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误操作事故给电网、设备、人身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轻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受伤.重者造成主设备烧毁、电网大面积停电、人身死亡。因此,确保电网安全运行,防止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我们每个电力职工应该重视和深入探讨的问题。找出可能的种种原因,并总结出预防和控制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电气误操作;原因;措施
前言
现在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防误闭锁技术已日臻完善,从机械式防误闭锁装置发展到微机式防误闭锁装置,但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仍会碰到电气误操作事故,给设备、人身造成巨大的危害,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综合分析这几年所发生的典型误操作事故中所暴露的问题,可以看出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操作人员未认真落实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及防止电气误操作管理规定而违章操作;操作管理上不规范不标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差、业务技术不过关、防误闭锁装置管理不规范值班员随意解锁、习惯性违章又屡禁不止;误操作事故也就不断发生了。因此,正确分析影响操作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对提高运行管理水平防止误操作确保人身、设备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气误操作事故产生的原因
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值班员操作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操作,也是电气误操作发生概率大、影响也大的一种典型操作,它有着严格的操作制度。变电运行值班员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结果就是误操作事故。电气误操作指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接地线或接地刀闸合闸、带电挂接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等。下面就以倒闸操作为例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
(一)操作人员责任心、业务技术不强
操作人员业务技术不过关或安全责任心不强是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得不到落实而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根本原因。在现实工作中主要表现为老职工对经常性操作思想重视不够,容易麻痹大意;新进站值班人员单独作业;新设备投运前未对值班人员进行培训;单位也未及时组织编制、学习现场运行规程与《安规》等。
(二)安全组织措施未落实
1、不遵守操作票管理制度,违规“操作”。
不认真执行操作票管理制度,无票操作、草票操作或不“遵票”操作。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有的值班人员不遵守调度纪律,不经调度同意,擅自操作;有的在接到调度下达的操作命令票后不及时填票,直到操作前几分钟才草草填写,使其正确性得不到保证;有的操作前不填写操作票,或不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有的不持票进行操作;有的虽持票操作,但不逐项唱票打勾操作。
2、不认真执行操作要求
操作前,有的未认真核对调度命令和操作票;有的不先在模拟图(或微机防误装置、微机监控装置)上进行核对模拟预演;有的不检查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有的不审核操作票或上一班移交的未完成操作票;有的监护人、操作人不了解、不熟悉系统接线及设备当前运行状况等。
操作中,不认真执行监护复诵制度,习惯性违章操作还时有发生。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有的操作人员在倒闸操作中图省事方便跳项、并项操作,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有的操作人员擅自操作;有的监护人、操作人共同操作或监护人代替操作人操作;有的未按操作票填写的顺序逐项操作造成操作漏项。
3、调度员的失误
调度失误主要表现在当班值班调度员下达错误调度命令、错误安排运行方式、错误下达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或错误下达其投退命令。另一方面倒闸指令的发受令有误(双方或单方未录音),听错与发错时有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值班人员责任心差,失去监听;调度命令不清晰、不准确,值班操作人员仅凭主观猜测和臆断进行操作;发错是因为调度指挥人员有的对调度规程不熟悉,也有的未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接线情况盲目下达调度操作命令等。
(三)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
防误装置是电气误操作的最后一道防线----技术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防误装置往往不受重视,经常出现防误装置的万能钥匙管理不善,随意使用万能钥匙擅自解锁;有的不熟悉防误装置的闭锁功能,误判断防误装置失灵,强行解锁而造成误操作;有的防误装置已损坏而未能得到及时修理或维护不当而造成其机构失灵、卡涩现象等,致使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形同虚设。不认真执行防误装置的管理制度,势必造成恶性误操作事故。
通过以上的具体分析,针对其主客观原因采取防误操作的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能有效地减少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二、减少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努力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操作。
综观安全事故通报,事故的发生除少数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所造成外,大多数与人为因素有关,作为一名变电站值班员,其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变电站安全生产。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员工综合素质教育,主要是安全生产、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教育与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业务水平,在思想上筑牢防误操作的第一道防线。
二是将各项运行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对每位运行人员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培训,从一开始就使其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规范化操作的习惯,结合定期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教育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自觉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真正实现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严格事故处理,开展反违章活动
综观事故通报,发生误操作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职工违规操作。故要在“严”、“防”字上下功夫。对事故的处理,要严格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严格对违章人员的处罚,特别是对造成后果的违章人员要按规定从严处理,以示警醒,并作为一项定性的考核指标跟员工的绩效挂钩。
(三)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电气防误操作安全措施
1、制订防误操作工作规定
我们应根据“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中对防误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防误工作规定,使防误操作的组织措施(即两票三制)、技术措施(设备的防误装置)落实到每一项电气操作、每一个操作环节和每一处设备上。结合安全检查和日常维护,组织运行人员对设备铭牌、图纸资料、现场操作规定、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核对,与实际设备不符或不清楚的要即刻处理,以确保正确、清晰。
2、加强防误装置的管理工作
所有运行人员应熟悉防误装置的管理办法,做到“三懂两会”(懂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会操作、维护)。防误装置应列入运行交接班管理,防误装置是否正常应在运行日志中记录清楚。明确防误专责人(防误专责人必须懂得简单的维护、恢复、故障处理技能)的职责,建立防误装置台帐,制定电气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规程和检修、维护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要把防误闭锁装置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防误装置准确率、完好率、投入率达到100%。其次要对操作中发生防误装置异常或障碍进行记录,最重要的是要认真执行《防误装置解锁规定》,决不允许未经批准擅自解除防误闭锁装置,发现不按规定自行解除防误闭锁装置的人员,不论解锁操作是否造成后果均需严肃处理,以确保安全操作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结束语
为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要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运行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在操作中谨慎认真严格执行各项规程和制度,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以高度责任心对待每一项操作;正确使用防误闭锁装置,使之发挥更大作用。这样我们就能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论文作者:沈洁1,袁黎明2,柳平2,张波2,方英2,周大群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操作论文; 装置论文; 事故论文; 电气论文; 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