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看法论文_闵正芳

关于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看法论文_闵正芳

(岷县特殊教育学校,甘肃 定西 748400)摘要:作为一名小学尤其是一名城市郊区小学的班主任,如何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其成为新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奠基人生,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笔者从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出发,认为充分遵循儿童发展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充分利用城市郊区独特而又广泛的教育资源,着重谈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关键词:班主任;问题 让每一个孩子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舒展地放飞自己的梦想、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禀赋,就可以给孩子一个愉悦的、幸福的、充实的、可以终生回味的童年。 一、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每天一大早,我总是跟学生差不多时间到校,一到学校就协助学生搞好卫生工作,这样,学生不仅养成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时刻想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光。开展一些跟教学有关的活动,如:写字、朗读、口算比赛等,还让学生评选手抄报,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本学期自开学来,我有意识地通过开展各科活动观察和分析,发展并挑选了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作风正派,有一定组织能力,开创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当班干部选定后,我便加强培养、教育、既要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要根据实际加强指导。特别是对班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如经常佩戴校徽、穿校服等,学习成绩优秀,团结同学、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老师的得力助手。经过不断的培养和努力,终于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让他们分工协作,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我曾带领着他们无拘无束地走在乡间的田梗上,从不顾忌会有什么突发的交通事故,让他们抵近苏北最大的公路立交枢纽,眺望宁海立交桥伟岸的雄姿。孩子的无不惊叹设计人员的匠心独具、施工人员的天工巧夺,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各式车辆,更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了港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交通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 二、童声诵经典,提升儿童的传承意识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经典是中华几千年积淀的人类文明,如何让二者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笔者近年来作了大胆的尝试。郊区的孩子缺少大型的游乐设施,尽管他们也十分向往,但他们应该有、实际上也不乏游乐的项目,诸如跳橡皮筋、打陀螺、推钢圈、掼纸牌、放风筝……我时常组织孩子们游戏,但要求孩子们在肢体运动的同时,口中吟诵经典的童谣或是描写孩提生活、田园生活的诗歌。游戏和诵读是载体,是平台,旨在传唱经典的过程中,让每个孩子幸福地体验他们就是诗中描写的人,过得就是诗样的生活,从而提升他们对经典的传承意识。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充分挖掘学校周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去编织、去放飞自己的梦想。作为一所郊区小学,可供孩子们动手的场景、材料比比皆是、俯首可得。 三、营造班级氛围 1.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让班级焕发生命力。大家都是集体的一员,我们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当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班主任应主动送去一杯热水,问寒问暖,只要一有空,就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爱好,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平时多与家长沟通,从家长那里获得孩子们更多的信息。这样学生和家长就觉得老师是在做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亲人。班主任还应根据班级特点,采纳学生们的意见和想法来布置教室。张贴学生生活照片,学生画得好的作品,兴趣活动组做的手工,漂亮的书法作品等等,让学生觉得他们的班主任是在尽心,精心布置的不仅仅是教室,而是一个温暖的家。这样学生既乐于用自己的心思美化班级,又热爱班级的环境。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护班级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习惯。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和谐成长。爱因斯坦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通过艺术的手段表现科学发现和科学精神,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增强人们的科学精神。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每学期都开展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班主任应利用学校开展的活动,有机地与班级的日常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让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我们利用诵读经典诗文的活动,和班干部在早自修和中午午休的时候组织一些讲故事比赛,古诗朗读,名人名言的背诵。延续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更爱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美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了班级和谐班风的形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群体学习氛围,使日常班级管理更具人性化,同时也增进了教学效果。 四、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 按照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点,如果科任教师不能保持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去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于科任教师与学生交往多限于课堂,这就使得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比较单一。 班主任应该从培养感情这个角度出发,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两个方面,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及时、主动地与科任教师交流本班情况,使科任教师及时掌握班级整体情况。科任老师对班级的基本情况不很清楚,对学生也了解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手段,以适应学生的需要。班主任应及时把班上的基本情况对所有的科任老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如全班总的学习情况,班干部配备,突出学生的表现等等,尤其是那些有突出个性,或者说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让科任老师对本班有大概的了解。接着,把各学科的科代表召集起来,作一次培训。让所有的科代表清楚,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交作业那么简单,而是要充当班级与科任老师之间的桥梁,要积极主动地与科任老师联系,反馈同学的意见给科任老师,同时也要做好同学的工作。 要在学生中间树立和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如果说第一点是要让老师来了解学生,那么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就应该是让学生来了解老师。此外,感情的沟通也很重要,班主任要利用各种机会,增加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感情。比如,各种班级活动邀请科任老师参加等等,通过活动来提供科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从而增加科任教师的班级认同感。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离合作交往能力越来越远,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合作交往能力却往往影响着人们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和谐班级建设中必须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参考文献[1]陈安福等《课堂教学管理心理》.[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1992年四川民族出版社.[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1998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作者简介:闵正芳(1985年9月—),女,汉族,甘肃定西市岷县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岷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智障儿童的教育。

论文作者:闵正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关于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看法论文_闵正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