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1]2019年在《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技术探究》文中认为高寒地区的极端气候环境条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冻性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冻胀冻裂是其主要的破坏形式。分析了水泥混凝土受冻破坏的机理,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添加外加剂、外掺矿物材料、加强施工控制、注重早期养护等方面探讨了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冻技术。
王玲[2]2002年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冻害分析与补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范的建筑结构材料,然而越来越多的混凝土由于耐久性不足而导致过早地失效,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耐久性不仅是涉及建筑材料的课题,而且是关系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环境的目标。 当今有关混凝土耐久性的问题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导,并不断取得新成果和新经验,对改善混凝土耐久性提出了若干有效的方法,但是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条件的苛刻,很多重大问题仍远未解决。混凝土受除冰盐侵蚀破坏是受冻地区使用除冰盐环境中最常出现的破坏形式。本文结合秦皇岛市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受除冰盐侵蚀,发生大面积破坏的工程实际,探讨了混凝土受除冰盐侵蚀破坏的特征、原因及机理。 由于普通水泥砂浆粘结强度低、抗渗性能差、抗拉强度低,本文通过原因分析和方案论证,从材料复合的角度,研制了一种新型有机与无机相复合的高性能聚合物水泥砂浆,该材料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抗拉、抗冲击和抗冻性能好,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粘接牢固,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快速抢修。研究和应用表明,这种材料可有效弥补普通水泥砂浆的缺点,具有优良的力学和路用性能。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纤维混凝土试件的试验,主要考虑了不同体积含量聚丙烯纤维、钢纤维和膨胀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较为系统的研究讨论了纤维混凝土的特性。 针对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中存在的关键技术和理论问题,本文设计了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单独作用或与氯化钠溶液复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试验方法;通过大量系统实验表明在混凝土的拌和料中掺进一定数量的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早期出现的龟裂,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从而显着提高其耐久性;总结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双重破坏因素作用下的损伤规律与损伤复合效应;同时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总结了聚丙烯纤维、钢纤维和膨胀剂对混凝土损伤抑制的复合效应。 本文在大量实验研究和分析对比基础上,总结了混凝土的双因素损伤是以冻融循环为基础的一种低周疲劳过程,冻融作用在混凝土中引起反复变化的破坏力,这种破坏力遍布于试件整体,与体力类似,但没有固定的方向,对混凝土试件整体造成损伤,这种破坏力可简化为叁向受拉。除冰盐溶液使冰点降低导致疲劳的应力水平下降。
李靖[3]2012年在《冻融环境下路用水泥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冻耐久性已成为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研究的热点。我国国土面积的2/3是季冻地区,在这些地区,相当大比例的公路路段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普通冻融破坏和盐冻破坏。到目前为止,水泥混凝土路面冻融破坏仍未有效解决,冻融损坏模式仍未被真正了解,我国混凝土抗冻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十分有必要进一步探寻道路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冻融后道路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冻融对路面服役寿命的影响,为以后路面设计、养护、维修等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针对寒冷地区路面混凝土长期经受冻融循环作用而不断发生破坏的问题,从分析冻融破坏机理入手,通过试验,对道路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影响因素,路用性能的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对使用除冰盐的混凝土道路,进行了盐冻的影响因素分析,给出了道路混凝土抗冻性的改善措施。进行了典型地区水泥混凝土道路冻融抗裂性分析。旨在为寒冷地区道路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设计、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试验方案,进行了不同水灰比、不同含气量以及不同冻融环境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试验,得出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混凝土200次冻融损伤状况。对试件进行了不同条件下25到200次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对比初始试件和冻融循环后试件的质量变化率、动弹性模量、抗弯拉强度、抗压强度、压折比、吸水率等指标,研究总结了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路用性能的衰减规律。进行了除冰盐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总结了盐溶液种类、浓度、水灰比、含气量等对抗盐冻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提高抗冻性的改善措施。根据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路面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冻融循环对道路混凝土使用寿命预估。对典型地区自然冻融条件下水泥混凝土道路冻融损伤做了简易计算,论证了冻融破坏对寒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影响。
付二全[4]2015年在《内蒙古严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作为资源输出大省,水泥混凝土道路在此有着重要意义。但内蒙古地区环境气候恶劣,冬季漫长寒冷,水泥混凝土路面面临严重的冻害侵袭。为减少路面冰冻病害、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节约路面养护维修资金,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性能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白音华至霍林郭勒一级公路作为工程依托,首先进行了环境气候条件调查,建立了公路气象站,对太阳辐射、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蒸发量、路面内部温度进行了长期观测,铺筑了气象观测试验路,分析了影响水泥路面混凝土路面材料抗冻融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冻融破坏特征分析,剖析了其产生冻融破坏作用机理。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了混凝土材料组成、强度等级、环境条件等对混凝土路面冻融破坏的影响,发现了冻融作用下混凝土路面性能衰减规律。最后提出了优化材料组成设计、添加引气剂、加强施工控制等预防水泥混凝土抗冻性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组成对抗冻性能影响比较明显,合适的水泥品种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吸水率低、力学性能好的集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CNF-3引气缓凝高效减水剂,有效改善硬化混凝土的气孔结构和分布,从而使抗冻融性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集料配合比和施工质量可显着影响水泥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因此,为提高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能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组成、水灰比、含气量、饱水状态等因素。
孙洪燕[5]2003年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量大面广,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混凝土的抗冻性是其耐久性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寒冷地区的混凝土路面常因冻融循环而表面剥落、内部疏松开裂,影响结构的使用。本论文通过混凝土的抗冻性试验,来分析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措施。 本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水泥混凝土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配制混凝土试件并测定其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冻融作用下混凝土试件的损伤部分中,首先阐述了混凝土的冻害机理,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抗冻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在结论部分,提出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措施。
郭明洋[6]2008年在《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材料抗冻耐久性研究》文中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等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物由于其自身断面小、与自然环境接触面积大、同时遭受行车荷载和恶劣自然环境的双重作用,再加上冬季融雪经常使用除冰盐,普遍面临着的严重的冻融破坏问题。为提高我国道路工程领域混凝土抗冻性评估与抗冻混凝土设计的整体水平,本文采用国内首次引进的“MIC-840-01型硬化混凝土孔隙结构分析仪”测定硬化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快速冻融试验测定混凝土试件的抗冻耐久性指数,通过大量试验得到混凝土气泡间隔系数与抗冻耐久性指数的相关关系曲线,以此为基础对气泡间隔系数抗冻性评价指标进行了细化,并提出基于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自动测试设备的混凝土实体抗冻性后评估指导程序和方法。本文还通过试验系统研究了含气量、引气剂品种、水灰比等因素对硬化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为抗冻混凝土设计、引气剂质量评定、相关规范的制订等提供参考和借鉴。此外,本文在实验室内使用高频振捣棒模拟混凝土高频振捣现场施工,通过高频振捣时间对硬化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高频振捣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振捣虽然造成较大的含气量损失,但只要振捣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改善引气混凝土的气泡结构,不会对其抗冻性产生不利影响。
洪锦祥, 黄卫, 缪昌文, 秦晓东[7]2006年在《对路面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和评价方法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冻融作用对混凝土强度、疲劳寿命影响的基础上,结合路面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受力和破坏方式、设计标准和控制指标等特点,指出了现行路面用水泥混凝土冻融试验方法和评价方法中的不足。认为以质量损失率5%、相对动弹性模量60%作为混凝土冻融破坏的临界值过于宽松,建议降低质量损失率的值,以抗折强度损失率替换相对动弹性模量作为路面混凝土的抗冻性评价指标,或相应提高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临界值。
刘洋[8]2003年在《北方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耐久性研究》文中认为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混凝土冻害是道路和桥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使用撒盐除冰时,混凝土的普通冻害将急剧扩大。本文探讨了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收费广场和服务区的早期损坏问题。 本文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或硅粉,来配制抗除冰盐混凝土,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测试,重点试验其抵抗盐冻能力,并用于本丹高速公路丹东段的收费广场试验路施工。把试验中优选的方案在现场施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选,并根据原有的施工条件提出适合的施工工艺。 通过对混凝土抗冻性的跟踪检测和室内外对比试验分析,发现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相比,抗冻性明显提高。建议今后在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修建道路时推广使用。
郭荣泰[9]2002年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性与抗盐冻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寒冷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冻融和除冰盐剥蚀环境中出现早期破坏现象的机理和改善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耐久性进行了工程实践总结.
张宁[10]2014年在《西藏高原隧道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性试验》文中指出在西藏高原气候条件下,隧道公路路面工程有抗冻,耐用特殊性要求。为了可以顺利采用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完成路面设计、施工,除了结合在我国内地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工艺,还要在施工现场及室内进行相应一系列的路用性能试验。本文结合实体工程-拉贡路嘎拉山隧道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具体应用技术,进行了路面抗冻性试验。经过试验分析论证,为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及结论验证。
参考文献:
[1]. 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技术探究[J]. 李廷. 公路. 2019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冻害分析与补强研究[D]. 王玲. 河北工业大学. 2002
[3]. 冻融环境下路用水泥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D]. 李靖. 长安大学. 2012
[4]. 内蒙古严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性能试验研究[D]. 付二全. 长安大学. 2015
[5].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性研究[D]. 孙洪燕. 东北林业大学. 2003
[6]. 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材料抗冻耐久性研究[D]. 郭明洋. 北京工业大学. 2008
[7]. 对路面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和评价方法的探讨[J]. 洪锦祥, 黄卫, 缪昌文, 秦晓东. 公路交通科技. 2006
[8]. 北方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耐久性研究[D]. 刘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9].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性与抗盐冻性研究[C]. 郭荣泰. 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 2002
[10]. 西藏高原隧道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性试验[J]. 张宁. 林业建设. 2014
标签:公路与水路运输论文; 水泥混凝土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耐久性论文; 混凝土抗冻等级论文; 生态破坏论文; 水泥强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