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相同时间未发生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儿之间的各项临床资料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文中证明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是新生儿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因素,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应该注意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加强母乳喂养,母亲应该采用适当的食谱,加强患儿的皮肤清洁。
【关键词】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抗生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83-02
当今我国抗生素使用情况较为严峻,大量存在抗生素滥用情况,而由于新生儿科中的小儿机能并不健全,导致在抗生素的使用的时候极易造成相关性腹泻,因此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新生儿科较为常见的医源性疾病,按AAD的病情程度不同分为抗生素相关性单纯腹泻、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伪膜性结肠炎(PMC)、抗生素相关性出血性结肠炎(AAHC)[1]。虽然新生儿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一般都能够治愈,但可能会对患儿预后等造成不良影响,如何能够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临床研究一个课题,因此在本文对该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护理上提出了对应的护理策略,我科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新生儿抗生素相关腹泻患者60例,与同期未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0例进行对比,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观察组,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新生儿抗生素相关腹泻患者60例,其基础性疾病为新生儿黄疸21例、新生儿败血症25例,新生儿肺炎12例,其他2例。男35例,女25例。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未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0例,其基础性疾病为新生儿黄疸30例、新生儿败血症12例,新生儿肺炎17例,其他1例。男30例,女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腹泻均发生在住院使用抗生素之后,所有临床指标均符合AAD的诊断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排除病毒性肠炎 、菌痢等非因抗生素导致的相关腹泻疾病。
1.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住院病历,记录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表现,收集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着重观察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日龄、联合用药数量、住院时间剂量、采取的医疗干预措施等与AAD 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构成表示,在本文中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对比
由表1可知,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抗生素使用种类、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各项指标在两组患儿的比较中,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小于0.05。
3.讨论
在现阶段的医疗环境下,抗生素在临床科室广泛使用,其作用目前还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替代,近年来随着国家开始重视抗生素滥用问题,也逐渐引起学者们关注。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作为新生儿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抗生素抑制了患儿肠道正常菌群,致病菌大量繁殖损伤肠道粘膜而导致,而新生儿本身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健全,导致机体调节能力较差,因此相较于承认,新生儿更容易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3]。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儿平均胎龄为(32.9±0.5)周,平均出生体重为(3.2±08)kg,日龄(7.0±1.8)d小于对照组,两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抗生素的种类为(2.2±0.3)种,住院时间(13.7±2.2)d, 侵入性操作23例子,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可知,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
在对该病护理中,首先应该及时向患儿解释该病的发生机制,着重强调该病目前没有发现后遗症,取得患者理解,积极配合治疗。其次,护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该病,密切关注患儿粪便的颜色和次数等,及时送到检验科室,发生异常时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在早期治疗中,通常需要对患儿禁食,这时候需要密切观察患儿,预防患儿脱水。患儿患病期间提倡进行母乳喂养,要适当减少喂养次数,增加喂养时间,减轻患儿消化道负担,母亲在患病期间应该尽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保持清淡,忌食高蛋白,高营养。高糖是无语。最后患儿期间由于腹泻的缘故,要加强卫生,及时更换尿布,最好采用一次性对患儿皮肤无刺激尿不湿,加强肛周的护理,预防患儿皮肤过敏、发红等,现象发生。可以用软膏等对患儿皮肤进行护理。其次要保持病室温度适宜,特别要注意患儿的腹部保暖,护理人员可以对患儿腹部进行按摩,以刺激患儿,减少患儿肠蠕动,从而抑制患儿腹泻。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新生儿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本文中证明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是新生儿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因素,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应该注意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加强母乳喂养,母亲应该采用适当的食谱,加强患儿的皮肤清洁。
【参考文献】
[1] Chassny O,Michaux A,Bergraann JF.Drug-induced diarrhoea[J].Drug Safety,2000,22(1):53-7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0-12.
[3]宗升,宗自库,韩全乡,等.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8):613-614.
论文作者:王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抗生素论文; 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相关性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