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2010年~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策略论文_丁薇薇

丁薇薇

(无锡市滨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62)

【摘要】目的:分析滨湖区2010年-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卡方检验等方法对2010-2014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4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88例,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份,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人群以10-14岁年龄段的学生为主。结论:滨湖区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春夏季,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初中生,今后应通过提高2剂次麻腮风疫苗的接种率、加强监测、开展免疫水平监测等手段加以防控。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326-02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特征,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1]。为了解滨湖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现将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分析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滨湖区疫情分析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滨湖区统计年鉴。

1.2 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强度 滨湖区2010~2014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88例,年均发病率14.09/10万,各年发病率依次为11.47/10万,10.85/10万,15.28/10万,22.59/10万,10.22/10万。发病率最低是2014年,最高是2013年。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年龄分布 2010-2014年发病人群集中在小年龄组,15岁以下发病352例,占总病例数的72.13%,其中10~14岁组报告发病人数最多,为128人,0~3岁组发病48人,4~6岁组发病91人,7~9岁组85人。

2.2.2性别分布 2010~2014年滨湖区报告的488例流行性腮腺炎中,男性326例,女性162例,男女性别比为2.01: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8.86/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9.34/10万,经卡方检验,χ2=55.8,P<0.01,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2.2.3时间分布 2010-2014年,滨湖区流行性腮腺炎各月发病数分别为1月28例(占5.74%),2月20例(占4.1%),3月39例(占7.99%),4月81例(占16.6%),5月65例(占13.32%),6月68例(占13.93%),7月59例(占12.09%),8月31例(占6.35%),9月38例(占7.79%),10月21例(占4.3%),11月18例(占3.69%),12月20例(占4.1%)。全年均有发病,但是季度性特征较为明显,4~7月为发病高峰期。

2.2.4职业分布 学生发病数占总发病人数比较最高(64.96%),其次为幼托儿童(18.44%),再次为散居儿童、其他成人职业者,分别占8.4%、8.2%,见表1。

表1 2010-2014年滨湖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职业分布

3.讨论

滨湖区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夏季多发,4~7月为发病高峰,与其他地区的报告情况相似[2,3,4],男性的发病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男孩相对活跃,暴露机会多有关[5],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年龄10~14岁的学生中,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流行情况一致[6,7]。

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疫苗,美国使用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后10年,发病率减少90%,美国、英国、芬兰、南斯拉夫等国家的研究表明,使用疫苗后,并发脑膜炎的病例也呈显著下降趋势[8]。根据我国扩大免疫规划程序,儿童18月龄免费接种一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抗体水平逐步下降,较易发生接种疫苗后再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情况[9],而接种2剂次麻腮风疫苗,对腮腺炎的预防率是95%,所有儿童需要常规2次免疫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10]。

通过分析滨湖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分布和发病趋势,提出如下防控策略:(1)在做好常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加强入托入学查验证工作,做好查漏补种工作,第一剂次麻腮风接种率应保持在95%以上;(2)建议家长自费给孩子接种第2剂次麻腮风,特别是在每年发病高峰到来之前,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宣教工作,通过学校发放麻腮风疫苗接种通知单,提高2剂次麻腮风接种率,使易感人群维持较高免疫水平,降低发病率;(3)指导幼托机构、小学、初中加强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工作,提高监测与报告敏感性,及时隔离患者,做好消毒、应急接种工作,防止发生聚集性病例;(4)开展抗体水平监测,科学调整免疫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3-76.

[2] 吴波,毛德强.重庆市万州区2005-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193-3194.

[3] 王代良,张敏,陈青,等.2005-2011年高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趋势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1(30):60-62.

[4] 高秋菊,张世勇.圆形分析法分析石家庄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081-1083.

[5] 张克琴,张克志.宾川县2005年至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9):41-43.

[6] 王世平,张仁俊,陶宏,等.遵义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3):335-336.

[7] 许春梅,聂永红.金昌市2006-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5):82-84.

[8]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62-566.

[9] 周建芳,贝春姣,张素惠,等.接种腮腺炎疫苗后再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02,14(8):403-405.

[10] 陶炳根,马福宝.疫苗发展与应用[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58-360.

论文作者:丁薇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  ;  ;  ;  ;  ;  ;  ;  

滨湖区2010年~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策略论文_丁薇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