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及优化对策。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血液检测的标本,选择不合格的血液标本300例,对300例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合格的原因提出合理的优化对策。结果 对300例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后,送检时间不当、溶血和凝血等情况是造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果 对患者进行血液采集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技术必须熟练,同时还要及时地进行送检,提升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
一、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选择在我院进行血液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00例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将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3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300例血液标本分别来自于我院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其中门诊患者100例,住院患者150例,健康体检50例。血液来源人员的性别、年龄、病情存在着差异,但对研究不产生影响(P>0.05)。本次研究中开展的一切研究活动均按照我院相关管理规定进行。
1.2研究方法
对300例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整理,工作人员按照质量评价标准对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等级评定,并对其按照不合格因素进行归类。如凝血、溶血、抗凝剂使用不当等。根据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整理后,探讨对应的优化措施。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中主要以质量评价标准为评价指标进行不合格原因分类。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
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共300例,造成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凝血、溶血、送检时间不当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他原因为抗凝管使用错误、标准量与要求不符、脂血、标签不当、血液采集位置不合理等。其中,凝血共47例,占比为15.67%,溶血共112例,占比为37.33%。
三、讨论
临床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血液标本质量,一旦血液标本不合格则临床检验结果也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导致其无法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参考。对血液进行检验,其结果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日程护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试验中,主要的不合格原因为:溶血、凝血、送检时间不当、血液采集位置不合理、抗凝管使用错误、脂血、标准量与要求不符和标签不当。其中溶血和凝血的标本数量之和的占比超过研究标本总数的50%。导致血液标本产生溶血、凝血、原因是在血液的采集、保存和送检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和操作人员等因素影响,如进行血液采集使用的针头不当、试管摇晃力度过大、管内的抗凝剂大于采集的血液、血液与抗凝剂混匀时间不足等原因均可导致标本不合格。优化措施:(1)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血液的采集中,很多时候会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在送检过程中,送检人员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血液标本在送检过程中标本质量受到破坏。在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操作规范也会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此,医院应加强对血液采集环节中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制定完善严谨的血液采集制度,保证血液检验标本的顺利采集。(2)要规范血液标本者的基本信息;其次是申请接收者要对申请信息进行严格的核对,只有确定信息无误之后才能够进行血液标本采集。(3)要加强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教育,详细地告知患者采血注意事项,禁忌事项,使其充分做好采血准备,例如需空腹采血的患者要告知其禁食8~10h;告知其采血前不可剧烈运动,情绪保持平稳;并详细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4)血液标本要合理进行抗凝处理,在血液标本采集完成之后,需进行抗凝处理,一般采用的方式为添加抗凝剂的方式进行处理。但目前临床有研究指出,对血液标本实施抗凝处理过程中所加入的抗凝剂会对血液标本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乙二胺四乙酸盐,这种抗凝剂在血液标本抗凝处理中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在使用乙二胺四乙酸盐进行抗凝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添加比例,一旦比例控制不佳,比例过高或过低会对最终的临床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积极地探讨乙二胺四乙酸盐的添加比例是非常关键的。为了明确这一问题,笔者研读了大量的研究报道,并且进行了相关试验,最终认为乙二胺四乙酸盐进行血液标本抗凝处理的最佳比例为每毫升血液加入乙二胺四乙酸盐1.8mg。(5)严格按规定储存和送检血液标本,首先在完成血液标本采集之后,如果允许在第一时间进行送检,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要将血液标本严格按照储存条件进行储存,并在送检规定时间内及时送检。(6)要严格掌握血液标本的拒收标准,组织检验科人员掌握血液标本的拒收标准,包括无标记、抗凝剂比例错误、放置时间过久等。对于送检来的血液标本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确认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要拒收,并通知采血室人员进行再次采血,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再次检验。(7)建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综合质量管理体系,从患者的准备、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处理等各个环节建立起一套符合我院工作实际的控制分析管理体系,并且不断地完善其监督机制,确保血液标本采集和检验的科学、合格。
综上所述,在进行血液检验时,溶血和凝血是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操作,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率,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用真实的检验报告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迟勇.分析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0):32-33.
[2]魏巍.探讨加强采集血液标本工作,提高临床检验质量[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7):57+60.
[3]沈丽丽.不合格血液标本在临床检验中的分析与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0):1179-1180.
[4]崔国玲.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7):9134-9135.
论文作者:卢进东1 廖志豪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标本论文; 血液论文; 不合格论文; 患者论文; 人员论文; 原因论文; 过程中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