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CDFI对46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断分析论文_张蕴涛,吴佳颖,陈晓月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卫生院 101300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彩色多普勒超声;动脉造影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可较准确的提供血管疾病的解剖及功能信息,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我们通过对46例(84条血管)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彩超与外院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

1、临床资料

46例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30-85岁,平均62岁;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22例。大部分患者常因下肢发凉、发麻、无力、疼痛就诊,少数患者常因下肢间歇性跛行、发紫、发黑、皮肤溃烂、伤口经久不愈就诊。

2、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阿洛卡公司生产a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7.5~11MHz。患者取仰卧位,沿下肢动脉血管投影分别检查髂外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取俯卧位沿血管体表投影检查腘动脉及胫后动脉。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测量血管内径、内膜厚度、斑块大小;应用频谱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分区频谱类型。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动脉狭窄≥5%或动脉完全闭塞扁平化斑块,未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未列入其中。

3、检查结果

46例中彩超诊断动脉硬化闭塞症25例,动脉栓塞9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例。动脉造影确诊动脉硬化闭塞症27例,动脉栓塞1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9例。诊断符合率分别达到93%、90%、98%,彩超误诊4例。27例动脉硬化闭塞症共做彩超检测血管66条,血管闭塞情况,见下表:

4、讨论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以粥样硬化斑块在动脉内膜上沉积,导致管腔进行性狭窄为特征,可激发血栓形成加重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使受累供血区组织缺血缺氧。动脉粥样硬化呈多阶段分布的特点。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并且发展出现动脉内膜脂纹形成,内膜局限隆起,表面光滑,不形成狭窄改变,当病变进一步发展累及中层和外膜,形成纤维斑块,造成中层平滑肌和外膜弹力纤维损坏。当斑块凸向管腔便引起不同程度狭窄。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病变动脉供血区域组织缺血坏死的表现,而缺血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与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有关。若管腔完全闭塞,阻塞部位及远端则无血流显示,局限性隆起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多分布在血管分叉处外侧壁及弯曲处的内侧壁,这些部位的血液受血管角度的影响形成湍流等非层流状态,从而易使内膜受损,形成粥样病变。

长期以来,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的金标准,能为血管外科及介入科医生的治疗提供动脉病变部位及程度等必要的解剖信息。但动脉造影的不足之处是反映血管的大体形态改变,对官腔横断面区域的评价较差,主要表现在:①动脉内的斑块形成很多是偏心性的,非轴心对称,摄片难以准确反映病变的程度;②位于节段性严重狭窄下游的动脉,造影时常充盈不佳而被误认为狭窄、从而高估病变长度,给外科手术提供不恰当的信息,甚至导致不必要的截肢;③因动脉代偿性扩张,动脉造影对内径并不变窄的粥样硬化容易漏诊。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有一定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可达2%,如造影剂过敏、药物性肾衰、远端肢体栓塞、加重下肢的缺血症状等。

综上所述,超声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确定患病部位、程度和范围,为临床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是诊断、评估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整的预防、治疗、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卫东,唐力,血管超声诊断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97-103

[2]王深明,王劲松,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治疗的现在与展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9):165

论文作者:张蕴涛,吴佳颖,陈晓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超声CDFI对46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断分析论文_张蕴涛,吴佳颖,陈晓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