学的愿望?通过高考来选拔学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即使是大学从“精英化”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也是如此。事实上,国外的教育也是这样,通常都举行包括高考、毕业会考在内的各类考试选拔人才。只不过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较之国外,竞争更激烈、更残酷罢了。由此可见,高考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制度,我们不能没有高考,文革十年,真切地见证了制度缺失的悲哀。因此,在没有更好的选拔人才机制的情况下,高考不失为一种公正的方法,尽管它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但它毕竟为每一个莘莘学子日后施展才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一大批优秀人才通过高考脱颖而出。
那么,社会为什么要以高考胜负定英雄?个中原因十分复杂。除了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惰性以外,关键在于我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刻性和艰巨性认识还很不够。第一,从根本上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考试制度的国家,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不管历代的考试内容如何,人们都普遍认为以考试制度选拔人才较之世袭制度要优越得多。正因为传统文化有其深厚的积淀,所以对它的消解并不能像政权的更迭那样,可以采用革命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完成。即它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艰巨的过程,甚至需要我们付出一代又一代坚持不懈的努力。第二,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尚未确立,加大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难度。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普通老百姓认定:较之其他形式的教育体制和机制,高考制度是目前最能接受的制度,原因在于它公开、公正、公平。第三,社会就业高学历的倾向,也加剧了高考竞争,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当然,认识这些社会性原因,不是我们学校教育迁就社会,加剧高考竞争的理由。如果就此把语文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定位于高考,那与今天课程改革的宗旨显然是南辕北辙。
二、高考说明是制订“游戏规则”
现在除了课程标准(以前是教学大纲)之外,无论是全国高考还是地方高考,都制订有考试说明。不少同志呼吁高考只有按课程标准命题才能提高语文素养,没有必要再搞一个考试说明。其实,这种一厢情愿并不能有效地付诸具体的命题操作。比如说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理念、教学的理想目标自然是好的,但语文素养的内涵,上至课程标准及其解读,下至专家教师都未必能分解得清楚。现在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语文新课程以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来表示三个维度交融的目标系统,指称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学科方面的表现,体现了语文课程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试想,这样笼而统之的语文素养怎么测试?试题又怎么保证它的测试效度和信度?还有,许多教师问,语文素养既然包含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方方面面的东西,它们之间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那么从考试来说,具体的一道知识题、能力题,你如何判定命题者是以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还是素养立意?由此可见,落实到具体的高考试题,光有宏观层面的理念还不行,必须要有相应的操作细则。明乎此,无论对命题者还是考生来说,考试说明不仅必需,而且必要。
比如2007年的全国高考说明,对探究能力的要求具体规定为:“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较之课程标准里的“探究”就具体得多,明确得多,它给命题赋予了明确的、具体的规定性和操作性。而反观一些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引导学生的探究大多集中在所谓个性化解读、创造性解读上。而许多学生为个性而个性,为创造性而创造性,回答十分离谱,变成我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甚至可以在“无”中生出许多“有”来。众所周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历来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没有正确理解,何来创造?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才是个性化阅读。其实,这指的是阅读因读者的知识、经验、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它并不保证这一千种解读都是准确的,都符合莎翁的创作原意,因为这里有一个尊重文本的问题。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是指任何读者都不能脱离文本去作天马行空般的“开掘”。离开文本,或者游离于文本之外的胡乱猜测不是真正的读者主体性。
有了考试说明,大规模考试才有避免“打闷包”的可能。大规模考试是需要公开、公正、公平,接受社会监督的。这对语文高考来讲尤为必要,因为中国的汉字、汉语文化博大精深,语文考试要“打闷包”太容易了,不要说考倒区区高中学子,就是考“死”专家也很容易。现在一些自主招生高校的语文试题,尽管都是些不错的试题,但如果没有考试说明,用作全国高考试题让近千万考生去考的话,就有点类似于“打闷包”,不一定适宜。如全国某著名高校2006年自主招生的语文试题如下:
1.写四字短语,要求偏旁部首相同。(10分)
2.写十字句子,每个字都是zh,ch,sh,r。(10分)
3.写一段文言,50字以内,至少3个“之”,且用法不同。(10分)
4.请随便默写一首五言绝句,再将每一句诗增加两个字,使之成为七言绝句。(30分)
5.作文:模仿贪官污吏写600-700字检讨,要体现出其中的华而不实、雕琢堆砌、避重就轻和企图敷衍了事。(40分)
我们无意对上述试题说三道四,自主招生学校的招生数量、培养目标、选拔要求不同,他们对命题是有自主性的,但如果让近千万考生和他们的家长以及社会作个选择,那么他们究竟是欢迎有考试说明的高考还是这种“打闷包”式的考试?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制订考试说明就是制订高考游戏规则。众所周知,凡事须有游戏规则。篮球比赛有篮球比赛的规则,排球比赛有排球比赛的规则,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奥运的竞赛规则,教学有教学的规则……就具体的规则而言,它可以增加,可以减少,也可以修改,但整体规则不能没有,也不能朝令夕改。高考是高校招生考试,其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择优录取新生提供依据,而且现在中国每年涉及的高考人数动辄上千万,因此,高考制订游戏规则自在情理之中。考试说明就是高考游戏规则,目的是使命题人员、阅卷人员与考生共同遵守规则,使高考规范、有序、透明。不仅高考需要有考试说明,就是毕业会考也应该有考试说明。大规模考试要制订考试说明,这在国外也是通例,如大家熟知的托福考试、GRE考试等,无一不是这样。
三、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不能相互代替
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文件,两者互有联系但不能互相代替。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说明,高考与“课标”的联系表现在,高考命题的依据事实上兼顾考试说明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明”重在规定本年度高考考什么,包括内容范围,知识、能力分布等;怎么考,包括试卷结构、题型、分数分配等。它需要遵循课程标准,又不能脱离中学教学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标准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准则,又是高考语文的参照标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懂得,课程改革与高考并不对立:搞课程改革不是不要高考、不敢高考,而是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通过实施怎样的语文课程,以及怎样有效地实施语文课程来面对高考。
考试说明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显而易见,高考的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择优录取新生提供依据,因而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而依据课程标准实施的中学教学则是普适性的教学,所以用高考来指导中学教学是行不通的。既为选拔性考试,它就有别于以课程标准为参照的标准参照考试,而是坚持在合格基础上择优的常模参照考试。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考试题就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出线”。高考不能作为中学教学的导向,还在于任何考试都是一种抽样检查,用考试指导教学犯的就是以偏概全的错误。所以,只要高考具有选拔的功能,它就从来不是——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评价中学教学质量的标准参照考试。反过来也一样,完全用立足于全体学生的课程标准来要求高考命题也不行,因为它起不到区分和选拔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是,过去语文高考命题是以“语文知识”立意,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转变为以“语文能力”立意,今天新课程语文高考立该以“语文素养”立意。这种说法似乎是在维护新课改,以为唯有这样才能凸显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力度,但事实上,在语文素养尚未得到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它根本做不到。因此,如果说课程标准是个参照性的指令的话,那么考试说明就是操作性的指令,考试说明坚持以能力为主的命题思路是务实的。
四、解决高考问题重在研究
我国自恢复高考30多年来,成绩有目共睹,目前已形成以全国统一考试招生为主、自主招生学校考试为辅、免试入学为补充形式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体系。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由于高考承载了太重的负担,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比如,高校优质资源缺乏、社会法制不健全,高考改革应如何体现它的公平性原则?又如,中小学都在推进素质教育,高考改革如何发挥高校在人才选拔中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解决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再如,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2005年已达到20%,高考改革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等等等等。要解决高考存在的这些问题,不能只从本本出发,要从我国高考的实际问题出发,要研究真实的问题,而不是响亮的口号。
就语文高考而言,虽然近几年也在不断改进中,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例如鉴赏评价能力的检测,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均从文学鉴赏文献中选取材料,然后编制成选择题,让学生在A、B、C、D中选答案。名为鉴赏,实际上只是猜测或推理。鉴赏评价,这一本来最能反映考生思想、属于非常个性化的内容却异化为只能从别人的思想中选择,压根儿没有自己的思想。而近年高考语文的鉴赏评价,改为让学生自己独立评析,这就是进步。但如何使个性化解读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评价,从命题角度看,仍有改善的余地。再如,从1978年起全国高考一张试卷(始于1985年上海、广东高考改革试点出现过的高考地方试卷除外),20多年来几乎没有变化,这么大一个国家全用一套试卷显然并不合适,因此现在高考实行多元化命题,这是对的。但地方命题也存在不少弊端,如有的省市高考方案本身由于缺乏研究,失之粗疏、空泛,命题科学性得不到保证。有的地方命题队伍薄弱,有的地方试卷质量不高等等。举例来说,某省2005年的话题作文:
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以此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内的文章。这道试题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逻辑问题,如果考生写大器晚成者不知能得几分。有些地方,今年考“杂”,来年考“忙”,不仅思路前后因袭,而且先难后易,难易倒置,这就让人怀疑这种选拔的有效性。也有的地方,一所重点中学20多位语文教师在学生高考后马上也做高考语文试题,结果发现有许多试题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甚相符或完全不符。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少还是资深教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考试题的科学性仍须加强。还有,到目前为止考纲关于语文能力的要求,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其来源都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系统。但布氏的认知目标分类系统已经作了新的修订,不知各地的命题人员又学习、研究过多少?
试卷结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高考试卷除了讲求试题的内容效度以外,还应讲求试卷的结构效度。因为只有具有符合学科特点的合理、稳定的结构,才能保证其结构效度;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试题,表面上也在考核某种能力,但由于不能形成有效的结构,其结构效度很差,很难真实反映考生的语文水平。
总之,语文高考命题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具有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命题队伍,命题人员既要懂语文教育,又能把握整个课程标准的精神和高考命题的主旨。同时,还要培训一支业务过硬、责任心强的阅卷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