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再解析论文

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再解析论文

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再解析

周世良

(乐山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摘 要: 科学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奠基石理论,今天,虽然时代巨变,但并不表明这一理论就过时了。其实,只要准确把握好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仍然能很好解答今天的诸多现实问题。而要深刻把握好这一理论,就要做到:首先,精准掌握人类劳动的定义、要素、类型及其特点;其次,科学理解价值特点和决定因素;再次,科学区分和把握价值产生的源泉及条件,要懂得,人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来源,物化劳动不会再创新价值,生产要素只是价值产生的重要条件,不是价值来源;最后,第三产业劳动具有特殊性,既有创造价值的劳动,也有不创造价值的劳动。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析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起到奠基石作用的理论就是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所以,只有把握好科学劳动价值论,才能真正懂得马克思的全部政治经济学理论。

然而,马克思提出科学劳动价值学说是在19世纪初期,与今天毕竟大不一样。那时,英国也才刚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初步代替手工劳动,社会生产还是以简单劳动,或者说是体力劳动为主,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社会生产主要是工业和农业生产,第三产业几乎还没有,科技、知识、信息、管理等起的作用还不显著,这一切都与当今社会明显区别。马克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随着时代变迁,直接导用马克思的结论来分析当今现实问题,可能无法解释。那么,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是不是就过时了,不管用了呢?其实,自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以后,就有不少企图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出现,如要素价值论、均衡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等。然而,我们应当知道,马克思理论是真理,但不能僵化对待,犯教条主义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与时代结合,研究新情况,得出新结论。同时,我们也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我们更应懂得,马克思主义好就好在它能给我们提供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某个具体结论。

由上可见,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也成为我国经济学界长期研究和争论的热点,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到现在曾出现五次全国性的大讨论,提出了许多不同观点。下面,就将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做相关解析,以期能对此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之理论渊源

英国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来源,而古典经济学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可以说,威廉·配第是古典劳动价值学说开创者,他在《赋税论》中第一次提出,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它的劳动时间,这已经初步触及到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把配第思想朝前发展,他在《国富论》中讲:“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一切消费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1]可见,他已经明确提出劳动是价值来源。大卫·李嘉图成为古典劳动价值学说集大成者,他的重要贡献是坚持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这个一元论观点,认识到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是不同的,还认识到商品价值量变动规律。

总的来看,古典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少理论成就,但也有着明显缺点,主要表现在:第一,不懂得劳动具有二重性,所以导致许多问题不好解释;第二,不能把握住价值实质,不懂得价值背后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第三,没有把使用价值、价值、价格严格区分开来[2]

马克思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思想,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使劳动价值论最后成为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之重要理论体系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两种社会经济形态,这就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从马克思的代表作《资本论》可以看出,马克思研究经济学正是从资本主义细胞商品开始的。

(一)人类劳动的产物——商品及其二因素

随着劳动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再加上社会分工出现,于是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经济。那么,什么是商品?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可见,成为商品的条件有:首先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其次,必须正在交换,处于流通领域,一旦交换成功退出流通,就不是商品了;最后,要有用,有用才有使用价值,没有用别人就不会购买。

从商品定义可知,商品有两个基本性质,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有用性,是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决定,体现了商品自然属性,可以由商品自己表现出来。价值,是生产商品消耗的人类一般劳动,体现商品社会属性;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需要间接表现。价值本质是劳动,体现人与人社会经济关系。

传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教师准备好用物,先示范教学,学生对照教师操作流程反复模仿训练,考核集中于流程考核。这种训练方法及考核方式的局限,势必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接受现成知识,在知识接收与输出过程中,很少进行主动探究式学习。学生的技能虽熟练却比较固化,缺乏创新应变能力。

高分四号卫星定点于105.6°E、地球赤道上空3.6万公里处,能够对我国全境及周边地区进行高时频的连续凝视成像,成像间隔时间可达到秒级.该卫星上搭载有一台我国口径最大的面阵成像CMOS相机,多光谱通道星下点分辨率为50 m,中波红外通道分辨率为400 m,单景覆盖范围可达400 km.通过分色装置进行分时成像,可实现全色和可见光近红外等5个谱段间的切换成像,并能实现多光谱和中红外波段对同一地区的同时成像.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二)商品生产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这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关键

商品为什么会有两个基本性质呢?古典经济学家们无法解释。而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形式上看,各不相同,正是劳动形式不同,才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使用价值不同,这种在一定具体形式下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决定商品使用价值。但是,如果抛开劳动具体形式来看,任何劳动从本质上看都一样,都是人的脑力与体力的消耗,转化到商品中就是价值。这种人的脑力与体力劳动,即人类一般劳动就叫抽象劳动,决定商品价值。这样,有了劳动二重性理论,才最后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也成为把握马克思全部经济学理论的枢纽和关键。

(三)商品价值量及其变动规律

通过以上对价值特点具体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一般商品,价值具有普通性,社会上有很多劳动者能生产,因此,这种商品价值量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如彩电、汽车、手机等;至于特殊商品,市场上往往只有个别生产者能生产,因而具有垄断性。所以,这类商品价值量就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如云南白药或帕瓦罗蒂演唱等。

①山洪沟治理工程措施主要布设在县城、村镇、人口密集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处,以治点为主,以护岸消能防冲为重点,根据山洪沟所在的地形、地质条件,植被及沟壑发育情况,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形成以护岸及堤防工程、截洪沟及排洪渠工程、沟道清淤疏浚工程、分洪道及排洪渠工程为主,必要的谷坊、格栅坝、陡坡、跌水、滞洪带等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体系。

商品价值量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商品价质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意思是,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则价值量越大,所以成正比;但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生产所需时间减少,其价值量自然变小,所以是反比。

商品正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现象,价值是本质。使用价值是价值前提,是物质载体,没有使用价值一定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当然也不一定有价值,如果不是劳动产品自然无价值。反过来看,有价值,一定有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共性,而价值只是商品才有,是属于商品经济范畴。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利用去中心化共识的机制维护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账本数据库的技术,它能够让区块链中的参与者在无需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实现一个统一的账本系统。近年来,区块链以集成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P2P)传输、新型加密算法和共识机制等技术的特点,已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研究讨论的热点,依靠互联网的产业也纷纷加大了对其投入的力度[1],但是目前全球还没有政府大力推广将该技术应用于物联网的身份识别系统。

商品价值量大小还与劳动复杂程度有关系;劳动分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是倍数关系。可见,马克思已经意识到科技、知识等的作用。

(四)商品价格由商品价值决定

1.人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前面已经提到,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是没有价值这一概念的,但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价值得到确认。按照马克思观点,使用价值是自然与人类社会所共有,而价值却是人类社会特有。人类社会中为什么会有价值存在,因为有人类劳动;人类劳动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人类劳动付出了,不会什么都没有吧?人类劳动付出后只能说变成商品价值了。进一步分析看,使用价值能满足人的需要,是财富,体现商品自然性质。而财富有两个来源,一是劳动创造,二是自然力作用,如煤炭、黄铜等自然资源。而价值,其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只有一个来源,这就是人类劳动,人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可以发现,市场上为什么不同商品可以按比例交换。从使用价值来说,不同商品用途不一样,不同质,按理是无法比较的,而之所以能交换,一定是背后有着同质性,才可以比较,才能交换,而这一同质性就是不同商品都是劳动产品,都消耗了人的劳动;的确,劳动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的具体劳动,但从本质上看,都是人类脑力与体力的付出,都是抽象劳动,因而都有价值,这一点是同质的,不同商品相交换,其实是在交换劳动。这样,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也就很好说明了价值的唯一源泉就是抽象劳动。我们再来看看,企图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等学说又对不对?首先来看均衡价值论。它是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极力推崇的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供求理论。马歇尔认为,一件商品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由供求双方状况决定;仔细分析可知,均衡价值其实是均衡价格,供求决定均衡价格,当然有道理;但均衡价格只是一种价格,不是价值,价格只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因而,供求能影响价格,但却不能决定价值。所以,这一理论是把价值与价格两个概念混淆了。其次来说效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代表人物是庞巴维克,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消费品时的感受,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消费品时带来的感受变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而,商品价值决定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效用价值论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论,因为商品的效用,会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没有客观标准。所以,这种主观价值论显然是错误的。

(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主要内容是:其一,价值决定规律,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二,商品交换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三、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之当代思考

21世纪,随着时代变迁,新情况不断出现。为此,学者们提出许多不同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观点,如科技、知识、信息也可创造价值,无人工厂、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代替工人,说明劳动不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来源,物化劳动也能创造价值,第三产业劳动也是生产劳动,也可创造价值等。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观点都只是看到表面现象。其实,当今现实中的诸多新问题仍然可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很好的解答。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正确把握人类劳动的定义、要素、类型及其特点

马克思对人类两大理论贡献之一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唯物论就要坚持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指出,人是由猿变来的,猿之所以变为人,是由于劳动,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只有本能活动,而人才能劳动,因为人能制造出自然界没有的工具,能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东西。人类就是这样年年劳动,代代劳动,不断创造出产品,满足自己需要,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没有劳动,也就没有人类。可以说,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前提和动力。

卫管专业是建立在专科教育与成人卫生管理教育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学科,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卫管的本科教育在整个江西省卫生管理教育体系中都是居于主体地位和重要地位的。江西省各医药院校可与卫生行政单位、医药相关单位、医药企业等双向合作乃至多平台合作建设“实习基地”。同时卫管专业毕业生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良好就业心态,积极投身卫生事业,为国家新医改做出应有的贡献。

2.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物化劳动不会再创新价值。目前,有学者认为,物化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这是不科学的。我们知道,活劳动是指正在进行的劳动,是劳动的动态过程,而价值是劳动转化。因此,劳动者进行劳动,有劳动不断消耗,才会不断转化为价值;而物化劳动是指已经结束了的劳动,是劳动的静态状况,已经不会有新劳动的消耗,所以,自然不能再创新价值。

喜爱他的外婆下达了两道命令:所有人洗澡都不许关门,必须满足孩子;在儿子观看某人洗澡的时候,其他人一律不准走动,集中在客厅看电视。于是,只要有人洗澡,儿子就有了看成人身体的机会,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近两个月后,儿子对我们的洗澡完全失去了兴趣,不再坐在浴室门口看每一个人洗澡了,他的兴趣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马克思正是运用哲学方法,进行具体与抽象分析,对劳动做出准确概栝。按照马克思观点,劳动就是劳动力的使用,是指劳动力借助于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把劳动对象改变成人所需要的结果的对象化过程。劳动是由体力与脑力构成。有学者说还包括知识,知识也是独立要素,这正是不科学之处。因为人的智力包括先天因素,也包括后天因素,后天因素通常指通过学习科技文化知识,通过实践锻炼,从而使人的智力水平提高。可见,脑力中已包含知识、文化、科技、信息等因素,不能再单独讲它们。

教学模式变革的需求 农村教育信息化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形成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观念和内容。农村地区实现虚拟教学,有充足条件进行实验教学,农村地区的学生也可以满足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需要,促进教学方式的变化,使教学方法由归纳演绎的讲解法转变为情境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结合[5]。教学效率在信息化背景下依靠新型教学手段会有很大提高,农村教育教学在互联网技术及教育信息组织的系列演化背景下,改变仅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状况,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使农村教学模式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从劳动含义可知,人类劳动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存在于活的健康的人体中,是劳动中的人的因素,是劳动内容,是劳动本质,是劳动决定因素,正是劳动力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的方面,其中主要是工具,是外在形式,它们不少本身就是劳动产品,是物化劳动。当然,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又会制约劳动效率,所以,它们是价值产生不可少的条件。管理,也可以说是人与物的结合点,管理也是一种劳动,而且是复杂高级的脑力劳动,能创造出极高的价值。所以,资本家劳动与工人劳动一样,也创造了价值。

再考查人类劳动类型,可以说,从不同角度可以分出不同类型。第一种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主要是通过后天教育学习,增长专门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此进行的一种高级劳动,能创造更多价值;体力劳动一般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识,最多依赖劳动经验而进行的劳动,单位时间内创造价值不多。第二种是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要高级文化知识,不需要专门严格训练就能胜任的劳动,也就是体力劳动,这是一种重复劳动,创造价值不大;复杂劳动是指需要通过长期文化知识学习,进行专门培养才能胜任的劳动,这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创造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数。第三种是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生产劳动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部门进行的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一般指工业和农业生产,产品是有型产品;而服务劳动是指第三产业,产品不一定是物质产品,多为精神产品,也不一定是有型产品,多为无形产品,劳动也不一定物化到产品中去,而是指劳动过程。第四种是普通劳动和稀缺劳动。一般劳动者提供的是普通劳动,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个别的少数的劳动者才能提供的劳动为稀缺劳动,由于社会上只有一人或少数几人才能提供这种劳动,其价值量就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第五种是单向劳动和多向劳动。为一个对象服务的劳动就是单向劳动;而同时为多个对象服务,提供无形产品或过程的劳动就是多向劳动。第六种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活劳动是指劳动者正在进行的劳动,是指活生生的劳动,正在消耗人类体力与脑力;而物化劳动是指已经结束了的劳动,劳动者付出的脑力与体力已经转化到其生产的物质产品中去,构成物质产品的价值。第七种是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有效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合格,最终能卖掉成为有用的消费品,劳动成功转化成价值;而无效劳动是指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成为废品,卖不出去,或者是花费的劳动最后没有结果而失败,或者是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个别劳动者多付出的劳动得不到社会承认,这样的劳动就是无效劳动,无效劳动无法转化为价值。第八种是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直接劳动是指劳动者直接参加的劳动,如工人在车间工作,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比较典型;而间接劳动是指劳动者不必直接参加的劳动,在今天越来越多,它与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有着密切关系,如无人车间,工人就是一种间接劳动。第九种是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或者叫有偿劳动与免费劳动,又可以将其总称为数字劳动。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5G通信技术发展,进入数字经济、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流行,数字劳动影响也日益扩大;数字劳动,最早是由意大利学者泰拉诺瓦提出,但更早应当是来自新闻传播学中的“受众商品论”。数字劳动含义,按照学者们界定,有两方面意思:一是非物质劳动,是文化、知识、信息创造与传播的非物质劳动,是在社交平台、互联网、移动终端使用者们的活动;二是属于免费劳动,个体消费者网上活动免费提供给了商家,被打包出售给广告商;数字劳动一般分为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有酬劳动指互联网专业劳动,是网络平台中,那些技术设计、维护、管理人员,他们劳动是要拿工资的,是有报酬的;无酬劳动是指网络平台上用户的受众劳动。当然,要分两种情况,用户网上消费行为,如看新闻、聊天、欣赏歌曲、看片等,是无酬劳动;至于个体在网上创建网页,发布消息,搞微商销售,这是生产性劳动,不是无酬劳动。

最后来分析人类劳动产品特点,也可以归纳出:第一类是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第二类是无形产品与有形产品;有形产品一般是指物质产品,而无形产品一般是指精神产品和服务类产品,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按摩、洗脚等;第三类是动态产品与静态产品;静态产品一般是指物化了的产品,动态产品一般是指服务产品,如歌手演唱,拳手搏击,都是一个动态过程;第四类是普通产品与稀缺产品,稀缺产品是一种唯一产品,市场上往往只能由独家提供,具有垄断性;而普通产品是指可复制产品,可由多家生产者提供,价格受到市场竞争制约;第五类是受众产品,是指网民、影视观众和名人的粉丝,可以作为产品卖给广告商。

(二)科学把握价值特点和决定因素

要正确把握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学说,就要正确分析价值特点及其决定因素。而分析价值特点,可以知道,价值首先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点看,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方面,价值具有客观性,因为价值是人类消耗的有效劳动的转化,是商品本身拥有的,不是人主观想象出来的,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价值又具有主观性,因为价值毕竟是人类劳动转化,而人都有主观性一面,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社会属性,人们交换价值,实质上是在交换劳动。当然,客观性是价值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只讲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概念,说明看问题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比如,自然品和劳动产品,都有使用价值,但劳动产品不一样之处正是还有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价值,这是客观的,不承认不行。其次,价值具有正面性与负面性。价值正面性是指人的劳动转化为产品的价值,而这种产品能满足人的积极的健康的需要,能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价值负面性是指人的劳动转化为产品价值,但这种产品对人类有害,如毒品制造、假冒产品等。最后,普通性与稀缺性。价值普通性通常是指重复性劳动,大众化生产,这种大众化劳动转化来的价值就具有普通性;价值稀缺性是指社会上只有一个或两三个生产者能提供的劳动,这种劳动具有稀缺性,生产的产品也是稀缺的,产品价值自然也具有稀缺性。

商品价值是人类有效劳动的转化,因此,价值量只能由劳动多少来衡量。而劳动多少一般由劳动时间来作为尺度。然而,每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花费劳动时间可能会不一样,怎么办?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大小这一科学论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通俗讲,是指社会上生产同一种商品,大多数产品生产时所花费时间,而不是大多数生产者所花费时间,大多数产品所具有的生产条件就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三)科学区分和把握价值产生的源泉和条件

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那么价值又怎么反映呢?最初由别的商品来表现,后来由货币来表现。当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时,就是价格,也就是交换价值。可见,价格只是价值表现形式。而市场上商品价格高高低低,价格又由什么决定呢?马克思科学指出,价格是价值表现,自然由价值决定,而供求等因素只能起到影响作用。

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劳动,要记住劳动是人类最根本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说:“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3]

3.生产要素只是价值产生的重要条件,不是价值来源。要素价值论是法国的萨伊提出的,他的“三位一体”公式,就是说资本、土地、劳动都能产生价值,可见这是一种价值多元论。我们仔细分析可以看出,首先,他是认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都能创造价值,显然是不正确的;其次,他是把使用价值源泉与价值源泉混为一谈;前面已经分析过,使用价值源泉是多元的,有劳动、生产资料,还有自然条件等;而价值源泉是一元的,活劳动才是价值产生的唯一来源;最后,他是把价值产生源泉和条件混淆了;源泉是内因,条件是外因,源泉是本质,条件是现象,源泉是内容,条件是形式,二者既区别又联系,辩证统一,源泉决定条件。所以,我们不能把现象当本质,外因当内因来分析问题。要知道,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这是问题关键,是内因。同时,劳动要正常开展,要提高劳动效率,又离不开生产条件,生产条件好坏关系到劳动的发挥好坏,因而关系到价值多少。比如,就是原始社会,人类最早的劳动也要依靠工具,哪怕是木棒、石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科技、知识、信息等要素在今天作用越来越大,而且还发现,虽然活劳动在减少,但社会总价值在增加。不过,只要深入分析便知,这也只是说明了劳动凭借这些先进条件才能更好发挥效用,也只是反映了这些要素不会直接创造价值,只有通过与人的活劳动相结合,才能帮助活劳动创造出更多价值。再拿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机器人劳动分析来看,其实无人工厂并非无人,也需要人幕后操控,实际上只是工人工作地点改变,只是一种间接劳动,是总体劳动一部分;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本身就是劳动的产物,也只是价值转移而已,归根到底还是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四)第三产业劳动具有特殊性,既有创造价值的劳动,也有不创造价值的劳动

第三产业是英国人费希尔在1935年首先提出的。第三产业又指服务业,按照世贸组织划分,分为11大类143个部门,包括商业、交通业、金融业、公用事业、科学教育业、体育文化业、旅游业等。在21世纪,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的60%以上,在第三产业中劳动的劳动者人数也越来越多。所以,正确评价第三产业劳动变得非常重要。

按照马克思观点,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而生产劳动需要具备条件,一是要有劳动,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劳动;二是要有生产资料;三是还要有产品,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产品;如果只有劳动,没有产品,那就是纯粹的服务劳动,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根据上面观点,下面对第三产业劳动做出具体分析。

1.不创造价值的部门。第一,商业店员劳动,只是售货,没有新产品,因而其劳动是实现价值,不创造价值。第二,交通业中的客运,包括汽车、火车、飞机客运,没有新产品,是纯粹服务,有使用价值而不创造价值。第三,金融业员工劳动,一是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二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服务,但不创造新产品,所以不创造价值。第四,公用事业,包括政府部门官员、公务员、警察、军队,其劳动可能有两方面作用,正面作用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协调关系、公共设施建设等,这是间接为生产提供条件,但这些劳动也无新产品出现,不创造价值;另一面是可能起破坏作用,如战争、暴政、不作为等,那就更谈不上价值创造。第五,旅游业劳动,无新产品出现,为游客欣赏自然山水、历史名胜古迹等提供服务,是纯粹的服务消费,其劳动不创造价值。

历来教育都是一个为国家所重视的问题,它关乎到的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文化知识的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思想政治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不能完全的了解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意义,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来说就是一种极大的损失,“中国梦”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中的融入就是为了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让更多具备的专业化人才能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意义所在,并能为我国是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从而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进程,最终实现“中国梦”,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2.创造价值的部门。第一,科学教育业的劳动,有新产品出现,如科研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教师教育劳动培养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合格高素质劳动力产品。因此,科学教育劳动是特殊生产劳动,能创造价值。第二,体育文化业劳动,有新产品出现,如文学作品、音乐美术作品、影视作品等精神产品,也有非物化的无形产品,如歌手演唱、远动员体育比赛,这是一个过程,是动态产品,也有价值。

亲子阅读满足了孩子们听故事的需求,诱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孩子们在听中感受形象,在听中分辨善恶,在听中思考,在听中收获,在听中增进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进而产生了对书籍的热爱。亲子阅读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中,孩子们的语言发展了,智力开发了,在阅读、积累、想象、表达的过程中,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读书策略的渗透使孩子们逐步掌握了阅读的“金钥匙”,会读才能乐读,乐读才能真正产生书籍的影响。

总之,统观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学说,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他的辩证观和历史观,其价值一元论思想在今天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当然,随着时代变迁,马克思的学说也需要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9.

[2] 周国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比较[D] .贵阳:贵州大学,2008.

[3] 韩鹏.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N] .内蒙古日报,2015-04-30.

中图分类号: F0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16-0001-04

收稿日期: 2019-02-27

作者简介: 周世良(1963-),男,四川成都人,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史学研究。

[责任编辑 吴高君]

标签:;  ;  ;  ;  

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再解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