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中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400
摘要: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中经络的康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化瘀通气汤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结果:对照组50例,基本痊愈35 例,总有效率 70%,治疗组50例,基本痊愈47 例,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在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具有临床对比意义。结论:真要结合的方法在脑中风的治疗中综合效果比较好,可以大幅度减少患者的后遗症,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关键词:针药结合,中风,临床研究
中风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因其高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给家庭造成巨大痛苦。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中风病致残率及死亡率有所降低,但中风后遗症(如偏瘫、失语、情感障碍等)常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研究采用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0 年 6 月至 2013 年 6 月入住我院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制定的中风偏瘫患者的诊断标准:年龄 50 ~80 岁;临床痴呆评定表(CDR)评分<0. 5 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 26 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 8 分;Hachinski 缺血指数> 7 分;体重 50 ~90 kg;脑梗死病史 2 周~ 6 个月;肌力 3级及以上,无语言障碍;有一定文化程度,既往能阅读简单的报纸文章和写简单文章;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的视力、听力障碍,严重的失语或肢体力弱影响检查者;患有某些能干扰认知功能评价疾病;合并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有其他疾病不能配合者,如肝、肾或心功能衰竭者;合并影响药物吸收的胃肠道疾病者及在过去 30 天内服用过与研究药物相关或相拮抗作用药物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其中男 56例,女 44 例;年龄 42 ~68岁,平均(56 ± 11)岁;病程 1 ~ 9个月,平均(5 ± 1)个月;均属中医“中经络”范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取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性 27 例,女性23 例,年龄 50~73 岁,平均(60.4±5.9)岁,对照组50例,男性24例,女性26 例,年龄 52~75 岁,平均(62.5±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 > 0. 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基础治疗
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为基础,加丹参注射液 30ml 静滴,1 天 1 次。采用化瘀通气汤进行治疗,具体药物组成:生姜 20 g,肉桂 7 g,黄芪 100 g,防风 12 g,鸡血藤 30 g,肉桂 6 g,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赤芍、地龙、牛水蛭各 10 g。10 d 为 1 疗程,每日 1 剂,早晚各 1 次。用药以 15 天为 1 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 3 天后,继续治疗,3 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疗效。
1.2.2治疗组针药结合治疗
依据部位不同进行部穴,半身不遂上肢取穴:肩髃、曲池、合谷、外关、手三里、太冲、太溪;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太冲、太溪,治口眼歪斜取穴:地仓、颊车、内庭;语言不利取穴:哑门、廉泉、通里;肌肤不仁,可用皮肤针叩刺患部。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一般刺病侧穴,病程较久则先刺健侧,后刺患侧,即“补健侧,泻患侧”的治法。毫针刺,采用捻转补虚泻实法。嘱患者经常翻身和适当功能锻炼,以防褥疮及肌肉萎缩。用药和针刺均以 15 天为 1 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 3 天后,继续治疗,3 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疗效。
1.2.3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8. 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以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4疗效判定
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参照文献。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1% ~ 100%,并且病残程度为 0 级为痊愈;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 ~ 91%,且病残程度为 1 ~ 3 级为显效;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 ~ 45% 为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 或无变化为无效。
2结果:
对照组50例,基本痊愈35 例,总有效率 70%,治疗组50例,基本痊愈47 例,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在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具有临床对比意义。
3讨论
3.1 中风病因
脑中风根于脏腑虚损。脏腑虚损则风、火、痰、瘀遂生;虚、瘀、痰共存是中风病发病的始动因素,虚、瘀、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贯穿于中风病的始终;风火相煽,则痰、瘀上扰,阻塞清窍,扰乱元神,神机失用,以致语言謇涩、口眼歪斜、肢体不遂等症状。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是临床多发病,其中记忆障碍最常见,而且记忆力障碍出现的原因除了器质性病变,还有抑郁、焦虑、紧张情绪等方面的原因。
3.2针药并用优点
针刺治疗选用百会、四神聪等穴,具有调神益智、调节情绪等方面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记忆功能。西药治疗记忆力障碍以尼莫地平片在临床较常用。陈建等发现患者加用尼莫地平片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Mo 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提示其对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显著。方中大量运用黄芪、党参,取其补气扶正之功,使中气旺盛,气旺则促血顺行;加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牛膝、桂枝补血活血兼理气;选用全蝎、蜈蚣、地龙、土鳖虫、水蛭、三七活血散瘀,搜风通络;运用路路通、鸡血藤舒筋通络,以助主药加强通络功能;香附理气以防上药碍胃并取其气行血行之义。同时针刺治疗可疏经活络,祛风邪,通气血。半身不遂患者多为精气血不通所致,而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气血通畅,正气得以托助,使机体功能逐渐恢复。
综上所述,针药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发挥西药的靶点作用,一方面通过针刺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采用针药并用的方法,改善患者的记忆力疗效较单纯西药或针刺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杜小正,秦晓光.指导:何天有.何天有针药结合治疗脑中风经验[J].西部中医药.2015.28(9):24-27
【2】唐跃富杨荣光罗清勇何苗韩帅.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世界中医药.2014.9(9):1218-1220
【3】陈光.针药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 70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65-66
论文作者:贾松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程论文; 疗效论文; 方法论文; 针刺论文; 评分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