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生态环境;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水电作为我国当前较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对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为广大民众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在新时期下,应该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实现水利水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此外,针对水利水电的运行,国家出台了明确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以防止工程施工和运行带来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强调趋利避害并充分发挥出其最大价值与社会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地址结构的影响
非常多的水电工程都是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库,这样的大型水库就会形成地壳应力的增加从而形成不规则的运动,这样的话就会对自然的原生态造成改变。断层之间发生的剧烈变化,天然水的渗入会极大地增加断层的可能性反应,这样就会引起地震现象的发生,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不稳定的地区,水库的总体水位也会发生变化,所使用的效率也会减少,水库塌方的现象发生等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一旦水库建设的过程当中如果质量不过关,就会出现污水渗漏的现象发生,这样就会对所在地区居民用水安全造成不利的营销,造成非常严重的水污染状况,生态平衡最终遭到了破坏。
2.2对所在人群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所在地区附近的居民造成非常大的干扰和威胁。这就需要我们把附近的区民进行迁移,要对他们的需求和安全进行考虑,把危害和干扰影响降到最低点。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水电工程建设的时候,对所在周围居民的干扰和威胁是非常明显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就必须做到,全盘考虑各种威胁,病尽量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威胁。
2.3对水文的影响
在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下游河道的正常运行会收到影响。水库中会储存非常大的汛期洪水,截留汛期基流,降低地下水位,这就对周围的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并且,由于水库的水流量非常大,这样就使入海口的流量进行不断地坚守,这样的话,很容易造成淤泥堆积的现象出现。发电水库的建设当中,因为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这就造成河流泄流量,水文发生的变化就会对农田灌溉的效果造成影响。
2.4对气候的影响
水电建设期间会将原本比较干燥的气候变的湿润,对于地区性气候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例如,本身所在区域是陆地,但是在水电建设完之后就很容易变化成一块湿地,从而对于所在地区造成降雨和温度的变化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水电工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3.1建立与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首先,强化工程运行管理,以生态效益为目标开展生态调度,科学合理地制订环境监测计划,在优先满足生活用水的基础上不断调节航运发电与灌溉需求;其次,做好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及时高效地处理施工环节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包括废水、废气等有毒污染物的处理,施工完成后还要做好绿化工作与景观恢复;最后,可以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过鱼设施,或者设置基本的增殖放流和生境补偿措施,这样有利于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以遏制生物资源的衰退。
3.2增强广大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逐步提升广大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相关专业领导者应自始至终把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定期开展有关环保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竞赛活动,从根本上调动起广大民众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此外,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节中环境保护的公共参与程度,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划、调度施工及运行中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进而从本质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3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强对环境的管理,从大气、噪声、水体等多个方面同时开展有效的监测活动,对于施工期间当地的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的了解。同时,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留下潜在的污染源。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要及时的处理,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景观恢复和绿化工作,减少甚至是避免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3.4强化工程运行管理
科学制订调度运行方案,统筹兼顾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在制定调度运行方案时,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重点考虑生态用水.兼顾其他用水。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础上,以生态效益为目标开展生态调度。为河道留下适当的生态水量,兼顾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的用水需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的要求,以及调度运行的需要,科学制订环境监测计划,并按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规定的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调度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3.5完善移民政策
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建设期安置移民的费用通过预支若干年应得的收益来解决。移民区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为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这一建议值得研究探索。
4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数量也在加快,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有效破坏是长期的、不可修复的。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施工方要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采取节能环保的建设施工技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低碳、节能环保的宣传力度,提升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全面统筹水利水电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水利水电工程能真正造福国计民生。
参考文献:
[1]孙晓岩.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10):125-126.
[2]刘振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3):45-46.
论文作者:殷光鸿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库论文; 生态论文; 环境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