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供电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同时对于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要提高配网管理调度的自动化水平,通过建设配网调控的一体化模式来保证供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供电的质量。该文将对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一体化
只有熟悉配网自动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总体布局,掌握其工作原理,把提供各类配电方式的配电设备和遍布各个环节的配电线路结合起来,并且形成有效的城市配电网故障处理方式,才能够规范管理配电自动一体化系统,使之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能源,满足我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及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我们的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1.配网自动一体化的系统方案和实施步骤
实现配网自动一体化的目标是要建立起一套功能完善的配电自动化科学管理系统,考虑到实际工作中的困难,系统化建设要分期分批的完成。此外,自动一体化配网模式要能实现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以便我们可以把每一阶的配网子系统按照累积积木的方式增加到整个的配网自动化一体化系统中。按照统一规划和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我们可以把配网管理自动化系统分成三个板块:主站层板块、子站层板块和终端层板块。其中,主站层板块承担着整个城市所有配电调度和管理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实施工作;设在每个变电站的子站板块则主要负责变电站10kV馈线的出线自动化以及各种实时信息的传达;配电终端板块肩负着线路开关和配变电等的数据控制和采集工作。为了在配网自动一体化过程中实现边投资、边收益的战略目标,我们可以遵循以下的步骤:①对配网及配网设备进行合理的改造;②加快实现馈线自动化;③要架设安全的通信网架;④建设和完善配电子站;⑤建立和完善配电主站系统;⑥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所有功能;⑦要升级和扩展配电自动一体化系统。
2.关于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的探讨
2.1配网调度管理定位及其主要职责
配网调度管理工作不同于输电网的调度管理工作,配网调度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要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停电、故障次数以及加快复电工作效率,从而满足社会以及人们的用电需求。而输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保障用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充分发挥电力输送能力以保障电压稳定。因此,输电网的技术难度要高于配电网的技术难度,而配电网的管理难度要高于输电网的管理难度。综上所述,配网调度需要不断提高调度业务水平并对其进行重新构建与配网,以满足当代社会以及人们的用电需求,同时,加强对用电客服、抢修队伍的统一管理,对用电户的配网运行信息进行集中分析与处理。
2.2配网调度管理范围
配网调度管理范围有两种:第一,根据目前配网用电情况来看,配网10kV具有着低电压、操纵安全等特点,故10kV供电应用较多,因此配网运行故障检修范围广、影响大,为了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则需要将其作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另外,0.4kV母线以及出线开关需要纳入配网调度管理工作中。这是由于其电压较低,在低压停电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为了考虑到其故障以及对其检修等则需要将其纳入配网调度管理范围中;第二,根据“调”“管”分离原则,其中“调”是将调度范围划分到配变高压侧,而“管”是需要明确配变以下工作层面与配网调配工作实现贯通,例如:配网调配中的维护抢修范围、信息传送等,最终将调度管理范围延伸到重要用户端,从而实现配网调度集约化建设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布局
在构建自动化的配网管理调度一体化系统时比较常用的是多层分布的结构布局,这种布局能够按照电力资源的实际需要和不同阶段的应用要求来优化配置系统的软件内容以及硬件设备,而且可以满足电网在发展过程中的改造升级的需要,更加灵活且适应性比较好,能够比较便捷地对配网进行扩展和更新,从而使前期投入的设备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但这种结构布局要求使用人员必须具有比较丰富的自动配电经验。自动化配网管理调度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系统布局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一体化系统中为了尽可能地满足配网未来的信息拓展要求,要对配网信息的传输效率进行优化提高,因此配网的主体系统架构应采取100M的双网平衡负荷机制以及10M的多网交换拓展结构。同时应通过远程诊断的信息技术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实时判断处理。在以地理信息为基础构建的子系统之间应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并将地理信息这一子系统作为调控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研发平台。自动化的调度系统和其他的MIS系统应采取开放性原则,这样才能使配电信息更加便捷地实现共享和交流。另外在建设以及维护一体化系统时应在保证系统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投入,对拓展系统的配电能力要进行优化,使其能够对系统的多项操作同时提供支持,从而充分发挥一体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在建设一体化系统时应建立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端口的数据库以实现各个子系统数据库的无缝衔接,减少数据衔接中的技术障碍。另外应尽量采用开放性的布局结构来建设配电的一体化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结构的开放性特点,并为电力配网系统提供能够兼容的分布式布局所需要的系统网络环节,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4.提高配网调度管理水平的建议
(1)对配网调度管理需要足够重视为了满足当今社会以及人们用电需求,需要对配网调度管理工作进行重新的分析与研究,提高调度运行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配网管理工作的监管控制力度,从而有效提高配网调度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2)明确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先进的调度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集中各地区资源,因此,要充分发挥调度管理模式的作用,有效对配网调度进行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进一步完善配网调度管理体制,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能以及管理范围,以提高整体配网管理水平。(3)提高配网调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积极引进先进调度管理人员以及管理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专业培训工作,以提高整体配电调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随着配网调度管理模式逐渐呈现智能化、自动化,亟待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保障配网运行安全。
5.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系统的实践应用
要实现自动化的配网调度管理一体化模式,必须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案来建立能够对配网全局进行全面覆盖的自动化系统,从而对配网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管理调度的准确性,在配网发生故障时要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置。另外还需要对该系统的运行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这是一项综合性比较高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分层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同时要充分保证一体化模式的兼容性以及拓展性,这样在完成了每个阶段的子系统建设后就可以比较便捷将其纳入一体化系统内。在建设实践中应按照统一的规划和实施步骤将自动化的配网一体化系统分为主站层、子站层以及终端层这3个主要部分。其中主站层主要负责对系统整体的配电调度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子站层主要负责对变电站中的10kV馈线的自动化出线以及数据信息的传输进行管理;二终端层主要的任务是采集并控制线路开关以及配变电的数据信息。
结论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网络、计算机等多种技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所具备的功能十分丰富,既能够对各种电力数据实施汇总分析,也能够实现对国家电力系统的有效管理。其在对居民用电需求予以满足的同时能够使国家电网更加安全稳定。当前时期电力企业在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这要求电力企业一定要重视针对该系统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最终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祯祥,文福拴,张琦.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02).
[2]萧雪霞.供电企业业扩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18).
[3]宋仁平,吴玉新.配网管理信息化业务模型构架探析[J].电力信息化,2010(10).
论文作者:张安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系统论文; 网管论文; 电力论文; 输电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布局论文; 板块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