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的“三个为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我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
为什么八大距离七大11年后才召开?
1955年3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结论讲话中宣告:“中央决定1956年下半年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中共七大党章规定全国代表大会每三年召集一次,而从1945年召开的七大到1956年已相隔11年之久,对此,毛泽东在讲话中做了简要说明:“党的代表大会,十年没有开了。当然头五年不应当开,因为兵荒马乱,又开了七大,后五年可以开而没有开。没有开也有好处,高饶问题搞清楚再开,不然他们要利用八大做文章。同时,我们的五年计划也上了轨道,过渡时期总路线也提出来了,又经过这次代表会议使大家在思想上更加统一了,为召开党的第八次代表会议准备了条件。”
1955年10月,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草案的说明》的报告,其中就八大未能早开的原因向六中全会专门作了详细说明。邓小平说:“1945年到1949年这4年,中国人民正处在急风暴雨般的革命战争中;1950年到1952年这3年,我们全力贯注地进行了完成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这些极为繁重的巨大工作,并且紧张地进行了抗美援朝斗争。这七年中间没有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1953年我们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1952年底,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在考虑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同时,就曾考虑到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问题,当时决定先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接着,在1953年下半年,经过全国财经会议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之后,党中央察觉了高饶反党联盟,于是,先后通过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和今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这个事件作了严肃的处理。显然,在解决了高饶反党联盟这样重大事件之后,再来考虑召开八大问题,无疑是更为适当的。”
为什么要增设副主席和书记处?
关于这一问题,1956年8月22日,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对此作了发言和说明。毛泽东说:“为了国家的安全,为了工作的有利,准备设几层屏障,有总书记。想组织一个书记处,这个书记处是一个机关,管日常工作。政治局还设一个常委,常委相当于过去的书记处。还有主席、副主席。过去只有主席,没有副主席,没有总书记。现在设总书记,又设副主席。我们这么一个大国,6亿人口,1100万党员,一个主席,一个副主席,总觉得孤单。过去的几位书记(少奇同志、恩来同志、朱德同志、陈云同志)都当副主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或者是从飞机上掉下来,或者是一个炸弹下来,把主席打死了,还有副主席,把一个副主席打死了,还有三个副主席,把两个打死了,还有两个,把三个打死了,还有一个,统统打死了,还有个总书记,总而言之是有备无患。此外还在必要时设名誉主席。中央政治局准备向新的中央委员会建议,推举邓小平同志为总书记。”
关于中央领导机构,之所以要增设副主席、设立书记处,除了以上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鉴于斯大林实行个人专断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实,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强调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性,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对此,邓小平在八大会议上做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作了进一步说明:“列宁主义要求党在一切重大的问题上,由适当的集体而不由个人作出决定。关于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和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意义,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作了有力的阐明,这些阐明不仅对于苏联共产党,而且对于全世界其他各国共产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八大闭幕的第二天,即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其中,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书记处由书记邓小平、彭真、王稼祥、谭震林、谭政、黄克诚、李雪峰,候补书记刘澜涛、杨尚昆、胡乔木组成。
为什么不提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是以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而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而在中共八大,关于党的指导思想却不再提“毛泽东思想”。实际上作出这一决定的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自己。
对于“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毛泽东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1943年4月22日,他在给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代部长的何凯丰的信中说:“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正式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接着,在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样做,在当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毛泽东却注意到问题的另一面,这就是由于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确立,有可能在人们的认识上引起一种偏向,即把毛泽东本人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毛泽东在六届七中全会和七大两次会议上反复说明,自己有缺点错误,并不是全都正确。毛泽东这样说当然不是要以自己的缺点错误去指导全党,而是试图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即应当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与作为“带着缺点的布尔什维克”的毛泽东本人区别开来。
毛泽东产生这种想法还与苏联共产党的态度有关。因为“苏联始终拒绝承认毛泽东思想,在苏联报刊上绝口不提毛泽东思想。凡是中共文件中提了的,他们刊用的时候都给删掉。这成了一个禁区”。既然苏共是如此态度,同时考虑到苏联在50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给予的巨大帮助和两国在当时建立的同盟关系,因此,毛泽东考虑不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1954年12月5日,中央宣传部根据中央书记处指示起草的《关于“毛泽东思想”应如何讲解问题的通知》指出:“毛泽东同志曾指示今后不要再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以免引起误解,我们认为今后党内同志写文章做报告时,应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办理。”“在写文章、讲演中遇到需要提‘毛泽东思想’的时候,可用‘毛泽东的著作’等字样。”后一句话是毛泽东本人加写的。正是根据这样的精神,八大通过的新党章便不再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而是改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党在自己的活动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恶化了,中共中央才恢复使用“毛泽东思想”的提法。1982年,党的十二大重新将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并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