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速诚信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 710054
摘要:高速公路一直是我国交通安全事故常发的地方,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交通安全事故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针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一直都在进步,通过在高速公路的具体路段设置护栏、明确的交通标志标线、视线诱导设施以及隔离、防眩设施等方式大大降低了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的几率。但这些基础设施并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对于安全的要求,还需要不断地融入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系统,增加系统的应用水平,才能够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期;交通安全设施;升级改造
1交通安全设施改造的原因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工程设计通常在工程前期与土建主体结构一起完成设计,并通过图纸审查。由于交通安全工程的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是工程建设的后期,设计图纸虽然满足当时的规范和使用要求,但当土建工程(约两年)结束进入施工期时,有些内容还没有满足了新设计规范及周边交通环境变化引起的信息更新。
同时,由于社会对交通安全项目的长期忽视,交通安全项目的建设和安保费用偏低,只能满足最基本的交通安全设置。一旦交通安全项目开放运营,各种缺陷就开始暴露出来。
最后,在项目施工期间,有大量的图纸与现场实际地形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土木工程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一些交通安全方案的调整,如路堤填筑高度的增加和波形护栏防护等级的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交通安全方案调整往往被忽视,最终导致运营期的交通安全工程转型。
2实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陕西省某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100km/h,双向6车道,建设里程174.539km。项目共设置4对(8个)服务区、3对(6个)停车区、12个互通、5个枢纽(后期还将建设1个互通、1个枢纽),涵盖10km以上高架桥群、4对(8个)隧道群、特大桥等路段,道路交通信息复杂。项目于2017年9月全线建成通车投入试运营。
2.2隧道群交安系统
(1)分别将隧道进洞口外185m、隧道出洞口外100m范围内的车行道分界线改为实线。
(2)隧道洞口前200m范围的车行道边缘线由普通实线改为振动标线;将隧道进洞口前原先50m范围的硬路肩黄色导流线(障碍物线)延长至200m范围,导流线宽45cm、间距1m,与行车方向成45°角。
(3)将隧道进洞口两侧36m范围的波形梁护栏改造为SA级混凝土护栏,混凝土护栏在隧道检修道与路侧标准段护栏之间采用线性过渡,渐变率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6.2.2-2要求;过渡段混凝土护栏与隧道洞口端部预留5cm宽伸缩缝;混凝土护栏上每隔8m设置附着式轮廓标。
(4)因隧道群位于丘陵地段、桥隧比高,冬季易起雾。以各个隧道进洞口前5m为基准点,两侧逆行车方向每隔30m设置一组黄闪灯,增加警示及雾天视认效果,每个隧道进洞口前两侧各设置5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事故多发地段处置
针对本项目试运行中出现的雾天、易结冰、长下坡、急转弯路段及部分事故多发路段,通过实地调查,综合分析公路平纵线形、视距、现有安全设施完善等因素,在Origi的基础上NAL安全设施,采取以下升级改造措施:在原有安全设施基础上,采取了如下提升改造措施:在事故易发路段上游设置“事故易发路段,请谨慎驾驶”提醒标志;长下坡路段增加横向减速和振动标志;车道边缘线改为振动标志;增加距离配置长直线路段的标志和标志,提醒驾驶员保持安全距离;对易受灾害天气影响的路段,增加“雾段,小心驾驶”等警示标志。采取上述措施,有效改善了项目的安全行车环境,事故率显著降低。
2.4枢纽和互通区域的安全设施提升改造
2.4.1出口匝道逐级降速
本项目主线限速120km/h,全线共设置4对(8个)服务区、3对(6个)停车区、12个互通、5个枢纽。为保证行车安全,对全线出口匝道采用逐级降速的方式对车速进行平稳、有效过渡。同时超高较高的枢纽和互通,通过施划振动标线,提醒驾驶人员减速,主动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2.4.2出口匝道分流端增设可导向防撞垫
为提高枢纽、互通、服务区分流三角端位置的安全性,减小事故的严重程度,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6.5中的要求:“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主线分流端、匝道分流端需要设置防撞垫时,应设置可导向防撞垫”,针对本项目全线互通立交主线分流端、匝道分流端,增设相应防护等级的可导向防撞垫,可导向防撞垫需按照《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B05—01—2013)要求,满足相应的防撞需求,并具备相应的碰撞试验检测报告。
2.5收费站
收费站设有ETC,交警检查岗、无现金支付、自助发卡、收费公示牌等功能设施,为更好地提升顾客满意度,本项目所有匝道收费站和省界主线收费站实施客货分离收费。
2.6安全措施
2.6.1突发交通事故下快速处置与安全保障技术
在高速公路突发交通事故检测与预测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交通事故属性(如形式、严重程度、占用车道数)对交通运行和二次事故风险的影响,构建了典型情景下的快速处置方案,充分利用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形成上游路段的快速流量控制和限速方案,并提出上游连续道路。区间车道提示控制策略,保证事故快速处理,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6.2道路作业区交通安全保障与提升技术
针对高速公路施工区和养护区,分析了作业区长度、占用车道数、通行能力等属性对高速公路交通速度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作业区上游交通流的协同控制技术,以保证作业区的交通畅通。根据作业区的交通状况,提出了上游路段的动态限速方案和车道。管理提示策略,通过智能锥体、智能感应、入侵报警等新技术应用,为提高作业区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2.6.3恶劣天气下交通安全保障与改善技术
本工程采用智能交通系统,在各种不利天气条件和组合条件下形成安全保障方案。分析了极端气候快速处置和交通保障(除冰、除雪、除雾、排水等)新技术在沪梧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方案,并将其与高速公路流量控制、限速控制和车道管理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恶劣天气下的交通保障体系。她的情况。安全与安全改进控制方案,提出了防止恶劣天气下系列汽车事故的控制策略。
2.6.4高速公路护栏设计策略
围栏一直是高速公路的常见基础设施。既能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又能增强高速公路景观的美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护栏的安全性,选用优质耐用的材料,确保有效组织车辆失控等交通事故。另外,护栏应具有良好的碰撞能量吸收功能,以保证碰撞后驾驶员和乘客受到的冲击最小。护栏的制作和安装应完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并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路边障碍物的处理可以降低驾驶员犯错的可能性。因此,宽容的道路设计不容忽视。护栏的设置应遵循基本原则,把握坡度、路堤高度与护栏设置的关系,根据公路的线形、行驶速度等情况,相应提高护栏防护水平,降低事故率。除一般护栏外,根据特殊情况采用波形护栏。波形护栏具有维护方便、灵活性好的特点。在高速公路上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在实践中应注意的是,波形护栏由于需要定期维护管理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因此一些特殊地段应采用混凝土护栏。
结论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设计与应用应当与时俱进,根据其应用产生的效果不断地作出调整。为了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价值,从其安全设施系统的设计方案入手,融入针对性、创新性以及实用性的理念,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完善的安全设施系统。同时与国际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设计相联系,吸收先进科学的部分,并使其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中产生积极作用,从而实现解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佩佩,刘一橙,黄兰华.路侧护栏优化与改善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7(23):12-23.
[2]涂征宇,叶颖,刘根生.仿生外形防眩板技术参数的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17,29(3):132-135.
[3]李新国.防眩设施原理及应用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56-58.
论文作者:原金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6
标签:护栏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交通安全论文; 设施论文; 路段论文; 隧道论文; 交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