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目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能力,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管制,针对目前城市基础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质量,从而才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市政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引言
2017年,临淄区市政管理养护处初步完成市政设施的市场化运作,将市政设施管护推向市场,通过公开招标程序,确定了由四家养护公司对市政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和维修管护,形成了政事分离、建管分离,和部分设施管养分开的工作新格局。临淄区市政管理养护处由20世纪70年代的“市政工程队”发展而来,90年代成立“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处”,与"市政工程队"一个机构两个牌子,集“建设”与“管护”两个职能,自2015年逐步脱离建设职能,成为以“管护”职能为主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原集决策、管理、监督、生产、服务于一身的局面有所打破,成为以“管护”职能为主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中,市政工程建设市场已经全面形成,且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势不可挡。
1市政设施的基础特点?
1.1市政设施的含义?
市政设施是指由政府、法人、或公民出资建造的公共设施,一般指规划区内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道路(含桥梁)、城市轨道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道路照明、工业垃圾医疗垃圾、生活垃处理设备、场地等设施及附属设施。?
1.2市政基础设施是市政发展的基础?
市政基础设施能够保证城市社会稳定发展,促进经济也不断的发展,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基本设备,还可以让市政的环境得到转变,能够让市政的发张后劲更加足,市政要想发展,首先应该基础做好,要对市政的基础设施做好建设和管理。?
1.3市政基础建设有系统性?
作为市政的基础和发展目标,一个市政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坏,会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因为服务、输送等都会在一定相关的系统中运行,因为交通道路系统就会形成道路的骨架,会让市政内外交通;电;气等每一种管线都会形成一个网络系统。每家每户都会感受的服务。?
2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措施
2.1合理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其长期有效的执行有赖于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的规划能最大限度地杜绝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建设的整体效率。城市总体规划应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内容,以指导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全市应统一思想,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由规划局许可后方可建设。
2.2加大投资力度
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应该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可以为城市建设建立专项资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向内吸引投资者。除此以外,还可以向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学习,借鉴这些城市的发展经验。另外,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建设标准对城市进行建设,甚至提出更高的指标。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积极吸引其他城市建设经验,加上对这些经验的实践,结合每个城市发展具体情况实现建设计划,因地制宜,利用好项目和规划吸引外来投资者,确保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
2.3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城市的发展还是国家的发展,均需要将绿色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宗旨,对资源进行回收和运用,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的一线城市中,PM值要比二三线城市以及乡村高,针对这一情况,城市可以建设地铁,降低公路激动车辆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可以提高建设速度,建立电动轨道,实施低碳交通。将人流进行分散,促使交通拥堵情况得到改善。此外,提高节水和节能力度,提高天然气的覆盖率,并进行充分的资源回收,鼓励广大用户提出好的城市建设意见和建议。可以为城市建立较小的节能减排奖项,对其进行定期评比,使这项措施得到普及。保障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为民生建设带来巨大的利益。
3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管理优化措施
3.1确立政府部门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监督水平,可以说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该建设工程不仅有关城市的发展,而且因为涉及公众安全和公共利益,直接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目前,一些管理机构的设置无法完全的反映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一些建设单位和监督机构因为实际上是属于同一个机构而导致在管理控制中对象不明的情况出现。因此在多元主体管理的情况下,要确立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的特点。
3.2健全市政工程管理机构,严格规范市政建设行为?
①市政管理主体部门要根据质量管控体系的具体要求,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市政管理机制,实现权责利的统一,建管分离、统筹协调和分级管理相结合。②要建立健全不同部门与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具体的质量责任,形成层层抓、层层管的质量责任制网络。③要对原材料采购、原材料进场、工程质检、工地实验、资料整理等工作进行分级管理,落实到人头,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另外,要完善工程质量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标准,采用定期与不定期质量检查方式,消除质量隐患,并对发现的违规操作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3.3增强施工团队综合素质?
近几年,各地的市政建设工作都开展的比较多,市政建设项目类型繁多,并且工期相对缩短,这样也导致了各类市政建设项目的工期紧张,对于施工团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再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些综合素质不高的团队,技术过关人员少,这样就很可能会导致建设项目出现豆腐渣工程。因此即使是在工期警长的情况下,建筑团队也应当制定科学的施工人员培训计划,确保施工人员技术过关,杜绝为了凑人数赶工期而使用技术不过关的新技术人员,同时在出现新技术新工艺时,建设单位也应当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技术人员能够掌握各种新兴技术,同时建设单位也应当定期开展技术讲座活动和一些政治素质讲座活动,在确保施工人员技术过关的前提下,提高施工人员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性,不断提高整个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
3.4市政设施维养的市场准入机制
市场准入机制是为了防止市场资源配置低效或过度竞争,确保市场经济效益,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批准和注册,对企业的市场准入进行管理的一种保障机制。市场准入机制也是专业市场健康有序竞争的内在要求。在市政工程建设市场,政府设立了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制度,限制资源配置低效企业无序参与市场竞争。但在市政设施维养市场方面,还缺少与之相配套的市场准入机制。从市政设施维养作业的实际运作来看,维养作业单位必须在本地拥有后方基地、专用设备、备用材料、应急人员等等,才能满足市政设施维养作业的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城乡发展不均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我国近年来已经加大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相关部门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协调与统筹,节约资源,生态化、低碳化的运行管理,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1,26(4):8~16.
[2]林百彰.浅谈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1,29(30):521.
[3]杨国庆.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4,5(3):235.
论文作者:刘仁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市政论文; 城市论文; 基础设施建设论文; 基础设施论文; 设施论文; 质量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