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论文_陈志芹

不同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论文_陈志芹

陈志芹

贵州省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贵阳 550001

【摘 要】目的:就不同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患者的影响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中心门诊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对照组进行普通模式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则在其基础上进行全过程的健康教育模式。一段时间后,调查两组患者对结核病的知晓情况,同时对其治疗的依从性展开系统调查,对两组患者的康复率和复发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对于结核知识的了解均有一定的提高,但实验组患者各种评价指标都远远超过对照组。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意义。结论:针对结核患者,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结核知识的认知有不同的影响。特别是采用全过程的健康教育模式其优势更为明显。

【关键词】不同:结核病:教育模式:影响效果

【中图分类号】R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26-0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收到各种疾病缠身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以肺结核为主的传染疾病大发病率逐渐增大,因此加大对肺结核的研究和控制就成了当务之急。肺结核是一种典型的慢性传染病,目前针对肺结核国内外普遍采用化学药物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方式,不仅如此,加强对患者肺结核只是的普及和推广也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本文以在我中心门诊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就不同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患者的影响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中心门诊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在19~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有48例属于中学及以上学历,28例属于小学以上学历,而24例属于未受过教育水平,患者病程区间在5个月到3年,平均病程为1年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肺部功能检查、胸片检查等。

1.2方法

本次调查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不同类型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安排没有得到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来参与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为其讲授简单的肺结核知识宣讲,同时交代其主治医师的北京及成功案例,并且为其讲解疗养期间注意事项并下发肺结核宣传手册。

而对于实验组则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全过程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有着丰富护理经验且接受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担任,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和背景,往往会由于肺结核缠身造成过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给治疗带来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医护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沟通和交流,耐心和热情为其讲解治疗方案,消除其恐惧忧虑等负面情绪,还要给予患者更多鼓励和支持,密切关注其心理变化,使其配合医生治疗;②行为干预;作为肺结核患者的全过程护理人员,首先必须对病人的北京和病史有全面的掌握,包括婚姻情况、教育程度、工作等,以便于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还要和其家属配合对其进行必要的肺结核健康教育,使病人意识到一些能够促进其康复的生活习惯,在此期间,若发现病人存在过度吸烟饮酒的现象,应该及时加以劝阻和教育。③认知干预;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经常向病人及其家属讲授造成肺结核疾病的主要原因及当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治疗药物的疗效等知识,使病人对肺结核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也要做好其家属对家庭护理的常识和注意事项,叮嘱其做好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尽可能深入的讲述目前国内外关于肺结核疾病研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使患者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医护人员还应南信为其讲解抗病毒治疗药物服用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还要经常叮嘱其按照医师建议进行服药及定期复查,从而大大避免肺结核的复发。再次感染,注意使用口罩,使用清洁的餐具等,并交代其家属定期对患者房间进行严格消毒,保持适当的通风和采光,及时更换被褥。除此之外,还要叮嘱病人保持充分的睡眠,适当添加衣物防止感冒,还要时刻提醒患者按照医师指导正确服药,定期对其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进行排查,根据不同的病情安排其健康的饮食,同时对患者进行不定期的走访和慰问。

1.3评价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后,采用问卷形式对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有:姓名、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采取打分制来进行量化评估,满分为100,通过评分的高低来评价其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对分析结果利用t检验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认为其在统计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2、结果

在对所有患者进行不同处理后,采用问卷形式来调查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如下:对照组在护理前,有25例患者的评分较高(35.7%),进行普通护理后42例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60%),且有42例患者康复(60%);而实验组中护理前有30例患者评分较高(42.8%),而进行个性化护理后有65人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程度较高(92.9%),且有68例患者康复(97.1%)。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一定意义。由此可知,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的知晓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

3、讨论

临床上,肺结核是一类呼吸系统受到感染引起的病症,通常科学的治疗方案、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放,经常锻炼等都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的发病和复发,但是有一些肺结核患者,由于其对肺结核相关的发病机理和注意事项知道得少之甚少,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健康饮食和运动,对特殊部位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很可能会影响其康复的进程;若其康复后,对肺结核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很有可能会导致肺结核的复发。因此,针对肺结核患者,医生不仅要在治疗方案上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同时还要对其进行辅助的护理干预,加深其对肺结核的认识和了解,让患者意识到肺结核的真正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案,同时也认识到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引导其早日康复。个性化护理是针对肺结核疾病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手段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发病情况,同时将其背景联系起来,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症下药,以得到不同寻常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患者对肺结核的认识,加深对肺结核知识的认知,为其日后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本文以在我门诊从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进行不同护理干预来探讨其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发现,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的知晓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由此可见,个性化护理相比于普通护理对于肺结核患者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个性化护理能极大促进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普及。

结语:

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案更为重要,但是必要的护理干预也能大大改善患者病情。个性化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促进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程度均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经过大量临床论证,科学有效,安全可靠,可以在日后肺结核治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景民.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防治影响研究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8:19-20.

[2]韩威.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防治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17:173-174.

[3]魏清明,白映涛,鲜洪,段丽华,欧燕,姚志君,冯竟.绵竹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结核病患者就诊时间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07:595-597.

论文作者:陈志芹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不同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论文_陈志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