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12400
【摘 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当中,随机的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依据数学抽样法分为例数之比为1:1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例数为32例,总有效率为64.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00%(46例),且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情况(包括:日常基本运动、简单活动和复杂活动)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生活功能活动情况,值得临床上推荐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应用效果
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每年的发病率都有增加的趋势。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很多高血压患者易引发脑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1-2]。脑出血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发病时多为急性,且病情发展快速,即使患者及时得到医治由于脑部血管受到损伤,神经功能受损,救治成功的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运动功能受阻,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如何提高其运动功能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诊断标准,且患者无其他严重器官组织等疾病,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将100例患者随机的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其中,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在56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4±5.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6:24例,平均年龄为68.6±5.4岁(年龄范围在54岁-79岁)。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了解并同意签订研究协议书。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中并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处理。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简单的日常护理、基本生命指标检测等。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3]:①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首先要让患者意识到疾病的危害性,促使患者主动的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辅助作用。②加强心理护理,由于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而老年人的心理较为脆弱,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情绪,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应当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积极主动的关怀患者,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并加强团队心理护理,将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聚集在一个病房,对同一病房的患者进行共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有助于提高患者之间的友谊,相互监督,共同进步。③肢体功能运动,帮助后遗症患者定时定期的对各个关节进行活动,对于患病关节适当的给予艾灸、针刺进行治疗,对非患病肢体进行一般的活动,按揉患者的全身肌肉,保证血液循环通畅。患者家属应当配合护理工作,学习关节活动方法,在患者出院后应定时的为患者的各个关节进行伸展、屈曲、旋转等运动。④患者出院后,告知患者家属如何做好康复训练,并定期的进行家访查看患者病情,同时做好饮食方面的指导,让患者家属多陪患者说说话,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促进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运动功能评分情况。评分均为本院专业人员依据患者康复情况进行打分,主要包括三项:日常基本活动、简单活动、复杂活动。每一方面分值各为100分。
1.4统计学
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统计学意义:P<0.O5。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中,46例患者康复效果确切,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仅为64.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χ2=11.4219 P=0.0007)详情见表1.
2.2运动功能比较 观察组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在运动功能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P<0.05)详情可见表二。
表2 运动功能比较情况( ±S)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后遗症有神经系统和运动功能损伤,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4]。康复护理干预是在传统的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改善强化。由于很多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损坏,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先给予患者健康知识教育,让患者了解到自己病情,加强患者护理配合度。同时,应用艾灸、针刺等方法刺激患者患肢各个穴位,能够疏通患者血液循环,促进患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最后通过家庭护理指导,让患者出院后多进行户外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运动功能完善,还可以改善患者自身免疫系统[5]。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应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发现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起到积极影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日常活动,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议临床上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宏.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有效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3):150-151.
[2]余美玲.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25):97-98.
[3]刘晓晶.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192-193.
[4]李莉.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126-127.
[5]蓝彩红.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7,9(1):31-33.
论文作者:李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后遗症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