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及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收入差距论文,区域论文,建议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中国区域收入差距,首先必须对区域进行界定。本文对收入差距的分析将按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以东、中、西三大地带(简称三分法)分析。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东、中、西部划分。第二层次:根据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区划的经验,我们按六大区域进行分析比较。即大西北:陕西、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大西南:重庆、云南、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东南沿海: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海南;东北四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华北区:北京、天津、山东、河北 山西。第三层次:以世界银行专家采用的、以省为单位按收入进行排序的划分办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我们增加了对地级市收入差距的对比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比较
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一般来说,人均GDP高,经济发展就快,区域内人均收入就高,反之,人均GDP低,就表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内的人均收入可能就会低。
(一)区域间人均GDP增长速度变化特点
我国经济发展从时序看(1988年~2002年),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点,1988年到1998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1998年到2001年受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减缓,2001年后经济增长速度再次提升,那么,在这三个时间段上,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如何呢?我们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归纳出我国区域发展以下几个特点:
1.东部地区依然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领头羊,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发展增速明显加快,西部地区年均增长逐年加快并开始超过中部地区就是例证。从对1988到2002年三个时间段数据看,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速一直保持最高,分别为21.1%、9.32%和10.587%,高于中部和西部近2个百分点。但西部和中部经济发展则出现了新的变化特点,西部人均GDP增速已经从第一时间段低于中部0.39个百分点,开始从第二时间段超过了中部地区0.08个百分点,进而在第三个时间高于中部地区0.23个百分点。
2.在六大区域中,华北地区经济发展增速提高迅速,已经超过东南沿海,而大西南成为西部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最快区域。资料表明:1988年到1998年之间,东南沿海增长速度最高为21.707%,大西北最低,仅17.58%。然而到了1998年到2002年和2001到2002年,华北地区均超过东南沿海,增长速度最快,分别为9.54%和11.04%。在西部地区中,大西南已经超过了大西北,反映出西部大开发中,大西南经济启动快于大西北。
3.在省级间,华北各省份增长后来居上,速度加快,表现出整体增长速度加快;浙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说明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中作用越来越大,而西藏和青海脱颖而出,经济开始提速,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经济增速仍然相对缓慢。资料表明,1988年到1998年增长速度最快的分别是福建25.265%,广东省22.060%,浙江21.989%和山东21.7148%,最低省份分别是贵州15.018%,甘肃16.140%青海16.429%,都分布在西部省份。1998年到2002年,增长最快的前几名是西藏13.159%,北京11.386%天津10.877%,浙江10.615%,青海10.138%,均超过了10%以上;增长最慢的几个省份是:云南4.427%,广西5.758%,山西5.085%,均低于6%以下。说明西藏和青海经济发展开始提速,京、津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浙江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但西部的广西、云南和华北的山西经济增速在全国比较慢。到2001年和2002年,浙江14.896%西藏14.810%超过14%,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山西、安徽、重庆、江西、青海、内蒙均超过11%。而处于增速后几名的省份有新疆5.927%云南6.432%、湖北6.475%增长速度均在7%以下。
(二)区域之间人均GDP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依然严重
绝对差和相对差是衡量最大区域和最小区域间差距的指标,从1988年到2002年人均GDP各年最高和最小地区数值中清楚地反映出绝对差与相对差的变化是:
无论是三大地带、六大区域还是省际之间和地级市之间,绝对差和相对差都呈现加速扩大之势,而且随着区域划分越细,差距越大,呈现出两极分化进一步加深。统计资料显示,东西部的人均GDP绝对差由1988年的762.25元扩大到了2002年的9132.24元,绝对差距是1988年的11.88倍,东西部相对差从1988年到2002年的2.033增大到2002年的2.66,呈现加速增大趋势。在六大区域中,最高的东南沿海与最低的大西南绝对差距从1988年仅为934.46元扩大到2002年的10000元以上,年均差距增长达1141.51元;相对差也从1988年2.35增大到2002年的3.14,同样呈现差距加速扩大之势。在省际之间,1988年到2002年,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贵州省,差距由1988年的3923元,扩大到2002年的37493元。相对差从1988年的7.787扩大到了12.891,很显然,省际之间的差距比六大区的差距要大!而在地级市之间:1999年最高的克拉玛依(38357元)是最低的甘肃天水(3153元)的12.4倍,到2002年最高的乌鲁木齐是最低的宁夏吴忠53.6倍。绝对差从1999年的37493元扩大到了2002年的60833元,相对差从17.231扩大到了37.646,增长了2倍多。由此可见,我国地级市之间的差距比省际之间的差距更大。这也反映出一个规律,区域划分越细,区域差距就越大,即“粗小细大”。
(三)区域内与区域间人均GDP差距的综合分析
在这里我们分别用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进行分析。变异系数,是通过将区域内人均GDP与全国平均人均GDP的绝对差距的标准差乘以该区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基础进行的比较,通过变异系数,可以测度出区域内相对差异的程度,且可进行两个以上区域比较,因此,它比极差即绝对和相对差只是两个区域比较更能反映区域间的差距特征。一般来说,威廉逊系数值越大,说明各地区收入水平相对差异程度越大,区域的不平衡性就越大。基尼系数是各地区按照人均收入水平由低到高排序,计算累计一定百分比收入总量所对应的累计人口百分比。基尼系数值越大,则区域不平衡性越大。
1.威廉逊系数逐年扩大。通过计算1988年到2002年不同区域内人均GDP变异系数(威廉逊系数)变化数值看出:1988年到2002年人均异系数即威廉逊系数三大地带从0.312,提高到了0.523,2002年是1988年的1.7倍。六大区域从1988年的0.319,已经上升到2002年0.528,提高了1.55倍。31个省市区从0.449,提高到了0.706,是1998年的2.23倍。如果以变异系数超过0.45即认为差距超过了临界线为标准,那么,三大地带和六大区域从1998年,省际间从1992年就已经超过了临界线范围,说明我国区域差距已相当的严重。
2.人均GDP基尼系数呈现阶段性提高。通过对1988年到2002年我国不同区域划分的人均GDP基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三大地带人均GDP基尼系数1988年是0.16,差距不是很大,但到了2002年则为0.222,比1988上升了0.0523。六大区域1988年是0.175,到2002年已经上升到0.236,是1988年的1.55倍。全国各个省市区1988年基尼系数为0.219,到2002年就达到了0.278,是1998年的1.27倍,同样呈现出年增大的态势:变异系数不断的增大,说明区域间差距持续上升。
(四)对我国省际之间人均GDP收入区域划分
如果将我国31个省市区1996年到2002年7年人均GDP进行排序,并按照1/4划分法,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划为最高收入等级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的划为中等收入地区,而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5%以下划为最低收入地区。那么,处于收入最高区域省份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和山东,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区域的有黑龙江、河北、新疆、湖北、吉林、海南、湖南、内蒙古、河南和山西,西部只有新疆和内蒙古在其中。处于收入水平较低区域除华中的安徽、江西外,全部是西南和西北省份。(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人均GDP收入区域(1996~2002年平均)等级划分表 (元/人)
最高收入地区 中等收入地区 最低收入地区
上海31379.68 黑龙江 8144.23青海4870.16
北京20934.14 河北 7145.82安徽4779.91
天津16768.28 新疆 6790.65江西4702.37
浙江12601.07 湖北 6736.47宁夏4640.25
广东12065.37 吉林 6535.04四川4626.10
江苏11080.43 海南 6490.70云南4463.70
福建10860.02 内蒙古 5563.35重庆4445.78
辽宁10275.36 湖南 5298.39广西4392.39
山东8983.24
河南 5124.45陕西4293.10
全国6734.29
山西 5066.51西藏4266.06
甘肃3665.20
贵州2547.88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后按1/4原则划分。
(五)全国各地级市人均GDP收入的比较分析
为了使区域经济差距的分析更细致,我们对中国282个地级市1999年到2002年人均GDP前20名和后20名进行了排序发现,在1999年前20名的地级市中东部地区除了新疆的克拉玛依、乌鲁木齐,东北的大庆、盘锦、大连之外,其他均位于我国的东部和沿海地区。2000年到2002年,几乎没有大的变化。而西部克拉玛依和东北大庆市由于是石油产地,所以,人均GDP在全国的地级市排名中不仅在20名之列,而且均位于前几名。但相应年分排名后20名的地级市几乎全部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甘肃、陕西、四川最多,中部地区只有亳州、六安、阜阳;东部地区有忻州、朝阳、菏泽。
二、不同区域的城镇人均收入比较与分析
(一)区域间城镇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变化特点
通过对1988年到2002年不同空间结构城镇人均收入进行统计,并依1988年到1998年、1998年到2002年和2001年到2002年三个发展阶段我们分别对城镇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进行计算,结果显示:
1.从总体上来说,1998年以前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最快,但到1998年后,中部地区成为城镇人均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西部地区城镇人均收入增长最慢。在三大区域中,1988年到1998年东部地区增长最快为16.8%,中部和西部分别是15.93%和15.94%。但到1998年到2002年,中部地区最高为9.025%,高于东部8.905%和西部的7.829%,西部仍最低。这主要是由于2001到2002年这一阶段,中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3.056%,高于东部的8.79%和8.324%。可以明显的看出,中部城镇人均收入增长是最快的地区。
2.从六大区域来看,1998年前东南沿海增长最快的态势已经被1998年后大西北、东北四省和华北和华中所替代,这预示着区域间差距正向缩小方向迈进。资料显示,1988年到1998年东南沿海增长最快为17.174%,大西北最低为14.885%。而在1998年到2002年,大西北、东北四省和华北地区处于前列,分别达到了11.296%,12.923%和12.199%。这也说明除东南沿海之外的其他地区,城镇人均收入正在以比东部更高的增长速度缩小着区域之间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对差距仍然存在,只是提高的速度逐渐下降罢了。
3.省级之间城镇人均收入增长波动性变化,西部增长速度加快。1988年到1998年,北京、天津和广东的增长率超过18%,超过17%的省份有上海、江苏、福建、云南,剩下省份除了青海最低为13.9%,其他的省份均处在15%到17%之间。1998年到2002年是我国收入普遍降低的阶段,排名位于前列的省市区分别是,甘肃11.293%,山西11.054%,上海10.857%,浙江10.575%,吉林10.449%,江西10.487%,河南10.30%,陕西10.670%,宁夏10.211%。排名最后的有广东5.946%,云南4.624%,安徽6.043%,四川6.560%和贵州6.819%,其他省份处于中间位置。说明在这一阶段,我国西部的西北地区增长加速,而西南地区增长缓慢。而令人奇怪的是广东竟然在这一阶段处于倒数第二名的位置,仅为5.946%(西藏未计)。
(二)区域之间城镇人均收入绝对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依然严重
从总体上说,我国城镇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在东部,东部则主要是东南沿海,东南沿海分布在上海和广东,广东则在深圳,最低的区域在中部,东北和西部,不同的年份有所变化,而在地级市最低的区域分布在陕西。从收入的差距来看,我国城镇人均收入差距在1988年不是很大,到了1992年开始拉大并加速,现在区域差距已经极其巨大。说明了区域不平衡在加剧,消除不均衡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而相对差距从1999年和2000年开始下降的态势,预示着区域差距加速度扩大的非均衡变化开始出现收敛的迹象。
1.城镇人均收入最高的东部与最低的中部,绝对差距依然呈现扩大之势,但相对差从2001年后开始出现缩小迹象。1988年到2002年,东部和中部地区一直是我国城镇人均最高和最低地区,其绝对差距从1988年的353.605到1992年的615.915,到1996年进一步拉大到了1695.508元,到2002年则拉大到2823.196元,显然,绝对差距在1992年后开始加速。从相对差变化看,1988年是1.343,1992年提高到1.356,1996年进一步拉大到了1.414,截止到2002年则拉大到1.442,其中,2000年相对差最高,达到了1.525,也就是说,相对差在1988年到2000年之间呈现逐年增加态势,2000年开始到2002年,相对差有所下降,说明城镇人均相对收入差距已经开始下降,反映了中国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抑制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初步显示了效果。
2.1988年到2002年,城镇人均收入最高的东南沿海与最低的东北四省,绝对差距扩大之势依然存在,但相对差从2001年开始出现缩小迹象。六大区域中一直保持最高的东南和最低的东北四省与三大区域动态变化相似,1988年差距仅为462.677元,到1992年扩大到了956.157元,几乎增长了一倍,1996年为2718.649元,四年又扩大了2倍,到2002年,两区域差距已经达到了4069.898元,是1988年的8.796倍,可见,东南沿海与东北四省的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但如果从相对差来看,与三大区域相对差的变化极其相似,1988年到1992年再到1996年直至2000年,相对差由1.43,1.556,1.703到1.741,处于上升状态,2000年~2002年呈现下降态势,由最高的1.7419下降到了1.650。
3.省际最高(广东和上海)和最低地区(内蒙古、甘肃、山西、贵州)绝对差距扩大之势超过三大地带和六大区域,但相对差呈现阶段性波动变化特点。资料表明,绝对差距在这一阶段,由1988年的824.72元,扩大到1992年的1981.78元,进而到1996年的4824.54元,到了2002年,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7305.72元,是1988年的8.858倍。相对差距则呈现三个阶段变化特点,1988年到1996年相对差从1.906到2.438是差距增大阶段,1996年到1998年从2.438到2.205处于下降阶段,1999年突然到了最高2.517,随后,1999到2002年,呈现下降态势,由最高的2.517下降到了2.229。
4.地级市之间绝对差差距最大,虽然增长幅度有所降低,但绝对数值却很大,相对差呈现降低态势,说明两极分化加速扩大之势在缩小。1999年到2002年,深圳市一直保持最高,相应年份最低的区域分别是汉中、榆林,双鸭山、铜川,除了分布双鸭山外均分布在陕西,说明陕西地级市城镇人均收入水平相当低。从各年绝对差看,1999年是17304元,到2002年为17420元。从地级市收入相对差距动态变化看,1999年到2002年从6.334到4.876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说明1999年以来,地级市城镇收入相对差距加速扩大势头在缩小。
(三)区域间城镇人均收入比平衡性的综合分析
经过我们的分析整理1988年到2002年不同空间区域结构威廉逊系数动态变化数据显示,三大地带城镇人均收入威廉逊系数从1988年的0.138提高到了2002年的0.175,威廉逊系数增大30%;六大区域2002年为0.202是1988年0.149的1.4倍;全国31省市区2002年(0.2640)是1988年0.185的1.4倍。其中2000年威廉逊系数最大,说明该年区域收入差距达到最大。(见图一)从图一可以发现,三大地带、六大区和全国31个省市区1988年到1997年的威廉逊系数曲线都是呈现上升态势,1997年到2000年呈现波动性的上升曲线,并在2000年达到峰点,2000年后开始下降,一直到2002年均呈现下降之势,反映了我国区域之间城镇人均收入差距在此阶段有所下降。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图一 1988年到2002年不同区域划分的城镇人均收入威廉逊系数曲线图
如果从1988年到2002年不同空间区域结构基尼系数动态变化曲线可以看出,三大地带和六大区域城镇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变化的曲线比较平滑,反映出三大地带和六大区域城镇人均收入差距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波动性不强。但全国31省市区则与此相反,1988年到1998年城镇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变化的曲线还比较平滑,但到了1998年以后,变化幅度增大,1998年到2000年上升幅度加大,2000年后又开始出现向下较大的倾斜下降,说明我国31省市区之间的收入的不平衡性更加严重。(见图二)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计算绘制。
图二 1988年到2002年不同空间结构划分的城镇人均收入基尼系数曲线动态变化图
(四)全国各省及地级市城镇人均收入的排序比较
经对全国各省市区1996年到2002年城镇人均收入平均后进行划分(如表2)。从表2可以看出:高于6000元的除了云南省外,全部是东部的省份或者说是东南沿海和华北的北京、天津和山东省。在低收入中,有华中地区的江西、河南和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其他均是西南和西北省份。中等收入组中,西部地区有广西、新疆、四川、重庆、西藏,华中有湖北、湖南、安徽,东南沿海只有海南,东北有辽宁省。
表2 全国各省城镇人均收入分组(元/人)
高收入地区
中等收入地区
低收入地区
大于6000)(5000-6000)低于(5000)
上海 10596.20 湖南
5924.19 贵州
4954.39
北京
9598.76 广西
5855.84 青海
4853.05
广东
9428.44 新疆
5536.38 江西
4824.11
浙江
8862.66 四川
5530.92 陕西
4803.44
天津
7681.89 河北
5453.83内蒙古 4745.14
福建
7085.24 海南
5426.77黑龙江 4737.43
江苏
6551.43 湖北
5320.77 吉林
4727.63
云南
6160.09 重庆
5274.33 河南
4697.13
山东
6067.93 西藏
5262.79 宁夏
4651.14
安徽
5134.55 山西
4640.50
辽宁
5131.50 甘肃
4554.54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经过对全国地级市1999年到2002年城镇人均收入前20名和后20名进行排序后发现,前20名主要分布在广东省(9家)、福建省(2家)和浙江省(7家)和北京上海,只有新疆的克拉玛依在1999年到2001年进入了前20名之列,但到2002年,已被排除在外。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全国地级市1999年到2002年城镇人均收入后20名中,大多都分布在西部的陕西、甘肃、四川省和东北辽宁和华中河南省。
三、农村人均收入差距的比较与分析
(一)不同区域农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比较与分析
从三大区域来看,1988年到1998年,东部最高为15.569%,西部最低为14.293%,1998年到2002年,仍然是东部最高,但仅为4.412%,西部最低为3.109%,但从2002年看,西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速最高,达到了5.578%高于东部的5.194%和中部的5.051%。说明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农民收入提高的作用显著。
从六大区域的比较来看,1988年到1998年,东南沿海最高,为15.719%最低是大西北13.511%,其中华中和华北在15%以上,东北和大西南均在14%以上。1998年到2002年,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期,最高的东南沿海也仅为4.284%,最低的东北四省年均增长率仅为1.088%,若从最新的2001到2002年的平均增长率来看,大西北和东北四省增速最快,为6.764%和6.267%,增速最慢是华中地区4.596%。
从省市区来看,1988年到1998年,福建的平均增速最快,达到16.991%,排名居前的还有河南为16.599%,广西16.602%,湖北15.873%等,最低的省份是青海11.200%和贵州12.868%;1998年到2002年,最高的是北京8.107%,最低的是吉林-0.877%,广西是0.512%。
(二)区域之间农村人均收入绝对差继续拉大,但相对差除了三大区域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外,其它区域从1996年达到高峰后开始趋于下降,说明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正向缩小的方向迈进
1.三大区域中,1988年到2002年,农村人均收入一直最高东部地区与一直最低西部地区的绝对差从1988年的280.06元,逐次扩大到1992年407.96元,1996年的1074.93元,到2002年.差距增加到了1701.68元,呈现逐年扩大趋势。在相应年份的相对差的变化特点是:1988年到1996年呈现增大之势,从1.16到1.949,1997年到2000年一直在1.9以下,2001年到2002年又超过了1.9,分别到到了1.926和1.919,差距又开始增大。
2.六大区域中,1988年到2002年,农村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一直是东南沿海地区,最低地区一直是西北地区。绝对差从394.06元逐年增加,到2002年已经扩大到了2427.49元,是1988年差距的6.16倍。从相对差看,1996年最高为2.676,之后显示下降态势,一直到2002年为2.465。
3.从省市区的变化看,1988年~2002年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甘肃省(1998年到1998年)和西藏(1999年到2002年),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961.08元逐年增加到2002年的4761.28元,扩大了4.95倍。相对差的变化,从1988年的3.827到1996年的4.822,呈现上升态势,1996年到2002年4.256显示出下降的状态。
(三)不同区域农村人均收入差距综合比较与分析
从表3和图四可明显的看出,1988年到2002年,我国三大地带、六大区域和全国31个省市区农村人均收入变异系数分别从0.227上升到0.30,0.25到0.329,0.289到0.363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只是其中的1996年到1998年有所下降,但1998年后,又重新上升,说明区域之间收入差异继续仍然在不断扩大。
表3 1988年~2002年农村人均收入威廉逊系数变化表
地区划分1988 1992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三大地带0.227 0.234 0.290 0.273 0.277 0.282 0.292 0.299 0.300
六大区 0.250 0.281 0.317 0.308 0.305 0.311 0.323 0.326 0.329
全国31省市区0.289 0.331 0.343 0.337 0.332 0.338 0.351 0.358 0.363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数据而绘制。
图四 不同区域划分的农村人均收入威廉逊系数变化曲线图
(四)全国各省及各地级市农村人均收入的比较与分析
同样将1996年到2002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村人均收入,按照1/4划分原则,进行高收入地区(高于平均收入25%以上)、中等收入地区(低于平均收入25%内)、低收入地区(平均收入75%以下)排序并进行区域划分,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1996到2002年全国各省农村人均收入分组排名(元/人)
高收入地区
中等收入地区
低收入地区
(3000以上)
(1700~3000)
(1700以下)
上海
5432.77 山东 2488.71 宁夏 1635.90
北京
4298.97 辽宁 2400.52 重庆 1580.21
浙江
4027.10 河北 2367.03 新疆 1558.00
广东
3522.74黑龙江 2189.62 青海 1422.66
天津
3472.24 湖北 2152.51 云南 1404.62
江苏
3422.61 吉林 2135.11 陕西 1375.51
福建
3003.15 湖南 2078.44 贵州 1336.93
江西 2070.78 甘肃 1334.76
海南 2053.47 西藏 1304.70
广西 1880.44
河南 1868.24
内蒙古 1867.23
安徽 1849.58
山西 1798.47
四川 1781.41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从表中看出,位于高收入地区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如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和华北的北京与天津,均在东部地区,而划入收入最低的省份全部在西部。位于中等收入的省份中西部只有四川、广西和内蒙,其他均分布在华中、华北、东北及东南沿海的海南省。
若将全国各地级市1999年到2001年农村人均收入前20名和后20名进行排序发现,在排名前20名中,如2001年,广东有8名,江苏有4名,浙江有5名,再加上北京上海和天津,大部分在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其他年份基本相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后20名中,如2001年,位于西部的甘肃3名,贵州2名,陕西3名、广西2名、四川2名等等,除了辽宁阜新、朝阳、山西大同等基本全部位于西部地区。
四、综合判断与评估
综合以上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对区域经济收入差距得出以下判断和评估:
1.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总体上仍然呈现继续扩大态势,尚未看到有缩小的迹象,但可喜的是,西部人均GDP增长速度最近几年开始超过中部,显示出中西部间差距缩小的迹象。虽然城镇人均收入差距东、西、中之间仍然有,但西部城镇人均收入已经高于中部,从时间的发展看,1988年到2000年处于上升态势,其中1998年到2000年是差距扩大最快的时期,增大幅度最大,2000年后差距扩大速度在降低,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之势在下降。在农村人均收入上,东部与中西部绝对差距同样呈现扩大之势,但东中西差距扩大的速度在2000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农村收入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并开始高于东部。
2.我国六大区域人均GDP,从1988年到2002年一直是东南沿海最高,西南最低,六大区域的差距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均呈现逐年扩大之势,尤其是1992年后扩大速度在加速上升。在城镇人均收入上,从1988年到2002年东部一直最高,东北四省则一直处于最低的地区。绝对差距逐年已扩大到8.796倍,但相对差在2000年~2002年呈现下降趋势。农村人均收入从1988年到2002年,最高的地区一直是东南沿海,最低地区一直是西北。绝对差呈现逐年增大态势,2002年差距是1988年差距的6.16倍。但相对差在1988年到2001年上升后2002年开始出现下降。
3.我国31个省市区人均GDP,从1988年到2002年,上海市一直最高,贵州省一直最低,很显然,省际之间人均GDP的不平衡性愈演愈烈。在城镇人均收入,从1988年到2002年,最高的省份一直是广东和上海。而最低的是内蒙古、甘肃、贵州,均是西部地区。省市区收入差距呈现三个阶段时段的变化特点,1988年到1996年是相对差增大阶段,1996年到1998年处于下降阶段,1999年突然到了最高,随后,1999到2002年,呈现下降态势。农村人均收入,1988年~2002年人均收入最高的区域一直是上海市,最低的区域,1988年到1998年是甘肃省,1999年到2002年是西藏。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961.08元逐年增加到2002年的4761.28元,扩大了4.95倍。相对差的变化,从1988年的3.827到1996年的4.822,呈现上升态势,1996年到2002年4.256显示出下降的状态。从我国31个省市区农村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综合看,1988年到2002年变异系数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说明我国31个省市区农村人均收入的差距依然在增加。
综合以上,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说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在1988年到1992年或者在1988年之前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1992年之后到2000年直到2002年区域收入差距则已呈现不断的扩大,甚至在加速的扩大,虽然在人均GDP和城镇及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增大的数值有所差异,但可以欣慰的是,有些差距指标从2000年开始出现了数值下降的现象,而增长指标也出现了西部、中部、西北、西南甚至这些地区的省份地级市收入增长高于东部、东南沿海及上海、广东等而处于区域增长排序的前列。当然,绝对差距目前仍然在扩大,即使有个别差距指标下降,也只是说明差距的增长速度在下降,实际上,从总量上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五、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赖于西部地区大开发取得成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对落后地区开发建设,应有新的思路。
(一)思路
1.从区域战略角度看,十一五期间的区域政策应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包括对西部大开发),这与前些年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协调发展意味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协调不是等同,也不是平均。协调承认差别,但要求缩小差距,要求配合。区域经济在协调发展若干年后,将可能进入均衡发展的阶段。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政策要强调政府支持与借助市场力量相结合,即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结合。比如,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的同时,加快建立统一的公平的国内市场,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特别是劳动力要素流动。
总之,区域政策既不能无为而治,仅靠市场力量,靠人口自由迁徒和劳动力自由流动,通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地自发地消除区域差别,但又不能完全靠中央财政按计划经济的办法来调整生产力布局的不均衡。单纯依靠政策的支持进行落后区域的大开发是不够的。比如,西部地域如此辽阔,涉及的省区这么多,要靠政府的财力投资从根本上改变面貌是很不现实的,必须要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让各种资源自发地向西部投入。可以体现为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由单靠国家财力投资搞建设的模式向国家政策投入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多元化投资发展经济的方向转变;比如,国家把间接利用外资即政府间信贷多用于给西部,在直接利用外资方面,政府鼓励外商西进投资;允许西部城市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彩票,扩大地方企业发行债券的规模,尝试在西部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等设想,就立足于让西部在政策支持下,自己来筹集资金和运营资金。这里的西部,不是单指西部省区的政府,是指多种的投资主体。由此可见,在政策方面,就体现着“外部支持”,而不是表现为“直接参与”。第二个转变是由主要靠开发自然资源的模式向综合开发市场、知识、技术、资本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多少年来,我们对开发西部的理解就是开发西部的自然资源,其实这仅是开发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西部其实不仅是自然资源需要开发,更有很多的知识和人才资源要求开发。这种开发不仅是资本的作用或技术的作用,要求的是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西部落后不仅是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是思想解放程度上,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上。因此,开发西部要全面理解,要全面推进。否则,就会造成负面影响,造成“东北现象”的再现。第三个转变是由封闭式、自我开发的模式向全国、全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方向转变。开发西部不仅是西部人民自己的事,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业,甚至是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资本共同进行的事业。东部这些年发展的经验充分证明,改革、发展与开放是分不开的。没有开放改革难以深入,发展也缺乏了强劲的动力。现在中央为西部引进外资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就是要促进西部把开发与开放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开发才能进行得更快一些,更有成效一些。
3.十一五区域政策还需要突出两个结合:中长期开发与解决当前重大问题相结合,加快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相结合。不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就没法去解决未来的问题,否则就是奢谈、空谈开发。加快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对全国是重要的战略,对西部更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舍此,西部开发会走很多弯路,这已为东部发展的正反经验所证实。
4.支持落后地区发展要实行双管齐下的战略。在世界范围内,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方式。20世纪50、60年代偏重于解决收入差距和生活困难问题,政策上偏重于经济救助和投资项目。70、80年代偏重于解决教育、卫生问题,使落后地区人民在社会发展上有大的改善。到了90年代,则提出二者并重的战略和政策。因为,只利用资金经济投入,由于投入产出率低,落后地区变化仍是不显著的;而只解决教育和卫生问题,对基本生活还存在困难的地区来说,仍难以对付目前的困难。因此,同样的资金如何在这两者间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便成为更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果称这种战略为“双管齐下战略”,那么这种战略的好处是显著的:不仅对解决短期经济问题有利,对解决长期经济问题也有利。这方面的资金支出,更能得到发达地区人民的支持和理解;对政策制定而言,也更具有社会意义。
(二)政策建议
1.制定欠发达地区省(区)级的人均GDP最低标准线。根据我们预测,在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不可避免。靠行政力量,完全解决差距问题是困难的。但是,控制区域差距过度拉大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议制定十一五期间内欠发达地区(以省为单位)的人增GDP最低标准线,比如,以排名后10名的省(区)人均GDP的平均线为最低标准线。凡在标准线以下的省(区),中央政府要根据差距大小相应加大支持力度,以保证区域差距的扩大能维持在最低限度内,维持在落后地区勉强接受的框架内。
2.制定鼓励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证明,工业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必须依靠产业带的集群形成,只有产业带的规模效应产生,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才能使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地由不均衡走向均衡。我国浙江省经济发展快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产业化集群的巨大规模效应带来的。
从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经验看,市场调节的作用在形成有机联系的区域经济圈上有巨大作用,同时,也是国家投入成本最小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强调借用市场力量形成产业集群,政府对这种集群的形成不阻挠,不反对,而是乐观其成,并且有具体支持的政策措施。今后,凡是可形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凡是几省区交界且形成增长点的区域,凡是外商投资自发进行聚集的区域,政府都要优先考虑支持。这与以前,优先支持政府规划的区域经济,是有区别的。前者花钱少,见效快,是市场与政府结合的好办法。
3.制定鼓励城市集群或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城市集群的形成,将会最大限度的加快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城市集群的扩散和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城市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国家编制十一五规划时,需要充分的考虑跨越行政区划界限的区域发展规划。
4.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支持要重点突破,带动一片。三大地带的划分,作为实行区域政策根据,显得太笼统,太分散,效果太久远。建议要有新的区划,作为落实区域政策的依据。一是考虑在西部选择都市圈重点支持;二是考虑按以省为单位的人均收入分类,对其中最低水平的省给予一定支持;三是在三大地带基础上进一步作六大区的划分。就都市圈而言,建议对成都、重庆与西安这一三角地带予以重视。重庆作为西南的带头羊,西安作为西北的带头羊。成都位置居中,条件优越,也是人才集中的地方。西部三角,五年有搞;一都两羊,西部有望。建议在十一五规划研究中,重视西三角经济圈,其中包括重视成渝经济圈和陕西关中经济圈的形成和作用。
5.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要任务是帮助卸包袱。国家支持东北经济区的发展,需要有新思路。这就是,国家的财政支持重点保证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历史包袱中解脱出来,要对东北多年为国家做贡献而自我积累不足给予补偿,而不是在上新项目和改造老基地上下功夫。只要东北能改革观念,轻松上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进一步的发展问题,完全可以引进各方资金、人才,重振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的雄风。现在东北引进外资遇到很大困难在于历史包袱,而不是新项目可行性。
6.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贫困县多在中西部。解决贫困问题,是区域政策中突出的内容。现在扶贫资金划拨上重贫困程度,轻脱贫能力。因此,越穷越能得到支持。这也使一些脱了贫的县区,不愿摘贫困县帽子。这种局面需要改变。一是除将收入水平与脱贫的能力挂钩外,还要将脱贫能力作为扶贫资金发放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估。二是要把扶贫资金发放的过程变成公开透明的申报过程,使之成为用好贫困资金的预演。当然,国家要进一步严格区分救济与扶贫的界限,救济资金主要用于绝对贫困的人口和地区,扶贫则主要用于具有一定脱贫能力的地区,否则,有些地区,扶贫资金越多,越来越贫困,而有能力脱贫的地区,却难以获得扶贫资金,以此,形成鼓励脱贫的机制。
7.重点消除区域之间农村人均收入差距。虽然说区域之间的差距表现在各个方面。如人均GDP增长率和水平,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等。但城乡差距是最具影响力的差距。而其中,解决农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是重中之重。制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发展计划,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局和最关键的因素,也是解决区域之间差距问题的重要内容,是与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紧密相关的大问题。因此,建议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
8.改变国家只能作为供给方支持地方发展的传统思想,考虑国家作为需求方刺激落后地方发展的思路。现在考虑问题多停留在通过投资促进地方发挥资源优势,进而发展地方经济的思路上。但国家投资力量有限,多年靠国家投资刺激地方发展的效果也是有限的,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东北现象”。因此,能否转换思路,比如,国家可否作为定货方,通过购买来支持地方产业发展,而不作为供给方,通过投资来扩大,使地方发展。
标签:人均收入论文; 地级市论文; 东南沿海论文; 中国人均gdp论文; 收入差距论文; 江苏gdp论文; 经济论文; 增长速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