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淅川县电业局 河南淅川 474450)
摘要:国家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量不断增加,变电运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影响着社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为进一步提升变电运行的可靠性,本文将对变电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进而为提升变电运行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问题;改进策略
引言
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系统工程,而变电站是现代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时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利用电力系统中的高压交流电达到变电与配电的目的,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1变电站的含义以及运行维护的特征
所谓“变电站”,也就是那种专门改变电压,调配电能,并且转变电压的电站,简言之就是一个改变电压的场所,是电力线路当中的某些节点。以不同的职能范围为划分依据,变电站可以分成两类:①降压变电站;②升压变电站;再根据其在电网里的地位,变电站又可以划分为几类,分别是是终端变电站,枢纽变电站等。普遍情况下,变电运行维护的过程包括了操作方面,管理方面和维护方面,并且大多情况下,维护的进行要以有关规章制度为准。
2变电运行中易出现的隐患问题
2.1 变电运行中操作隐患
变电运行中变电工作人员负责变电运行的操作,他们是否规范操作对于保障变电运行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工作中存在较多变电设备,并且变电操作相对乏味,这种情况下变电工作人员难以集中精神进行工作,同时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强烈安全意识,进而在具体工作中出现错误操作,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设备、电网、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表现:第一,无票操作,或未按照要求使用操作票;第二,没有执行逐项打钩的操作程序,漏顶或跳顶操作引起事故;第三,不清楚系统运行方式,未依据模拟图运行设备;第四,针对防误装置没有开展有效管理。
2.2目的性不够明确
当前电力系统迅猛发展背景下,变电设备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无疑对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电力企业在变电运行维护与管理上所采取的仍旧是传统设备和方法,一旦设备有故障问题出现其解决措施也是按照以往经验来解决,新的技术手段极为缺乏,且执行过程并未结合实际的变电设备运行情况,导致变电运行维护和管理过程很难与一些新兴设备相适应,甚至故障隐患出现时不能够被及时发现,这对于电力的正常供应显然是极为不利的。在常规检查不能有效落实的情况下,这类问题尤为突出,在运行维护过程中不仅会给变电设备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同时也很难为检修维护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变电设备维修工作也因此被延误。
2.3变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对变电设备的运行,要加强日常的巡视检查,发现设备异常运行情况要仔细分析图案找出解决措施:针对电气设备异常的原因分析,可以从声音、振动、温度等多方面开展开;巡视设备的时间要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设定;对于运行不良的设备要合理增加巡视次数,对于变电运行设备的维修,运维人员要做好相关的验收工作,对不符合标准的要及时作业改正;对于二次保护等方面也要加强检查,避免出现不符合标准的维修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变电运行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不高
变电的日常管理是人来完成的,所以人员素质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存在较大的影响。一个具备责任心的管理人员能够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有些个别的电力运行人员管理素质较低、水平较差,也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并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就上岗工作,责任心严重缺乏,在实际工作中根本不考虑运行的安全性,明明知道存在安全隐患却不采取任何的处理措施,为了省事儿不去理会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
3变电站运行维护控制措施
3.1加强变电运行维护的检查
在管理体系中,包括了变电设备的管理、故障信息的记录、工作人员的操作记录和维修工作的登记等。技术工作人员应该对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检修流程进行详细记录,对电力设备的检修方法进行科学选择。即在检修之前,应该对检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情况有所了解,进而通过详细的数据对设备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在计划中,除了对设备本身进行考虑之外,还要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如检修时间接近雷雨季节,那么就要将对电力设备及线路的防雷性和防雨水的检修作为重点;在检修过程中,应将检修的主要力量集中到重点的检修管理项目,对于这些重点检修项目,要制定出具体的检修细则,明确检修的程序;在检修完成之后,需要形成必要的记录,将检修所用的方法,检修的步骤以及检修所耗费的时间等相关信息记录下来。
3.2严格执行变电运行维护的程序化管理
要想实现变电运行维护的程序化管理,首先需要提升运行维护人员自身的责任感,这里强调的责任感既包括运行维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素质,同时也强调人员是否具备岗位责任意识,这是保障变电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为了切实提升变电运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除了相关的技术培训外,为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也能够有效提升其责任意识,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优化专业技能,真正在岗位工作中做到举一反三,学会对自我工作进行总结。此外,程序化管理还需建立必要的绩效考核制度,重视质量与效率,与经济利益适当挂钩,让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紧迫感,这也能够提升变电运行维护人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3.3设备验电
在变电的实际运行中,对变电设备的线路及实际运行情况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在接地线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设备验电工作,对变电设备内部的电压进行仔细的检查,从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在验电设备的实际操作时,需要对设备的线路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其位于高压电的两侧。同时,对于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也应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性,并严格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来进行对变电设备的安全保护。
3.4确保断路器在需要时能保护跳开
线路出现接地故障之后,非故障相的电压持续升高,导致了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情况发生,导致了电流互感器以及避雷器等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将这些设备烧毁。因此,要安装短路安全装置,比如在主变高低压侧都需要安装断路保护器,确保整个系统安全运行,即使一侧发生异常,也可以及时的跳开开关,确保整个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结语
当前变电运行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对变电系统的有序运行产生影响。相关电力企业应当强化对变电运行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变电运行的可靠性水平,最终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变电运行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强化研究,最终保障变电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论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运行管理与故障处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4).
[2]韦佳.探讨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9):83-84.
[3]冯定东.试论变电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4):147-148.
论文作者:吴霖涓,杜翠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设备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变电站论文; 工作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