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的获利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用卡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信用卡行业已经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2006年外资银行全面开展人民币业务,整个国内银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作为银行主要业务之一的信用卡行业也将接受挑战。根据国外经验,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入占到整个银行收益的1/3,有的甚至达到一半。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入却十分微薄,虽然已开始作为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规划的重点,但其规模和收益仍然不能成为银行的支柱业务。因此,提高获利能力已经成为发展中国信用卡行业的关键所在。
提高获利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增加收入与降低成本。因此,首先要从这两方面对信用卡业务进行分析,以发现提高获利能力的症结。其次,信用卡的获利能力与获利模式是与行业的发展阶段有关的,也就是说,提高获利能力必须放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战略的框架中来考虑。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初期需要大量的投入,未达到一定规模,则亏损在所难免。本文还借鉴美国信用卡行业的经验进一步说明信用卡的获利模式。之所以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是因为美国的信用卡行业是迄今最为成熟的,并且信用卡已经成为美国银行业务中利润最丰厚的一项业务,因此可以在如何提高获利能力上,对我国将有非常有益的启示。
一、信用卡业务的获利能力分析
提高获利能力包括增加收入与降低成本两方面。对于具体的发行者来说,必须作具体分析,以发现影响其获利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方面还是成本方面,或者两者都有。
1.信用卡发行者的收入
①年费:根据我国和美国的调查都显示,年费是消费者在是否持卡中最敏感的因素。因此,许多发行者为了吸引顾客,采用了各种优惠年费的做法,比如最初发行免收年费,甚至出现了终身免年费的信用卡。同时,分析也显示,随着信用卡行业的成熟,年费在发行者的收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这是因为利息逐步成为信用卡业务的主要收入。
②延期还款部分的利息:根据美国的调查还显示,消费者对使用信用卡将可能发生的利息不太敏感,这可能是因为当他们持有信用卡的时候,原本是打算自己能够按时还款的。但是,利息收入却反映了信用卡业务的实质,即信用卡是一种消费信贷。利息收入受3方面因素的影响:利息水平、计算方法和延期付款的比例。利息水平一般有行业标准,发卡方较少用作吸引用户的手段。计算方法现在一般使用的是“按日平均余额”(average daily balance),从赊账之日起(而不是从到期之日起)按日计算利息,并且只有当所有欠款都在到期日付清时,才不计算利息。延期付款比例是指信用卡应付款中未能按时还款而必须缴纳延期利息的这一部分的比例,这一比例越高,则发行者得到的收入就越高,同时,风险也会提高。
③商店给予的回扣:回扣会因行业、地区而差异,同时,银行发卡收回扣也会受到企业的抵制。由于信用卡的用户是具有较强支付能力的消费群体,是商户的重要顾客。因此,信用卡作为辅助手段来提高商业销售额的潜力是很大的。通过发挥这种作用,信用卡业务就可以从商店的回扣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④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广告、“越界销售”、捆绑服务等等。由于信用卡形成了发行者与客户的关系,并且定时与客户联系,客户即是一种资源,因此发行者可以向客户做广告、捆绑金融服务甚至进行“越界销售”(即向用户推销其他公司的产品)。此外,20世纪80年代之后还出现了新的增加收入的方法,就是把未付款“证券化”的方法。
2.信用卡发行者的成本
①资金成本:资金成本通常是信用卡项目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单项成本,资金成本指信用卡发行者为融得信用卡资产组合中未清偿的资金余额而必须支付的利息。资金的成本的高低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决定于国家宏观政策与金融市场的情况。在通货膨胀期间,资金成本将会上升,除非利息收入也同样上升,否则,信用卡的利润空间就会压缩。
②发行成本:或称客户开拓成本,也就是吸收新客户所需付出的成本,它包括制卡、宣传、立户登记等一系列的成本。随着信用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部分成本已经越来越高。发行成本会因客户群体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③运营成本:进行信用卡交易处理的成本和进行服务的成本,以及信用卡业务正常运作、更新所需投入到设备和维护成本。为了降低成本,信用卡公司可以把一些处理业务外包。应用新技术也会降低发行者的成本。
④营销成本:营销对信用卡经营至关重要。信用卡营销除了要说服消费者接受信用卡并激活信用卡之外,还必须鼓励他们继续不断地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因为信用卡发行者的收入并不取决于多少人拥有信用卡,而是取决于客户如何使用信用卡。因此,信用卡经常要花巨资去做广告,以说服消费者接受信用卡,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方法鼓励消费者用信用卡消费,影响消费者的习惯。
⑤风险成本:这主要指损耗,包括:信用损失、信用卡欺诈损失、交易处理的错误等等。控制损耗对信用卡发行者来说非常重要。除了技术性的问题之外,主要是控制信用的标准。在经济繁荣的时期,可能信用卡公司会被鼓励降低标准来吸引用户,但是一旦经济增长减慢或衰退就会增大发行者的风险。
分析了上面这些因素之后,我们就可以具体分析影响信用卡获利能力的主要是哪一项,比如说:是由于信贷不够活跃导致利息收入减少,还是由于损耗太高导致获利能力下降,等等。同时,我们就可以衡量信用卡的获利能力,一般来说,我们用利润净额除以未清偿的信用余额来衡量信用卡的获利能力,这也就是信用卡业务的资产回报率(ROA)。
二、影响信用卡行业获利水平的主要因素
影响信用卡行业获利水平的最重要和最明显的要素是消费信贷的状况。使用信用卡付款的总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费信贷的活跃程度,但是,对信用卡的获利能力影响最大的是延期付款的比例,因为只有从这部分未付款中信用卡发行者才可以获得利息收入,而利息收入是信用卡发行者的最主要的收入。同时,信用卡行业的获利水平还受到行业发展阶段的影响。一般来说,早期主要是扩大用户基础,因为信用卡是一种网络效应与规模效应非常强的产品。信用卡行业要得到较高的获利水平一般要在行业成熟之后,也就是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户基础并且信用卡已经影响了客户的消费习惯。
信用卡这个产品实际是一种信用的延伸。信用卡发行者把商店给予的信用延伸到客户,并承担客户不能还款的风险,同时从客户欠款的利息中获得收入。这是信用卡最主要的获利模式。信用卡一般有无息期,因此,信用卡公司能否从客户的欠款中获得收入就取决于客户是否能够按时还款。不能按时还款的客户越多,信用卡的公司的利息收入就越多,同时风险也越大。
从这一点考虑,按照客户使用信用卡的目的可以把信用卡用户划分为两种:工具使用者与信贷周转者。第一种用户使用信用卡只是出于支付的方便,使用者可以每月结算一次账户,省去很多麻烦,同时也因为不必带现金而增加了安全性,这些用户一般都按时还款。第二种用户则需要使用信用卡透支,把信用卡用作信贷工具来购买他们没有现金去购买的货物和服务。
对于工具用户,信用卡公司从使用者获得的收入只能来自年费。同时,信用卡具有促进消费的作用,因此,发行者可以通过促进消费而获得企业、商店的回扣,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卡主要扮演一种商业辅助手段。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属于工具用户。对于信贷周转的用户,信用卡发行者主要从利息中获得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卡主要是一种信贷业务。这部分用户主要集中于年轻一代,并随着用户收入增加和观念改变会不断有所增长。这两部分用户所占的比例是影响信用卡业务的获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用卡的获利模式同时还受信用卡行业的发展阶段的影响。由于信用卡是一种网络效应非常强的产品,也就是说:加入的人越多它就越有价值,有越多的持卡者,商店就越愿意支持,有越多的商店支持,用户就越愿意持卡。在网络条件下“马太效应”表现时更加明显。同时,在业务的处理上则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用。因此,在信用卡发展的前期,信用卡公司必须迅速扩大其用户基础。在这个阶段,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与商家,信用卡公司的获利水平就受到限制,他们寄希望于这些用户将来能带来收入。信用卡的获利往往是在行业成熟之后,这时,它们已经有了庞大的用户基础,这些用户通过年费与利息为信用卡发行者提供收入。到了这个阶段,信用卡公司就面临着向更多细分市场营销的问题,它们必须为这些细分市场开发专门的产品,从而提高自己的获利能力。
信用卡业务的获利与否,还受到发卡行的经济实力的支撑,需要做长期的更大的投入并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三、美国信用卡获利模式的借鉴
为了理解信用卡的实际的获利模式,这里简要介绍美国信用卡的一些经验。之所以选择美国,是因为美国既是信用卡行业的诞生地,也是迄今信用卡最为发达的国家,同时,信用卡行业也已经成为美国银行获利重要的业务。但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现代第三方信用卡出现开始,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信用卡行业才开始步入获利的阶段。在此之前,信用卡经常只能持平或是小有利润,有时则甚至需要靠银行的其它业务的收入来支持。
此后,信用卡才成为银行利润最为丰厚的一项业务。这既反映了信用卡行业在早期需要较多的投入,同时也反映了消费信贷的活跃程度决定着信用卡行业的获利水平。
在美国信用卡行业的不同阶段中,发行者始终在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获利能力。这些经验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信用业务,从而理解如何提高获利能力。下面是一些可借鉴的模式:
1.创造收入来源
20世纪70年代初,大多数持卡者都迅速地还清欠款。银行最初预期会有70%的顾客会延迟付款,由此产生大量的未付欠款可以带来1.5%的月息,但是,实际上只有大约30%的顾客利用信用卡来进行分期付款,并且欠款数量也不多。这就迫使银行要想其他办法。
办法之一是向他们的用户推销其它产品,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越界销售”。信用卡公司在他们的每月报告中向用户推销其它产品与服务。这样做,边际成本很低,因为邮资已经付过了,而用户又是事先选择过的,他们既是有信用价值的,又有信用卡作为媒介来购买商品。因此这一做法很有商业价值。越界销售最初是向用户捆绑销售银行的其他服务。后来就开始推销其他公司的产品,最初是推销保险业务,后来就几乎什么产品都有了。信用卡公司通过向用户推销产品,从企业里获得佣金,同时促进了对信用卡的使用。此外,还在报告书信封上印上广告。信用卡运用这一方式是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利用了对用户的了解。信用卡发行者应当意识到它与用户的关系以及它拥有的用户的经济与消费数据是它的一大资源。
2.在成熟市场中竞争
到了80年代中期,信用卡市场已经达到饱和,而信用卡公司为要赢得新用户也面临着愈来愈强烈的竞争。因此,竞争就开始在细分市场上进行,银行卡公司设计了各种产品来在各个细分市场上进行营销,这些产品包括:亲缘卡、抵押卡、威信卡和电话费卡等,这些产品都是针对各细分市场的需求来设计的。
亲缘卡主要是与其他组织合作,允许该组织的标志出现在信用卡上。这些组织可以是企业或是非赢利组织。与企业的合作是一种双赢的做法,既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又促进了信用卡的使用,同时,也表明:信用卡必须持续地影响人们的商业与消费习惯。与非赢利组织合作则既有利于信用卡的公众形象,而且本身是一种营销手段,它利用了人们认同某种团体的需要来促进信用卡的被接受。
信用卡还进一步加强对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的营销。对高端市场主要是设计了威信卡,对低端市场则设计了抵押卡,以让那些原本无法获得信用卡的用户在银行存入一定存款之后可以获得信用卡。这些做法都提高了信用卡的获利能力。
3.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的主要做法是外包。信用卡发行者可以自己处理,也可以与第三方处理者签约,既可以和获利组织,也可以和非获利组织比如信用卡联合会签约。那些能够保持自己的信用卡处理业务的大银行面对着降低成本的压力,但又不能牺牲质量。一些银行通过把这些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州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花旗银行把它的处理业务转移到南达科他。有的甚至寻求把业务转移到国外的可能性,特别是英语国家,例如爱尔兰。
降低成本,除了资金成本、发行、运营和营销成本之外,十分重要的要提高持卡人资信的评定的信度,降低风险成本,因为,这是最难预测的成本因素。
4.证券化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用卡发行者的新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证券化。证券化是把应收款捆绑并以证券的方式销售给投资者。贷款集合起来作为一个特别附加条款或是信托背书在证件或汇票上。投资者购买了这些证件和股份之后,可以收到利息,并且当贷款归还时收回本金。对行业来说,这种证券化有什么好处呢?资产证券变成了易变现的、固定利率的、投资定级欠款(它所付的利息只比同期的无风险的财政部债券的利息高半个到一个百分点)。通过这种办法,银行可以把用户固定在较高的融资费用上,同时却只支付他们所使用的资金的一半。
从投资市场的观点来看,用信用卡应收款保证的证券的相对较短的到期时间使这种证券变得特别有吸引力。
中国信用卡行业的获利水平的前景应是乐观的,这是因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大规模的消费信贷的条件,比如居民收入超过购买必需品的水平、制造能力的充足、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建立。这些因素,使得人们越来越需要从外部获得消费信贷,同时,由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使人们愿意使用消费信贷。因此,长远来说,中国信用卡行业的利润空间是很大的。中国的信用卡行业现在还处在扩大用户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既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信用卡的获利能力也受到限制,因为消费信贷的规模还很小。因此,提高获利能力的关键在于理解信用卡作为信贷工具与商业辅助手段的性质,除了促进消费信贷之外,还应注意信用卡的商业价值,信用卡的商业价值在于信用卡的用户是一个既有支付能力,又容易了解其特征的客户群体,这样才能创造出获利模式,提高获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