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论文_王韵涵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论文_王韵涵

鞍山中冶置业有限公司 辽宁省鞍山市 11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兴起和壮大。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需要做好工程的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的项目过程中,其造价成本随着进度的变化有规律的改变,想要提高对造价的管理质量,就要对造价进行动态的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动态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为国家重点工程,而工程造价,则为工程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传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手段不足,动态性差,管理灵活性欠缺,对工程质量的提高、工期的缩短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不利。实施动态管理与控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对施工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价值

建筑工程的造价就是整个工程建设中花费的成本,包括工程建设之初到竣工使用过程中花费的总成本,工程造价会受到分包商、设计单位以及业主等影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造价可能会随时出现变化。为了防止工程造价出现比较大的变动影响工程建设,就必须要进行工程的动态化管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动态化管理控制就是依据定额取费改变、量变以及价格变化等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动态化管理控制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有指导性,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造价动态管理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处理好工程质量、进度以及造价间的关系。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动态管理现状及问题

2.1政府政策性影响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对于价格机制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这其中政府对于价格不能直接决定,也不直接对经济进行干扰,往往是通过制定经济政策来引导生产投资行为,从而有效地发挥政府的重要职能。而且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在建立新型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政府更倾向于采用政策调整手段,这必然会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较大的影响。

2.2动态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在编整建筑工程的项目可行性报告时,缺少一些关键的投资估算指标。工程的总概算需要制定概算的定额和指标,而由于各部门对于这些定额和指标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得出的总概算结果在实际的项目中出现的偏差极大,再加上一些部门并没有可靠的渠道来获得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市场的真实造价信息,导致工程造价不科学,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

2.3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突发性强,人为无法控制,且难以预料,容易对建筑工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部分处于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区域的工程更是如此。建筑工程造价中,如未考虑到上述因素,为对造价进行动态的管理与控制,很容易对工程施工造成负面影响。需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减轻自然灾害对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的影响。

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

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中控制过程中,需要针对各阶段形成的估算、概算、预算、结算等来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实现对造价的控制。

3.1决策阶段

在这一阶段,做出的决策将对后续各项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产生影响,在这一阶段做好造价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①收集基础资料。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工程造价控制需要工作人员对市场情况有清晰的认识,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查,才能获得符合实际情况的信息。造价管理人员除了要获得足够的信息,还要对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关注,这样才能确保做出的决策和分析科学有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地的路、水、电、地质状况;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的采购地和价格资料;已建类似建筑工程的市场状况和经济指标;项目设立地经济发展前景、周边环境及同行业经营情况;国家与地方产业政策与发展趋势。

②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方案是在对市场及项目基础资料进行仔细的调查和研究后,综合多个方案的结果评估而最终确定的。为了让工程造价能够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投资估算使用的数据一定要是真实有效的。设计方案既要具备技术可行性,又应具备经济合理性。

3.2设计阶段

虽然设计阶段设计费用所占工程造价比例较少,但设计阶段却对整体造价控制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所在。设计人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时刻牢记造价控制,使造价控制贯穿于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从而确保所设计出的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采用限额设计,即严格按照投资估算来对初步设计进行控制,针对初步设计的总概算来对技术和施工图设计进行控制。利用限额设计来对投资和工程进行有效分解,即将决策阶段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进行层层分解,对投资限额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并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和概预算指标等进行严格控制。

3.3招标阶段

招标标底是完成工程所需投资的最低限额,为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编制标底需要以市场数据为基准,保证标底能够与市场情况切合,既保障工程质量,也能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追求。为了实现招标的作用,过程中务必保证保密性,让各方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上进行项目竞投。最后选定施工队伍,首先考核队伍是否具有保质保量完成建设的资质和能力,可以通过投标企业所提供的规模和资质认证来进行判断;其次要对投标企业提出的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对其中选用的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是否能在工程中发挥效果进行评估;最后对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比较。建筑工程的规模大,适宜交给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企业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如果工程规模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中小型的施工企业。

3.4施工阶段

(1)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工程造价过程中,应充分调查建筑领域原材料市场价格,分析其未来的变动趋势,以此为基础,确定工程原材料价格,确保其能够与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相符。在两者差别过大时,应联合建设单位等各有关利益体,协同对价格进行调整,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水平。(2)图纸审查:提高图纸审查的严格性,确保图纸与工程施工当地地质以及水文等具体情况相符合,避免发生反复修改施工图纸的问题。(3)竣工审核:工程竣工时,加强审核,核对工程是否存在未完成的项目,避免发生资金浪费问题。

3.5自然灾害管理与控制

(1)地质勘查:施工前,做好地质勘查工作,针对工程施工当地的地质与水文情况进行考察,将其纳入到施工图纸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存在软土地基等施工区域,应提高施工方案的技术性水平,提高工程质量,避免增加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经济效益。(2)重点关注灾害多发区域:部分区域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施工时,应对该部分区域进行重点关注,提高建筑抗震等级,提高材料质量,并在工程造价中,针对施工成本进行调整。(3)与保险公司合作:施工企业在分析工程施工中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的基础上,与保险公司建立联系并签署合同,在发现灾害时,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结语

总之,科学的动态造价管理需要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从投资决策至竣工结算都不能遗落。动态的造价管理才能及时发现偏差并加以修正,减少资源浪费,取得最佳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124.

[2]甘露.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6.

[3]宋小正.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2):135.

论文作者:王韵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论文_王韵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