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东供电局 广东省惠州市 516000
摘要:供电可靠率作为衡量电力企业供电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越来越完善,各个供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个供电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对于供电企业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配网供电可靠性这个重要的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对于各个供电企业未来发展是相当重要。
关键词:配网管理;供电;提高;可靠性
1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从配电网设计来看,目前配电网出现了新旧两种设计并存,造成的偏差必然导致配电网在电力转供、负荷转移等方面的压力,导致配电网的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证,也降低了配电网的运行水平。从配电网设备来看,目前配电网设备数量较大,线路方面也不够规范,对于配电网正常运行制约较多。随着配电网的迅速发展,设备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也大大增加了配电网故障发生概率。
1.1设备和线路的问题
设备和线路是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直接因素,也是配电网正常运营的可靠支撑,一旦这两个方面出现问题,配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靠性均会大打折扣,其主要通过配电网的容量和裕度进行影响,降低了供电效率,干扰了其结构性能,进而影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1.2负荷及结构的影响
这两者也是配电网安全运营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两者出现问题,必定会对配电网的布局实施干扰,导致供电问题,比如:如果结构过大,就会造成供电半径过大,也增加了配电网线路的损耗,负载越大,电能资源必定消耗越大,一旦其中的某一结构出现问题,则会诱发其他诸多问题的出现,比如区域性瘫痪,电能浪费等。进而影响负荷的分配、容量及功能,导致配电网可靠性不佳。
1.3管理和维护的影响
这两者对于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比较容易理解,管理和维护不当对于配电网整体可靠性均会产生消极影响,配电网运营具有周期长、设备易损坏等特点,所以管理维护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当管理和维护工作跟不上时,极易发生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情况,甚至发生设备损坏、故障事故等严重问题,此外,还要尤其注意管理和维护过程中自然灾害和人为影响因素,确保保障配电网的科学性。此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比如对于公共电力设备的偷盗、对于一些导电性物体实施高抛、严重交通事故等问题,都会造成电线杆的倾倒、线路的短路等问题。
1.4对于停电的管理
配电网的检修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停电检修计划性不强而导致重复停电的问题频频发生,所以要合理安排好停电,有效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升供电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影响
主要包括雨雪、地震、洪水等不可控自然灾害,其对于配电网的稳定性影响也较大,一旦发生类似事故,则会造成电网断线,电线杆的断裂等问题,雷电灾害还极易造成电线的烧毁等问题,这些不可抗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预先采取一些针对性举措,比如:加强电杆的质量管理,对电杆进行加固等,从而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给其带来的影响。
2加强配网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2.1优化配网结构,提高设备装备水平
梳理配网线路、理清线路归属,尽量分区分片实施供电,避免交叉混乱的供电状态;采用适中的线路供电半径,一般情况下,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在A类供电区不宜大于2公里,在B类供电区不大于5公里,在C类供电区不大于10公里,0.4kv线路的供电半径在A和B类供电区最好不大于200m,在C类供电区不大于400m;提高线路的绝缘能力,更新或改造那些老旧或故障率高的设备,从而增强线路的性能;在线路开关处和分支处增加故障寻址器,提高故障查询能力,缩短故障排除时间。
2.2尽可能的缩短停电时间
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很多地区还存在着检修计划不科学而造成供电可靠性较差的问题,甚至一些地区检修对于可靠性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故障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实施举措:要增强配电设备停电检修的计划性,凡是停电检修必须按照程序实施审批,且要提升检修的质量,本着“该修必修、修则修好”的原则,确保输配电安全,维护检修秩序,减少临时停电次数,从而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
2.3合理改善供电系统的综合检修能力,减少故障停电
改烧供电系统的综合检修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电力企业需要定期对供电系统中的电力设备进行检查和养护,并确认设备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有序;其次,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管理,对于在检修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设备必须根据相关的要求和制度进行处理,这样80%的设备故障都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第三,要对一些容易出现故障的线路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用电高峰期对电能的需求。根据检测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2.4要提升配电网管理和维护水平
2.4.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各级电力部门均要建立配电网可靠性管理机构,要设立专门岗位,统一执行标准规范,彻底改变过去“九龙治水”的局面,归口管理有利于责任的明确,有利于数据统计的准确,更利于信息的共享。对于总体目标的分解来说,也便于层层的细化,确保具体目标的实现。为了促进供电可靠性的提升,还必须在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绩效考核。
2.4.2做好基础性工作
笔者所指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指台账不够健全,与设备运行情况不够了解以及与实际出入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配电网建设中体现尤为明显,有的该落实的巡修不落实,该进行的测试工作不测试,长期以往极易造成设备漏油、锈蚀等问题,从而导致设备寿命的缩短,故障频发。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善于从小事着手,从基础性工作着眼,抓好细节管理,给配电网以最基本的保障。
3结束语
总之,提高供电可靠性不管是电力部门还是用电居民都是重要意义的,要加强配电运行中维护和管理,构建良好的供电网络,实施电网自动化技术,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马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及提高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2]杨燕豪.影响配电线路高效运行的因素及强化运维管理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227-228.
[3]陈志源.探讨输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管理及其维护策略[J].电子制作,2016,13:80-81.
[4]林学军.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究[J].通讯世界,2016,20:109-110.
论文作者:温灵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配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设备论文; 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因素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