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立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立场论文,哲学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哲学不是针对现实需要的即时性方术,更不是书斋里的教条式哲学,而是摆脱 了形而上学梦呓传统之纠缠而直接指向现实生活世界,通过揭示、澄清生活世界的特征 ,进而改造现存世界的活的理论。这里所谓“活的理论”,其本意不是指马克思哲学的 理论简单地按照理论理性的逻辑与原则构造出一套应该在现实中去展开的范式与逻辑, 而是以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知、把握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筹划未来,使这样生成的理 论在现实生活的改造中显示理论本身对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超越,从而显示出马克思 哲学的现实力量与实现之可能性。由此,马克思哲学体系中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原 则构成其独特的理论立场。这些立场构成马克思哲学的总体倾向,彰显出马克思哲学的 独特范式。
1.生活的立场 马克思哲学不仅仅是关注人的生活的哲学,而且是植根于或直接从人 的生活世界出发的哲学,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的哲学。“生活”或“现实生活”是马 克思哲学最基本的核心范畴。马克思哲学理论视野中的“生活”或“生活世界”,乃是 生活静态构造与动态趋向之历史性的张力关系的具体化。就生活之静态结构或基本图式 而言,它是以“现实的个人”为生活的主体,以“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为起点,以“ 他们的活动”为载体、轴心或生成机制,三者高度整合、浑然一体构造出来的。就生活 的动态历史性而言,它是事实上生活的代际之间的继承性、再创造性和再生性,使生活 呈现出历史的阶段性、不断拓展性和更为丰富性与复杂性来。
马克思认为对一切精神性的东西必须坚持从生活第一性的原则出发来加以说明,只有 这样才能揭示精神性的东西之本质以及它们的价值,对宗教如此,对意识形态如此,对 一切历史的“原则”也当如此,并且一当这样,“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 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第73页)。马克思坚持“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同上)的理 论立场,坚持一切都“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 (同上,第74页)的原则,这是对历史长河中一切神秘性的东西解蔽的根本性方法论原则 。一切变化实质上都是生活世界的变化或生活世界所发生的变化之直接或间接的表达。 离开了生活世界,一切都是无根的,也不能得以说明,更不能得到合理的改造。如马克 思在论述宗教的本质与秘密时强调:“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 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同上,第2页) 。在这里,马克思直言宗教不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之外的东西,宗教是我们生活世界的内 容,其产生之根源就在我们的生活世界本身。这样,虽然宗教里的天国好似是脱离于生 活世界的云霄中的“独立王国”,但却“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 说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9页)。
在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视野中,生活正是基于人的创造性生成活动,这样,生活也就不 仅是生命活动的表现与存在方式,而且还是人的世界的起点,也是历史的开始处。这样 ,生活的立场在马克思哲学理论框架中即是“现实的个人”获得自我成长与自我解放的 条件立场,从而构成马克思哲学的主导性立场或诸立场之核心。
2.历史的立场 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理论逻辑来看,历史原则或立场是直接与其生活 原则或立场相契合、相统一的。没有历史原则,生活原则会丧失其批判性发展与未来性 指向,而对生活的规定则是历史的规定的具体化与实际化,因为历史的秘密就藏在生活 之中。历史的立场要得到清晰的说明,必须根植于对生活立场的解读。而对生活实质的 揭示,也就展示出其理论对原初生活的历史立场。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将宗教、人等看作是超历史性的文化现象时指出:我们不 能“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 ——人的个体”(同上,第56页)。在这里马克思已点明他的哲学与费尔巴哈等人的旧哲 学的根本性的立场之差别,即他的立场是历史的立场。马克思强调一切都必须置于历史 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决定其未来的命运。这样 ,马克思就赋予自己的哲学以一种对抽象原则的批判性,从而超越了近代哲学非历史或 超历史的传统理论立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哲学的视域里,没有在历史之外 的某种永恒如此的东西,一切都在历史的隧道里变化着,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本身都是如 此。关于“自然”,在历史之外的“自然”,马克思认为对于人来说则是“无”,因为 自然必须纳入人的历史系列中才构成人的生活的、历史的要素。在人的历史之外的那个 “自在自然”正是费尔巴哈视野里永恒的自然。对此,马克思批判性地指出:“他(指 费尔巴哈——引者注)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 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 的结果,……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 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同上,第76页)同样,对于人或人的生活世界的一系列因素 也都必须置于“历史”之维度中来判断才能确定其价值。譬如,针对一些人试图将自然 科学从历史中分离出来,违背历史原则来抽象谈论自然科学,从而抽象地谈论自然的倾 向,马克思直截了当地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 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分割的;只要有人 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意识形态本身也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 方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6页注2)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和研究者乃至研究的成果(理论形态),都是历史之中的,受着具体的历史阶 段所具有的条件制约。马克思在其文本中表达历史立场的论述还有很多,这些论述都很 清晰地表达了一切都是历史过程中的一个方面、都是历史的产物、都必须与历史相联系 才能真正得其本质的观点。对宗教、道德、哲学等意识性的东西是如此,对分工、私有 制、阶级以及人的解放等等同样是如此。譬如,马克思在谈及人的解放时说:“‘解放 ’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 、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4-75页);又如,马 克思说:“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 ”(同上,第122页),等等。
这表明,受历史制约的各种现象、问题之产生、解决与问题之转换,都不能脱离历史 的框架来分析;那种超历史、追求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的做法,正是马克思哲学所要摒 弃的。而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则是具体地落实于其现实原则之上的。
3.现实的立场 不可否认,马克思是一个基于现实立场基础上的理想主义者。马克思 将“现实”在理论上区别于“现存”,赋予它一种历史性。马克思把“现实”表征为一 个“作为……”的结构来加以审视,这就不仅贯彻与体现出马克思哲学的历史维度,而 且更显示出马克思哲学的事实根据性与筹划的可靠性。一切从“现实”出发,把现实作 为实然与应然的结合体,把改变现实作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历程,从而从 现实中生成新的现实实现之条件。这就体现出马克思哲学实践理性的法则,构成马克思 哲学的直接现实性品质。
马克思哲学的现实立场,体现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指向不是为当下现存事物作存在性 辩护,而是对现存事物的批判,并从批判中寻求与发现新的现实生长点与发展空间。诚 如马克思所言,“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 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同上,第75页)。马克思深知,“ 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并不意味着能从脱离现存世界的大脑中构造出一种虚幻的蓝图来 引导改造活动,而是必须依据现实条件,从现实的条件出发来改造之。马克思在批判青 年黑格尔哲学家们的在幻想中改变现存世界时指出,人类的解放并不是通过“自我意识 ”来消融世俗的压迫,也不是把“人”从那些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而是“只有在现 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 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 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同上,第74页)。这就告 诉我们,现实条件发展的程度即是人自我解放的程度,离开现实前提的解放是精神的自 我欺骗性游戏,而不是马克思所要追求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变革。因此,马克思哲学中的 现实立场本质上即是使真理显示其在“人”改变自我命运与自我解放之实践活动中的真 正力量与此岸性,批判与反对脱离历史条件的任意幻想性和将在纯粹精神领域中的斗争 与革命等同于现实世界的转变,这是马克思哲学实践品质的表达。
4.未来性立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以生活主体对生活自身的自由、自主 与自觉性为前提的。然而,自由、自主和自觉从来就不是一个现成的事实,而是有待实 现的愿望。这样,马克思哲学就不仅具有踏实的现实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开启了对生 活世界批判的未来维度。这一维度显示了马克思哲学具有超越现实性的精神召唤力量。 但必须注意的是,马克思哲学的未来维度是以现实、历史的维度为前提与基础的,体现 了马克思哲学审视现实生活的反观性思维或反思性思维。只有这样,马克思哲学才是完 备的生活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的未来维度与空想共产主义者的未来维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现实性。我们 知道,空想共产主义者同样有着善良美好的愿望,可是他们不是立足于实现良好愿望的 历史条件,而是立足于永恒真理、公平和正义。在马克思看来,诸如真理、公平和正义 之类的理想,本身就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自由、平等、博爱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 制度的口号,并不是一般的、永恒的真理,而只是特定时代即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真理 ,它的实现只能表现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即启蒙思想家理想的极度的讽刺画 ,而不能表现为其他任何东西。无产阶级的理想只能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产生的, 因而只能立足于特定的时代,即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因此,共产主义理想同样是特定 现实、即资本主义的自我矛盾的现实的产物。
理想的生成性表明,马克思的未来维度也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随着现实生 活的生成不断向前推移的东西。换句话说,未来维度本身是处于历史的变动之中的,是 开放的。马克思用人的“自主活动”的演变来说明未来维度的开放性。在马克思看来,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个人相互交往 的条件,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之前,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合的条件,这时候,“人们 进行生产的一定条件是同他们的现实的局限状态,同他们的片面存在相适应的,这种存 在的片面性只是在矛盾产生时才表现出来,因而只是对于后代才存在”。因而,“这些 不同的条件,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 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 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的交往 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23-124页)人的自主活动发展的历史表明,被前一代人视为 “理想”、从而属于他们的未来维度的东西,对于已经把它变为现实的后一代人来说, 只不过是某种现存的或来自过去的东西,是使他们感到无法满足新的需要的、有待改进 的缺陷。新的一代人有自己新的理想。
未来维度的向前推移表明了历史的进步。但马克思谈论的是现实生活的历史,是作为 主体的人的生命活动的历史。这种生命活动在其历史的展开中先是表现为人的自主活动 ,后来则表现为人的自主活动的异化,表现为对主体的束缚,未来维度表征的无非是这 种束缚的不断被打破,是异化的扬弃。因此,离开了对生活主体的考察,就不能真正理 解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历史立场、现实立场和未来立场。
5.主体的立场 马克思哲学在反对旧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树立了它的主体立场,表明 他的哲学是一种以“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为轴心的主体哲学。马克思哲学的主体立 场主要表现在:
第一,审视对象应该从主体的立场出发。马克思在批判一切旧唯物主义时指出它们的 主要缺点在于“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 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同上,第54页) 。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将对象等纳入到主体的活动领域中,以主体感性的活动对 对象等首先进行改造,而不是只停留于仅仅对对象作某种静态的直观或理性的理解。这 样,在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中,主体始终是能动的,但又不是抽象观念的能动,而是通过 感性的活动在对象世界体现出主体具体的历史的活动逻辑,从而使对象成为主体活动系 列中的要素。这样,主体主动地构造出自身对象,从而在主体的活动中实现主体与对象 的统一。这也就是马克思所强调的“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 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5页)之深刻含义 。
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是历史生活的主体,是在不断生成或成长中的主体。马克思超越直 观性与抽象性,而将活动性、现实性与历史性作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使马克思哲学的 主体观超越旧哲学的主体观,而实现其主体观的转折。
第二,生活是人的主体性力量的实现。生活的生成是主体的本质力量在历史给定的条 件下展开的创造性活动。生活的本质即是生产,而主体(人)的生产,按照马克思哲学的 理路而言,则是(1)全面的;(2)再生产整个自然界;(3)“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 造”;(4)“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同上,第46-47页)这既是特点,又是主体的生 存事实。而主体生活或生产的事实性特征都源于“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了自己 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自己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对象”(同上,第46页)以及“ 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 ”(同上,第77页)。这样,马克思就将主体在生活世界中的构造与超越动物物种的特质 彰显出来了,从而使生活的主体成为历史的主体。于此,历史也就是生活主体的自我或 主体生活的成长史,是生活主体自身作为主体的内在本质力量不断得以丰富、提升与显 现的历史。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生活主体的“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就 要求我们摒弃对生活的旁观者立场,认识到生活乃是属人的世界,是人独特的存在方式 ,是主体的人依据自身的本质力量来创造生活的存在方式。当然,生活主体对生活的创 造不是无条件的,仅就这方面而言,生活主体具有历史的受动性一面。但生活之为主体 的生活,是通过主体的活动而生成的,其根本就在于生活主体按照主体的尺度所进行的 生产所具有的能动创造性。
第三,在对生活世界反主体的力量即异己力量的批判基础上,通过主体的革命性活动 使主体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目标与终极价值。马克思规定生活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 的对象化与实现,其理论的目标在于对现实世界中一系列反生活、反主体的力量进行深 刻的揭示与批判,从而超越、扬弃生活世界中的异己力量,使主体的生活真正达到对主 体地位的巩固,从而使主体的生活达到自由自觉的状态。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 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同上,第47页)。在这里充分地表现出马克思哲学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批判性与对生活 解放的理想性,揭示出马克思哲学乃是以“生活”主体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哲学 。
马克思对生活世界中凌驾于生活主体之上的物质性异己力量与精神性异己力量进行了 清理。这种清理依然遵循着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则,即按照这些异己力量在生活的历史 中渐次生成的逻辑而加以剖析。在马克思看来,物质性的异己力量主要是“被孤立的人 所无法控制的那些关系”以及“同这些孤立的……个人相对立的一切有组织的势力”( 同上,第116页),它们包括:“私有制的力量”、国家、法、异化劳动等;而精神性的 异己力量主要是伴随着物质性的异己力量而产生的一系列观念与思想形态,如宗教、意 识形态等等。这些异己力量本质上是对人的生活自主性与自觉性的压迫,必须加以 摒弃。
6.阶级性立场 马克思追问生活世界中的异己力量及对异己力量的批判,其现实的目 的在于指出资本主义对于无产阶级是彻底的异己力量,揭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的生活是彻底的异化性的生活,探寻出无产阶级生活的未来性。这样,无产阶级要获得 自身独立的“个性”就必须消灭这些异己的力量,使自身的生活向属人的“生活”转折 。而要实现这一转折,必须进行对私有制与资本主义的革命,最终达到“推翻一切旧的 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 配”,“把现存的条件变为联合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22页)的目 标。
正因为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活本质的揭示,是为了彻底改造无产 阶级的生活,由此,他的哲学就是为无产阶级自我解放服务的。这样,服务于无产阶级 的自我解放即是马克思哲学的阶级立场,这一立场是其理论的价值归宿,也就是其理论 精神的现实立场的具体落实。马克思径直说到:“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 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同上,第15-16页)马克思哲学不是为了抽象理 论体系的完备而创设的,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无产阶级的现实生存遭遇,改变他们的历史 命运,使无产阶级对自己命运的改变从自发提升为自觉,从而通过解放自己而解放人。 这一理论品质决定了该理论的命运与无产阶级的命运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张力。马克思哲 学的发展离开了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运动本身,必将成为空洞的理论,同时也就丧失了 发展的动力;同样,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运动离开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支撑,也就必将 沦落为经验主义或陷入先验的理性逻辑之中。虽然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在不同的历史阶 段其具体内涵有别,但同属无产阶级自我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环节,都需要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为之提供精神指导。从这一意义上来 看,马克思哲学的不断创新成为各国无产阶级自我解放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而无产阶 级的自我解放运动则是马克思哲学的阶级立场与未来立场在现实中的具体展开,是生活 立场的历史性贯彻。
通过对马克思哲学诸理论立场的解析,我们认识到,马克思的哲学不是书斋里的清谈 ,而是无产阶级解放自身的理论武器。这些立场综合起来看主要是“生活的”立场,是 生活立场的现实展开。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主体立场是其出发点,历史 立场、现实立场、未来立场是其过程,无产阶级立场是其目的和结果。马克思从人类生 活入手,以无产阶级的生活作为目标,这正是对我们经常谈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最佳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