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时代论文,思想政治论文,新方法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尤其是信息传播全球化又使得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进程中,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抓住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和青少年,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极大地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与形势的深刻变化相比,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覆盖面不够、针对性不强以及方法滞后的问题,尤其对网络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开发不够。在20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新动向,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这是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更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适应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一、网络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柄“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手段、更丰富的信息存储;另一方面,网络又使得各种负面信息有了存在与生长的土壤。对这些现象,关键是正确认识其复杂性,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在机理。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看是群众工作,是思想工作。广泛而细致地深入群众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证。网络时代则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机遇,网络具有信息海量、传受平等、交流直接和预警及时的优势,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信息海量。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掌握最全面的信息,了解社会的最新知识是基本的素质。过去,我们党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大量时事类、政策类的内部或公开报刊,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信息源。而在网络时代,只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掌握网络,就能从中发现自己所需的无尽的信息。网络中提供了两种有价值的信息:一是实时动态的消息;一是全面深入的数据库。前者具有高的更新率,后者具有无限的存储量。目前一个新闻网站每天24小时可以更换上千条消息,可以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1分钟内将其报道出来,并且这些消息可以长期在网上备查,比如奥运会比赛中,网络总是第一个报道比赛结果,奥运会结束后,网络又汇集了世界各地的评价,这些都可以为此期间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便利;而各种全文数据库对使用者来说也非常方便,各种马恩列斯毛邓的经典著作及党和政府的最新政策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不论是某句话的出处还是理论界的解释评述一应俱全。海量的信息为使用者展现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只要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善于利用,就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传受平等。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不论是新闻宣传还是面对面的思想工作,受众总是居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与市场经济的推行,越来越多的群众不愿意充当这种被动接受的角色,尤其在大学生和知识分子中,这种情况更是普遍。而网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在网上,传受方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一方面,受众可以按照自己喜好点击或放弃点击某一信息源;另一方面,受众也可以简单地成为传播者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传播特征使得公众对网络有一种先天的信赖与亲近,甚至同样的内容通过党报与党报办的网站传递出来,其效果都会有差异,后者更容易让受众接受。
交流直接。思想政治工作要做人的思想工作,深入细致的交流是基本的要求。在网络时代以前,这种交流只能靠面对面的工作来体现,这必然导致工作面有限的结果。而在网络上,一个使用者可以便捷地与另一个使用者以致多个使用者交流,再加上不参与讨论的旁观者,其影响面就更大。而且,网上交流经常是匿名、开放的,这使得交流者间容易形成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气氛。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这种特点,只要是群众关心的话题,只要是群众中存在的思想困惑,在网上都可以讨论交流,这样就可以让工作通过网络入脑贴心。
预警及时。思想政治工作要疏通群众思想,稳定社会情绪,及时发现社会中存在的消极的情绪倾向是非常重要的。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当某一个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只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中发表言论与抒发情感更无障碍,现实中的一切矛盾和内心深处的一切欲念都可以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表达,这既是一种意见表达,也是一种情绪发泄。对此,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重视,从中可以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网络为思想工作带来的有利条件是多方面的,但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上看,网络存在信息混乱、理性缺乏、管理困难和话语霸权的问题。
信息混乱。在网络时代以前,人们接受信息的主渠道是新闻媒体,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这些媒体形成了自己的工作规范,强调的是党性原则与社会效益,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令这种稳定的格局为之改变。传统的新闻媒体上发出主旋律的声音,网络媒体中则会出现与之抵触的非主流声音。由于在网络上传递信息、发表意见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承担责任。因此,各种政治的、社会的谣言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到处流传,再从网上传到网下,造成更消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各种信息垃圾以及色情的暴力的信息也充斥于网上,这些对社会情绪的稳定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理性缺乏。网络为使用者提供了空间上无边界、时间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这使得一些人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一方面,排斥现实生活依赖网络世界;另一方面,在网络中发表意见、接受意见完全跟着感觉走。许多爱好人机交流的网络使用者都有一种反常行为,面对网络可以与其中的陌生伙伴侃侃而谈,但当真正见到其人时却不知所措。这实际上导致个人心灵更加封闭。网络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找到了一条间接化的途径,这既放大了许多人的精神交往世界,又可能限制一些人的物质接触空间。有的由于沉溺于网络聊天或浏览信息,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
管理困难。网络是一种强调个性的传播媒介,它打破传统的传播媒介中受众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得传受双方居于平等的地位,真正实现了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曾提出的循环传播模式。这种个性特征让每一个个体在使用中得到极大满足,但问题就在于:技术上不断鼓励个人化,而管理上又必须强调一定的集体性。个人化是为了张扬个性,集体性是为了维系社会伦理。遗憾的是,集体性的伦理约束力量似乎总是跟不上技术对个人化的支持。一种传播手段的社会控制力越弱,其潜在的危害性就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网络散布谣言,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进行反政府的串联活动,其恶意行为的隐秘性更大,危害性更大,性质也更恶劣。
话语霸权。网络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国际上的强势文化也趁机构建新的文化霸权。在当前的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我国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仅仅占到0.1%和0.05%。这使得传统媒体的国际传播中既存的不平等现象在网络传播中又进一步强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副教授罗斯科普夫(D.Rothkopf)在美国《外交政策》第107期上撰文指出,“美国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取得世界信息流动战的胜利,主导整个媒体,如英国当年控制海洋一样。”作者得意地认为,“美国控制着全球信息与通讯的命脉,其音乐、电影、电视与软件已几乎普及全球。它们影响着几乎所有国家的审美观、日常生活与思想。”事实上,美国在设计全球化进程时,它所考虑的根本出发点并不是什么全球利益、世界大同,相反,它仅仅是从其国家自身利益出发,来安排全球化的方向与节奏。而且,这些设想及努力的确对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崇拜西方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的“西方至上”观念在社会中很有市场。
二、建设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化“不利”为“有利”成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则积极探索利用互取网开展思想教育的新方式,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也从无到有,逐渐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
1999年4月16日,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党员自发建立了一个名为“红色网站”的思想教育网站。网站内容以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验交流、讨论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主。自建成以来,已有超过70000人访问了该网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相继对该网站的建立及活动进行了报道,称之为“全国第一家以思想政治为内容”的网站,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网站开设的栏目主要有学习园地、校园采风、讨论区、时事直击、两课之窗、精彩专辑、业余党校、求是专栏等,并且开展了“世界一流大学你我谈”系列活动、“我看西部大开发”征文活动和隆重推出党员承诺活动等。网站将一些理论著作挂在网上,比如《资本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组织学生学习并开展讨论,还为交流党课活动及支部建设经验,开设有党课风采、支部建设等栏目,将一些优秀活动的总结放在其中。另有在线答疑、优秀论文、革命歌曲等栏目。这些都成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
自红色网站之后,国内又有马克思主义之家、红色中国、红色风暴、思想政治工作之窗、红色世界等思想教育及理论学习网站建立,逐渐形成一股网上思想教育的声音及阵地。这其中,于2000年7月1日开通的“红色世界”是一个规格较高的理论学习网站。该网站主要栏目有红色中华、红军公园、红色信仰、红色经典、红色春秋、红色网景、红色书店、红色少年、红色消息、红色信箱、红色思想家、红色实业家、红色志愿者等,其最大特点是各栏目均设有理论水平较高的主持人。比如“红色信仰”栏目,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反对唯心论和有神论,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它是一个共鸣的家园,对困惑于信仰的人来说它是一个思考借鉴的空间,对于希望参与信仰问题讨论的人来说它是一个无忌的话语场所。
创办这些网站的目的不尽相同,或是学生学习中需要,或是出于理论交流的需要,但一个共同点是:创办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想怀有执着的追求,希望借用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为提升全民的思想理论水平发挥作用。像自费开办“思想政治工作之窗”的石家庄火车站党委书记王跃胜明确地讲,“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拓展了空间,延伸了时间,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时效性,解决了部分‘空白点’和‘盲区’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影响力、渗透力、感召力。网民队伍是一个特殊的队伍,学习、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少年占多数,根据他们的特点来研究和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有利于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同时,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利于解决‘社区’这个薄弱环节。”
从目前已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来看,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影响力太小。有限的访问量表明网站受到的关注很有限,尽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不能与那些日访问量上百万的商业网站相比,但各自可以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只要花工夫扎实建设,就会极大地增强各自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为此,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的建设者应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传播两方面的规律,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改善,力争建设成为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
第一、增强内容的理论性。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是为用户提供思想源泉、进行思想交锋的地方,在内容上,应该重视理论文章的建设,一方面广泛搜集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成为撰稿人,力争让现实中热点的思想问题在网站中都得到体现及引导。理论越彻底,也就越有说服力。为了增强说服力,网站应该注重“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采用多种观点的比较分析,将理论问题讲透、挖深。
第二、增强内容的现实性。人们关注理论是因为现实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人们学习理论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不能变成少数人躲在书斋里从概念到概念的讨论园地,而要成为群众寻找思想武器的源泉。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越演越烈,网站就应通过自己的理论文章来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战斗性和现实性;当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时,网站就应告诉人们这些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趋势。只有抓住现实中的焦点争论,真正为人们答疑解惑,网站才能深入人心。
第三、增强内容的客观性。思想政治工作网站要适应网络传播的特点和新时期公众的心理态势,切忌板起面孔教训人,以教育者自居。体现在内容上,就是要突出客观性的特点,不回避矛盾,不搞片面性,能够用正反事实说话。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工作,而认识的提高与思想的统一都要通过一个又一个台阶,如果内容单调,表情生硬,就不能以理服人,也就不能增强网站的吸引力与理论的说服力。
第四、增强内容的时效性。电视、广播新闻胜于报纸新闻的一大优势就是能随时插播新闻,保持动态效果,而网络更具有这种条件。但反观目前有些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往往是保持数日甚至数月更换一次的频率,这种做法完全是杂志的习惯,根本背离了网络媒体的实时传输特征。显然,如果网络媒体不能保持及时、快捷的优势,读者的阅读欲会大大降低。根据2000年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个网站对网络用户最具吸引力的特点是“网站信息量大、更新及时、有吸引人的服务”,选择者占66.35%,这远远高于“该网站交互性好,能与其他网友自由交流”(7.59%)和“该网站设计精巧,值得学习参考”(6.28%)等指标。说到底,时效问题仍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的当务之急。
第五、增强内容的归属性。网络的归属感取决于用户在一个网站中是否能够找到激起自己共鸣的信息,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其他用户。网络传播是“小众”传播,与此相适,网络信息应力争带给读者以归属感。这种感觉建立在信息为己所需、为己所用上,表现在读者对信息的自主掌握与充分运用上。比如同一条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的新闻,到商业网站和到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查看的网民希望得到的报道与分析内容决不一样,前者更重视信息价值,后者更关注政治与理论意义。共同的价值观可以凝聚一个群体,一个群体也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应当为自己准确定位,让自己的信息带有共同的特征,而读者必然也就对这样的网站产生思想上的、价值观上的归属感。这样,网站归属用户,用户归属网站,特定信息传递的归属感最终转化为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
三、重视BBS中的舆论引导
BBS是网络中的电子公告栏,在这里,使用者可以具有相当自由度地将自己的意见贴上去,与他人进行具有相当自由度的网上谈话。所有在站内注册并通过身份认证的站内合格使用者,经过身份确认可以获得发表文章,呼叫使用者聊天,进入聊天室与其他用户通信的基本权利。
由于BBS具有相当的言论自由度,许多用户会在其中发表现实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因此,它会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或一个单位焦点问题的意见集中发散地。BBS就像旧时的茶馆,各色人等齐聚于此,海阔天空什么都谈,谈完之后拍拍袖子走掉。
BBS的这种特点使得BBS上的舆论常常是多元的,主流的声音在传统媒体中和现实教育中可以简单地占据主导地位,而在BBS中却常成为非议的对象。这种现象不论是在《人民日报》网络版中的“强国论坛”还是在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站”,都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论坛的开放性,它们都成为网民最感兴趣的地方。“强国论坛”是《人民日报》网络版中人气最旺的栏目,而“水木清华站”则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望。
对于这样的新的舆论集散地,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坐视不理,否则网络上的情绪就可能转化为现实中的行动。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又不能简单从事,否则适得其反。面对BBS,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研究新情况,创造新方法,关键是要密切关注,善于引导。要正确引导BBS上的舆论,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
第一、及时性原则。BBS中舆论的形成非常迅速,一个焦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种舆论的导火索。对BBS中舆论形成的这一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了然于心;而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BBS的舆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能做出及时反馈。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燃,是积极引导BBS中舆论的有效办法。及时应对,并不是说发现带有不好苗头的文章后就简单地删去,而是要迅速分析文章涉及事件的性质、真相以及文章本身的情绪,并在这种分析后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针对事件,如果事件的确是存在且事件本身存在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并做出答复;第二类针对发文者,如果发文者不够理智,情绪偏激,就要及时分析并进行疏导;第三类针对多数BBS用户,如果文章反映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就要及时摆事实讲道理并开展讨论。
第二、正面性原则。BBS中舆论经常是情绪的表达与问题的反映,这些问题有些确实存在,有些言过其实,而针对这些问题的意见往往带有很强的情绪化倾向,甚至只是少数人的意见。为此,在开展BBS上的思想工作时,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对提问者,坚持言之有据、评之有理的要求,即有问题可以提,但表达要适度,言辞要恳切,归根结底是要解决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正面引导体现的是客观性、方向性和建设性。不压制意见,但反对无中生有,随意扩大;要采纳意见,重要的是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进入BBS,就能将许多现实中可能激化的矛盾在网上消解。
第三、柔和性原则。BBS的特点是自由开放地讨论,因此,在BBS上开展思想工作也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适应这种特殊环境的要求,以一种宽松的态度柔和的手段来进行交流。即便是对非常情绪化的意见,也不要采取简单批评甚至乱扣帽子的做法。思想政治工作要解疑释惑、凝聚人心,既要理直气壮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恰如其分地让受教育者心服口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思想政治工作的立场必须坚定,手段必须灵活,急风暴雨式的方法往往浮在面上甚至激起抵触,而和风细雨式的方法却常常能润物无声。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将BBS当作反映群众意见的一个重要窗口,平心静气地分析其间存在的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地选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让工作事半功倍。
四、高扬网络新闻宣传的主旋律
面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态势及其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变化,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近一年来多次谈到网络问题,并且一再就信息的导向问题提出意见。2000年8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80分钟”节目主持人麦克·华莱士的专访时就网络问题明确指出:我们希望从因特网中接收有益于中国发展的各方面信息,但我们希望尽可能限制一些不利于我们发展的消息。因特网上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特别是“黄毒”,这对我们的青年一代是十分有害的。我们是要有选择性,正如美国同样也有选择性。关于中国的新闻,美国的报道是很少的。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比我们要高得多,美国的媒体在新闻选择方面要求也是很高的。这就指明了我国政府对网络传播业的看法,发展健康的信息,抵制消极的信息。
9月12日,丁关根同志出席新华社网络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强调“要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我们办新闻宣传网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办新闻网”,“对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对外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把新闻网真正办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并且要求新华社举全社之力办好新华网,办出名牌,办出权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发挥重点新闻宣传网站的作用,成为名符其实的网上宣传的“国家队”。
事实上,国内的主要媒体目前都在全力以赴建设自己的网站。被誉为“中国第一报”的《人民日报》的网络版正式更名为“人民网”,按照网络传播业的机制来组织队伍建设网站,既坚持与《人民日报》一致的导向性与权威性,又力争符合网络传播的规律,与其纸质媒体保持一定距离,这使得其网站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而由上海多家媒体合作成立的东方网和北京多家媒体合作成立的千龙网,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一问世就赢得网民青睐,网页的日浏览量已经突破百万。
建立网络新闻宣传的“国家队”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要求,随着网络传播业的日趋蓬勃与复杂,这一要求越来越迫切。对于肩负这一重任的媒体网站来说,必须立足网络传播业激烈竞争的现实,遵循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点,力争以及时、准确、权威的形象取得网络世界的认同。
目前,我们的新闻媒体网站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制约了新闻媒体网站的发展。为此,认真找出目前新闻媒体网站发展的症结,找到解决办法,才能切实推动新闻媒体网站上新台阶。
第一,从“单一报道”到“综合服务”。改革新闻媒体网站内容单一、覆盖面太窄的缺陷,推动新闻媒体网站内容及服务综合化。目前的新闻媒体网站主要是依托于原有的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建成的,其主要内容就是原有媒体内容的扩充,将传统媒体无法容纳的信息放到网上。但在如今网络新闻异常发达的环境下,任何一个网站打开后几乎都可以见到最新的信息,新闻媒体的新闻内容就显得单薄了许多。对网民来说,打开一个网站,看新闻仅仅是一项内容,查询信息已成为比之更胜的需求,单纯的新闻网站很难在这种竞争中立住脚。
第二,从“景点展示”到“寻幽探宝”。改变新闻媒体网站报道浅显、解释性不够的缺陷,推动新闻媒体网站报道及分析深入化。目前的新闻媒体网站都已经注意提高了新闻的发稿速度与更新速度,但是,整体来说,我们的新闻媒体网站的解释性内容、深入性报道不够,大家似乎都为了抢时间,但“细活”做得不够。要想让读者把某个网站作为了解新闻的主导途径,全面、深入、权威的报道非常重要,采用追踪报道、滚动播报的形式不断深入新闻事件的内核,既吊起读者的胃口,又深化读者的认识,必然会让读者流连忘返。
第三,从“各自为政”到“联合作战”。改革媒体网站布局碎散、影响力过小的缺陷,推动新闻媒体网站资产及实力的规模化。近800家新闻媒体上网是一个发展的好征兆,但过散过滥也不利于发展,与其大家都各自为政,不如联合起来。北京市九大新闻媒体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每天所有的新闻资源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即“千龙新闻网”。网民只要迈进“千龙”,便可网尽各媒体眼中的当日新闻。显然,这样的“豪华阵容”对网民来说具有极大吸引力,这远比大家各自搞出来的九个单一的新闻媒体网站更具竞争力,组合前后的点击率也不仅是1∶9的关系,因为有机组成的整体的影响力必然大于零散部分的简单算术和。
第四,从“平面表述”到“立体演绎”。改变新闻媒体网站形式单调、表现力弱的缺陷,推动新闻媒体网站的表现多媒体化。当前的新闻媒体网站还仅仅是文字加图片的老套路,现代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资料还没有充分使用,网络传输的优势也就无法充分展开。当全球第一个网上虚拟新闻女主播阿娜诺娃正式与网友见面时,其疯狂程度不亚于影迷、歌迷对自己偶像的追求,大量网民涌到其网页参观,甚至令网站因负荷过重而失灵。这显示了网络新闻多媒体传输手段的魅力。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多种渠道同时开通,可以极大地增强网络新闻的竞争力。希望有更多的新闻媒体网站,尤其是传统纸媒体办的网站能跳出原来的窠臼,向真正的多媒体综合网站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