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域家风家训传播策略研究
高磊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多地得以彰显,经济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国家以及地方对文化建设的需求。本研究在政府积极推动家风家训的政策下,通过对安徽地域家风家训现状的调查,以家风家训内容的传承为主题,反映目前安徽省域的家风家训传承现状,同时调查安徽地域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区域性家风家训传播策略。
关键词: 安徽省;家风家训;传播策略
在新时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文化建设需求日益突出。社会文化建设除了政府和社会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之外,家庭家庭教育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传统儒家文化在家族观念、家庭教育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加之政府对传统家风家训理念的重视。特别是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政府对家风家训的重视,使得家风家训建设在社会上引起普遍的关注。2018年11月,习近平在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上强调家风家训的重要性,指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认真研究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推进家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1]政府对家风家训的重视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何谓家风家训,樊波成认为家训是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家风又称门风,是“家族子弟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2],家风家训都是由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在传统社会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传统社会知识分子家庭特别重视对家风家训在家族利益、家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家风家训在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社会中家风家训传承受限于知识分子家庭和特定的阶层,家风家训的影响力主要依托家庭和家族文化,整体影响力弱,且这种影响更多是自发的。在政府关注下,家风家训与政府社会管理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
政府在家风家训引导方面的缺失,形成目前的家风家训传播以自发为主,为了解目前区域性家风家训传播现状,本研究立足于安徽地域展开调查,以家风家训的内容传承为主题,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展开调查。调查区域以安徽省地级市主要样本城市,按照地域以及文化划分为三个地域:蚌埠、淮南、淮北、宿州、亳州、阜阳皖北6 市;合肥、安庆、六安、滁州皖中4 市;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黄山皖南6 市。每个城市样本依据该区域的人口数量多寡。为了让样本选择的具有代表性,采用网络问卷,样本选择以城市为代表,城市样本的选择与人口数量成正比例。同时,为了能够体现调查的深入性,课题组在不同行政区域展开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展开深度访谈,根据家风影响力大小、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家庭成员整体受教育水平进行划分,针对这几种类型的家庭进行访谈,收集与家风家训相关的家训内容、家族文化、家族风气等内容,同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对调查结果、资料的梳理进行系统定性分析与研究。
一、安徽地域家风家训传播的现状
(一)安徽地域家风传承淡薄,家风传承区域不均衡
经过本课题调查研究,由于受到地区经济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安徽地域家风家训的整体现状呈现家风家训传承淡薄,地域分布不均衡。皖南地区和部分皖中城市在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家族传承风气,个别家庭在家训表达和家风方面能够表达清晰明确,能够表达和体现家风的样本中不超过10%。皖南特别是以古徽州地区,今黄山、池州、宣城、安庆地区部分家庭在传统家训传承较为明显,部分家庭成员能够表述世代流传的家族训诫,在子女的教育能够结合现代的教育思想结合,既体现传统家教思想也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地方尚学风气浓厚,子女受教育水平高,当地以读书受教育为荣,无论经济的状况如何,该地区都形成对子女教育培养的重视。该地区受教育水平高,随机访谈的调查中,皖南地区高中及以上的年轻的受教育者中占66.5%。在安徽地区家风传承与尚学风气由皖南向皖北逐渐呈现阶梯形下降趋势。皖北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文化观念落后,地方缺乏对传统家庭文化的沿袭和传承,尚学风气弱,特别是阜阳、亳州、宿州等地。该地区以农村居民为主,城镇化低,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更多依赖学校教育,很少家庭具有世代的教育文化理念的传承,家庭教育影响较弱,中老年人受教育水平低,缺乏家族的尚学风气,也没有世代传承的教育理念。当地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外出务工,该地区农村儿童中90%以上的属于留守儿童,子女的教育较多地依赖祖父母辈,其祖父母辈受教育水平低,大部分农村家庭甚至没有教育理念,这部分儿童缺乏基本的社会规范教育,更谈不上规范化系统化的家训教育。留守儿童教育主要依赖学校教育和社会办学机构的教育。因而导致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教育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儿童在今后的成长过程所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增高。
(二)系统化家庭教育理念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核心,蔡元培认为,人一生的品性“百变不离其宗,大抵坯胎于家庭之中。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生而不忘。”[3]调查发现,目前家庭人格教育中的“独立精神、情感教育、道德规范”基本教育思想的缺失,部分农村家庭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想法都无法表达;有些家庭的父母虽然有让孩子上学想法,他们的目的仅限于读书识字;能够清楚表达家庭教育理念的多数是父母城市中受到高等教育的新生家庭。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由于地区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家庭教育也呈现不同的水平。大部分皖南地区以及部分皖中地区的城市和文化传承浓厚地区,82.3%的家庭能够表述基本的教育思想和想法,部分12.1%的家庭能够系统的传递家庭家训思想。课题组在调研过程发现,受制于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在家庭教育过程父母教育过程缺失系统的教育理念,特别是皖北经济落后地区,父母在皖北地市的农村,在其所展开的深度访谈中,农村父母85%以上的缺乏基本的教育思想,也无法表述出系统的教育思想。家庭教育中缺乏对子女“健全人格”的认知培养,也缺乏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4]更多的家庭以在村落和社区的社会教育中自然成长。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在教育过程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沟通,在所调查的样本中,安徽省域整体样本显示,父母缺失陪伴所占比例(26%),如果单纯从皖北地区综合数据显示,缺失父母陪伴的比例高达65%以上,甚至有些地区有80%以上,该数据显示多数家庭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父母与子女沟通缺失比例(12.5%),父母与子女的分离、离异家庭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而引起的主要问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的缺失,父母子女之间存在较大的代沟。为了对比该数据,课题组还在已经就读大学的学生群体,对其已经出现心理问题和学习障碍的学生中做了调查,该群体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30.5%,由于童年期间缺少陪伴,基本家庭教育缺失引发儿童的心理问题。该群体中性别比例中女性较高(79.3%),该群体中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原因较多的是父母离异、父母责任缺失,没有教育思想。综合而言,家庭教育的问题中,主要是由于父母缺失家庭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由于父母以及祖辈的自身知识水平的有限,父母与子女缺少有效的沟通。
(三)地方政府在家风和尚学风气引导的缺位
社会的普遍共识家风家训的传播是个体的家庭问题,由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风气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地方尚学风气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方面政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风宣传的立体覆盖机制应该是从家庭到社区、到学校、到行业、到社会的全方位教育延伸,争取从源头到生活各个方面,提高家风传承和教育意识,强化优良家风的社会影响力。[5]这种立体覆盖传播机制的前提是政府承担主要领导角色,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引导才能形成浓郁的社会风气。课题组在调查过程,结合地方社会风气与政府职能方面展开调查,总体而言,地方政府在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和地方学习风气方面的引导缺失。目前,政府在宣传和引导方面的功能的缺失,在调查过程,地方政府在家风家训方面的无系统化传播策略。从目前的调查显示,家风和尚学的风气与地方的整体文化水平、社会风气、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较大的关系。而地方的政府职能在该方面的宣传和引导不足。政府在地方良好社会风气培养方面的缺失。家风和家训的传承以及地方的尚学风气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地区的尚学风气以及良好的地方社会风气需要个体家庭的家风,政府在家风和社会风气的传承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需要必要的宣传和引导,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地方经济落后,多数挣扎于贫困线上的家庭,能够体现家庭教育与经济的之间关联,家风和地方社会风气的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需要个体家庭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社区更多的努力。
二、家风家训的传播策略
孩子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家庭在过什么样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不是长相而是生活方式。与其对很多东西围追堵截,不如把自己的家庭生活经营好,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6]家庭氛围和家庭文化在儿童成长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家庭需要培养个体的家庭文化,从父母思想和行为开始,家庭成员学会爱和懂得爱,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责任意识等家庭文化,从家庭父母的行为中影响孩子,形成家庭文化的认同。优秀家风家教不仅仅是个体家庭的事情,其也关系到地方社会风气、人际关系、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在于家庭、个人、社会综合方面的努力,一个家庭的良好风气可以带动周边其他家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由此带动整个地区的良好风气。地区的竞争风气由单纯的金钱利益与社会地位的竞争转向个体成员的综合素养,彼此向着知法、守礼、仁爱、友善、互助等方面的社会风气的转移。优秀家风家教有助于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优秀的家风家教源于父母长辈具有良好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家庭情感丰富、成员和谐、长辈学识深厚等都有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优秀的家风家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体现,有助于个体融入家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家庭文化的认同与建构一方面需要吸取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从家庭成员内在心理构建个体社会规范意识。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个体成长基本的为人修身之道,个体对这种思想的沐浴有助于家庭和谐以及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家庭文化需要建构融入爱、沟通与尊重,家庭教育的核心要让子女学会爱,包括对他人、自己、对父母的爱。人自由学会爱他人才能更好地懂得其他的规范与内容。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与尊重也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家庭文化的认同与建构
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为了深度挖掘家风家训传播的影响因素,综合家庭、社会、个人以及政府各个方面,从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家族风气、区域社会风气、地方政府角色等方面确定影响因素,考察家风家训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深度访谈和整合省域内的问卷调查深度挖掘家风家训传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区域内的家风家训传播。
(二)政府主导构建家庭教育文化
二是完成粮食生产安全责任制存在较大压力。为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从2015年开始我国建立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明确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长(市长、主席)在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职责,并由发展改革委、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考核。如果粮食统计口径发生调整,豆类、薯类占比较大的省份要完成粮食生产安全责任制就存在较大压力。
“缓解家长养育焦虑是政府支持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转变家长子女成才的观念,教育不只是为了上大学,更不只是为考上重点大学,尊重子女的现实差异,”[7]家庭教育的目的首要让子女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其次在根据子女个体特性因素因势利导,实现子女的差异化成才之路。家庭文化的建设依赖于个体家庭受教育水平,在社会发展中政府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需要在家庭文化方面起着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家庭教育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长期不断的关注。目前的家庭教育主要以家庭的自发为主,缺乏政府的引导和关注,各地政府也没有切实可行的引导内容,政府在家庭文化建构方面作用的缺失,造成家庭教育的自发性和无序性。目前家庭教育内容多样丰富与复杂,由于家庭文化水平层次不同,父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也五花八门。从整体社会管理角度而言,政府需要关注普通社会家庭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集合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多方面的专家对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家庭教育的基础性的阅读内容,让普通家庭和教育水平低的家庭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吸收现代教育理念,从初生的儿童家庭开始传播,使之成为家庭教育必备的基础性内容。注重家庭教育的宣传与推广,特别是新婚夫妇以及适龄婚育人群。另外,政府应当依据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的地方特色,鼓励富有当地特色的区域文化,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丰富家庭教育内容。注重影视节目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引导,综合促进地方家庭文化建设。
(三)强化政府主导的社会文化建设
安徽省内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除了地理位置、经济政策等外在原因,更主要的还在于地区思想和观念的落后,要扶贫、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单纯的经济扶贫只能治标,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要从根本上解决落后地区发展问题,只能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综合方面提升落后地区居民文化素养,改变落后地区的生存与发展观念。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缩小“知沟”,实现落后地区的发展,均衡省域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通过家风家教传承文化,集中发展软实力建设可以树立独特的区域发展特色。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都依赖于人的综合发展,只有人的素养得到提升,社会必然快速发展。以家风家训的文化特色建设具有地区社会发展的独特性。
传统家庭文化建构以个体家庭为主,在目前经济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巩固经济成果,提升整体社会成员素养,社会文化建设和家庭文化建设方面应该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一方面政府对家庭文化的建构通过宣传和传播让个体家庭树立家庭文化的意识,制定政策鼓励和传播地方优秀家庭文化,树立地方性典型,在地方形成尚学、守礼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不同地区政府应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大力弘扬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新社会文化风尚,培养地方重视文化的社会风气,最终在地方形成尚学、崇礼、守法、进取的精神文化。
三、结语
社会的竞争不仅仅在于经济的实力,文化的软实力更有利于树立民族的自信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取得了较高的竞争实力。但要真正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单纯的经济发展远远不够,还需要文化和思想的输出,民族的自信源自文化的自信,通过文化的输出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地域发展也是如此,安徽地域的发展不仅需要提升经济实力,更需要提升居民素养,从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方面建立省域发展特色,确立省域文化自信,方能建立持久不衰的社会发展动力。
当前,液体肥等新型肥料迎来了良好的机遇。邹磊表示,液体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肥料产品功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良好优势。随着农业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规模化种植的推进,液体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他表示,液体肥目前多适用于经济作物区及规模化种植基地,还处于市场的推广和培育期,推广的关键在于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使这一新的产品概念获得农民认可。
2.2.2一人一亩优质农田整治工程以土地整治为抓手,针对就地脱贫人口,实施一人一亩优质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农户增产、增收,为项目区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耕地,充分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提质提供方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习近平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的讲话[EB/OL].人民网,2018-11-2.
[2]樊波成.家风家教教训系列丛书:修身养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3.
[3]蔡元培著,丁石孙,王世儒等编.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2卷,108.
[4]吴尚霞.傅雷家庭教育中人格教育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安徽文学,2018 (12):245.
[5]姜吉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构建良好家风的策略分析[J].传媒观察,2017 (04):46.
[6]张纯颖.良好的家庭文化有助于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访李敏[J].少年儿童研究,2017(12):8.
[7]周秀平.完善家庭教育支持政策正当时[N].中国教育报,2019年1月23日,第002 版.
基金项目 :2017年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规划项目,安徽地域家风家训传播研究(Y17017)。
作者简介 :高磊(1979-),男,汉,安徽阜阳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传播学。
标签:安徽省论文; 家风家训论文; 传播策略论文;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