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静 安徽省颍上县半岗镇庙台中学 236200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国学经典逐渐走进了语文课堂,但当前对于经典作品的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亟待研究解决。本文针对国学经典的种类和学习目的进行分析,探讨国学经典走入课堂的方法和实践情况,阐述了诵读活动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使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充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国学经典作品;中学语文;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022-02
引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作品是历史长河中的灿烂瑰宝,其优秀的文学素养和民族精神值得当代每一个人借鉴学习。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涵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还可以在新时期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因此,在中学语文中开展国学诵读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国学经典的种类和学习目的
(一)国学经典的种类
经过当前研究表明,很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明一知半解,对国学经典更是知之甚少,他们的了解仅仅在于教材中的几篇国学课文,可这只是国学经典中的冰山一角,想要推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首先要掌握经典作品涵盖的范围。
国学这一词来源于《礼记》,指的是当时的学校,在明朝后期引进西学的热潮中逐渐诞生了与之对应的“国学”一词,涵义也改变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由经、史、子、集组成,经以儒家著作为主,如《孝经》《周易》《春秋》等,史由《后汉书》《史记》《汉书》等历史作品构成,子是指《庄子》《墨子》《老子》等这些思想著作,而集是《乐府诗集》《楚辞》《全唐诗》等[1]。其中最为经典的还是当今广为传颂的四书和五经。四书五经也是在语文教材中引用最多的国学经典,在当代的文化研究中,国学经典的范围也逐渐拓展为有价值、有影响力、具有流传意义的传统作品。
(二)学习国学经典的目的
为了有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首先要了解经典作品的学习目的。由于中学生还处于精神文化的构建阶段,对于社会的认知和世界观、价值观的构建还在懵懂时期,国学经典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虽然学生在接触经典作品时由于文字的复杂难懂,很难了解其中精髓,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坚持诵读,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典中丰富的精神涵养必将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除此之外,国学经典富有韵律,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作品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理解能力,意境深远的需要不断诵读体会其中的奥妙。长此以往,学生能积累很多优美的词句,运用到语文的阅读和写作中,从而提高语文的学习水平。
二、国学经典走进课堂的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课程改革的需求,对于国学经典的引入也要不断创新。以往的经典诵读课程没有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只是反复的朗诵,学生不解其意,很容易产生疲倦厌烦的心理,致使在国学经典中投入的时间多,却不见成效,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想要国学经典科学化的走入语文课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诵读时间的确定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感,国学经典诵读也是一样。语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锻炼才能积累而成,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学校最好每周定期开设国学经典课程,便于教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早晚读时间对学生进行诵读强化,加深对国学作品的印象,巩固所学到的经典内容。
(二)诵读方法的教学
部分教师在国学课上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没有传授科学的诵读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对于中学生来讲,诵读的技巧很重要,要掌握抑扬顿挫的规律,注意情感的抒发,在诵读时头脑中要有画面感,从内而外的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在国学经典作品的诵读中,要注意清楚发音,情感和意境都要表达透彻,但是并不是指向诗朗诵那样表演出来,而是通过诵读这种形式来营造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受到韵律之美。教师还可以播放学者专家对于国学经典作品的诵读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监督,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正确的掌握诵读方法。
(三)课外诵读的引导
语文教材中的国学经典较少,学习的内容十分有限,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对相关经典作品进行拓展,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国学知识,增加自身的文学储备[2]。以《论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出拓展内容,掌握《论语》的写作背景,课堂中可以对颜回的为人、孔子说话的对象、孔子的其他言论加以探讨,增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并将课内外内容融合运用,为学生的写作增添了素材,也提升了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三、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既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又为中学语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讲,国学经典作品的诵读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
很多经典作品生僻字较多,读起来也颇为拗口,给学生的记忆带来很大的难题,学生需要反复研读,不断摸索才能找到其中规律,理解个中涵义。这个阶段一定要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而废或者浅尝辄止。通过大量经典作品的积累,很容易找到其中的规律,记忆力会随之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是音、形、意的综合体现,除了常见字,国学经典中有很多繁体字和谐音字,在诵读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文字进行查阅、标注,从而明白其含义,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记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背诵课文内容,而对于生僻字的掌握可以运用到其他经典著作的学习中[3]。
(二)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国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能起到指导和警示的作用。在诵读国学经典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作品中包罗万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精髓,并在其中探寻各种问题的答案,就会对经典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阅读兴趣,也为语文阅读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占了很多分数,学生很难迅速找到文章主旨并掌握具体内容,回答问题时也不懂如何修饰语言,致使语文成绩停滞不前。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学生要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遵循这个规律,在阅读理解中就能有更为清晰的思路,也能切身体会到作者写作的用意,从而提高阅读答题水平。
(三)行为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语文教学更为轻松,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学生可以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在语文学习中也更得心应手。
(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国学经典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运用到语言表达和写作上,为中学语文提高优质的写作素材。长期的国学诵读会使学生积累很多知识,在交流中,学生可以在各种场合侃侃而谈,还为辩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而在语文写作中,学生能做到旁征博引,文章一气呵成且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而引出经典中的内容又很实际,不至于是一副空架子,影响作文质量。
(五)道德修养
儒家哲学思想是国学经典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提倡“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崇尚孝道,忠君爱国,是对人们的一种行为上的规范,教师要将其中道德修养的诠释传递给学生,优化学生的思想品德,锻炼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4]。此外,诵读经典作品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提高人的气质,丰富人的涵养,如同一面镜子,随时提醒着人们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六)正音训练
在诵读经典作品的时候,由于很多生僻字拗口难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考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相关书籍查阅读音和释义,让学生正确的掌握字词的标准读音。定期开展诵读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纠正发音,自然清晰且有情感的表达作品内容,有助于语文课堂中各种课文的朗读。
(七)思维能力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考察国学经典知识为主,通过经典作品来审视学生的治国处世的才能,其中包含了政治、法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让其对各学科的内容都有所渗透,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还能促进语文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国学经典的课堂实践内容
(一)小组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小组合作既可以在轮流诵读中互相指正,还可以在讨论中理解作品的涵义,激发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促进学生更好的记忆相关内容。具体流程为:教师首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推荐一个人声情并茂的诵读国学经典,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作答,最后通过对各环节小组的表现情况打分,并予以奖励。
(二)开展诵读活动
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可以通过黑板报、诵读比赛、演讲比赛、学校宣传设计等活动来传播国学,还可以利用广播室日常播放或者传统节日举办相关活动使国学渗入到学生的生活。比如在中秋节举办主题活动,布置具有传统文化的场地,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交流,通过活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国学与传统紧密相联,让学生在提高国学知识学习水平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
(三)多元化的课程评价
评价可以更好的推动教学的进行,是师生或生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在课程的最后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还要对表现出色的同学予以表扬和鼓励,耐心引导后进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国学经典内容。此外,学生自评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手段,考察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让其找到自身不足之处,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努力。
结论:总而言之,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掌握经典作品的教学方法,将其利用到语文课堂中,实现国学和语文之间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掌握了国学经典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宏锋.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典文学经典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孙心心. 语文教学中的古代经典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武聪. 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4]戴微. 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
论文作者:欧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国学论文; 经典论文; 学生论文; 经典作品论文; 教师论文; 还可以论文; 语文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