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_韩生荣

青海省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_韩生荣

摘要:虎头崖地区位于柴达木准地台之南缘,所处大地构造位置隶属青海省东昆仑祁漫塔格裂陷槽。祁漫塔格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是一个顶朝向西北的弧形构造带。区域上已发现有四角羊—牛苦头、虎头崖、野马泉、肯德可克、尕林格等一批大中型铁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青海省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成因

青海省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西端被阿尔金山斜截,向东至乌兰乌珠尔插入柴达木盆地之中;北与柴达木盆地相接,南与东昆仑山西段毗邻。祁漫塔格处于一个具有复杂演化历史的多旋回复合造山带,构造演化归纳为四大阶段:晚太古—古元古代基底形成,早古生代洋陆转换,晚古生代—三叠纪板内伸展裂陷海盆体系演化阶段,中新生代陆内叠覆造山阶段。

区内由西至东分布,七个矿化带,近东西向由南至北分布,Ⅶ矿化带的铜铅锌矿体位于本区的南部,附近只出露小的中基性岩体。

1区域地质特征

区域出露地层较为齐全。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中深变质岩;蓟县系狼牙山组浅变质岩系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奥陶—志留系滩间山群中浅变质岩:陆源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晚古生界晚泥盆统牦牛山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早石炭统大干沟组碎屑岩、含生物碎屑碳酸盐岩;晚石炭统缔敖苏组和早中二叠统打柴沟组含生物碎屑碳酸盐岩;中生界晚三叠统鄂拉山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新生界古近系陆相碎屑岩及广泛发育的第四系地层。金水口群原岩主要为海相泥砂质一泥钙质类复理石建造。所反映的大地构造环境是地壳处于较活动状态。蓟县系狼牙山组为一套热水沉积岩系。滩间山群属地槽型的碎屑岩及火山岩建造,而柴北缘的滩间山群总体是一套岛弧构造组合。牦牛山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石炭系地层反映滨海一浅海相沉积。区域褶皱、断裂及节理构造均较发育。

构造线总体呈北西一北西西向,与山脉走向基本一致。基底褶皱多呈紧密线状,延伸不远,盖层褶皱多呈过渡型。断裂多属破坏性,以逆断层为主,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影响,北东一北东东向平移及性质不明的次级断裂十分发育,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另外,断裂构造具有明显地多期活动性,前期断裂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常常再次复活。

区内的岩浆活动强烈,岩浆演化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四个阶段,其中海西—印支期的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2矿床地质特征

虎头崖地区整体为一矿田,在空间上由西至东分别为景忍矿区、虎头崖矿区(迎庆沟—景忍东)、楚鲁套海矿区三个片区,七个矿化带主要集中在虎头崖矿区。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主要有蓟县系狼牙山组、奥陶—志留系滩间山群、早石炭统大干沟组和晚石炭统缔敖苏组。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区内构造线呈近东西向。景忍背斜(F1)轴向近东西向,褶皱轴位于景忍东Ⅳ矿化带一线,北翼倾角40°左右,南翼50°~65°,背斜轴部形成近东西向的压扭性断裂带,狼牙山向斜(F2)为一复式向斜,目前在该向斜的北翼已经发现了Ⅶ矿化带。景忍一带的F1、F2东西向断裂构造对Ⅳ、Ⅱ矿化带控矿作用明显。虎头崖一带的F5、F6断裂构造分布于早石炭世大干沟组与狼牙山组地层接触部分,对Ⅶ矿化带有控矿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Ⅰ矿化带位于虎头崖矿区中部偏南迎庆沟脑一带,产于二长花岗岩与大干沟组大理岩接触带上,以磁铁矿化为主。Ⅱ矿化带位于虎头崖矿区中部偏西,矿化带西段以铜矿化为主,共生有锌锡;东段以锡铁矿化为主,共生有铜锌,产于二长花岗岩体与缔敖苏组接触形成的矽卡岩中。Ⅲ矿化带位于虎头崖矿区中部,以磁铁矿化为主,产于钾长花岗岩体与缔敖苏组大理岩之接触带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Ⅳ矿化带位于虎头崖矿区中北部,向西延伸并进入景忍矿区,矿化带产于缔敖苏组第二岩性段内东西向的北倾逆断层中,产状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以铁矿化为主,共生铜、铅锌矿化。Ⅴ矿化带位于虎头崖矿区北西,产于缔敖苏组第三岩性段地层的次级断裂中,主要有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孔雀石化。Ⅵ矿化带虎头崖矿区东部,向东没入第四系并进入楚鲁套海矿区,以铅锌矿化为主,共生铜、铁矿化,产于滩涧山群火山岩组第三岩性段与缔敖苏组第一岩性段地层接触的破碎蚀变带中。Ⅶ矿化带位于虎头崖矿区南侧,向东穿过虎头崖矿区外围进入楚鲁套海矿区,以铅锌矿化为主,产于狼牙山组与大干沟组地层断层接触蚀变带内,近东西向展布。以上七个矿化带,Ⅰ~Ⅵ矿化带围绕本区大的中酸性岩体展布,位于虎头崖矿区的中部,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Ⅳ、Ⅴ矿化带离大岩体较远,较近的为一小型中酸性岩脉,位于本区的北部,为热液型;Ⅶ矿化带的铜铅锌矿体位于本区的南部,附近只出露小的中基性岩体。

3成因探讨

该区隶属青海省东昆仑祁漫塔格裂陷槽,由于裂陷槽内岩浆活动频繁,使得渗透循环的海水成为热流体,从围岩中淋滤和萃取大量的有用元素沿着裂谷环境中的裂隙上升沉积,使该区地层有热水沉积的特征。但虎头崖地区没有大范围的沉积盆地,区域上成矿类型以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为主(野马泉、四角羊、尕林格等),该区以海底喷流沉积为主成矿的可能性小。该区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其次为磁铁矿、毒砂、黄铁矿、胶黄铁矿;矿石结构主要有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乳滴结构、变余粒状结构;主要构造有纹层状、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脉状构造。围岩基本矽卡岩化,主要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其次有石榴子石化、透辉石化、透闪石化、纤闪石化,且围岩中出现黑云母角岩,是典型的热变质现象。结合裴荣富总结的“陆内坳陷带中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大冶式)铁(铜)矿床模式图”,该矿床Ⅶ矿化带铜铅锌矿体应属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外围伴生矿床-岩体外部顺层矿体。而Ⅳ、Ⅴ矿化带为岩体外部热液充填交代矿体。整个虎头崖地区主体是接触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参考文献:

[1]张爱奎,李云平,刘光莲,等.虎头崖铜铅锌矿床类型新认识及其意义[J].青海国土经略,2008(4):25-27.

[2]伊有昌,焦革军,张芬英.青海东昆仑肯德可克铁钴多金属矿床特征[J].地质与勘探,2006,31(3):30-35.

[3]吴小霞,等.青海省尕林格富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黄金科学技术,2007,25(4):36-40.

[4]于文杰,薛连明.略论祁漫塔格地质构造特征[J].西北地质,1986,10(3):17-23.

[5]张爱奎,莫宣学,李云平,等.青海西部祁漫塔格成矿化带找矿新进展及其意义[J].地质通报,2010,29(7):1062-1074.

[6]王慧初,陆松年,袁桂邦,等.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的构造属性及形成时代[J].地质通报,2003,22(7):487-493.

论文作者:韩生荣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  ;  ;  ;  ;  ;  ;  ;  

青海省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_韩生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