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平时多与家长沟通,从家长那里获得孩子们更多的信息。这样学生和家长就觉得老师是在做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亲人。班主任还应根据班级特点,采纳学生们的意见和想法来布置教室。张贴学生生活照片,学生画得好的作品,兴趣活动组做的手工,漂亮的书法作品等等,让学生觉得他们的班主任是在尽心,精心布置的不仅仅是教室,而是一个温暖的家。这样学生既乐于用自己的心思美化班级,又热爱班级的环境。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护班级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习惯。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和谐成长。爱因斯坦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通过艺术的手段表现科学发现和科学精神,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增强人们的科学精神。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每学期都开展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班主任应利用学校开展的活动,有机地与班级的日常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让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我们利用诵读经典诗文的活动,和班干部在早自修和中午午休的时候组织一些讲故事比赛,古诗朗读,名人名言的背诵。延续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更爱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美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了班级和谐班风的形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群体学习氛围,使日常班级管理更具人性化,同时也增进了教学效果。 四、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 按照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点,如果科任教师不能保持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去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于科任教师与学生交往多限于课堂,这就使得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比较单一。 班主任应该从培养感情这个角度出发,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两个方面,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及时、主动地与科任教师交流本班情况,使科任教师及时掌握班级整体情况。科任老师对班级的基本情况不很清楚,对学生也了解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手段,以适应学生的需要。班主任应及时把班上的基本情况对所有的科任老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如全班总的学习情况,班干部配备,突出学生的表现等等,尤其是那些有突出个性,或者说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让科任老师对本班有大概的了解。接着,把各学科的科代表召集起来,作一次培训。让所有的科代表清楚,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交作业那么简单,而是要充当班级与科任老师之间的桥梁,要积极主动地与科任老师联系,反馈同学的意见给科任老师,同时也要做好同学的工作。 要在学生中间树立和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如果说第一点是要让老师来了解学生,那么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就应该是让学生来了解老师。此外,感情的沟通也很重要,班主任要利用各种机会,增加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感情。比如,各种班级活动邀请科任老师参加等等,通过活动来提供科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从而增加科任教师的班级认同感。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离合作交往能力越来越远,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合作交往能力却往往影响着人们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和谐班级建设中必须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参考文献[1]陈安福等《课堂教学管理心理》.[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1992年四川民族出版社.[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1998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作者简介:闵正芳(1985年9月—),女,汉族,甘肃定西市岷县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岷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智障儿童的教育。
论文作者:闵正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学生论文; 班级论文; 自己的论文; 班主任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孩子们论文; 孩子论文; 《知识-力量》4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