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哲学体系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体系论文,莱布尼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莱布尼茨生前没有留下一部自己满意的哲学著作,当然也不可能用一种系统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在哲学方面的所有主要著作都是为了某个人而写就的:《单子论》是为欧根尼写的,《神正论》是为普鲁士王后而按笔记改写的,《人类理智新论》是为批判洛克的理论写的。他的真实思想,更多地散见于与朋友的大量通信中,所以罗素才断言说,莱布尼茨建立了两种哲学理论。一种是他在公开发表的著作中所叙述的媚俗理论;另一种是他在书信中告诉熟人的隐秘的理论,后者甚至表明他是一个比人们所希望的更为深邃的思想家。①莱布尼茨哲学文献的复杂性给后人对其思想体系的探索带来了少有的困难,或许正因为如此,三百年来才不时有人试图揭开这一历史之谜。本世纪以来,由于一些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莱布尼茨遗稿的全部发表,为尝试完成这一使命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这也是本文得以写作的一个基本条件。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追述莱布尼茨哲学体系的基本思想线索。
一、单子本体论
莱布尼茨哲学体系的“拱心石”,通常被称为“单子论”,他自己则称之为“前定和谐系统”。他的哲学体系是庞杂的,明显带有调和或折衷的成分,出发点是他对单子的理解或规定。他写道:“单子--希腊词,意为一个或单纯。复杂的实体或物体是杂多;单纯的实体、生命实体、灵魂实体、精神实体都是单纯的。单纯的实体应该必然地到处都有,因为没有单纯的实体也就没有复杂的实体。”所以,“单纯的实体是一定存在的”②。随后,莱布尼茨给出了单子的几种规定性:
(1)单子是最小的精神实体。莱布尼茨认为,作为世界实体的那种东西必须是某种不能再分割的、最单纯的东西(“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③。而物质恰好不是这样,一个物体不管多少,也总是具有广延性,就是说可以再分割,因而不可能成为宇宙的最基本单位或世界的始原。这样,“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只有精神才是最单纯的实体,它不具有广延性也无所谓可分性。其次,作为世界实体的东西必须是能动的,而物质的本性恰恰是受动性,所以不可能是宇宙的实体。只有精神才是能动的,这种实体就是单子,它没有部分,因而也“不可能有广袤、形状、可分性”④,是最小的单位。
(2)单子是上帝创造的。由于单子没有部分,因此“根本不必怕单子会分解。根本就不能设想一个单纯的实体可以用什么方式自然地消灭。”“同样理由,也根本不能设想一个单纯的实体可以用什么方式自然地产生,因为它是不能通过组合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说,单子只能突然产生,突然消灭,这就是说,它们只能凭借创造而产生,凭借毁灭而消灭”。⑤或者说,单子只能由上帝创造。其言下似也包含着世界万物都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之意。
(3)单子是各自彻底孤立的实体。单子没有部分,或者说“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不论实体或偶性,都不能从外面进入一个单子”,自然“也没有办法解释一个单子怎样能够由个别的创造物在它的内部造成变化而改变”。⑥因此,单子是绝对封闭、各自独立、彻底孤立的实体,相互间不存在任何真正的作用和影响。
(4)每个单子各具不同的质。单子既是最小单位,也就失去了量的规定性,彼此间也不再会有量的差别,但却具有一定的质及其差别。因为“单子必须有一些性质,否则它就不会是存在物了。单纯的实体之间如果没有性质上的差别,就无法觉察事物中的任何变化,因为存在于复合物中的东西,只能来自单纯的组成部分,单子如果没有性质,也就不能彼此分别,因为它们之间本来没有量的差别。”所以,“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因为在自然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在其中不可能找出一种内在的差别或基于一种固有特质的差别。”这种观点后来衍出一句流行的话: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⑦其原因,依莱布尼茨之见,不过是来自构成事物的元素--单子的差别而已。这个个体化的原则是莱布尼茨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5)单子运动变化的原因在自身。“一切创造物都是有变化的,因而创造出来的单子也是有变化的”,只是它是“形而上学的点”,不可能由外来的原因造成其变化,只能“从一个内在的原则而来”⑧。作为实体的单子的本性不在广延而在力,每个单子都是一个“力的中心”。由于单子本身就具有力,因此它以及它所构成的事物就能在内在力的推动下运动变化。这样,“我们可以把一切单纯的实体或创造出来的单子称为隐德来希,因为它们自身之中具有相当的完善性,也有一种自足性,后者使它们成为其内部活动的源泉,也可以说,使它们成为无形体的永动机。”⑨
(6)单子的基本属性是知觉。“单子是不能消灭的,它也不能没有任何状态而存在下去,这种状态不是别的,正是它的知觉。”⑩而所谓单子的变化,就是在欲望推动下,从一种知觉向另一种知觉的变化与过渡。(11)这种知觉和欲望之所以在一起,是由上帝根据自身的权力、知识和意志的模式创造出来的。欲望推动单子运动和变化,知觉则反映自身和他物。因为“上帝在规范全体时注意到每一个部分,特别是注意到每一个单子。单子的本性既是表象,所以任何东西都不能限制单子只表象事物的一部分”,相反,上帝努力“使每一个单纯实体具有表现其他一切事物的关系,并且使它因而成为宇宙的一面永恒的活的镜子”。(12)这样,莱布尼茨不仅以他的神学观点接近了存在物和运动不可分割的思想,而且以一种近乎现代全息论的观点,论述了个体和整体、有限和无限紧密结合的普遍联系主张。
以单子的如上规定为出发点,莱布尼茨展开了他的本体论原则。
第一,连续性原则。莱布尼茨把宇宙看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由于单子内在欲求的推动,单子的知觉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这样的单子构成的事物便形成了一个不同等级的连续发展的系列。尽管从理论上说,这个系列可有无限多的等级,但是按照知觉的清楚度和明晰度可以把它们集中划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也就是最低级的单子只有“微知觉”,称之为“赤裸的单子”,无生命的东西就是由其构成的;第二类较高级的单子具有比较清晰的知觉,而且具有统觉并伴有记忆,称之为心灵,一般的动物等都是由这类单子构成的;第三类再高一级的单子不仅有清晰的知觉和记忆,而且有理性或自我意识,能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称之为精神,人就由这类单子构成的,他既具有赤裸的单子,也具有心灵和理性;第四类最高级的单子只具有清楚明晰的知觉,是纯理性纯精神的全智全能,一切必然真理都包含其中,这就是上帝。可见,从赤裸的单子到上帝,世界上的一切都受连续性原则支配。宇宙是一个连续的序列,是一个规定的渐次的阶梯。在此,莱布尼茨既肯定单子是不可分的,又肯定单子变化“都是连续的”,表明他力图把间断性和连续性理解为对立统一的立场。正是凭借连续性原则的帮助,莱布尼茨从有限量的关系出发得到了无穷小量之间的关系,接近了极限的思想。
第二,前定和谐原则。莱布尼茨又称“最高原理”,它是针对原则上各自独立的单子如何能同时一致行动的问题提出来的。在莱布尼茨看来:虽然每个单子都是孤立的,并且各自知觉的宇宙不同,但是众多单子的知觉总体并不是乱七八糟、毫无秩序的堆积。每个单子的发展总是和其他单子的发展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井然的宇宙秩序。这是因为上帝在创世之初已把每个单子的全部发展过程预先安排好了,上帝是整个世界以及其中一切事物存在的“充足理由”。然而,“如果上帝的伟大和善不为精神所认识和崇拜,就根本没有上帝的荣耀可言。”同时,“作为建筑师的上帝,在一切方面都是满足作为立法者的上帝的。因此罪恶必然凭借自然的秩序,甚至借事物的机械结构而带来它的惩罚;同样地,善良的行为则通过形体方面的机械途径而获致它的报偿,虽然这是不能也不应当经常立刻达到的。”(14)不难发现,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原则虽散发着强烈的僧侣主义气息,却也并末否定单子的实际地位和自由活动能力,实际上剥夺了上帝干预世界具体进程的权力,后者的伟大光荣史只不过剩下在宇宙形成之前对它的秩序规范而已。这种对宗教神学的潜在、不自觉的批判,同欧洲十七世纪开始流行的自然神论的基本精神是基本一致的。这使得莱布尼茨在处现数学问题时往往十分大胆,并且只看重结果的正确性,而不去深究具体的细节和过程,(15)从而做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发现和发明。
第三,普遍联系原则。这是莱布尼茨前定和谐原则的一个直接推论。因为“既然全体是充实的,因而全部物质是连接的,既然在充实中所有的运动都按距离的比例对远处物体发生影响……因此一切物体都感受到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因而观看全体的人能够在每一个物体中看到各处所发生的事,以至过去或未来所发生的事,在现在中观察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甚为遥远的事”。(16)“个体包含着似手处在萌芽状态的无限的东西”。(17)因为“尽管单子是不可分的,但它具有复杂的意向,即含有无数的表象,其中每一个表象都寻求着自己的特殊,同时这些表象由于和一切其他事物有本质联系而处在单子中。”(18)所以,“每个创造出来的单子都表象全宇宙”。(19)正是“这种一切事物对每一个事物的联系或适应,以及每一事物对一切事物的联系或适应,使每一个单纯实体具有表现其他一切事物的关系,并且使它因而成为宇宙的一面永恒的活的镜子”。(20)在这里,莱布尼茨通过思辨的方式猜测到了有限与无限、个别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是特种的辩证法,而且是非常深刻的辩证法”。(21)
总括以上三个原则,连续性是用来调和精神和物质的对立(赤裸单子的总和就是我们称之为物质的东西);前定和谐是用来调和“不可分点”(间断)与“连续性”的矛盾以及身心的对立;普遍联系是为了调合有限与无限、个别和一般、部分和整体的矛盾。它于表现莱布尼茨哲学在政治上的保守性和妥协性的同时,也折射客观物质世界丰富多彩的辩证性质,因而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基石。
二、先验认识论
对莱布尼茨来说,认识不过是单子活动的结果而已,是人类心灵这种较高级的单子的“知觉”在其内在原则推动下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唯理论者,莱布尼茨显然不能接受心灵的活动受外物支配的主张,因而提出一种身心“平行论”,认为肉体遵循机械法则,心理活动则只能由心理原理来解释。这就是他的先验认识论。
(1)心灵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
为了捍卫理性主义,莱布尼茨于1704年前后写了一部认识论专著--《人类理智新论》,采取对话的方式对英国经验论者洛克的《人类理解论》逐章逐节甚至逐段逐句地进行了反驳。反驳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人的心灵究竟是块“白板”还是具有某种天赋观念;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究竟起源于感性经验还是天赋原则;灵魂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它是否永远在思想。核心问题是第一方面的问题。
在《人类理智新论》的序言中,莱布尼茨不仅开宗明义,提出他和洛克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分歧,而且直接断言人心中存在着天赋观念。他说:“我一向是并且现在仍然是赞成笛卡尔先生所曾主张的对于上帝的天赋观念,并且因此也认为有其他一些不能来自感觉的天赋观念的。现在,我按着这个体系去得更远了:我甚至认为我们灵魂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是来自它自己内部,而不能是由感觉给予它的”。(22)莱布尼茨接着阐述了自己和洛克分歧的历史根源:“他的系统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较密切,我的系统则比较接近柏拉图。”(23)与此同时,莱布尼茨也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作了某些修改,认为人的心灵虽然“原来就包含着一些概念和学说的原则”,但是它们并非是清楚明白的,而只是作为一种自然禀赋潜在于人心之中。因此,只有经过感觉的唤醒,才能逐渐使之清楚明白起来。当感官和外界对象相遇时,潜在的天赋观念与真理就象火花一样显现出来,即由天赋的潜在能力变成清晰的确定的观念,于是就有了认识。只是“感觉不足以使人看出真理的必然性,……对于一个普遍的真理,不论我们能有关于它的多少特殊经验,如果不靠理性认识了它的必然性,靠归纳是永远也不会得到对它的确实保证的。”(24)所以,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心灵先天所具有的。
(2)认识是个过程
莱布尼茨在探讨认识论时,力图把认识理解为一个发展过程。他认为认识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由模糊逐渐变清楚的过程,并且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在《以理性为基本的自然和神恩的原则》一文的结尾,莱布尼茨写道:“最高的幸福(这种幸福会伴随着对上帝具有的非凡的想象力或认识),从来不会是完满的。因为上帝是无限的,不可能被完全认识,这样,我们的幸福将不在于,也不应该在于一种完全的欢乐之中,似乎除此之外,我们将别无所求了--而是在对于新的有趣的事情和新的完满的不断追求和进步之中。停滞不前只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愚笨起来。”(25)这与当时流行的把认识看作一成不变的笛卡尔的一次完成论及洛克的一次反映论是大为不同的,它以思辨的僧侣主义形式折射着深刻的辩证发展思想,也是对数学认识深层本质的掌握。
(3)主体具有能动性
针对洛克在认识主体到底是精神还是物质问题上的游移不清,莱布尼茨明确提出只有较高级的单子--“灵魂”或“心灵”才是认识的主体,感觉和思想这种能力只能属于非物质的心灵这种精神实体,而物质由于是单子派生的,只有机械的不能自己的运动,因此按其本性来说,不可能具有感觉和思想能力。不仅如此,心灵作为实体在本质上还是能动的,因为“凡是不活动的东西,凡是不含有活动力的东西,就决不是实体”,“能动性是一般实体的本质”。(26)人的心灵不仅具有一般实体的“单一性”、“独立性”、“独特性”、“自身同一性”乃至“自然永恒性”等主体条件,还具有理性,具有对世界的意识的或是反省的认识即统觉,因而能够上升到自我认识和认识上帝。(27)所以“只有理性能建立可靠的规律。”(28)正由于对能动性等一系列主体规定性的揭示,莱布尼茨才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个为主体性原则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第一个走上从实体转变成主体的道路的人。(29)
当然,莱布尼茨在他的先验认识论中也容纳了一定的经验论因素,但这是在理性无能为力的境况下输入的,集中表现为他的两种真理说。他说:“有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30)推理的真理是指从一些先天的概念、原则演绎出来的知识,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事实的真理是通过归纳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到的结论,如经验科学的一些命题。莱布尼茨承认经验科学知识也是真理,表明它已试图与经验主义联姻,走出笛卡尔、斯宾诺莎以来理性的藩篱,从而使自己的学说带有某种折衷或过渡性质。这也反映出,“突破经验论和唯理论片面性的时代已经不远了。(31)
三、多元方法论
莱布尼茨在哲学上是个多元论者,其“宇宙”的构成基质就是无限性质各异的单子。这对莱布尼茨在方法论上的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
(1)逻辑主义方法论
一般说来,唯理论者莱布尼茨的方法论主要是逻辑主义的,他除了同笛卡尔一样,把观念的清晰性作为它们真实性的基本标准,还第一次把严格地应用逻辑规则作为思维真理性的标准,认为真正的知识并不导源于经验,因为宇宙是个逻辑体系,只有理性能掌握它。他说:“我们的推理是建立在两个大原则上,即是:(1)矛盾原则,凭着这个原则,我们判定包含矛盾者为假,与假的相对立或相矛盾者为真。以及(2)充足理由原则,凭着这个原则,我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总是不能为我们所知道的”。(32)以前一原则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是推理真理,以后一原则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是事实真理。推理真理又叫必然真理,关于它的概括,莱布尼茨认为:“当一个真理为必然时,我们可以用分析法找出它的理由来,把它归纳为更单纯的观念和真理,一直到原始的真理。”而“原始的原则是不能够证明的,也不需要证明。”(33)“原始的理性真理是那样一些真理,我用一个一般的名称称之为同一的,因为它们似乎只是重复同一件事而丝毫没有教给我们什么。”(34)因此,“下定义不是别的,无非是把那些观念清楚地揭示出来。”(35)必然真理包括数学、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神学、法学等,它们是可以由理性自身确立的真理性,而不用按照具体的外界存在。而偶然性真理则不然,它的提出必须有充分理由。“充足理由也必须存在于偶然的真理或事实的真理之中,亦即存在于散布在包含各种创造物的宇宙的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中。”(36)也就是说,一个感觉所反映的A事物的存在是以B事物的存在为依据的,B事物的存在又是以C事物为依据,……如此下去,充足理由应当存在于整个系列的联系之中。只有这样,事实真理才具有必然性。偶然真理难以用理性判断真假的关键在于它的反命题是可能的。因此,莱布尼茨发明了一个术语,叫作“不可共存”或“不可共能”(imcompossible)。偶然真理中的正反命题各自虽然都是可能的,但它们是不可共存的,两者中只有一个并且必有一个是真的,而从它们每一个出发,可以推出与它们各自“可共存”的若干命题,两个命题系列不可共存。这两个系列构成这正反两命题的“理由”,我们可以通过理由的充分程度来辨别真理。最终,那个不是真理的命题虽然自身是可能的,不包含矛盾的,却与世界的充足理由不可共存。充足理由律的这种用法,颇似现代逻辑实证论的证实系列,就是说,命题的意义存在于证实的方法之中(37)。由此也不难看出,即或在充足理由中,矛盾原则仍是莱布尼茨判别认清真理性的核心,因为在他看来,偶然真理就是间接的逻辑推理,其必然性也就是指逻辑的必然性。莱布尼茨的逻辑主义方法论对后世的逻辑哲学特别是数理哲学有很大影响,现代数学哲学中的逻辑主义就完全接受了他的观点,(38)因此,他是最早在逻辑学中为数学寻求根据的人。(39)
(2)直觉主义的方法论
莱布尼茨是个以对一切知识的追求为已任的学者,他不仅承继了笛卡尔、斯宾诺莎一贯的唯理论传统,而且将理性主义原则扩展到在前者的哲学中遭到拒斥的许多领域。其结果,便是使他的研究蒙上两重色彩:大胆的直觉主义和理智的独断论(40)。仅就前一方面而言,主要表现为:第一,从哲学出发去理解科学活动及其本质,譬如数学就仅是其哲学探索的一种智力模型,就如马克思所说,他的微积分是“原形光蕴”,即是通过形而上学的解释假定的(41)。第二,注重理智运演的过程和探究结果。他相信,假如他清楚地给出了适当的运算法则,并且把它们应用得恰当,就一定会得到某种合理的、正确的结果。他似乎觉得,根据充足理由律,他就可以在这方面来实现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变(42)。第三,他在很多创造性研究中,总是自觉地意识到是在创立一门新学科,无论是单子论、组合术、微积分,还是逻辑学、法学等,都留下了他自觉地进行学科建设的印迹,他对内容的形式表达方面的重视就是例证。据此可以说,莱布尼茨确实是科学史上直觉主义的奠基人,只是与今天的直觉主义理性不足之不同,他是理性过头了的直觉主义。
(3)形式主义方法论
在近代以前,对理论内容形式化的重视还没有超过莱布尼茨的人。欧几里德注意形式化,但那是一种内容形式化即形式还紧紧地受限和依附于内容。莱布尼茨的形式化革命是超越内容的符号化,尤其是他的数学形式化,更是真正的现代意义形式化的始祖。在一切科学中,他所建立的“通用数学”及无穷小运算,都是符号和术语体系的极好范例。莱布尼茨的“通用语言”构想,提出了表意符号语言的思想,是现代逻辑所使用的人工符号语言的基础;他的“通用数学”构设了逻辑演算,是现代逻辑中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的基础。全部的现代逻辑就是建立在这两种工具基础之上的。更广泛一些,他试图通过形式化方式统一一般科学的计划,也是现代分析哲学所由以出发的基本观念。(43)
在微积分研究中,莱布尼茨也是特别强调分析理论的形式结构和体系的构建的。事实上,正是他的形式化记法的优越性对于微积分在欧洲大陆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很难想象,如果微积分仍然停留在它的初创者所用过的那些粗糙的不完整的记法上,那它今天是否还会这般有力。基于此,人们也说莱布尼茨是现代形式主义方法论的始作俑者。看来,对于这样一位博大精深的学者,从哪个视角都可以发现有价值的创造,并且如何评价这种创造也不过分。但我们认为,综合以上论述,把莱布尼茨方法论的总的结构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看是合适的。(44)这种体系是按照准确的本体论原则建构起来的,从属于实现思辨形而上学目的的格局,这个目的试图“在理智活动的各个领域内的那些早期传统间的看起来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中创造出一个新的综合。”(45)因此,他是一个以理性为核心的整体论者。他把本体称为上帝,只是基督教文化传统的一种反映(46),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共通的特征和秉赋(47),所不同的倒是“莱布尼茨是半个基督教徒,……他用智慧、理性来限制上帝的恩惠和万能。但这种理性无非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室,无非是关于自然界各个部分的联系、整个世界的联系的观念;他通过对有神论的否定来肯定、维护有神论。”(48)
注释:
①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第1版,第166页。
②⑨⑩(27)(28)见K.C.巴克拉捷著《近代哲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09、212、342、214页。
③④⑤⑥⑧(11)(12)(13)(14)(16)(19)(20)(23)(26)(30)(32)(33)(36)《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483~485、492~499、303、301、501~505、519~520、488~489页。
⑦(47)《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第39、5页。
(15)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第93页。
(17)(18)(48)费尔巴哈:《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商务印书馆1979年10月第1版,第82、202页。
(21)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10月第1版,第431页。
(22)(24)(34)(35)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36、49、45、412页。
(25)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598页。
(29)张世英等编《哲学与人》(“德国哲学中人的理论”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99页。
(31)朱德生等《西方认识论史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194页。
(37)(39)P.W.海如伦著《西方认识论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42、41页。
(38)夏基松、郑毓信:《西方数学哲学》,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第21页。
(40)(44)刘啸霆:《莱布尼兹:微积分学中的理性倾向》,《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12期。
(41)马克思:《数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85页。
(42)卡尔·B·波耶著《微积分概念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222页。
(43)章士嵘:《西方认识论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101页。
(45)G.Mac Conald Ross,LEIBNLZ,Oxford Vni Versity Press 1984,P4.
(46)陈宣良:《理性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