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水文地质勘查是现今工程地质勘查当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而在实际勘查过程中,地下水因素的存在将对工作开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本文中,将就地下水的危害及水文地质勘察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地下水;危害;水文地质勘察
1引言
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当中,水文地质勘探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施工与设计质量。为了能够保证工作开展质量,即需要能够做好地下水危害情况的重视,以针对性控制方式的应用保证勘查质量。
2地下水危害
2.1水位上升
导致位上升情况出现的因素有很多,生活废水渗透以及建筑施工废水渗透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自然当中的气温、地质以及降水等因素也将导致该问题的发生。具体来说,这部分情况导致的危害有:第一,土壤具有更高的含水量,对建筑地下部分因此具有更强的腐蚀性;第二,河岸以及斜坡等有较大的几率发生滑移、水土流失情况,甚至导致崩塌以及滑坡灾害事故的发生;第三,对于部分性质较为特殊的岩体结构,则可能因此存在破坏情况;第四,使岩石变的膨胀、软化,在抗剪强度方面因此下降;第五,导致管涌与流砂情况的发生。
2.2水位下降
在具体生产当中,如对地下水进行大量的抽取,对下游地下水进行截夺时,将导致水位下降情况的出现。该情况导致的危害有:第一,诱发地面塌陷以及裂缝灾害事故的发生,并因此对岩土体以及建筑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第二,导致地下水水质劣化以及水源干涸问题的发生,并因此对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产生影响;第三,有较大的几率冲刷粉土层以及粉砂当中的土颗粒,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
2.3水位频繁升降
当地下水位存在较为频繁升降情况时,膨胀性岩土的存在则将因此存在一定的不均匀膨胀变形情况,该膨胀收缩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在岩土膨胀幅度加大的情况下,则可能因地裂情况的存在对建筑造成破坏。同时,地下水位升降频繁情况的存在也将带走土层当中的铝、铁等成分,并使得土层出现软化、疏松以及空隙变大等情况,在增加含水量的同时影响强度。
2.4水动力作用
在部分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将对地下水自然平衡产生影响,在动力压力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则会使岩土体变形与应力情况发生变化,因此对土体的稳定性与结构造成破坏。在动力压力影响下,即有较大几率出现基坑涌突以及流沙等情况,进而导致岩土工程危害的发生,进而影响工程开展进度与质量。
3评估内容
在水文地质勘查当中,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地表与地下水。在水文地质评估报告当中,地表与地下水情况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勘查当中,对地表进行勘查的方式较为简单,其主要内容有田地、铁路、公路与建筑物等,需要能够在平面图上画出地表情况,对具体勘查内容的位置进行标记。在实际处理中,地下水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下部岩层,对此,即需要能够重点体现水文地质评估报告,在报告中体现出工程年平均降水量以及所在地高降水量时间段,避免因降水量过大对工程质量与进度产生影响;第二,区域基础地质数据。在具体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积极做好工程所在地完工建筑地质勘查报告的借鉴,联系报告内容做好区域地质情况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勘查。对于该方式来说,其能够对其他单位的地质勘查报告进行借鉴,能够在对工程进度进行加快的基础上为后续勘查工作开展提供指引,在缩短周期的情况下实现勘查成本的有效节约;第三,承压含水层情况。在具体地质勘查过程中,做好承压含水层勘查也是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对于承压含水层来说,其是指上下都存在弱透水岩层以及不透水岩层的区域,这部分区域当中的水具有一定的承重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如发现地下位置存在承压含水层,则需要重新设计施工,避免出现基坑涌突等情况,进而导致岩土工程危害的发生,进而影响工程开展进度与质量。
4勘查注意事项
4.1明确要求
第一,掌握水文地质条件。具体来说,首先,包括有区域性气候资料,有蒸发量、降水量、水位变化趋势以及历史水位。同时,需要考虑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补排关系以及地表水对地下水位影响等。其次,为含水层厚度、埋深以及分布情况,隔水层同含水层的地下水类型、水位、埋藏条件、变化幅度以及流向等,在现场通过现场试验方式得到应用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测定,如地层渗透参数等。最后,地质条件下对地下水的渗流状态以及赋存影响,且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情况是否存在,以及其所具有的污染程度等等;第二,地质问题评价。首先需要对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与状态下所受到的影响进行查明,对人为工程活动过程中对地下水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地下水变化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包括有其对于建筑与土体所存在的不良作用等,其次,根据地下水对于工程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对不同条件下需要进行重点评价的地质问题做好把握,并做好对应防治措施的提出,如对于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建筑基础对混凝土内钢筋所具有的腐蚀性。对选用残积土、软质演示以及膨胀土等为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则需要能够上述岩土在地下水活动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涨缩、软化以及崩解作用进行着重评价。当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粉土以及粉细砂时,则需要对流砂、管涌以及潜蚀等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预测。最后,需要结合建筑地基类型以及具体施工需求做好水文地质相关问题的查明,做好工程当中所需要水文地质参数的提供。
4.2测定方法
第一,地下水水位测定。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开展中,当遇到含水地层时,即需要能够做好地下水位的测定。在该过程中,在对静止水位进行量测时对稳定时间具有一定的需求,需要根据含水层渗透性确定具体的稳定时间。在具体需要时,则需要在结束勘查工作后对静止水位进行统一的量测。如对泥浆钻进方式进行使用,在水位测定之前即需要能够将测水管打入到含水层当中,保证进入到其中的深度为20cm,也可以在经过洗孔之后进行量测。而对于具有多层含水层的水位,在实际量测时即需要能够做好止水措施的使用,保证其同其余含水层具有良好的分隔;第二,地下水流向测定。在对地下水流向进行测定时,可以对几何法进行使用,同时做好不同孔内水位的量测,以此实现地下水流向的确定。在具体测定流速时,可以对充电法以及批示剂法进行使用;第三,抽水试验。在具体开展抽水试验时,则可以根据渗透系数具体应用范围做好不同方式的选择与应用,在抽水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三次降深处理,保证最大降深同工程水位降深标高具有接近的特征。在水位量测方面,则需要对同一种仪器与方法进行使用,在读数时抽水孔单位为cm,观测孔为mm。如动水位时间关系曲线同涌水量时间关系曲线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波动情况、但不存在持续下降或者上升情况时,即可以认为其目前已经稳定,在完成抽水处理后,需要能够做好恢复水位的量测处理。
5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地下水的危害及水文地质勘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具体工程勘查工作开展中,需要能够对地下水危害形成充分的认识,以科学地质勘查方式的应用做好处理,保障工程勘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道炀.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及预防[J].吉林地质.2009(02)
[2]林宗元.我国推行岩土工程体制的回顾与展望[J].西部探矿工程.2001 (02)
[3]呼建斌.陕西关中地区某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评价[J].山西建筑.2013(07)
[4]张锦龙.浅议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
论文作者:童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地下水论文; 水位论文; 情况论文; 含水层论文; 水文地质论文; 工程论文; 发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