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切装置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论文_朱南希

朱南希

身份证号码:3401221985XXXX1811

摘要:当前社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供电系统中的电源切换要求也随之提高。为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速度,就要尽量减少电源切换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提高电源切换的效率和成功率。本文主要阐述当前常见的电源切换方式,重点阐述快切装置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这一课题,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快切装置;供电系统;残压;电源

一、供电系统中电源切换方式比较

在给供电系统进行电源切换时需要保证其成功率和正确性。这是因为对供电系统的电源进行切换的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当发生事故和故障需要进行电源切换时,电压、电流等都可能时刻发生变化,如果切换出现失误,则会给整个系统带来危害。

1.手动切换

手动切换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切换方式,当下人们在正常倒电源系统时也会采用这种方法。该切换方式特征是“先合闸后分闸”。即:备用电源断路器先合闸,工作电源断路器后分闸。具体流程如下:母线工作电源失压后,首先将备用电源断路器合闸,使得两路电源处于短时并列状态,其次将工作电源断路器分闸。

手动切换方式应用时间最长,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是因为两个并列的电源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出现故障后无法有效控制事故范围。受到开关开合时间及人员操作时间限制,从切换准备到切换结束时间跨度较长,导致母线断电时间很长。对于电磁感应电机而言,会恶化自启动条件,甚至自启动失败,使得电源因过流和低电压跳闸。

2.备自投切换

特征是“先分闸后合闸”。即:工作电源断路器先分闸,备用电源断路器后合闸。具体流程如下:母线工作电源失压后,首先将工作电源断路器分闸,同时确认备用电源处于正常状态,待工作电源断路器分闸后,再将备用电源断路器合闸供电。与手动切换方式相比较,取消了两路电源短时并列的情况,也就避免了电源并列引发的故障。

备自投切换的工作时间一般大于150微秒,容易发生低压接触器失磁脱扣情况,不利于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这种切换方式需要多项电气元件的支撑,任一元件的不正常运行都会影响切换过程。因备自投切换缺乏同相鉴定,线路因备用电源投入出现过流触发速断保护跳闸,导致切换失败。

3.快切切换

特征是“同时分合闸”。即:工作电源断路器分闸与备用电源断路器合闸两者同时进行。具体流程如下:母线工作电源失压后,工作电源、备用电源断路器同时分、合闸。此方式下供电系统实际断开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5微秒,由于所需时间极短,因此能够使低压接触器正常运行。

二、快切原理

以异步电动机为例,母线失压,工作电源切除后,负载电机依靠惯性进入异步发电状态,工作母线上出现电压、频率随电机转速下降而下降的残压。如右图一所示,残压VD相对于备用电源VS向滞后方向运动角度δ不断增大,残压数值逐步衰减直至为零。

图一

为分析方便,我们以一个电源系统与单台电动机为例,备用电源系统和电动机等值电路按暂态分析模型简化,忽略绕组电阻、励磁阻抗等,以等值电势VS和等值电抗XS代表备用电源系统,以等值电势VM和等值电抗XM来表示电动机,如图二所示:

断电后,电机定子回路工作于开路状态,电势VM等于电机端电压,即VM=VD。备用电源投入后,电机绕组电压UM为:

以工作、备用电源相位一致为分析前提,电压相量端点均记为为A。母线工作电源失压后,母线上因电机产生的残压相量向滞后方向运动,即端点A沿残压曲线向B移动。在AB段内电机转速下降较少,母线残压较高,此时备用电源合闸送电,既可保证电机安全,又有利于迅速恢复工作。这就是 “快速切换”工作原理。

三、快切装置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1.应用所需条件

在供电系统中需要采用快速切换的方式时,必须要符合几下几种条件才能完成。

第一,两路独立运行的电源。当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时,这两个独立的供电电源可以存在一定的电压相角差,但是这个相角差不能大于20度。

第二,配置快速断路器。快速断路器合分闸所用时间远低于普通断路器合分闸时间。当前最常用的是真空断路器,合分闸时间不会超过8微秒。

第三,配置快速动作保护继电器。当前使用最多的是微机保护继电器,俗称快切装置。快切装置包括快速切换、捕捉耐受电压点切换、捕捉首次同相点切换、残压切换、长延时切换5种功能,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2.快切装置应用于供电系统的优点

快切装置使用的是双向对称设计,这种设计实现了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互相切换,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灵活性。同时微机功能的加入也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能够灵活的使系统功能发生变化。另外一旦供电系统的容量过度增大时,快切装置切换失败装置能够自动执行减载功能,把多余的负荷释放掉,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结束语

总之,使用快切装置切换电源,既能效解决传统手动切换风险大、操作复杂的弊端,又避免了备用电源无法应对高负荷电压情况下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建议相关工作人员从所在的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的使用快切装置,维护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蓝如平.微机型快切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09(01)

[2]何国任.6kv厂用电快切装置切换不成功原因分析及回路改进[J].电工技术.2010(03)

[3]马小娜,李广志,王澜.石化供电系统中快切装置技术特点及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0(05)

[4]杨红军.浅析快切装置在厂用电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1(30)

论文作者:朱南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快切装置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论文_朱南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