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土地利用
1.我国城乡规划用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化土地扩张速度较快,大部分土地利用率不高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城市化进程曲线显示,城市化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在原有城市土地的基础上建设新城,城市化面积逐渐增加,对土地利用的需求不断增加。部分土地利用率不高,这部分土地主要是指土地利用和农村土地利用的经营条件,其中农村土地利用相对较大。
1.2 人口城镇化水平不及土地城镇化水平
新城市化人口比例低于新城镇用地比例,导致城市化水平低于土地城市化水平。中国的一些地区对城市化有错误的认识。所谓的人工城市化实际上意味着城市土地利用面积的增加。为了盲目追求政治成就,盲目扩大土地规模,建设新的居住区来追求大面积,在建设新地区的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盲目地建设、城市化都不符合建设的初衷。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人均占用耕地数量减少,农民得不到理想的经济收入,势必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隐患。
不仅如此,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资金流向城市化建设,而严重地区也产生了超标率的建设,导致城市化没有明显的意义。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住房和基础设施等因素没有得到充分考虑,或者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被吸收到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导致社会结构变化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变化不相匹配。
1.3 不合理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1)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耕地面积盲目占用,但建筑结构不足以聚集,导致小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但这些小城镇也与有关地区和产业界分离,城市化发展相对片面。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城市经济,都不能维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有的地区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容忍度,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农业用地污染现象严重,它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2)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大而分散,存在一定的过度占用和空置现象。第一,农村建设用地面积过大。农村人均土地利用水平远高于城市人均土地利用水平。第二,农村建设用地分布分散。随着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农村建设的数量和速度逐步提高,但建设布局普遍比较分散,农村建设用地更加分散、随机、面积更广。缺乏统一性和标准化,基础设施不足,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第三,大部分城乡建设都会产生空心村或空置住房问题,即使在一些地区,随着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居住,导致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最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3)各类开发区,公园空间布局分散,闲置土地。随着开发区数量的增加,类型的增加,社区的规模越来越小,小区布局也相对分散。一些地区盲目追求政治成就,占用开发区建设用地。一些开发区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扩大建设,甚至造成开发区空壳现象。它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也对开发区的声誉产生负面的影响。
(4)农村耕地空村现象与占用。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发展,但在许多宅基地存在着占用现象,导致大量农村闲置土地,甚至严重地区出现农村空置。此外,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许多家庭存在一户多宅的现象,导致宅基地数量严重超标。在城乡建设用地规划过程中,城市建设占用了农村耕地,但并不是随着农村居民规划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导致城市建设过程中,农村建设用地日益减少。我国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区域的外部扩张,不关心其内涵的潜力,城乡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致。
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 现行体制、机制、法制不够完善
干部任用制度和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在一些地区,干部评价体系是以GDP为基础的,许多干部为了追求绩效,追求绩效过快,工作不实际,影响了土地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剧了土地利用的短期行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征地和出让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利益诱惑。为了一段时间的建设项目和经济繁荣,政府牺牲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过多追求规模扩张,过多追求结构综合成果,导致资金大量流入低效、低水平的建设项目。
2.2 规划管理方面的原因
许多地区的领导人对城市化增长率的追求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过分重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忽视城市化对社会和资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快速城市化的要求。许多地区缺乏用于农村规划的资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政府都认为农村经济的改善不会给社会带来重大变化。农村投资不足,农民和农业发展资金不足,农村正在建设所需的建筑技术要求和经验,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范,发展处于无序状态。
在统筹城乡建设过程中,土地总体规划效率不足。由于不同地区的项目规划重点和目标不同,导致城乡建设过程中缺乏管理和控制能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只有政策没有工具。所谓规划,实际上是对城乡建设过程的管理。如果只有一个规划目标,但没有相应的规划方法和措施,那么它就不能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加强各项标准和定额的制定,打破原有的规定,并与有关部门协调讨论和制定。
2.3 观念层面上的偏差
地方领导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为了使自己的城市表面出现繁荣和发展的现象,滥用土地进行城市扩张,追求大面积的建设项目,这就造成了土地规划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偏差。城市消费水平过高,舒适住房在许多地区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大型商品房,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农民在建房过程中,也产生了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3 改善措施
3.1 合理规划,提高规划作用
土地利用过程作为一项完整的长期工程,必须在规划过程中完成。土地利用系统通常由不同类型、不同时间、不同层次的网络系统组成。为了建立一个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的规划体系,必须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战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土地建设规划不能偏离相应的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合理、有效。理性意味着规划必须充分,方向必须明确,可操作性必须足够强。只有在规划过程中,可以明确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劣态势,规划完成后的发展,定量数据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相结合。从战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指导规划制定,进而实现规划的实用性。
3.2规范土地管理,实现土地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所谓城乡规划,实际上是合理的统称为城乡建设空间。城乡规划与居民的居住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土地开发的利用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要规范土地管理,特别是加强土地监督机制,严格控制土地总量,确保结构合理优化,实现管理的高效完成,不断提高服务的积极性。使城乡规划更加符合科学的发展机制。相关项目的开发必须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现非法经营,必须严格纠正,对人民负责和注重媒体宣传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性。
3.3重视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土地开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在土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由专业人士提供有关的技术支援,以确保土地发展能够有秩序地进行。因此,无论是土地开发技术,还是土地开发专业队伍,都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对有关技术人员和队伍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特别注意知识和技术的提高,确保土地开发能够高水平地完成。
3.4 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工作
在城乡规划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保护生态环境,只有科学的规划才能满足城市建设最基本的需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的最大承载能力,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城市规划的同时,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此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对生态环境进行持续的评价,给予一定的鼓励。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规范,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硬要求。
4 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城乡规划用地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社会结构变化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变化不相匹配、不合理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等问题。总之,城乡规划建设打破了工商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界限。只有合理地管理土地资源,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此外,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必须采取如合理规划,规范土地管理,重视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工作等有效措施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只有保障农民的权益,才能更好地协调城乡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胜龙,宋羽,邱龙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8(12):31-35.
[2]张丽君.浅析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8(22):32.
[3]邱宇洁.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可持续问题的若干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3):122.
[4]刘镇.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居舍,2018(19):8.
[5]朱红静.浅谈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20.
论文作者:刘德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过程中论文; 土地论文; 城乡建设论文; 土地利用论文; 农村论文; 建设用地论文; 城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