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_拉美国家论文

拉美国家关于新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美论文,道路论文,国家论文,于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要观点 20世纪3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开始走上进口替代工业化道路;60年代,在将进口替代工业化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同时,相继开展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奉行促进制成品出口的方针,但未脱离内向工业化的道路;70年代中期,又走上“负债发展”的道路,最终陷入深重的债务危机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是受新自由主义支配的。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竞争力,使工业能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探索一条新的、外向型的工业化道路。自改革以来,拉美地区已形成两种新的“生产专门化模式”:以发展资源加工工业为主的模式和以发展出口加工装配工业为主的模式。改革后,拉美国家的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确实出现了某些积极的变化,但同时也留下一些深刻的教训并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拉美国家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走上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道路。60年代,一批先行工业化的拉美国家的国内市场出现相对饱和,工业化进程逐渐失去活力,于是,在将进口替代工业化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同时,相继开展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奉行促进制成品出口的方针,但始终未能脱离内向工业化的道路。特别是在70年代中期,这些国家又走上“负债发展”的道路,最终陷入深重的债务危机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

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是受新自由主义支配的,普遍强调“自由化”“私有化”和“非调控化”,力图通过激进的改革措施快速地建立起“自由市场经济”。在工业领域,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竞争力,使工业能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探索一条新的、外向型的工业化道路。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前后大体分三批启动:率先改革的是智利(1973年),第二批有墨西哥、玻利维亚、哥斯达黎加等国(80年代中期),第三批包括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秘鲁等国(1990年前后)。本文拟就拉美国家经济改革以来在探索新的工业化道路方面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 两种新型“生产专门化模式”的出现

拉美国家进行经济改革以后,在产业结构方面出现了两种新的变动趋势。

第一种趋势是,自1980年~1994年的15年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呈现出与1980年以前的工业化进程中相反的趋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再下降,反而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再上升,反而下降;只有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原来的缓慢上升的趋势。具体地说,第一产业由1980年占GDP的9.1%升至1994年的9.9%,第二产业则由占26%降至23.3%。(注:CEPAL,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15 aos de desempeno económico,1980—1995,p.74.Santiago de Chile,1996.)拉美经济学界把此现象称为“非工业化”或“工业化倒退”(desindustrializaión)。

第二种趋势是制造业结构的新变化。在拉美6个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除墨西哥外,另外5国在1980~1999年的20年间,其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占的比重普遍下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则明显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除秘鲁外)也呈下降趋势。其中,经济改革启动最早的智利上述变化尤其明显,其技术密集型产业由1970年占整个制造业的23.6%降至1999年的13.8%,资源密集型产业则由占45.4%上升至61.2%。墨西哥与上述5国有所不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1980年占整个制造业的27.3%上升至1999年的32.1%;资源密集型产业则由占46.7%降至45.1%,降幅虽然不大,但呈现出与上述5国相反的趋势。(注:Jorge Katz y Giovanni Strumpo,Regimenes sectoriales,productividad y competitividad internacional,en Revista del la CEPAL,pp.137—160.diciembre 2001.)

一些学者在对上述国家制造业结构变动的研究后指出,自经济改革以来,在拉美地区已经形成两种新的“生产专门化模式”:一种是以发展资源加工工业为主的模式,出现在南美洲国家;另一种是以发展出口加工装配工业(拉美国家称为“客户工业”)为主的模式,以墨西哥为代表,也包括一些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

二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拉美国家在进行经济改革后为什么会出现“工业化倒退”和重点产业分别向资源加工业、出口加工业倾斜的现象呢?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快速的市场开放对工业部门造成剧烈的冲击。拉美国家的工业是在进口替代的内向型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保护下,工业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实行经济改革后,这些国家接受所谓“为了创造而破坏”(destrucción para la creación)的思想,采取快速的市场开放步伐。智利在经济改革起步的1973年,平均关税率为94%,最高关税率为500%,规定2 872种商品的进口预存款为10 000%,以及其他许多限制进口的行政措施。1974年年初,政府的关税改革计划提出,3年内将所有商品进口关税率降至60%以下。实际上,到1977年8月,最高关税率已降为35%,最低关税率为10%。到1979年6月开始实行10%的统一关税。(注:参见苏振兴、徐文渊主编:《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第171~17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智利作为率先进行改革的拉美国家,其市场自由化过程只经历了6年多时间。于80年代以后启动经济改革的其他拉美国家市场开放的速度要比智利快得多。据美洲开发银行提供的资料,在1985~1995年的10年间,拉美平均关税率从44.6%降至13.1%,最高关税率从83.7%降至41%;受非关税限制的商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33.8%降至11.4%;基本取消多重汇率制。各国的这一开放过程都是在两三年内完成的。(注:参见美洲开发银行:《拉美改革的得与失》,中文版,第2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拉美国家的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这种急速的市场开放中经受不住外来的激烈竞争。仅以智利为例,1976年宣告破产的企业132家,1979年332家,1980年头10个月350家。在市场开放速度更快的其他拉美国家,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更严重。这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对社会生产力造成较大的破坏。生存下来的企业在外来商品的竞争中也处境艰难。

第二,国家产业政策的作用基本消失。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由非耐用消费品到耐用消费品、再到中间产品与资本货物的逐级替代过程,无一不是由国家产业政策来引导的。当时,国家不仅对经济进行广泛干预,而且国家还通过自身作为投资主体,通过建立国有企业和制定发展规划,来保证产业政策的实施。实行经济改革后,拉美国家普遍对“自由市场经济”寄予很高的期望,奉行“把生产资源配置交与市场,把加速经济增长的主要责任交与私人积极性”的原则,力求以激进的改革加速“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此,改革后,国家不但失去投资主体的作用,而且也不再强调产业政策对工业发展的引导。以前面提到的拉美6个工业发展水平领先的国家为例,改革以来都仅仅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支持。巴西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并对本国信息产品市场予以保护,但在科洛尔政府启动经济改革时就放弃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与市场保护。

第三,发挥比较优势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原则。在长期进口替代的过程中,拉美国家的制造业普遍形成一种“小而全”的产业结构。经济改革后,拉美国家强调,经济改革既然以建立外向型经济为目标,经济增长就应以对外贸易为主,工业部门的重点产业就应由外部需求来确定,因此,提出“根据市场比较优势的原则选择生产率高的生产活动并使本国的生产专门化”。可以说,拉美地区出现的两种新的“生产专门化模式”都是在比较优势原则下产生的。南美洲国家的资源加工产业(包括农林渔牧业资源加工业和矿业资源加工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各国政府和企业主都很自然地选择这个产业部门作为重点产业,并进行大规模的设备和技术更新,力求形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墨西哥不仅具有靠近美国市场的地缘优势和客户工业的传统,而且还因“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启动而加强了墨、美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并吸引着其他国家在墨西哥投资设厂以便进入美国市场。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则享有美国在《加勒比地区倡议》中规定的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优惠待遇。因此,这些国家选择客户工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也在情理之中。

第四,其他一些因素的推动。例如,1982年债务危机爆发后,拉美国家为了应对支付危机,普遍采取扩大出口产品生产的办法,重点就是扩大资源加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又如,8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商为获取拉美的矿业资源而加大了在矿业开发领域的投资,对拉美国家也形成一种刺激。

三 取得的进展

改革后,拉美国家的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确实出现了某些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有所提高。与改革前相比,拉美国家出口商品中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以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出口为例,1980年与1993年相比,南美洲国家和墨西哥出口原料所占比重由75.6%降至49.2%,制成品所占比重由23.1%上升至48.1%;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出口原料所占比重由85.1%降至54%,制成品由占12.2%上升至43%。此外,拉美国家制成品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也略有增加,南美洲国家和墨西哥由1980年的1.9%上升至1993年的2.7%,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由1980年的0.2%上升至1993年的0.3%。

2.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根据拉美经委会对14个拉美国家的统计,在1970~1990年的20年间,其中7个国家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为负数,另7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非常低,年均增长率最高的也没有超过2%。1990~1998年期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11个国家制造业劳动生产率都呈现出较高的增长,其中最低的也达到年均2%的增长率,最高的分别达到年均增长8.2%(乌拉圭)、7.9%(阿根廷)和6.4%(巴西)。另外的3个国家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玻利维亚,前两个国家因缺乏1990~1998年期间的数据而无法比较,玻利维亚则从1970~1990年期间的-0.5%变为1990~1998年期间的-0.1%,即劳动生产率下降的速度也减慢了。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无疑是拉美国家经济改革所带来的重要成果之一。这个变化与大量国有企业转为私人经营后生产组织和管理明显改善及重点产业大规模的设备更新是分不开的。同时,大批原来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也有助于整个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本国私人资本大企业集团的实力进一步壮大。改革前,拉美国家已有一批私人大型企业集团,其数量与规模在不同国家差别很大。着重发展私人大型企业是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经济的新活力因素是生产、贸易、金融结构以及与垄断资本相联系的大型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换句话说,中心点是着力造成迅速的、越来越高的资本集中。这样,经济增长便可建立在既与国内外金融资本相联系、又与出口相联系的垄断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注:阿尔维托·巴斯蒂亚斯:《智利,新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1973~1980》,载墨酉哥《对外贸易》杂志1980年9月。)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大型私人企业基于自身较强大的实力,能够较快地适应经济体制与游戏规则的改变,再加上政府政策有意或无意的倾斜,从而能够获得发展的先机。拉美经委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本国大型经济集团是一些经营范围不确定的组织,其年销售额(以墨西哥、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国为例)不少于2亿美元,并可能超过40亿~50亿美元。由于其经济与战略上的重要地位,这些集团填补了由国有企业留下的空间,并与经过更新和重组的跨国公司子公司一起,构成了正处于巩固过程的生产模式、特别是工业与服务业的主角。”(注:CEPAL,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15 aos de desempeno económico,1980—1995,p.70.Santiago de Chile,1996.)这些大型私人经济集团的另一个特点是,每个集团往往以经营一个产业为主,同时兼营其他产业,形成数十家企业在横向与纵向上整合在一起的集团。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拉美国家,这类集团已成为向国外投资的主角。

4.能源工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石油危机以前,拉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严重依赖进口廉价石油的支撑。这正是石油危机对拉美地区曾造成重大冲击的原因所在。从那时起,拉美国家普遍加强了对本国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经济改革以来,拉美国家继续坚持了这一方针。因此,人们可以看到,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除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等继续保持石油出口外,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也在石油资源方面有重大发现,并出口数量不等的石油;巴西和智利的石油自给率也有明显提高。

四 面临的问题

彻底放弃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转而走一条外向型工业化道路,是拉美国家经济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如前所述,经过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国家广泛干预经济和高保护政策这“两大支柱”已经拆除,进口替代工业化横式已不复存在。经济改革虽然带来上述局部性的积极变化,但同时也留下一些深刻的教训并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1.贸易效果不佳。改革后,拉美国家的工业生产不得不由面向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制成品出口在80和90年代也保持了7%的增长率。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是拉美资源加工产业的产品不断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与价格波动的冲击。墨西哥等以发展客户工业为主的国家由于过分依赖美国市场,其出口贸易也受到美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直接影响。二是绝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工业部门成为整个外贸部门的赤字大户,以1999年为例,阿根廷、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4国工业部门的外贸赤字分别为94亿、46亿、58亿和54亿美元。出现赤字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开放之后,外部制成品大量涌入,形成进口比出口增长更快的局面;作为拉美国家重点产业的资源加工业虽然通过设备更新和改善生产组织与管理而提高了竞争力,但这个产业的技术已经是成熟技术,进一步的竞争主要是成本竞争,难度就越来越大。

2.大多数国家制造业的增长与就业比改革前下降了。根据拉美经委会对14个拉美国家的统计,与1970~1990年期间相比,1990~1998年,8个国家制造业的增长率下降;制造业的增长率基本上都在5%以下,其中巴西1990~1998年的增长率仅为0.1%。如果把这项统计的截止期延长到2002年,那么,制造业增长率比前20年下降的国家还会更多,因为最近4年拉美各国经济普遍大幅度衰退。造成制造业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开放导致大批企业破产,工业生产力遭到破坏,以及许多制造业行业在强劲的外部竞争中处于萎缩状态;绝大多数拉美国家的投资率偏低;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并购拉美国家的现存资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很少。可以说,拉美国家已失去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那种工业化势头。制造业部门的就业状况就更糟,上述14国中,1990~1998年期间制造业部门就业比前20年略有增加的仅有玻利维亚,其他国家无一例外地都下降了,其中乌拉圭由1970~1990年期间年均增加3.0%降为1990~1998年期间的-8.0%。

3.技术创新能力削弱。拉美国家历来不太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主要依赖于引进技术,因而由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金融机构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也相对薄弱。改革后,拉美国家出现了两种相应的变化:一是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私人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参与有所增加,二是国家对技术创新的参与明显减少。私人企业的参与增加固然是一种积极现象,但拉美的私人企业要改变以往忽视技术创新的积习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

相反,国家退出技术创新领域的影响很可能是立竿见影的,这既是拉美国家体制改革带来的后果,也与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直接相关。拉美经委会一个专门研究拉美经济改革的课题组就明确提出一条政策建议:“拉美应将其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技术传播和适应上,而不是用于创新。”(注:芭芭拉·斯托林斯、威尔逊·佩雷斯:《经济增长、就业与公正》,中文版,第23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这大概也反映了拉美国家的现实情况。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便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主导作用能否立即由市场所取代是值得怀疑的。

4.当前的“生产专门化模式”依然只是过渡性模式。拉美国家以资源加工产业或客户工业为主导的两种“生产专门化模式”的形成,只能说是在探索新的工业化道路上走出的第一步。显然,走出这一步所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急速的市场开放来实现由内向工业化到外向工业化的转型,造成了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第二,完全由市场根据“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重点产业又回到了工业化初期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上来,技术密集型产业整体上趋于萎缩。可见,要么是长达半个世纪的内向工业化,要么是短短两三年的急速开放;要么国家广泛干预经济,要么完全由市场支配,表现出在经济决策上“由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的“钟摆现象”。

从当前情况来看,以墨西哥为代表的“生产专门化模式”,即以客户工业为主导的模式,尽管存在对美国经济过分依赖的问题,但无论从增加就业、扩大出口、以及保持原有的产业结构与生产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更多的优势。这种“生产专门化模式”有没有可能通过2005年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扩大到整个拉美地区呢?这显然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与观察的问题。不过,如果这种模式果真扩散到整个拉美,或许它目前在墨西哥等少数国家所体现出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此外,单就墨西哥而论,作为一个拥有1亿人口的大国,靠以客户工业为主导的“生产专门化模式”能否保证其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还值得研究。

南美洲国家以资源加工产业为主导的“生产专门化模式”具有更明显的过渡性。90年代国际市场需求与价格起伏波动所带来的冲击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国家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究竟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制造业结构。这是一个在拉美长期有争论的问题,有的主张建立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有的主张采用“北欧模式”,即重点发展某些产业,但这些产业无论在技术、品牌、质量等方面都要达到并保持某种国际领先地位。显然,不论做何种选择,拉美国家要使其制造业获得相对可靠的国际竞争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在技术创新领域做出实质性的努力。

标签:;  ;  ;  ;  ;  

拉美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_拉美国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