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气质_婴儿论文

论儿童气质_婴儿论文

浅谈儿童气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气质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性的一个方面。它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上。气质是先天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具有“天赋性”,新生儿自出生的瞬间就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类型。有的爱哭,有的好动、不认生;有的比较平衡、安静、害怕生人。这种差异以后可表现在儿童游戏、作业和社交活动中,有相当的稳定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环境影响下可发生改变,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一个人的气质主要取决于生物基础,即遗传因素。但它与其它心理和生理特征一样,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环境的刺激下,有发生改变的特点。大量有关遗传学的研究结果提示,气质具有遗传学基础,许多孪生子研究中都显示单卵孪生子间的气质特点较双卵孪生子间的气质具明显的一致性。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气质呢?最近FOX提出婴儿EEG(脑电图)的前额不对称变化可能是气质差异的一个重要标志。

遗传虽起到重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的气质有共同的作用。一些研究揭示父母的个性特点对儿童的气质特点有影响。Sameroff等报道孕末期有情绪障碍者的孩子表现适应度较低、反应强度较高,情绪较消极。另外,母亲的心理状态与儿童的气质特点存在相互作用,儿童的气质特点可使母亲产生焦虑、抑郁,而母亲的焦虑、抑郁状态又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气质特点。

此外,外伤、疾病、噪音、营养、人口密度以及其它环境特点都可引起气质的变化。了解了这些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可尽量避免这些因素对气质的影响。

那么气质是怎样测得的呢?儿童气质的测量有三种方法:晤谈法、观察法及问卷法。问卷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它简便易行且标准化。根据不同年龄可使用不同的问卷。如:婴儿问卷、幼儿问卷、少年问卷等九种。每种气质量表均包含一定的气质因子,著名的托马斯及切斯气质表包含九个气质因子,即活动性、节奏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特色、坚持性、分心状态及反应阈等。然后根据气质的九个因子的得分情况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五个类型,即容易抚育型(此型在婴儿中占34%,学龄儿占42%),抚育困难型(此型婴儿占12%,学龄儿占8%),发动缓慢型(此型婴儿占8%,学龄儿占9%),中间偏容易抚育型(此型婴儿占40%,学龄儿占34%),中间偏抚育困难型(此型婴儿占6%,学龄儿占7%)。由此可见,三分之二以上的儿童属于容易抚育型和中间偏容易抚育型,其它三型总数不超过三分之一,如能对这部分儿童进行正确引导并实施一些合理的干预措施,这部分人的比例会随之减少。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它与智力不是一回事儿,但婴儿期的气质特点也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发育。调查认为抚育困难型儿童的智商比容易抚育型儿童的智商要高,这是由于抚育困难型儿童势必要更多的得到父母的关注,孩子得到的刺激多于容易抚育型儿童,这种过多的特殊刺激可加快儿童智力的发育。

了解和掌握了儿童的气质后,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养,可以消除一些误解,增加彼此间的沟通,尤其是对那些抚育困难型的儿童只能采用顺应性教育方法,不能采用权威性教育方法,如发火、训斥、惩罚等。这样才能使孩子逐渐适应环境,减少行为问题的出现。老师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的气质后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利用不同气质的特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效果。

标签:;  

论儿童气质_婴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