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黎
(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 43006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胎盘植入和胎盘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患有胎盘残留和胎盘植入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采用声诺维造影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超声造影过程,分析造影剂灌注特点,记录胎盘残留的部位及大小,所有病例均进行子宫部分切除术,然后对其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常规超声检查宫腔内可见明确的团块状病灶,病灶边缘和内部也可以看出有明显的血流信号。且患者子宫壁在5mm左右,超声造影表现为浆膜层、宫腔内部分病灶及临近子宫肌层、正常子宫肌层依次顺序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显示病灶与浆膜层间很薄,但浆膜回声连续者结合临床有多次清宫仍有残留者提示胎盘粘连或胎盘部分植入。
【关键词】超声造影;胎盘植入;胎盘残留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超声造影是近几年在临床医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技术,其直径小于人体中的红细胞,可以进入任何红细胞可以进入的地方,然后结合超声实时动态的特点,可以将胎盘植入状态下病灶的血流灌注特征清晰地显示出来[1]。且超声造影技术还可以检查出孕妇体内肉眼很难发现的胎盘碎片,即胎盘残留,在临床医学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研究对象
在我院2011-2015年就诊的患者记录中随机选取20例,年龄在22-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1.5)岁,孕周在28-35周左右。所有孕妇都存在生产时胎盘不能自然娩出,无法有效进行人工剥离,产后胎盘残留宫腔,且有产后出血现象出现,其中多数孕妇经过及时治疗现已恢复正常,只有5名孕妇出现了胎盘植入的现象。
2仪器与方法
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机器型号 SIEMENS3500,探头型号4C1,二维频率3-5MHZ,仪器内置实时超声造影条件。
②声诺维造影剂,主要成为有六氟化硫气体及白色冻干粉,经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并充分震荡为5ml微泡悬浮液备用。
③对孕妇子宫进行常规检查,测量子宫实际规模的大小,并观察宫腔内病灶的位置、大小、边界以及病灶内部和边缘的血供情况,然后测量孕妇子宫内最薄的子宫壁的厚度。
④对造影剂灌注孕妇体内的全过程进行记录,观察病灶的增强和消退情况和子宫肌层、浆膜层的血流灌注情况以及增强的特点,分析这三者之间的界限是否清晰,浆膜层是否清晰完整,造影剂是否产生外溢的状况。
⑤胎盘植入的诊断标准:经过主治医师的确诊治疗,孕妇病灶或子宫切除后,子宫肌层内会出现绒毛组织,如果没有或者缺少此类病理学依据,则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经过正规的第三产程处理处理之后,孕妇未娩出或未完全娩出体内的胎盘,出现产后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和月经不恢复等症状;其次,超声造影证实孕妇宫腔内出现胎盘残留组织,切与肌层分界不清,有侵入性影像学表现;最后,经过治疗后孕妇子宫恢复到正常,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刮宫获得宫内物经病理证实为胎盘组织。
⑥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对造影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增强持续时间(LTE)和峰值强度(PI)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
3结果
孕妇宫腔内增强部分病灶的到达时间(AT)和达峰时间(TTP)均早于正常子宫肌层,增强持续时间(LTE)和峰值强度(PI)明显大于正常子宫肌层,其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胎盘植入在孕妇产后阶段如果未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会造成产妇出现大出血、休克、继发感染,甚至死亡,尤其是部分性植入患者在发生其余部分胎盘剥离时,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表现尤为明显,会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2]。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人工流产率和剖宫产率在医学界领域仍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随着人工流产和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人群的存在和不断增加,胎盘植入发生率也在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3]。因此,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胎盘植入发生了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国内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高于国外的一些国家,胎盘植入是危害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及时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其进行治疗。
胎盘植入时因蜕膜反应较低,导致绒毛外滋养细胞较容易进入到比较深的肌层,原本接受的血管局限于螺旋动脉,此时波及到较大的弓状动脉甚至是子宫动脉。植入部分胎盘直接接受螺旋动脉上级动脉的高脉压血流,因此超声造影时部分病灶及临近子宫肌层明显早于接受弓状动脉的正常子宫肌层[4]。
超声造影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胎盘植入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特点进行总结,在胎盘植入的诊断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超声造影也存在一些弊端和局限性,例如造影剂的价格相对较高,在中小城市的规模较小的医院很难推广使用;超声造影检查时,对产妇腹中的胎儿的安全性尚不可知,即便由于各种原因对产妇进行必要检查,也不能应用于要求保留胎儿而怀疑胎盘植入的产妇。所以超声造影技术在产前和生产期诊断方面依然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5]。
本次研究中,对20例胎盘植入和胎盘残留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结果显示,虽然孕妇宫腔内增强部分病灶的到达时间(AT)和达峰时间(TTP)均早于正常子宫肌层,增强持续时间(LTE)和峰值强度(PI)明显大于正常子宫肌层,其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但在术前检查和生产间期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征,还需要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护人员的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白光辉,江心,陈裕等.磁共振与超声对胎盘植入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2,01(10):96-100
[2]丁红,刘颖琳,刘玉昆,祝丽琼.超声造影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19(16):3264-3265
[3]彭静.胎盘植入诊断的彩超与磁共振临床应用探析[J].当代医学,2014,33(05):22-23
[4]倪晓霞,何莎,陈欣林.超声造影在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4,06(12):59-60
[5]周凤英,郑华,张伟.胎盘植入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5,04(08):58-60
论文作者:肖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8月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1
标签:胎盘论文; 造影论文; 超声论文; 子宫论文; 病灶论文; 孕妇论文; 浆膜论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8月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