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材料产业化基地的功能及评价研究_新材料论文

我国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功能及其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材料论文,评价论文,功能论文,我国论文,基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我国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现状分析

截止2003年11月,国家科技部共计批准36个区域型新材料产业基地,这36个基地分布在全国6个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基地集中度最高,计10个,占到基地总数的27%。

1.1 产业向特色化方向发展

表1 国家新材料基地分布及区域特征

Tab.1 The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new m aterialbases

各基地根据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材料产业。例如,湖南基地的先进电池材料、硬质合金材料、复合材料;宁波基地的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鄂尔多斯基地的绒纺材料、能源材料、化工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材料;攀枝花基地的钒材料、钛材料、粉体材料和其它金属材料;淄博基地的精细化工材料、陶瓷材料等。

1.2 区域特征明显

京津冀鲁地区产业集聚的知识推动特征明显,区域的科技支撑较强。长江三角洲区域集聚格局已基本形成,在全国地位突出。珠江三角洲以佛山为代表,产业集群大多是外资驱动形成,集群的外向型特征明显,同时市场化运作机制比较完善。东北地区以长春为代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集聚的政府规划特色明显。中部地区的湖南、武汉等7个基地,产业集聚区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基础较雄厚。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基地分散,资源依赖与能源依赖特征明显。

1.3 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机构作为支撑

各基地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或依托企业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或借助当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发力量,为基地输送了源源不断的高新技术成果;或与国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联合体。

2 我国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功能分析

2.1 基地内涵

2.1.1 产业规模的扩大和领域的拓展主要建立在新材料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基础上。新材料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含有“专业化”和“科技化”两方面含义。专业化是指基地以集中区域优势发展新材料支柱产业,不要向综合园区发展。例如“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建立专业性的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基地,突出产业特色和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地位。科技化是指基地产业的发展应建立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础上。

2.1.2 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其主导行业优势相当明显。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科学技术部编制并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版)中,新型材料部分包括稀土材料及其应用、复合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其成套设备等23个领域,以及其它产业中的电子专用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体内植入物和人造器官等16个领域。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就是要求在《指南》中列举的39个材料领域中,基地有1个或几个材料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占有明显的优势。

2.1.3 有较高的空间集中度。主导行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度可以从一定区域内主导行业中企业的联合程度、区域内产业的结合程度,以及相邻区域间产业的联系程度等多方面得到体现。典型的有以下三种作法:①北京中关村的企业联盟。由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园区内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中关村新材料产业联盟”,产业联盟成员为从事新材料及相关产业研发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②上海的区域内产业链结合。上海规划未来10年化工新材料产业是以上海化工区为中心,形成以上海化工区、金山石化、高桥石化、吴泾清洁能源和新材料基地为中心,各具特色、资源共享的上海化工新材料产业一体化格局;③湖南省跨区域产业联合。湖南基地实行“1基地带4个示范区”的建设发展模式,即基地由长沙、株洲、湘潭、岳阳4个示范区组成,经过几年的发展,基地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和较完整的产业链。

2.1.4 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主导行业的主要产品在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具有较高的占有率。相对行业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对基地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程度的最终评价指标。

2.2 基地功能

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集聚(扎堆)的概念,而是在产学研几方面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不仅是产业的规模扩张,而是存在产业集群的联系。因此,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应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2.2.1 集聚与整合功能。基地凭借区域优势,实现各种资源的集聚,这些资源的集聚与整合是新材料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基地的集聚作用表现在人才资源的集聚、财力资源的集聚、物力资源的集聚、智密机构的集聚、信息资源的集聚诸多方面。大量新材料企业向基地的迅速聚集是这种功能的集中体现。

2.2.2 孵化功能。孵化功能是基地十分重要的功能。孵化功能是指具有对新材料成果、科技型小企业及科技创业者的孵化、培育,并使其逐渐成熟起来的功能。孵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研究成果的孵化和对新材料企业的孵化两方面,企业孵化器可视为基地内培育科技成果和企业的起点,一旦产品或企业在孵化器里成功地度过商品化的阶段,就可以到产业基地二次孵化,使企业从小到大,形成一定规模,乃至发展成为企业集团。

2.2.3 渗透功能。渗透功能指基地新材料技术、新材料产品、新材料企业等不断繁衍壮大直至发展成为新材料产业的功能。基地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决不仅局限狭窄小区域里或者领域,而是通过基地的渗透功能,向社会各个领域辐射。因为基地具有人才、技术、财力、信息和组织等多种资源集聚的优势,使其对其他领域产生了势差,这种势差构成了基地渗透功能的基础,为基地产业扩散和渗透提供了可能。

2.2.4 示范功能。基地成功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建立在一种不断创新的前提下,并被其它地区所效仿。例如,湖南国家新材料基地率先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行跨地区的产业联合,即“一基地带四个示范区”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为国内众多新材料开发区由综合性园区向专业性园区转变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在运行机制方面,基地经过大胆探索,在经营战略、内部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组织结构、领导体制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2.3 基地结构与运行体系

一个新材料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究其理论依据,从区域发展的角度体现于增长极理论,从生产力布局的角度体现于区位理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体现产业集群理论,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体现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孵化器理论。因此,国家新材料基地的结构由两个层面所组成(图1)。即1个核心层面(新材料企业集群)、1个创新服务体系层面(包括治理平台、技术开发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和市场化服务平台等)组成。

图1 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运行体系结构图

Fig.1 The structure of running system of national new material produ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base

在产业基地内,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推动、产品加工与市场化网络建设协调有序。基地内核心企业可将非核心部分转移到产业基地内中小企业,从而使大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中小企业也可以为大企业做配套、做代工(OEM)。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企业群。

公用技术研发与市场化运作平台是基地重要的组成要素。基地通过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建立技术开发平台,为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成果资源。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如专利、检测、标准等)与市场经营体系(如物流、专业市场等)则构成基地市场化运行的平台。基地基础设施平台和治理平台(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是基地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要素。

在基地内,除了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外,政府、专业科研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组织成为基地发展新的构成要件,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等条件构成发展产业集群的直接环境因素,政策法规、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直接要素的基本环境要素。基地各要素紧密配合,形成以产业集群为中心,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三者良性循环的运行体系(图2)新材料企业处于基地的核心地位,新材料企业、供应商、需要商间物质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加经济总量,保证了对基地的再投入,形成了资金流循环;另一方面,加快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与教育等社会事业的繁荣,保证了对基地的科技与教育的再投入,形成基地信息流循环。

图2 国家新材料基地运行图

Fig.2 The running fig of national new material base

3 我国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功能评价体系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园区)评价指标简介

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健康有序发展,科技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评价指标。2003年,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出台了国家级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环境”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不以“经济规模”作为唯一指标,把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环境作为重要的绩效指标;2003年,科技部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该评价指标包括6个部分,共25个指标。这6个指标包括:“上报材料审查评价指标(2个具体指标)、机制与管理评价指标(5个具体指标)、示范带动能力评价指标(4个具体指标)、科技能力评价指标(6个具体指标)、生态与基础建设评价指标(3个具体指标)、总体效果评价指标(5个具体指标)”;在大学科技园管理方面,科技部建立了验收评估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孵化能力、环境建设、创新能力及建设成果”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强调了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功能和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地方政府对大学科技园的支持程度。此外,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能力相继建立了评价制度。例如广东省开展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由“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等5个一级指标和与之相关的16个二级指标构成。

3.2 基地评价的目标体系

国家新材料基地是否达到了建设的目标,从评价的角度,其功能的发挥程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建设目标体系来体现。

3.2.1 产业目标。又可称其为经济目标,包括新材料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出口创汇等绝对值目标以及新材料产业各指标占全国新材料产业的比重,新材料产业占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或者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的比重。

3.2.2 技术创新目标。基地应具有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包括新材料技术研究体系、新材料技术应用体系、新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中介服务体系。

3.2.3 管理创新目标。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实现以市场机制推进为主导;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实现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符合国家新材料基地建设途径的基本要求,发挥地方积极性,实现各种资源集成。

3.2.4 可持续发展目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力推动产业发展;不局限于短期目标,而是通过建立优良的软硬件环境,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3 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定量评价指标

Fig.3 The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system of national new material industrializaition base

图4 国家新材料基地定性评价指标

Fig.4 The qualitative estimation system of national new material base

3.3 评价指标

3.3.1 定量评价指标。根据基地的基本特点和评估原则,建立基地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图3)。

3.3.2 定性评价指标。定性评价由创新创业环境和产业集群发展程度2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构成(图4)。

在每一个二级定性评价指标中,作者给出了确定的内涵和评价标准。如“管理机构与治理机制”主要从“是否建立与基地发展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和协调机构;非政府组织在基地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政府管理与非政府组织对基地内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整合的机制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判断。

3.4 评价标准

表2 区域类基地定量评价标准表

Tab.2 The criterion table of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regional base

表3 湖南新材料基地评价计算过程表

Tab.3 The calculating process table of estimation of Hunan new material base

各定量指标分值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如表2所示。

3.5 湖南新材料基地评价实证

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于1999年6月被国家科技部以国科高字[1999]065号文批准成立,由长沙、株洲、湘潭、岳阳4个示范区组成,这4个示范区分别位于长沙、株洲、湘潭、岳阳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基地位于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潇湘火炬产业带。核心区域——长株潭3市是全省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长沙、株洲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岳阳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新材料领域工业总产值的69.9%,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的20.1%。已经形成先进电池材料及应用、先进硬质材料、复合材料等三大产业链和现代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及材料、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2002年,湖南新材料基地实现总收入158.12亿元、工业总产值149.6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值65.8亿元;职工总人数4.6万人,直接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0.89万人,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支出总额6亿元;现有孵化器面积5.7万;承担国家级各类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数量34个;全年出口产品的销售收入3.5亿美元;4个示范区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636.3亿元;基地主导行业增加值占国家同行业比例约7%。其计算过程如表3。

根据以上评价,湖南新材料基地总得分=定量指标得分×80%+定性指标得分×20%=86.6×80%+86.2×20%=86.5(分)

结论:根据评价得分,湖南新材料基地运行达到优良水平。

标签:;  ;  ;  ;  

我国新型材料产业化基地的功能及评价研究_新材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