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的边界内有足够的机会--访豆荚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王俊宇_王俊煜论文

在“内容”的边界内有足够的机会--访豆荚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王俊宇_王俊煜论文

“内容”边界内的机会足够大——专访豌豆荚CEO、联合创始人王俊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豌豆论文,边界论文,创始人论文,专访论文,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为什么选择“应用搜索”作为整个商业思路的起点?

      王俊煜: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在独处的时间会拿着手机于什么?这是我创业前思考的第一个问题,这也是为何“内容”会成为豌豆英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点的原因。我们把长线看得很清楚,短线则比较灵活。2010年我在第一份商业计划书中给豌豆英的定位,就是帮助用户随时随地发现和消费内容。豌豆英并不具备内容生产的能力,甚至不具备去孵化内容的能力,所以我们想专注在工具的层面,帮助用户能够更快、更方便、更轻松、更简单、更便宜地完成他想完成的事。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做内容上面的搜索,而不是自己去做内容。

      记者:如何处理战略与战术的长短期冲突?

      王俊煜:我会倾向于集中做现有的事。因为我们不是特别怕错过机会,本来创业公司就不是怕错过机会的。从团购、LBS、可穿戴设备、语音助手、匿名社交……看起来好像都和我们有关系,但我们都没有动手去做。举例来说,可穿戴设备确实有可能是一个未来发展的大机会,但因为它和内容没关系,手表上很难(去做内容)嘛,那么它跟我们的愿景、发展方向就没有关系。

      记者:所以你的边界是很清晰的,“内容”横线之外的事儿,哪怕机会看起来很大,也不会去做?

      王俊煜:对。前提是“内容”边界之内的机会是足够大的。

      记者:豌豆荚目前的数据服务部门是如何工作的?

      王俊煜:数据部门最重要的是短期之内需要对业务产生直接的贡献,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慢慢地把事情长期化。我们同时有一个小的团队在做更长期的事情,但是更主要的任务是需要跟业务结合好,所谓的大数据、数据挖掘,在很多公司都变成一句空话,最主要的是这个概念本身太强了。它本身没有特别神秘的地方。

      我们整个的运营逻辑,是吸引更多的用户能够进来使用豌豆荚的产品,这样我们就能够收到更多数据,这些数据再形成正反馈改善产品的质量,让更多的用户继续用我们的产品。

      用户的点击行为,本质上就是他输入一个词,让你猜他的意图到底是什么,然后你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这就形成一个循环。这里面很多地方是靠猜,然后看数据的反馈,猜得对不对,看用户点不点就知道了。

      对于游戏来讲也是一样的。什么样的用户、在什么时候会在游戏中产生消费行为,这是可以预测到的。通过这个过程,我们看到的就不是所谓的分发量,而是最后的用户消费效率或者时机。在不同业务里面方法略有区别,所以我们把数据部门打散,分别放到不同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再从整个公司的角度做一些经验的分享活动,通过这种方法来让数据更好地服务于运营。

      记者:你的管理风格是什么?

      王俊煜:传统公司是金字塔式的,我们的管理文化则给每个“CPU”输入同样的信息,这样在处理相关决策时,他的判断会和公司判断连为一体,而不只是依赖上级指令。在豌豆荚,不是一两个人在思考,其实有300多个大脑同时在做分布式计算。既然如此,公司管理的透明就变成理性的选择。

      对于我来讲,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时间。一方面我会通过各个Team的Manger;另一方面,我会多花时间在基层员工中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人身上。我希望每个人做判断,跟我的逻辑是一样的。即使把我换掉,他掌握的信息跟我是一样的,他跟我做的判断应该也是一样的。

标签:;  ;  ;  ;  ;  

在“内容”的边界内有足够的机会--访豆荚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王俊宇_王俊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