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出版社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化建设论文,调查报告论文,发展状况论文,科技出版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成功举办“2006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社长论坛”,今年5月,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向各科技出版社发放了《出版社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调查表》153份,共收回有效调查表56份,回收率为36.6%。其中中央各部委所属科技出版社反馈29份,占总反馈调查表的52%;地方科技出版社反馈17份,占30%;大学出版社反馈10份,占18%。据对部分未反馈调查表的出版社电话询问表明,相当多的社信息化管理仅是发行的初步管理,少数社信息化未实施。
从反馈调查表的56家出版社规模来看,在岗员工数在100人以下的有24家,占42.9%;100~300人的有16家,占28.6%;300人以上的有16家,占28.6%。从2005年出版码洋来看(有效数据为44家),5000万元以下的有18家,占40.9%;5000万元~1亿元的有10家,占22.7%;1亿元~3亿元的有11家,占25%;3亿元以上的5家,占11.4%。
由于反馈调查表的出版社总体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故本调查表结果较为乐观。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1.信息化机构
在56家出版社中,有39家已成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占69.6%;有45家拥有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高层领导,占80.4%;有39家已设立CIO(信息主管),占69.6%;有46家拥有专职信息技术人员,占82.1%;各出版社平均拥有技术人员5.8人。由此可见,大多数出版社对信息化工作比较重视,有一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和人员保证,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出版社发展战略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仍然有30.4%的出版社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近1/5的出版社没有专职的技术人员。
2.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1)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方面,45家出版社累计投入资金共2.79亿元,平均每家累计投入619.8万元。投入资金在50万元以下的有11家,占24.4%;投入在50万元~100万元的有8家,占17.8%;投入在100万元~500万元的有14家,占31.1%;投入在500万元~1000万元的有6家,占13.3%;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6家,占13.3%,它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上述6家出版社累计资金投入为2.1亿元,占总数的75.3%(图1)。
图1 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2)从资金预算来看,每年有固定IT预算的出版社27家,占总数56家出版社的48.2%;投入占出版社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2%的有15家,占总数的26.8%。
(3)从2005年资金投入来看,当年投入资金平均为165万元(有效数据为45家)。其中,投入在10万元以下的有7家,占15.6%;投入在50万元以下的有21家,占46.7%;投入在50万元~100万元的有9家,占20%;投入在100万元~300万元的有6家,占13.3%;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2家,占4.4%,它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
(4)从资金投入方式来看(有效数据为55家),属于“提出需求,立项投入”的有37家,占67.3%;“有预算,持续投入”的有15家,占27.3%;“基本不投入”的有3家,占5.5%。
(5)从2003年至2005年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变动情况来看(有效数据为36家),2004年比2003年增加投入的有14家,占38.9%;投入持平的有15家,占41.7%;投入减少的有7家,占19.4%;2005年比2004年投入增加的有25家,占69.4%;持平7家,占19.4%;减少4家,占11.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版社普遍给予信息化建设以相当的重视,并投入一定资金进行建设,一些大社、名社甚至斥资数千万元直至亿元规模。但是总体来说,出版社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仍然相对较少,总投入在100万元以下的占42.2%。近两三年,出版社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工作,2005年有近70%的出版社比上年增加了投入,大大超过2004年比2003年增加的比例。
3.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1)网络建设
已建立内部局域网的出版社有54家,占96.4%;所有出版社都已连入互联网(Internet)。
(2)网站建设
有54家出版社已建立了网站,占96.4%。出版社利用网站开展了以下业务:发布信息(49家,占90.7%)、网上销售(35家,占64.8%)、客户联系(35家,占64.8%)、洽谈业务(12家,占22.2%)、增值服务(12家,占22.2%)、网上支付(6家,占11.1%)、网上采购(5家,占9.3%)和其他业务(5家,占9.3%)。
(3)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情况(表1)
表1 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情况
信息化项目 已建在建拟建无打算
数量 比例/%数量 比例/%数量 比例/%数量 比例/%
编辑业务管理系统3969.6 4 7.1
1119.6 1 1.8
印制管理系统3766.1 3 5.3
1017.9 1 1.8
发行与库房管理系统 5598.2 1 1.8
财务管理系统5292.8 2 3.6
2 3.6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119.6 6 10.7 2035.7 9 16.1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323.2 5 8.9
2239.3 7 12.5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1832.1 6 10.7 2137.5 5 8.9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1119.6 9 16.1 2035.7 7 12.5
电子商务应用系统1221.4 3 5.4
1933.9 1221.4
协同编辑系统2 3.6
2 3.6
2239.3 1526.8
内容管理系统4 7.1
6 10.7 2035.7 1323.2
企业门户网站3664.3 4 7.1
5 8.9
2 3.6
注:有些所反馈的《出版社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调查表》此项数据填写得不完整,因此表中出版社总数不一定是56家。本调查报告中以下数据统计表同此。
从表1来看,出版社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是发行和财务管理,所有出版社都建立了发行与库房管理系统,96.4%的出版社已建或者在建财务管理系统。其次是编辑业务管理系统、印制管理系统和企业门户网站,76.7%的出版社已建或在建编辑系统,71.4%的出版社已建或在建印制系统,71.4%的出版社已建或在建门户网站。第三个层次是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已建或在建比例分别是:42.8%、35.7%、32.1%、30.3%、26.8%。内容管理和协同编辑系统则明显处于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已建或在建的比例分别是17.8%、7.2%。
上述四个层次也如实反映了出版社信息化建设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编、印、发、财务系统的建设,开始向OA、CRM、HR、CM等高级阶段迈进,从这些系统的拟建比例(约35%)可以看出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4)系统间数据集成
数据完全集成的15家(有效数据为50家),占30%;部分数据集成的27家,占54%;数据没有集成的8家,占16%。
二、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制约因素
1.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调查论及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因素时,一把手工程、管理规范、全员参与配合、数据与流程的标准化被列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技术的先进性、战略数据规划、IT系统规划、经验丰富的软件厂商,再次是自身IT技术人才、员工的教育培训、建立IT制度、管理咨询的引入。
2.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列举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外部因素时,行业标准规范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行业发展规模和出版体制,再次是安全保密问题和主管单位。
在列举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内部因素时,排在前三位的是领导信息意识、整体管理水平、传统工作习惯;其次是资金短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技术人才储备和IT管理制度。
3.出版行业管理部门在推进出版社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
从出版社的反馈可以看出,出版社最希望得到行业管理部门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其次是制定行业标准,排名第三位的是给予资金支持,第四是建立示范工程。
4.与软件提供商的合作
在与软件提供商的合作过程中,对软件商的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2家(有效数据55家),占3.6%;表示“满意”的39家,占70.9%;“不满意”的13家,占23.6%;“非常不满意”1家,占1.8%。“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为74.5%,可见多数出版社对软件商的服务还是满意的,但仍有四分之一的出版社表示不满意。
32家出版社提出了不满意的具体原因,有22家认为“软件服务商(项目咨询)顾问服务响应时间太长,不能尽快解决问题”,占68.8%;15家认为“软件服务商(项目咨询)顾问对业务的理解比较差,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需求”,占46.9%;12家出版社认为“软件服务商(项目咨询)顾问流动大,服务质量缺乏保障”,占37.5%;6家认为是“软件服务商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和专职的售后服务顾问”,占18.8%;5家认为“各个IT公司之间对客户的问题扯皮现象严重,互相推卸责任”,占15.6%。
5.对重点投资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在56家出版社中,认为重点投资信息化建设对出版社的发展起“技术保障”作用的有34家,占60.7%;认为起“主要动力”作用的21家,占37.5%;认为“无所谓”的有1家,占1.8%。
三、信息化绩效评价
1.出版社信息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在信息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上,出版社的回答主要集中在工作效率、信息集成度、核心竞争力、信息共享度、人员素质、成本核算等六个指标。
2.出版社信息化成功的主要标志
调查结果显示,出版社认为判定出版社信息化成功的主要标志依次为: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在出版社得以普遍使用和制度创新与管理能力提高。
3.对本社信息化成效的满意度评价
8家出版社表示“满意”,占15.1%(有效数据为53家);29家表示“较满意”,占54.7%;13家表示“不满意”,占24.5%;3家表示“不好说”,占5.7%。“满意”和“较满意”之和为69.8%。
4.出版社信息化效益的重点表现
表2 出版社信息化效益的重点表现
表现降
降
降 拓 缩 增 加 提 提 明 规 增 提 提
低
低
低 展 短 加 速 高 高 显 范 强 升 高
产
生
营 销 图 选 资 图 客 提 业 抵 经 综
品
产
销 售 书 题 金 书 户 高 务 御 营 合
库
成
费 渠 制 的 周 质 关 管 流 市 决 竞
存
本
用 道 作 有 转 量 系 理 程 场 策 争
周 效 管 水 风 水 力
期 性 理 平 险 平
水 的
平 能
力
第一位 661
2
2
2
13 11 3
9
第二位 346
1
2
1
1
2
7
9
15 1
第三位 263
6
2
1
1
1
2
3
9
9
小计11
16
10 9
6
3
2
2
4
23 29 8
19
注:表中数字为出版社数量。
调查结果表明,出版社信息化效益重点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规范业务流程、明显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升经营决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库存、降低营销费用、拓展销售渠道、缩短图书制作周期和提高客户关系管理水平。
四、加强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为配合“2006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社长论坛”,在发放本调查表的同时,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出版社信息化建设联席会和《科技与出版》杂志社的部分成员考察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青岛出版社、建筑工业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电力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的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我们还电话采访了许多出版社的信息主管社长和信息部门主任,大家在进一步加强出版社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1.出版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对出版社信息化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标准制定
出版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出版社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营造重视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搞好宏观调控,加强对出版社信息化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作好综合协调和政策引导。建议出台有关法规和政策,规范出版社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要强调出版社的信息化投资主体、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地位,尽快实现由“政府推进”到“政策引导、市场推动”的转变过程。
标准化工作是政府、行业协会的重要职责。标准化是一切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建立统一的标准与技术规范,才能把新闻出版各个行业内的信息与信息系统有机地统一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创造便利条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使新闻出版行业真正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目前行业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信息化标准的缺位相关,因此,必须加强新闻出版信息化标准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我国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积极借鉴国际先进技术标准,逐步形成一套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实用的新闻出版信息化标准体系。
有关部门应在行业内选择一些信息化建设做得突出的出版社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建立“示范工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先导辐射作用,探索和总结出一条更加切合出版行业的信息化道路,推进行业及出版社信息化建设。
2.出版社领导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出版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本社的信息化建设给予切实的支持
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领导带头是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巨大动力,出版社高层领导的充分重视和支持是信息化成功的第一关键因素。同时,领导的信息化意识在制约出版社信息化发展的内部因素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行业管理部门、协会、媒体、信息主管等有关各方都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出版社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传统出版社面临着向数字出版社的转型,出版社对信息化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强,出版社高层领导也应该主动学习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充分认识信息化技术在出版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本社的信息化建设给予切切实实的支持,而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口头支持”。
3.建立信息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快出版社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建设固然首先要有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但出版社如果没有一支业务、技术、管理三合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仍然难以成功。人才的缺乏正是造成很多出版社信息化建设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出版社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投入不足,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大大制约了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应该建立信息技术人才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建立科研基金,支持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推广,多提供一些技术研讨和交流的机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技术人员引进来、留得住,对于那些既熟悉出版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特殊专业人才,要采取特殊政策。要关心技术人员的职称问题,使他们无工作后顾之忧。
4.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资金保障是出版社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很多出版社信息化建设不成功,资金短缺是重要因素。随着出版社及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化和完善,信息化的规模不断扩大,资金问题日益突出,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在新形势下和实际工作中的需要。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不够,影响了出版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信息工程项目的投入与建设。
目前,出版社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正是需要出版社加大资金投入的时候。调查结果也显示,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成为直接决定出版社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从出版社来讲,应该将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费用列入出版社年度预算。从长远发展考虑,有关部门应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出版社投入信息化建设,甚至借助外资、外企、外力进行信息化建设。
5.出版社应形成提高管理水平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绝对不只是IT技术的应用问题,也不只是财务管理问题,而是对先进管理理念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出版社来说,管理信息化涉及编、印、发、财务等诸多环节,几乎涉及到所有的业务人员,是全局工作而不是局部工作。出版社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管理模式转变和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而一个传统出版社要改变其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往往会遇到很大阻力,这也往往成为信息化实施失败的一个关键原因。
出版社目前的发展现状是管理水平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因此,应坚持以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创新的原则,优化管理流程,解决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管理的随意性较大等老大难问题。最佳的发展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管理,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又带动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标签: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科技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