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 256600
摘 要:100分就是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引起兴趣的方法在教师这方面一是可以打造精彩课堂,二是因材施教,三是创造求知欲,四是及时反馈,五是发挥榜样的作用,
关键词:兴趣 暗示 求知欲 榜样
学习积极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如下方法:
一、“100分就是兴趣”
我已故的老师在我刚做老师时这样跟我说:什么是兴趣?100分就是兴趣!当时我还懵懵懂懂的,没有很深的感悟。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这才是教育中不变的真理。有一次听万平老师讲他们班的数学任课老师不断创造让学生获得100分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的学生都十分热爱学习数学。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和成就动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学习成绩好,师生评价高,受人尊重的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尽最大的努力引导学生当堂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作业的布置、命题考试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一些经学生努力能解答的问题,让绝大多数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二、打造精彩课堂,引发学习兴趣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不仅跟人们的需要、兴趣、活动的目的直接联系,而且与人们从事活动时大脑皮层神经元兴奋程度密切相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大脑皮层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时,注意力就易集中,积极性就高。纪连海老师曾经只是中学历史老师,他授课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把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变成鲜活的战场以及有趣的故事,历史课变成了故事会。还有的老师能够在课上不断营造一个接一个的高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扩大兴奋面积,促进学生注意力稳定集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因材施教,进行期望教育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有经验的老师经常会静下心来观察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做学生的同路人,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在思考上的优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让学生从点滴成功做起,不断放大自己的优势。
四、创造求知欲,引发好奇心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经常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除产生于认识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能促使学生形成认识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就会成为学生较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不少成功的老师通常会订阅多种刊物,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不断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及时反馈促学习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期望获得好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解答问题的正误,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实践证明,教学过程能否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课堂上的答题、课外作业、各种考试等及时作出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发挥榜样的作用
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最好的激励,尤其这个榜样在你、我、他身边,就是那个每天和你一起行走在校园路上的人的时候。要学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而且榜样本身应当具有典型性,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如果班级中有学习习惯好、成绩又优异的同学,可以在班级内树立这样的学习榜样,让学生模仿优秀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失为一种省时省力的方法。如果班级内没有特别拔尖的同学,我们可以在往届学生中寻找学习榜样,有条件的可以请优秀生到班内给学生介绍学习经验供学生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十项措施》。
[2]王金战 《学习哪有那么难》。
论文作者:吴宗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积极性论文; 榜样论文; 老师论文; 就会论文; 动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