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成长铺就最坚实的底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底色论文,坚实论文,铺就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5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仍在谷底,不足5本,远低于早先调查显示的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俄罗斯55本、以色列64本。作为文化与出版大国的中国,却被称为“世界上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众所周知,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这个高度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同学们除了课堂内的读书学习,课外仍在读书吗?在读什么书?应该读什么书? 就高中生阅读现状,本刊选取江西某重点中学高二年级小零班文理科各一班以及实验班文理科各一班开展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82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82份。 近九成学生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认为应该多读书。但学习压力大、没时间是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超过一半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回到家写完作业就想睡觉,根本没时间阅读。”不少受访学生这样表示。还有部分学生表示不善于阅读,与其这样,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 有趣的是,实验班六成以上学生认为阅读跟语文老师没有多大关联,而小零班学生都表示阅读受语文老师影响很大。小零班作为学校冲击重点大学的班级,学生在阅读上花的时间反而比实验班的学生还要多。这表明,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他们更懂得合理安排学习与阅读的时间;而成绩处于中上游水平的实验班学生,为学业所累,反而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总还是有的。胡适先生曾说:“每天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可读近11万页书。近11万页书足可以使你成为一名学者。” 调查发现,八成以上的学生都有阅读习惯,但有近七成学生无阅读计划。同时,繁重的学业让高中生的阅读时间变得碎片化,随着ipad、智能手机的普及,数字化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 研究显示,我国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人群中,18岁~29岁人群占到40.3%。社会节奏加快,媒介形态日益丰富,资讯获取更加便捷,人们拿着手机或其他电子阅读器进行“快餐式”“碎片化”阅读已成常态。但相较于沉下心来精细阅读,浅阅读容易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一种惰性化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在这类选项中,我们看到,文学名著的空间渐渐被武侠、言情、幽默、恐怖、科幻类作品所挤占。有些学生认为,名著的文字有隔代感,读起来太累。 “在你阅读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选项中,学生对名著印象较深的大多是课本节选过的,如近10%的学生选了《百年孤独》。而新文化运动时期涌现的大批优秀作品却少有人问津,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作品,仅有一名学生选择。 经典,无论历经多少岁月,总是安静地待在那里,等你来发掘它的美。对同学们来说,阅读经典就是与良师益友为伴。那些蕴含在经典中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力量,就是促进我们不断成长的精神力量。经典阅读,是阅读中最安静最沉稳最大气的底色。 阅读有关素养,无关应试 ○201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 孙婧研 在我们的教育中,任何学科似乎只要和考试扯上关系,那么它往往就会走向应试;而对于这个学科的佼佼者,人们的第一反应也不是他有天赋或者他有素养,而是他一定做了非常多的题,接受了非常多的训练。拿语文来说,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宏大、它内在的韵律与美感。大家注意什么呢?分数,或者说,能拿到分数的方法。 对这种观念,我感到难过且可惜。因为我热爱语言、热爱文学,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注意中文的博大精深与多姿多彩,而不是戴着功利眼镜去审视它。“花同样的时间去练习的话,语文基础和作文提高不了几分,但数学我可以多做出一道题”,这样功利的想法扼杀了多少发现语文之美的机会,也因而使世界失去了多少潜在的国学大师、文学大师。 当然,对于语文这门学科,分数与素养是有关系的,但是这种关系是一种单方向的关系。分数高的人,他的素养不一定好,他只是掌握了某种类型的试卷需要的东西,而在那类试卷之外或许是空白的;而有着较高语文素养的学生,他的试卷分数一定不会差,因为他有着足够的积累,足够他挥洒任意一张试卷。 阅读实在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习惯,即使是抱着功利的目的,如果能因此潜心去读书,那也是大有裨益的。书读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语感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你叫一个有语感的人去做卷子,他或许并不能清楚地告诉你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和写法,也没法跟你说明白试题的答案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他做题凭借的不是系统的训练与大量题目的积累,他没有那种足以归纳成经验的东西。但是,他一定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语感。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最为显性的益处。再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来看,读书多的人绝大部分是会写作的人,而一个能写出优秀作品的人更不可能不爱读书。 读书的功利性追求,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态度,“读书无用论”也随之产生。有用与无用,成为读不读书,或者读什么书的选择标准。强调读书有用并不错,只是基于眼前利益的功利阅读,会让阅读变得逼仄狭窄。读书之乐并不仅仅在于“有用”,更在于拓展视野、积累学养、训练思维、陶冶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学习才能提升整体的人文素养和水平。 一位数学家的阅读史 丘成桐教授是举世公认的数学大师。他22岁获博士学位,25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27岁攻克几何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3岁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丘成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学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读书生活。 丘成桐年少贪玩,在父亲的要求下背诵古文诗词。14岁时,父亲的去世让丘成桐开始了真正的读书生活。父亲的早逝、家庭的衰落,丘成桐对《红楼梦》中那些悲剧人物引发了情感的共鸣。除了读《红楼梦》,丘成桐还背诵秦汉和六朝的古文,还喜欢看《左传》《史记》《汉书》,这些历史书发人深省,启发了丘成桐做学问的方向。 丘成桐也读西方文学,例如歌德的《浮士德》。与《红楼梦》相比,一是天才的苦痛,一是凡人的苦痛。描写苦痛的极致,可以说得上是壮美的境界,足以移人性情。就这样,由于父亲的去世和对文学书籍的阅读,这大半年感情的波动,使他做学问的兴趣忽然变得极为浓厚,义无反顾。 文学最高境界是美的境界,而数学也具有诗歌和散文的内在气质,达到一定的境界后,也能体会和享受数学之美。如今,丘成桐虽然数学研究工作非常繁忙,但是仍然坚持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读中国的历史和文学作品。“良好的文学修养,对培养做学问的气质很重要。解除名利的束缚,使欣赏大自然的直觉毫无拘束地表露出来,是数学家养气最重要的一步。”丘成桐如是说。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年轻时候读的书,必然会对他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阅读会给人精神以滋养,它不一定给所有的困惑以答案,却会开阔你的视野,让你摆脱思维的惯性和惰性,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营养。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心中就会呈现五彩斑斓的美妙世界。阅读,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坚实的底色。 同学们,让我们爱上阅读吧!多读书,读好书,积淀成长的力量,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变得坚实无比。阅读,为成长奠定最坚实的背景_丘成桐论文
阅读,为成长奠定最坚实的背景_丘成桐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