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林匹克论文,中国体育论文,文化背景论文,冲突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冲突和融合的历史与原因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冲突和融合的历史过程可以分为以冲突为主、冲突和融合并存、融合中有冲突和进一步融合4个发展阶段。双方的激烈冲突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巨大社会差异以及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本质区别。新中国的成立,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我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二者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研究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双向驱动,利用中国文化的精华对奥林匹克施加积极影响是目前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中国体育 社会文化背景 冲突 融合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Olympic Movement and Chinese Sports and Its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
Sun Baoli,et al. 1995,15(4):4
(Beijing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China 100084)
Abstract Searching into the history and causes of the conflict andintegration between Olympic inovement and Chinese Sport and its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it was found that the history process couldbe devided into four stages:conflict as a main course,coexistenceof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integration mixed with conflict,and fruther and more integration.The intens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sides has reflected the great social differences between industrial and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s as well as natural distinctions of cultrual system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China provided an unprecedented ch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lympic movement in this Eastern ancient civilized country.China′s retrun to the Olympic fami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fter opening and reform has provided a new historical chance for a further integration of the two sides.Thus to study the mutual promotion between Chinese sports and the Olympics and to 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o actively affect the Olympic movement have become important tasks for today′s sport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hina.Key words Olympic movement,Chinese sport,sport culture,sport history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了东西方体育的巨大差异。一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流和融合的历史,研究这段历史,深入探讨造成这种状况的社会文化学原因,揭示其内在规律,不仅是我国体育科研的重要课题,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本人选择了该课题,并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采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理论,将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比较,从影响体育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透视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演进,并总结我国对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改造的经验教训,研究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双向驱动,为我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并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2 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范围
描述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及特点;宏观地分析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从冲突到融合的原因。
2.2 研究目的
为研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后续的有关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体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3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
3 文献资料综述
3.1 关于中西方社会文化比较的综述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关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和讨论由来已久。人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注意始于西学东渐的初始阶段。一般认为,魏源的《海国图志》开了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先河。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大多数人比较注意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缺乏对西方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旧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严复对中西社会发展观、政治制度、价值观、治学精神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
到18世纪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入侵几乎使封闭、保守的封建帝国濒临灭顶之灾。从1840年至1949年,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距越拉越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文化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但由于旧中国造成的贫穷落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极“左”路线的干扰等原因,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1978年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3.2 关于中西方体育比较的综述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体育。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背景下形成的西方近代体育与当时中国的传统体育之间形成的巨大的反差。最初,人们仅注意到这两种体育文化的表层有巨大的差异,即运动形式和方法不同。随后,人们对两种体育的认识逐渐深化。一些曾在美国留学的人士多从科学性角度分析西方体育的优点,批评中国传统体育的缺点,但遭到了一些提倡中国传统体育的人士的激烈反对。随着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广为传播,一些人开始对两种体育的不同背景进行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段时间内,受“左”的思潮影响,人们对中西方体育的比较多局限于区别社会主义体育和资本主义体育的政治性质上。进入80年代,我国掀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体育界的部分专家学者积极投身到体育文化研究的领域,将中西方体育的比较引向较深的层次。
3.3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综述
有关中国体育史的大部分研究资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为奥林匹克运动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随着1979年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和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迅速发展,占世界人口1/5的东方文明古国正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述有关中西方社会文化比较、中西方体育比较、奥林匹克运动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本研究有可能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冲突和融合的事实及深层次的原因进行较系统的探讨。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冲突和融合的历史进程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可分为4个阶段。
4.1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1840-1919年)
4.1.1 表现形式
1840年之前,中国只有东方色彩的传统体育。鸦片战争后,奥林匹克运动伴随着西方文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传入了中国,与中国传统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人们将西方近代体育视为低层次的雕虫小技,而将民族体育捧到了不恰当的高度。强大的民族排外力使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传播极为艰难,它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以极小的规模寻求立足之地,处于受排斥的境地。
4.1.2 原因
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育本身的冲突,也有社会背景的冲突。这种冲突由于西方文化采用暴力性质的传播方式而被大大激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这是一个外来民族利用其先进的生产力将异质文化强加于本民族的屈辱过程,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征服和取代。因此,中国人民对带有唯我独尊优越感的西方体育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进而排斥一切外来体育文化,坚持民族固有的体育文化。这种逆反心理固然是解释冲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但是从更加理性的角度来分析,是由于这两大体育体系本身的特点及其社会背景的不同所造成。
4.1.2.1 体育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不同
中国传统体育以农业文明为基础,而奥林匹克体育则以工业文明为依托,当这两种异质文化相遇时,必然要发生激烈的冲突。
中国传统体育在封闭的国度中发展,而奥林匹克体育则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传向全球。中国民族性传统体育巨大的历史惯性,使它与具有世界性的奥林匹克体育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剧烈的对抗。
4.1.2.2 体育的思想基础不同
用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作指导是中国传统体育的根本特征,而奥林匹克体育则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从而使两种体育在思维框架和理论基础上出现了质的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表现出典型的整体观特征,而奥林匹克体育则注重分解,进而给两种体育之间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4.1.2.3 体育的价值取向不同
重人伦道德是中国传统体育的一大特色,而奥林匹克体育则重视公平竞争。中国传统体育追求的是个体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而奥林匹克体育则强调人与自身能力、与对手和与大自然的抗争。
4.1.2.4 体育体系不同
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体育属于本质上各不相同的两个体育体系。数千年的封建制农业社会,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内容丰富、层次较高的体育活动形式,但却深深地烙有农业社会的印记。而奥林匹克体育则在工业文明的背景和近代自然科学支撑下,发展成了独立而完整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传播。
因此,造成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两大体育体系的不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文化背景相异,加之中国人民对殖民主义文化的逆反心理和不利的文化交融条件及当时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成熟性等因素,使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早期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但在其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中,人们经过比较和分析,逐渐认识到西方文化的价值,为下一阶段双方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4.2 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初步认可(1919-1949年)
4.2.1 表现形式
“五·四”运动对封建文化的批判,使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进而促使中国近代体育也产生了重大演变,为初步认可和接受奥林匹克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1922年,中国体育界著名领导人王正廷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后,我国便与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机构——国际奥委会建立了直接联系。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的奥委会。随后,中国参加了1932年、1936年和1948年举行的3届奥运会。这一阶段,奥林匹克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因素逐渐削弱,双方已从相互排斥走向相互交流。
4.2.2 原因
随着历史的前进,中国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宰地位。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为西方近代文化植根于中华大地铺平了道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此阶段迅速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社会基础。此阶段,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活动。中国传统体育在与奥林匹克体育的冲突中已认识到对方的价值,并主动借鉴西方体育的长处,对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整理和改造,两种体育开始逐渐融合。
文化势差运动的必然性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在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环境中诞生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的农业型体育文化相比,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特色,其历史地位高于以往各种形态的体育文化。先进的奥林匹克运动以其美好性、科学性、合理性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它必然在中国产生强大的影响,并被中国所接受。
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致使旧中国的体育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差极大。此阶段,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呈冲突与融合并存的状态,处于缓慢发展期。
4.3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初步融合
4.3.1 表现形式
新中国的诞生,为奥林匹克运动在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开始了新的历程。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在融合中包含着冲突,处于全面发展期。奥林匹克组织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得到了更新与发展,竞技体育出现了前所未有飞跃和发展。随着我国在亚洲运动会联合会合法席位的恢复,1974年和1978年我国先后参加了第7届和第8届亚运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军队体育、民族体育、学校体育获得了较大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宣传、教育与研究逐渐开展并向一定的深度推进。但是,这一阶段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主要是表层的融合,与其中层结构即组织体系方面则存在严重的对立。
4.3.2 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中国人民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文化有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体育的性质和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了中国体育史上一个全新的阶段。我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也逐渐向较高层次发展,对西方文化采取了平等改造,为我所用的态度,既吸收了西方体育的精华,又继承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宝贵遗产,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使我国在一段时间里被迫脱离了国际竞技运动的主渠道。由于国际奥委会中的个别人制造“两个中国”,我国与国际奥委会的正常联系被迫中断了21年,给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体育的发展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由此可见,此阶段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融合只能是一种初步的融合,而较全面的融合将发生在下一阶段。
4.4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进一步融合(1979-)
4.4.1 表现形式
1979年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继而改革开放的大潮又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断完善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的条件,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进一步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在奥运会和亚运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并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继而又以积极、平等的姿态参加了申办奥运会的活动。国内运动竞赛蓬勃开展,奥林匹克组织更加健全,奥林匹克宣传、教育与研究向纵深发展,中国传统体育开始走向世界。
4.4.2 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思想解放的影响波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中华民族接受异质文化的心理障碍正随着现代化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减小。同时,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壮大,人们已经认识到,中国的发展需要奥林匹克运动,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双向需要刺激了双向交流,促进了双方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
此阶段的融合是建立在平等交流和改造基础之上的,是一种从表层、中层到深层的进一步融合,而且已经呈现出互补趋向。但由于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此阶段仍然存在着冲突。
5 结论
5.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展开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冲突和融合,这一历史过程以“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3个重要事件为标志,大致分为以冲突为主、冲突和融合并存、融合中有冲突和进一步融合4个发展阶段。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与融合鲜明地体现了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冲突与融合。在冲突和交融中,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各自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5.2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是深刻而激烈的,它不仅发生在体育的活动形式和组织结构层次,而且深入到体育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的核心层次。这种冲突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巨大社会差异以及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本质区别,但也正是这种差异与冲突,孕育着东西方体育文化大交融的重要契机,引发这种契机,则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5.3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工业文明是高于农业文明的社会发展形态,资本主义文化是高于封建主义文化的文化发展形态。因此,以农业文明和封建文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体育在与以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文化为基础的奥林匹克运动的矛盾冲突中处于劣势,在文化的融合中处于守势,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前的基本态势。
5.4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这既给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又使“洋为中用”,即对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主动的适应性改造成为可能,使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进一步融合,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体育体系。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组织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5.5 尽管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文化已经呈现出双向交流的互补趋向,但是应当看到,至今为止,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却相对较弱。因此,我国在大量引进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和活动内容体系等各种因素的同时,应积极考虑将本国文化的精华经过系统的整理后向世界输出,从而对奥林匹克运动施加积极影响。这不仅是中国体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下一世纪发展的需要。
6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本研究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此为基础,应当继续进行以下研究,以进一步开拓这一重要的研究领域。6.1 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体育思想的比较分析。6.2 奥林匹克竞技项目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较分析。6.3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的互动机制。鸣谢:本文是在导师任海博士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北京体育大学王则珊、谷世权、过家兴教授,王幼良编审,刘绍曾、卢元镇、周登嵩、谢亚龙副教授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收稿日期 1994-10-20)
注释:
*北京体育大学1994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任海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