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统一战线思想_政治论文

论统一战线思想_政治论文

论统战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统战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19(2008)02-0032-05

“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1],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有着自身的固有规律。统战思维是统一战线固有特点规律的意识形态或观念反映,是统战工作思维理念、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的总和。探讨、研究统战思维,认识和把握其属性、内涵、形态、路径和目标,对于提升统战思维能力、指导统战实践有着重要作用。

一、统战思维的根本属性——政治思维

研究统战思维,首先需要回答和解决“统战思维属于什么思维”这一根本问题。从根本属性讲,统战思维是政治思维,政治性是统战思维的根本特征。政治性是指坚定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正确的政治立场、严格的政治纪律和崇高的政治责任等,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人民的根本利益原则。它规定和体现着统战思维的性质和方向,要求统战工作必须从政治视角认识问题、判断形势和应对举措,从而确保统一战线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那么,如何认识和把握统战思维是政治思维?

首先,这是由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所内在规定的。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实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构成了党政治思想核心体系,也从根本上规定了我们党全部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政治属性所在。

其次,这是由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所必然要求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将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重大的政治责任,更加艰巨的政治任务,更加复杂的政治形势,也就使得党的全部思维及其实践活动的政治属性更加凸显。

第三,这是由履行统战职能所客观需要的。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统战工作涉及党派、民族、宗教、港澳台和海外、合作共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西藏工作等多个领域,政治性、政策性强,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多;统战部门是政治机关,统战干部是政治干部,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统战工作中必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素养,加强政治品德修养,加强政治实践锻炼,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真正做到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判断形势和谋划举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统战成员始终沿着党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

二、统战思维的核心内涵——战略思维

统战思维是关于什么问题的思维?应当说,统战思维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统一战线整体及党派、民族、宗教、港澳台和海外、新的社会阶层等方面,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涉及我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等地域,这些从思维特性讲有策略性,但核心是战略思维。战略性是统战思维的核心特征,是指统战思维所关注、回答和解决的,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长远和根本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体现和展示的是统战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从宏观上、整体上指导和影响统战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要求统战工作必须坚持用战略眼光认识,用战略思维谋划,用战略举措推进,从而充分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那么,如何认识和把握统战思维是战略思维?

一方面,从战略上认识和运用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则,战略思维是其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2]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统战工作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4]。统一战线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根本的就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把统一战线放在党和国家战略地位来认识,从而使统一战线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了重要法宝作用。

另一方面,实践中党在政治设计和安排上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战略地位,战略思维是其必然反映。从党的领导层面看,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相应的统战工作体制是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解决的是为完成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提供力量支持问题,因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改善党的执政方式,丰富党的执政资源,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实现党的执政目标离不开统一战线。从国家制度层面看,在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框架的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统一战线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于统一战线范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统一战线。在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构成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与统一战线紧密相连,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从社会层面看,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政治联盟,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促进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的团结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政治环境和广泛力量支持离不开统一战线。

三、统战思维的基本形态——和合思维

研究统战思维,需要切实回答和解决“统战思维是什么形态或样式的思维”这一基本问题。从基本形态或样式看统战思维是和合思维。和合性是统战思维的基本特征,它是指统一战线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团结联合”的思想主题、“和衷共济”的价值取向、“政通人和”的目标追求。它体现和反映了统战思维及其实践活动的实质和真谛,要求统战工作把和合思维贯穿于统战实践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体现和落实于团结、包容、凝聚不同所有制、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不同民族,甚至不同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实践之中,从而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共同政治原则基础上实现更广泛的团结与联合,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那么,如何认识和把握统战思维是和合思维?

从统一战线职能使命看,和合是统战思维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曾说过:什么是政治?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这句话非常精辟、形象地说明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活动的根本要旨,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包括统战工作在内的党的全部政治活动的总钥匙。可以说,党建立统一战线,“在实现自身团结统一的同时,还要建立广泛的同盟军”,其实质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问题,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服务。这是党赋予统一战线的根本职能和神圣使命,是统一战线全部思维和实践活动的实质和真谛所在。因此,坚持和合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主题原则和目标追求,用和合思维指导统一战线实践,是统一战线职能使命必然的、基本的要求。因为,不“和”就无以凝聚人心,和善、和气、和睦、和亲,人心才能高度凝聚起来;不“合”就无以汇聚力量,合心、合力、合作、合成,力量才能广泛汇聚起来。

从统一战线内部构成看,和合是统战思维的基本方面。从哲学上讲,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统一战线就是一致性基础上多样性的统一体;从政治上讲,一般的“统一战线是一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联盟”;从爱国统一战线本身讲,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因此,统一战线是一个“和合”体,和合是统一战线组织体存在的基本形态;同时,和合也是统一战线组织体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轨迹。因为,统一战线存在的基础是其同一性,一致性是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在矛盾统一体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而非其差异性、多样性。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有赖于其同一性、一致性的增长加强超过其差异性、多样性的增长、加强。因此,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最广泛的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质是求同存异、展同消异,维护、实现和发展壮大和合的局面。统一战线这一“和合”的基本形态和运动轨迹,决定了统战思维的基本方面是和合思维。

从统一战线现实政策看,和合是统战思维的基本精神。例如,在党派工作方面,实行多党合作制度,坚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在民族工作方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及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宗教工作方面,明确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任务;在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方面,明确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方针;在港澳台工作方面,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等。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体谅包容、团结合作的和合精神。

从统一战线重大实践看,和合是统战思维的基本原则。例如,在建国初期处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上,党和政府运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又如,在认识新的社会阶层问题上,面对“有一些人对新的社会阶层不理解,有偏见,甚至把他们看成是‘异己’、‘另类’”[5],我们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明确指出: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6],并把他们纳入统一战线范畴。再如,在处理台湾问题上,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最大限度地体谅包容台湾同胞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态和感情,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赞成“九二共识”,不支持分裂民族和国家,不做损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不论什么政党、什么人,也不论以前说过什么、做过什么,都要广泛团结、积极争取等。

四、统战思维的功效路径——民主思维

研究统战思维,需要认真回答和解决“统战思维的属性、内容、方式及其目标的实现路径是什么”这一关键问题。这样说,是因为统战思维的政治性、战略性、和合性和共赢性(下面论述)等功能特性及其效果,有一个靠什么来承担和确保的问题?这一任务是由民主思维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民主在作为统一战线重要目标和内容的同时,还是承担统战思维功效的必由路径。民主性是统战思维的标志特征,它是指必须充分体现和有效运用人民主权原则、议行合一原则、共产党领导原则、政治协商原则、人民监督原则和法制原则,充分反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根本要求。它承载和体现的是统战思维及其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作用和成果,要求统战工作必须弘扬民主理念,坚持民主原则,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民主制度,健全民主规范,从而确保统一战线正确政治方向,确保统一战线重大战略全面顺利推进,确保统一战线和合局面不断巩固壮大,确保实现统一战线各方利益共赢、成果共享。

那么,如何认识和把握统战思维的功效路径是民主思维?

从根本讲,这是统一战线民主之路的观念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是民主之路。

首先,统一战线是民主的产物。尊严、平等、自由、权利等基本思想理念、价值取向,以及此基础上形成的全面体现其精神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始终是凝聚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也是指引和推动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旗帜。没有民主就不可能建立起统一战线,即使建立起来了也难以巩固发展壮大。民主联合阵线的破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摩擦,根本原因就是蒋介石集团不允许民主、破坏民主。

其次,统一战线是广泛的民主组织。统一战线是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团体在共同政治原则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新世纪新阶段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由34个界别组成,这种政治联盟的组织多样性和人民政协的界别多样性,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民主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第三,统一战线具有一整套民主原则和传统。八十多年来,民主的思想和精神已经深深融入统一战线工作之中,形成了平等相待、民主协商、求同存异、体谅包容、自我教育、真诚服务、广交朋友等重要原则和优良传统。

第四,统一战线与我国民主制度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体是建立在工农联盟基础上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构成我国政治制度基本框架的政治制度都与统一战线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独特优势。由此,统一战线中民主的思想和精神,民主的组织和渠道,民主的原则和传统,民主的制度和规范,一方面,客观要求统战思维必须坚持民主思维;另一方面,在坚持民主思维、实践民主思想、原则、制度和规范中又为实现统战思维整体功效、巩固壮大统一战线提供了重要保证。

五、统战思维的终极目标——共赢思维

研究统战思维,还需要努力回答和解决统战思维“是达到什么目标和结果的思维”这样一个重要问题。统战思维从终极目标上看是共赢思维。共赢性是统战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是指统战思维活动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统一战线体系内各方面的利益都必须得到维护、实现和发展,它揭示和展现了统战思维的独具特质和品格魅力。这就要求处理和发展统一战线内部关系时,坚持共赢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品质,以尊重、维护和照顾而绝不损害或牺牲同盟者的利益为前提,通过相应制度和机制,在“协商与合作”中实现共同目标,共享合作成果。

那么,如何认识和把握统战思维的终极目标是共赢思维?

第一,共赢思维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是统一战线的领导者,是统一战线形成双赢、共赢思维品质的决定因素。从阶级基础看,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而工人阶级具有与生俱来的理想远大、革命坚决、斗争勇敢、大公无私等先进品质;从根本宗旨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从奋斗目标看,是实现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从现实纲领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8]。总之,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先进性品质,为统一战线各方实现利益共赢、成果共享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第二,共赢思维是统一战线内在的必然要求。“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根本指导思想”[9],共赢思维是其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同时,统一战线是在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实现共赢是统一战线组织体巩固壮大的必要前提和关键要素。毛泽东同志强调:“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这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10]因之,照顾同盟者利益原则必然也必须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八十多年来,统一战线之所以不断巩固发展壮大,重要原因在于坚持和遵循这一内在要求和基本原则,始终坚持共赢思维,使各方成果共享。

第三,共赢思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立身做人上崇尚和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人生自古代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核心价值取向是“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在社会理想追求上,探索和实践如秦汉典籍中的“大同世界”,《水浒传》中的“异性一家”,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核心价值理念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优良民族品质和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浸透到统一战线各方的心血和骨髓里,为统一战线中坚持和实现共赢思维奠定了坚实的民族文化基础。

第四,共赢思维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当代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知识经济,它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战略资源(土地,资本)相比,具有可共享性和利用的无限性,“做大蛋糕”成为现实可能,也就为共赢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同时,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链条的一部分,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特别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失衡、气候变暖及跨国犯罪、走私等共同性问题,这就为必须和如何实现共赢提出了重要课题。共赢思维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必然反映到统一战线中,使得其原本拥有的共赢思维理念得以强化而更加牢固和有所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统一战线固有的共赢思维被赋予时代意义和价值,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和全世界崇尚、树立和实践共赢思想理念、共赢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作贡献,同时进一步为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外部条件。

实际上,统战思维是一个系统和整体,政治思维、战略思维、和合思维、民主思维和共赢思维只是其不同表现形式,需要在统战工作实践中全面把握。

标签:;  ;  ;  ;  ;  ;  ;  ;  

论统一战线思想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