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_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_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始终保持党的革命性先进性人民性——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性论文,革命性论文,先进性论文,始终保持论文,深刻认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我们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只有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党才能很好地履行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

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保持党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代表和反映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和社会集团,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从历史上看,所有的剥削阶级,即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它们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都曾经起过革命的作用,有的甚至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阶级就逐渐走向反面,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反动阶级,终究被或将被人民所推翻。历史上的被压迫阶级中,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在推翻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斗争中都曾起过重要的革命作用,是革命的主力军。但他们不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奴隶阶级随着奴隶社会的瓦解而消亡,变成了农奴;中世纪的农奴(即农民)绝大多数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而破产,加入无产阶级的队伍。惟有无产阶级是惟一彻底革命的阶级。马克思恩格斯说:“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无产阶级同最先进的经济形式即现代化的机器生产相联系,代表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它的阶级利益是同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全一致的。但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群体,不可能自发地形成统一的力量,必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高度的战斗力和活力的行动体系,才能最终完成建立新社会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领导力量,承担了组织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重任,通过党的组织活动和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体现和反映出来,并形成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实践力量,推动社会的前进。因此,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彻底革命性的品格。

70多年来,我们党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变革,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历史证明,我们党的革命奋斗历程,说到底,在夺取政权前就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从而彻底打破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使中华民族重新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夺取政权后就是为了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进一步摆脱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尽快增强中华民族的生产力总量,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当我们忽视或忘掉这个革命的根本目的的时候,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会遇到坎坷和曲折,我们党的革命性就会大打折扣。而一旦当我们头脑清醒、目的重新明确之后,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会重新兴旺发达,我们党的革命性就大放光彩。

更好地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持党的革命性,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始终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或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更好地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持党的革命性,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改革开放是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鼓劲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大胆创新。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办法,包括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都可以探索、试验。

更好地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持党的革命性,要求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认清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主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消费)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它引发的变革将不限于经济本身,国家的管理结构、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面对如此态势,我们应当顺应潮流,乘势而上。

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不仅因为它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在于它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党人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制定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政策和策略,成为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本世纪初叶,华夏神州新思潮汹涌澎湃,反帝爱国高潮迭起。保皇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工读主义、改良主义、实验主义等各种流派争鸣于世,而“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国是》第1期,1913年5月)。什么中国社会党、工党、统一党、宪政党、自由党、统一共和党、民主党、共和党、进步党、国民党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而惟有创建较晚的中国共产党在这300余政党中脱颖而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竟势如破竹,取得政权。为什么?重要的是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思想,是人类最科学的进步的革命理论体系。它一经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百战百胜的思想武器。而一旦当我们用教条主义态度来对待它时,即出现“播下去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的时候,我们也会受到无情的惩罚,如“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样。

在迈向新世纪的时候,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此,必须以发展的思想、观点去继承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先进,就因为它是开放的、发展的学说,始终严格地以事实作为自己的根据。不以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为依据,不研究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既发展不了马克思主义,也坚持不了马克思主义。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根据实践经验和时代发展,形成有科学根据的新观念新理论,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证党的先进性,必须更加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酷爱自由、维护统一的精神,热爱和平、反抗侵略的精神,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坚持和私扬。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等方面有无数珍品,值得我们认真挖掘与借鉴。

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以更大的气魄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5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做得很不够。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应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吸取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

更好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的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从来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是为了少数人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了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邓小平也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样指出,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阶段和关键时期,都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并在执行这一政策中全面体现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和胜利之本。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党的人民性,必须更加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里一个关键问题是必须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积累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要保证决策正确,执行有效,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程序。这是因为,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一项“文革”的错误决策,使我国仅经济方面就蒙受了5000亿元的巨大损失;一项改革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要保证决策符合人民的利益,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执行程序化,防止重大事情由个人决策,凭经验决策和不按程序决策。任何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军事的等决策,都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和条件,统筹兼顾,全面把握,因地因时制宜,努力找出最佳、最切实可行的方案。

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党的人民性,必须更加注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切工作和言行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做任何工作和决策,都要“三省吾身”,看一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是符合的,就要坚决地干。反之就决不能干。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党的人民性,必须建立健全适合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的新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教育机制,确立人民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依靠和发动群众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教育活动既是党宣传和组织群众的过程,又是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建立人民群众监督约束机制,特别是体现党依靠人民群众来管理干部,防止公共权力背离群众利益。建立人民群众参与机制,保证人民群众对事关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使党的正确决策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标签:;  ;  ;  ;  ;  ;  

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_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