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探讨与实践论文_吴海珍

“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探讨与实践论文_吴海珍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山西襄汾 041500

摘要:乡镇供电所承担着保障“三农”可靠供电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是国网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供电服务、树立品牌的一线阵地和窗口。 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强调乡村与城市在发展中地位的平等。 新形势下研究乡镇供电所的现状、问题和思路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探讨;实践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创建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推进,精益化管控、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业务协同运行要求的不断提升,供电所在业务开展、绩效管理、风险预控等方面面临的问题逐步显现,总结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工作任务繁杂,量化等级不清晰;二是专业系统较多,数据融合不彻底;三是营配协同不够,一站式服务没有有效体现;四是快速响应能力弱,客户感知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五是工作质量评价缺乏有效手段,绩效管理科学化有待提升;六是管理工作中安全、廉洁和服务风险不能有效规避,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制约了乡镇供电所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制约了“全能型”建设成效的进一步体现。同时供电所鉴于现有人员结构,精益化管控等问题全部靠人来实现难度较大,因此提出通过系统融合、流程环节信息管控、指标结果评价等手段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主要做法本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机器自动学习的特性,克服供电所现有派工机制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乡镇供电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并基于供电所的主要职能,优化工作流程和作业环节,深入强化营销、生产、运检等专业的协同服务能力,有效融合、优化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计量生产调度平台、PMS2.0 等业务系统,通过应用成熟的新技术,高效发挥供电所多。

1乡镇供电所发展现状及问题

2017 年初,国网公司提出要“改善生产条件推进营配合一,打造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2017 年“全能型”供电所全面开展建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能型”供电所优化了供电所传统的管理模式,深化营配业务末端融合,台区经理制改变原有的营配分管局面,全面为客户提供规范的台区网格化服务,营造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为广大用电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体验。各地一些典型经验做法取得了良好效益。但部分地区供电所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供电所与后台互动性待提升,决策权限不灵活。部分供电所与大后台联动多是执行和汇报的单向关系,双向互动性低;台区经理权限不足、决策空间过小,降低客户需求响应速度。客户信息未得到充分挖掘应用。一方面供电所分析挖掘信息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用户信息未有效向后台顺畅传递,后台无法根据前端信息及时设计和推广新产品。部分供电所硬件设施待进一步完备。部分供电所存在设备逐渐老化、空间拥挤等问题,装备配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电脑、生产用车、安全及施工工器具等硬件设施与“全能型”供电所要求水平有一定差距,出现缺口时物资调配效率较低。智能型、体验型营业厅未有效覆盖。部分供电所未建设智能型、体验型营业厅,农村客户对互联网 + 和新型业务的认知度不高,阻碍新型业务顺利推广。供电所队伍建设有待提升。相较于专业部门,乡镇供电所员工总体学历低、年龄偏高,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信息系统以及新设备应用、新业务推广的需要。供电所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职业成长存在相对的“天花板”。乡镇供电所员工晋升通道有限,很难到市县公司任职,难以调动班组工作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系统实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供电所业务涉及系统多、壁垒严重、功能重复,数据信息共享难度大,信息贯而不通、通而不畅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后台深度挖掘数据信息、支持前端决策的能力不足。频繁切换业务系统、现场多个移动终端应用,降低了工作效率。统计分析、实时互动、实时记录等未充分挖掘利用,统推系统未充分考虑地域差异性。“电 e 宝”、“掌上电力”等互动服务渠道体验尚待提高。

2“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

公司着力提高乡镇供电所员工业务素质、技能水平与履职能力,努力打造服务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强前端”。实施岗位能力认证。组织编制了73个实操考核标准、3000道应知应会题库和供电所简易实训室建设标准,并开展能力认证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效培训。减少大规模的专业理论集中学习,采用模拟实验室演练、“全能微练兵”网络调考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针对员工技能中的薄弱环节,区分不同年龄层,开展属地化、实用化、差异化的实效培训。针对农电队伍结构性缺员的情况,公司积极探索三农队伍建设课题,通过做实做好供电服务公司工作,发挥供电服务公司的支撑平台作用。供电服务公司做实供电所综合管理委托业务,全面支撑营销部履行供电所综合管理职责;供电服务公司通过“劳务外包”等其他用工方式一定程度缓解了结构性缺员的压力;推进供电服务公司工程实体化运营,拓展工程业务,试点建立工资总额与企业效益同向联动机制,开展展绩效量化考核,以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依托质量评价和指标成绩。实现科学动态绩效,在绩效评价方面对供电所所有任务进行梳理,针对每一项工作设定完成基准分值。员工工作绩效分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是基准分值,也就是只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该项任务就可以获得基准分;第二部分是加权分值,通过每项任务中各环节关键信息数据印证,来对其工作质量进行优劣评价(例如客户满意度、巡视后周期内故障发生情况等),该部分分值作为加权分。员工完成一项派工任务后,基准分即可自动获得,加权分通过系统数据印证,也随之出具,从而形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的绩效自动产生,供电所针对每项任务得分在系统中公示,做到绩效科学、判定公开,并以此来实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有效提升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

按照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卓越竞争力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市鹿泉区供电分公司创建智慧人力———“全能型”乡镇供电所综合业务监控平台智能化创新应用。此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机器自动学习的特性, 克服供电所现有派工机制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乡镇供电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冯晋,李梓玮,曾东.全面全方位推进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35):16-17.

[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和“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工作经验[J].农电管理,2017(12):9-10.

[3].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和“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工作经验[J].农电管理,2017(12):11-12.

[4].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和“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工作经验[J].农电管理,2017(12):13-14.

[5]周开保,陈润生,孙伟红.全面建设“全能型”乡镇供电所[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32):17-19.

论文作者:吴海珍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探讨与实践论文_吴海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