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零售业的演变看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_连锁经营论文

从西方零售业的演变看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_连锁经营论文

从西方零售商业演化看国内连锁经营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锁经营论文,商业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西方零售商业的三次革命

当今西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西方“商业巨人”的推动。而西方“商业巨人”的成长,则伴随着零售商业的三次销售革命。百货商店,可谓妇孺皆知,而它的产生却成为西方零售商业第一次革命的标志。19世纪中叶以前,零售商业受商品生产的制约,其主要组织形式为规模小、品种有限的杂货小店。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不仅开创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客观上要求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必须做相应的改变,人们追逐财富和享受,商品的日益丰富,刺激着消费量的增加。如何在一个屋顶下或在一个店铺内,让顾客买到衣、食、住、行各类消费品,以改变传统的商业经营类型呢?于是在1852年,法国巴黎街头出现的“好市场”商店,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好市场”商店的开业成功,使其获得丰厚的报酬,并迅速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时至今日,仍然为零售商店的主要经营类型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种类繁多的商品,店中有店的营业空间,明码示价与专职营业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使百货商店把零售商业从狭窄矮小的店铺中推向大市场,完成了西方零售商业的第一次革命。

1930年8月,世界上第一家超级市场诞生于美国的纽约。 由迈克·加伦创立的这所商店,成为西方零售商业第二次革命的旗帜。传统零售商业经营是以柜台交易为中心,商店经营效益之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售货员素质的高低及操作技巧。而超级市场柜台开放,开架售货,自选服务,在出口处售中付款的方式,使零售商业由传统封闭式经营走向开放式经营,售货员的工作亦由直接服务变为间接服务,从而实现了商业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简单化。超级市场具有营业面积扩大、商品陈列直观、减少营业人员、降低流通成本、节约购买时间、刺激消费欲望、避免人际摩擦等特点,因而对消费者和流通企业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对超级市场而言,比感性柜台操作技巧更为重要的是理性的经营,资本运作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技术。超级市场的出现,促使包装、称重、记价等商业劳动预先在工厂阶段完成并物化于商品之中,实现了商业劳动与顾客购买活动的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超级市场成为现代零售经营的主要方式。

连锁商店的兴起与发展,被人们誉为零售商业第三次划时代的变革。1859年,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商店“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号”在美国成立。本世纪初,连锁商店以“经济商店”的形象在美国零售业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在世界工业化国家传播,二次大战以后得到空前规模的发展,其所蕴藏的巨大连锁效应令人瞩目。1992年美国《幸福》杂志按销售额排名的世界前20名零售商店,无一不是连锁商店。在经济发达国家,连锁经营几乎普遍获得成功,一般都占市场销售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连锁商店在百余年的发展演化中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连锁体系,但其实质始终定义在“一个资本统一经营和管理众多零售店铺的商业企业组织”上。连锁商店的意义在于其创造了零售商业更多地获得规模效益的途径和机会,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的连锁经营本质要求与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中化的经营操作模式,形成了规范化连锁经营系统的有效运作体系。

二、连锁经营发展的国际化比较

美国是连锁经营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连锁经营已经成为美国商业零售、饮食、旅店和服务行业的普遍形式和主导形式。有关资料显示,1988年全美拥有连锁商店60万家,销售额占全国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有300多家公司在国外开设了三万多家加盟连锁店。 另据美国商务部资料,50年代全美只有29家特许连锁公司,现发展到2000多家,特许连锁店已达到56万多个。特许连锁经营的销售额1980年为3340亿美元,1994年已超过8000亿美元,占全美零售总额的35%多,800 多万名从业人员分布在65个特许连锁经营行业。预计到2000年,美国特许连锁公司将达到3000家,销售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 占全美总零售额的50%。美国的连锁经营,主要分为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在一个大的连锁企业中,往往三种连锁形式同时并存,其中,零售业中多为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在便利店中占的比重较大;而餐饮、旅店业中更多采用的是特许连锁。不断向海外开拓市场已成为美国连锁业的跨国经营趋势。据美国商务部统计,80年代末,近400 家美国特许连锁公司在海外设立了3万多个加盟店,目前已发展到600多家,占全美特许连锁公司的33%。美国著名的西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业务扩展到世界各地,1991年销售额达591亿美元,名列全球500家大服务公司之首。近几年,麦当劳、肯德基等加盟快餐店也在我国部分大中城市落户,并不断向周边城市扩展。麦当劳象魔术师一样,将14500多家餐厅遍布于全球各地,据说平均每13.5小时就有一家麦当劳连锁店开业。

连锁经营引入日本始于本世纪30年代,但真正得以发展是5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以后,70年代末期,日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连锁商业销售额每年以10%的速率递增。1965年全日本仅有7家连锁公司,10年后扩大到186家,下属11.4万个分店。著名的伊藤羊华堂1991 年销售额达24.1亿美元,到1993年3月底,销售额就达28845亿日元。日本零售商业实行连锁经营的业态主要分为:大型综合超级市场、方便商店、廉价店和家庭中心;而连锁经营类型也主要是正规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日本政府从60年代就对连锁店大力扶持,尤其是对中小零售店的自由连锁更是如此,使之成为日本连锁业发展的一大特点。为支持中小商业的发展,日本通产省1948年设立了中小商业厅,并于1949年颁布了中小商业共同联合法。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建造以亚洲为中心的海外连锁商业,正成为日本连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国际化经营趋势。

英国作为重商主义与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经济部门。1993年,英国批发、零售、旅馆业总产值为750亿英镑,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8%。英国是发展连锁店比较早的国家,连锁经营现已成为英国流通业发展的主要形式。1862年英国的无酵母面包公司是英国第一家连锁商业组织,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连锁经营发展更为迅猛,全国现有连锁店约3万多家, 大型连锁系统的营业额占据了整个零售业的80%。连锁经营制度的应用范围,已经覆盖英国零售、批发、餐饮和服务行业的所有方面。英国的连锁经营制企业集团在营销组织与管理方面通常都是高度集中的,总部对所属分店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价格、统一形象、统一核算、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安排仓储等,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正规连锁是英国连锁制的基本形式,市场占有率为20.8%,是欧洲正规连锁店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家;特许连锁70年代传入英国,80年代获得较大发展,现有特许连锁商店2万多家,市场占有率约为5%; 英国的自由连锁制度远不如其它两种连锁制度发展程度高。

德、法两国是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在高度市场化的流通体系中,连锁经营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欧洲,1980年正规连锁店的市场占有率法国和德国分别为6.2%和6%。“阿尔迪”商场是原联邦德国最大的以经营食品为主的连锁店,它自1948年开业以来,一直以薄利多销而驰名国内外,1986年的营业额为170亿马克, 占原联邦德国居民在饮食方面年开支的12%,目前,“阿尔迪”商场拥有近2000家分店。法国“家乐福”公司现已在世界上13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247 家巨型连锁超市,每家超市的面积都在8000~16000平方米。不仅在消费品领域,如今德、法生产资料和批发业务中也出现了几家搞得很成功的连锁企业。史梯恩贸易公司的保玛克公司,是一家建筑材料超市公司,经营3.5万个品种,在全德有150个超级市场,其中柏林市有10个。公司采取统一进货、统一核算、统一进价,同类商品销价比市场价低5%左右,1995年公司营业额达14亿马克。麦托批发市场是全欧知名的跨国连锁公司,在欧洲7个国家共有116家连锁批发市场,仅在德国的53个市场,年营业额即达上百亿马克,市场占有率达52%。麦托经营4万多种商品,60%为食品,40%为非食品,包括汽车零配件、家用工具等。这家公司的特点是只搞批发、不搞零售,公司实行高度统一的集中管理,甚至商品陈列、办公室桌椅摆放,所有分店都是统一的。

三、国内连锁商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连锁经营从80年代中期开始传入我国,而连锁商业的真正发展则是进入90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的。自1992年初全国国有零售商业领域第一家连锁企业北京希福连锁店开业以来,短短几年里,连锁商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1995年底,我国连锁企业总数已达到400多家, 店铺数量发展到6000多个;据内贸部连锁商业办公室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各类连锁公司已达700多家,各种形式的直营店和加盟店近万个。另据35个大中城市统计,连锁商店的销售额,已经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以上。在国内连锁业日益增长的同时, 一批著名的大型跨国连锁集团也纷纷在我国落户,如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日本的八佰伴,法国的家乐福,香港的百佳等,这些企业的设立,一方面为规范国内连锁经营起到了一定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增强国内同行竞争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纵观几年来我国连锁商业发展的实践,突出表现为如下几方面特点:

1.国家政策引导扶持,社会各界热情参与。连锁经营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商业经营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发展连锁经营是我国流通领域一项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改革,因此,这项事业一起步,就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1994年,全国首次部分省市连锁商业座谈会在广东召开,国家经贸委、国内贸易部的主要领导出席;1995年3月,三部委联合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家经贸委、体改委、国内贸易部主要领导出席;1996年6月18~20日,国内贸易部连锁商业办公室在上海主办了连锁经营管理与发展研讨会;1997年上半年,全国连锁经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在财政、税收、银行信贷、城市规划布局等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采取了有力措施支持商业连锁经营发展,并注意培育全国性的商业连锁经营品牌企业。1995年上半年,国内贸易部和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发出了《关于共同做好连锁商业发展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种新闻媒体,都争相宣传报道连锁商业的改革举措和发展动态,商业连锁经营问题已成为流通领域改革的重点和热门话题。

2.多数连锁商店将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作为基本顾客,“为民、便民、利民”是其经营指导思想。由此决定了:连锁店的分布与选址分散且多集中在居民生活区;经营范围以大众生活用品和“菜篮子”、“米袋子”食品为主营商品;连锁公司各门店多利用原有商业网点和设施,商场规模一般都不大,营业面积多在100~500平方米;经营品种齐全,大到冰箱、彩电,小到针线、邮票、信封等;多数连锁分店装修不求奢华,多以简朴、整洁、明亮吸引顾客。

3.连锁商店大量采用开架自选营业方式的超级市场形态,“零距离”销售、节省购物时间、刺激购买欲望、减少营业人员。连锁商店因为采用超级市场的营业方式而兴旺;超级市场因为实行连锁经营体制而发达。

4.国内连锁商业已出现七种发展类型:一是超级市场连锁店,主要经营副食品、日用百货等;二是便民连锁店,主要经营粮油制品、副食品、小杂品等;三是精品专卖连锁店,经营国内外名牌商品;四是综合商场连锁店,主要为国内著名的大型零售企业所开设;五是快餐连锁店,提供标准化、系列化、大众化的餐饮服务;六是照相、洗染、修理、美容美发等服务业连锁店;七是五金工具、建筑材料、机械配件等生产资料销售连锁店。

5.连锁企业以质优价廉、优质服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连锁商店一般都采取低价策略,大部分商品价格低于普通零售商店,让利于广大消费者;商品注重质量,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产品计量法》,取信于民;与此同时,许多连锁店推出一系列特色服务项目,如出售图书、杂志、音像制品;代售电视报、晚报和邮票;备有雨具、打气筒、剪刀、浆糊等免费提供消费者使用;开设医药品专柜、设投币电话方便顾客等。

6.连锁公司各门店努力实行规范化经营。从大部分正规连锁公司的发展情况看,各连锁门店在建立伊始,就注意规范化经营,如注意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培训员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并努力体现连锁经营核心的多个统一性,如郑州亚细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营实践中,创造性地形成了亚细亚连锁经营的13个统一,探索了一条大型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新路子。

国内连锁商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紧缺,开发网点困难。连锁商店从无到有直到形成一定的规模,需要连锁总部进行大量的前期投入。据调查,一家连锁店的内外改造最低需要几十万元,如果规模大一些,改造档次高一些,需要上百万元资金,如烟台中创超级市场有限公司,初创是投入300 多万元用于租房、装修改造、购置电脑监控、冷库设备等,仅租房一项年租金就高达200万元。由于资金不足使连锁商业难以快速布置网点,形成规模经营。一些连锁企业已陷入不发展没有规模效益,欲发展缺乏资金的两难境地。

2.网点不足,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影响经济效益。连锁经营,说到底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通过实现采购、配送、销售、经营决策等职能上的专业化;店名、店貌、商品、服务方面的标准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中化,把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上的商业活动,变得象工业生产流水线那样尽可能的简单,因而能够取得良好的规模效益。从国际经验和我国连锁经营的实践来看,连锁经营要显示出优势要有一定数量的成员店铺,例如美国和国际连锁商店协会规定连锁经营最低店铺数量是11家,英国规定为10家。根据我国上海等地的连锁公司经验,一般在开业2~3年内达到13家左右的门店数量,公司开始体现效益。然而,国内多数连锁商业网点不仅规模小,而且只有“店”而不成“网”,分散经营,成本高,效益低,流量有限。有些所谓的“连锁店”实际只有一个店铺,根本无规模效益可言。

3.规范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跟不上。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连锁公司处于不规范状态,由此制约了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在体现连锁经营重要特征的统一性上,许多企业重形式,轻实质;如统一了商店名称、标识,但没有实行总部的统一采购和配送;统一了广告宣传、员工服饰,而没有统一商品价格和服务规范等。在体现连锁经营现代化手段方面,国内大部分企业尚处于较为简陋的状态:运输、通讯、财务结算等手段都很原始。如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报表需每天派人到各成员店去取;经营中的业务沟通和信息交流也主要依靠电话和人员往来传达,更谈不上总部与成员门店之间的计算机联网管理;商品的条形码制度得不到全面执行,仓库容量不够,运输配送受阻等等。在管理方面,一些连锁公司缺乏总部对所属成员店的统一领导,管理方式仍然沿用传统模式;公司营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形象上的统一与规范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经营条件下对员工意识和观念等方面的要求。连锁形式的不规范,管理水平的不适应及管理人才的不足,已成为连锁商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进一步发展我国连锁商业的思考与建议

1.加强管理,规范经营。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一定要掌握它的本质特点,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操作,一起步就加以规范,避免走弯路。不论采用哪种类型的企业,都要严格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商店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广告宣传、统一销售价格等规范化措施,并努力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管理,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2.加强对连锁商业的政策扶持。现代连锁经营方式的发展是和较高的工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居民购买力、统一而有序的市场和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发达的通讯设施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目前我国发展连锁经营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来看,发展连锁商业是一个渐进过程,并需要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方面与银行协商给予基准利率专项贷款或部分贴息贷款;政府财税在一定时期内减免或返还税收,以增强连锁企业的起步能力和还贷能力。对于发展便民服务的连锁店,城建部门应在新区规划上予以一定的安排,要把超市、连锁经营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在给予必要信贷支持的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为连锁经营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如认真研究影响连锁业健康成长的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等管理体制问题,通过开列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处方”,真正起到对连锁商业“舒筋活血”之效。

3.合理布局连锁成员店。在选择成员店时,应首先考虑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营业场所和设施。由于新建要大量投资,所以要慎重行事,宜以本地区内居民集中地区和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段为好。必须新建的就要考虑整体布局,特别是在新建的居民小区中,由于这些地区商业设施尚不完善,应结合小区建设规划网点,为以后的经营奠定基础。目前,超市、连锁店多集中在市中心,效区很少,在重点发展市中心连锁经营的同时,应积极引导企业在效区开设网点,以满足不同生活圈的需求,使连锁业在城市、城郊均衡发展。

4.选准连锁经营商品范围。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商业实践表明,消费者对价格低、消费量大、购买频率高、选择性小的日常用品,都希望在很短的距离、很短的时间内方便、放心地买到,因此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连锁便民店、连锁超市才有吸引力。尽管我国目前的消费水平已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但从整体看仍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大众化”仍是消费的主流。发展连锁商业,必须把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作为基本顾客,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作为自己的市场目标,以中低档生活用品为主体商品。这不仅是国际连锁制企业发展经验所证明了的,同时也是我国的国情所要求的。

5.发展连锁经营,必须同时发展连锁配送业务。实践证明,没有配送中心,就没有真正的连锁经营。配送中心是连锁商业组织内部特有的关键性机构,其职能是为整个连锁店铺系统组织采购、加工、保管、配送商品。配送中心负责连锁体系的联购分销,并随时根据各成员门店反馈的信息,调整并组织经营品类。努力提高连锁配送业务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并借助日益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就能实现连锁经营大规模的商品采购,大批量的商品加工、分装,便捷快速的商品配送业务职能。因此,现代连锁经营实际是一种由总部指挥、店铺销售、配送中心服务的三分制专业分工体制。

6.抓紧人才培养和软件开发。现代连锁经营业需要有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并掌握现代技术设备和手段,有较高素质和合理结构的管理人员。必须采取各种途径寻求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在抓紧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抓紧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加速实现连锁总部与各门店之间的计算机联网管理,如条形码管理系统、POS系统、 通讯网络系统的应用,都是提高管理科学性和连锁业效率所必不可少的。

标签:;  ;  ;  ;  ;  ;  ;  ;  

从西方零售业的演变看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