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与宣传_社会热点论文

论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与宣传_社会热点论文

社会热点问题研究与宣传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热点问题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理论研究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必须承认它、正视它、研究它、解决它。本文拟就社会热点问题及其宣传略陈管见。

(一)社会热点即社会重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一定阶段和时期内,往往必然要有一两件关系到全局的大事。由于这些大事构成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关键,涉及到许多方面,牵动着众人之心,所以它势必既是社会热点问题,又是社会重点问题。社会重点多发生在历史阶段转折变化时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例如,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向何处去?是沿着“左”的路线,还是背离四项基本原则?这些问题无疑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成为当时的社会重点。党中央高瞻远瞩,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从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同时也为社会重点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再如,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和证明,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已经与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起束缚作用。而市场经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生产力发展,却又往往被一些人与资本主义划等号。那么,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就是资本主义的公式能否成立?能不能找到一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的途径?这个问题不但具有重要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在一个时期里成为理论界乃至全国人民中的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经过理论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讨论和探索,党中央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伟大贡献,也是我们解决社会重点问题的光辉典范。

(二)社会热点即社会难点。解决社会重点问题大多具有一定难度,即是有些非重点社会热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正因为如此,社会热点往往既是社会重点,同时又是社会难点,被人们称之为“老大难”。例如,前些年的物价问题,尤其是关于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问题,那是人们谈之色变的,似乎解决起来难于上青天。在一个时期内,因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快过高,还引发了抢购风潮,直接导致了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的不稳定,一度成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但任何问题再困难,只要我们坚持探索,就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经过不断深化改革,我们还是闯过了物价改革关,而且没有出现什么社会动荡。

(三)社会热点即社会疑点。社会热点又往往成为人民群众十分关心,但又找不到答案,或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社会重点、难点问题之所以构成重点、难点,重要原因之一又是因为它包含着种种人们企盼解决,而又不能解决的疑点。所以社会热点属于社会重点和难点的同时,又往往具有社会疑点的属性。例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社会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但同时又是我们社会的疑点问题。这篇文章究竟怎样才能做好,谁也很难一下子说得清楚。所以,对于经商问题、第二职业问题、腐败问题等社会热点和重点,都曾成为人人议论、个个困惑的疑点、疑团,需要我们从政策上、理论上和思想上加以引导和说明,解惑释疑,给社会问题以合理解决,给人们思想以彻底澄清。

(四)社会热点即社会焦点。社会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包含着社会群体利益的冲突因素,因而,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实际还是社会焦点问题,甚至还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例如,粉碎“四人帮”后不久,是按照“两个凡是”继续执行“左”的路线,还是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在当时真理标准讨论中,表现出尖锐的对立和激烈的论争,成为当时社会的焦点。又如,我国前几年发生的两次规模较大的学潮,也是当时社会矛盾和社会思潮发生激烈碰撞,并出现尖锐对立的反映,成为当时社会矛盾问题的焦点。

由上可见,社会热点问题,无论是它作为社会重点、难点,还是它作为社会疑点、焦点,都是群众关注,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大问题。对于这样一些问题,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应该责无旁贷地去研究它们,去正确的宣传和引导它们,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此,我们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时代使命感,提高理论勇气。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我们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是深化改革中需要加以解决的关键。

其中有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研究和解决的过程中,难度很大,而且有时还要冒一定风险。如果我们缺乏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心,没有极大的理论勇气,那就不可能敢去碰社会热点问题。即使勉强去碰它,也只能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浮光掠影地应付了事,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我们这支理论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队伍中,绝大多数人是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他们能够面对现实,敢于正视社会热点问题,努力去进行研究和探索,关且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有的人畏首畏尾,怕这怕那,总是担心研究现实问题,尤其是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弄不好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今天的“大气候”,已经今非昔比,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学术研究、探讨真理的良好风气。对专家学者动辄打棍子、戴帽子、抓辫子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应该畅所欲言,努力为成就社会主义大业献计献策才对。

第二,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来源于明确的目的和纯正的动机,毫无疑问,我们研究和宣传社会热点问题,是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解决它的办法,从而理顺群众情绪,照顾各方利益,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同心同力同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目的和动机出发,我们研究、宣传社会热点问题,必须防止和克服以下倾向:

1.大惊小怪,惊慌失措。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出现或形成某种热点,这是正常现象,这是社会主次矛盾转换位置的结果。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大国里,人多议论多,七嘴八舌,议论中心和兴奋点不可能只有一个,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对于这种众说纷纭、甚至有人慷慨激昂的景况,作为一名合格的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应大惊小怪,惊慌失措,以为这可了不得了!而是要冷静观察,沉着思考,妥善处理,听得进不同意见,坐得住板凳。在把握事情的性质、范围、来龙去脉搞清楚的基础上,再寻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来。听风就是雨,遇事怆惶失态在社会热点面前无所措手足,这是我们必须努力防止和克服的。当然,在社会热点问题面前麻木不仁、置若罔闻,把问题堆积起来,以致使矛盾越积越多,导致激化和冲突,这也是我们所不赞成并坚决反对的。

2.小题大作,添油加醋。社会热点问题是一个范围广泛,弹性很强和内容确定性较差的概念。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除了国家的兴衰荣辱是人皆应关心的大事外,有很多社会热点问题并不是人人都能“热”起来的,就拿近一个时期炙手可热的“经商热”、“下海热”来说,已下海、想下海、盼下海的固然大有人在,但也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十亿人民九亿商”。把这个问题无限夸大,作为全国第一热点问题来加以渲染、描绘,从而使空气弄得热热的,使人们的神经绷得紧紧的,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固然,“经商热”、“下海热”的确不但不是一个小问题,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但是对于这样的大问题,我们在宣传和解决时,更应该头脑冷静,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和形态,让人们对它产生出一种恐慌和莫名其妙之感,从而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失控。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去研究它,反映它和处理它。

3.故意猎奇,寻求刺激。由于社会热点问题为众人所瞩目,且人们对它褒贬不一,因此解决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研究和宣传社会热点问题时,这就更必须具有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真正做到能够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解决问题。那种在社会热点问题面前,存在的猎奇、好玩等不良心理,并企图从中寻求某种刺激,来满足个人畴形精神需要的做法,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我们看到,在现实中有一些人研究和宣传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好故意猎奇。他们或者小题大作、渲染夸大,或者纠缠于细枝末节、奇闻轶事,其目的是要把水搅混,把问题弄复杂,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恶劣行为,是一种很坏、很不严肃的态度,是科学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大敌,我们必须坚决与之斗争。例如近些年来,随着群众民主与法制意识的增强,随着我国对西方国家关于人权问题对我国攻击的反击,在国内理论学术界和社会上,隐私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较热的问题。如果我们再囿于原来传统的和僵化的观念不放,认为谈论隐私就是庸俗不雅之举,而拒绝对它进行研究、探讨和宣传,这种观念就太陈旧保守了,也不利于我们的国际交往。但是,如果我们对种种隐私津津乐道,借研究和宣传隐私权来哗众取宠,甚至靠出一些连西方人都不齿的隐私垃圾和笑料,来挣钱和捞取不义之财,那也是应该受到遣责和反对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和宣传社会热点问题时,尤其是在研究某些社会学和法学热点问题时,更要坚持严肃的态度,严格筛选,点到为止,尽量不去展示不必要的细节,以防止社会热点宣传庸俗化和低极趣味化。

4.幸灾乐祸,扩大事端。在我们的宣传队伍中,那种在社会热点宣传问题上,别有用心和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是极少数的,是极个别的。但也确有一些人,他们的出发点不对头,他们的态度不端正,他们或者为了证明自己有先见之明,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私心,往往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意无意、或多或少怀有一种阴暗心理,即对某些社会热点事态的出现和发展,有一种幸灾乐祸情绪,甚至希望扩大事端,事情闹得越大越乱越好。“小乱小解决,大乱大解决”就是他们的信条。这些人即使不是我们的敌人,但他们的立场,观点却是很成问题的。他们如果不改弦更张,把态度放端正,把出发点搞对头,回到正确的立场上来,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危害社会利益,人民群众利益的同时,危害到他们自己,并最终被人民群众所唾弃。

5.轻狂浮躁,急功近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热点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而是经过长期孕育、生长而来。因此我们要完全把握和解决它,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必须花费一些气力,做一番深入调查研究。有的人逃避这种艰苦工作,企图抄小路、走捷径,急功近利,心想事成。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仅仅了解个大概,就盲目发议论、下结论:下笔洋洋洒洒,天上地下,东拉西扯,哗众取宠,卖弄博学,实际上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和实质,这种轻狂浮躁的态度是形式主义在文风上的表现,是研究者理论功底浅薄的一种自我掩饰。它是十分有害的,我们理应摈弃它。

第三,运用科学的方法。过河必须解决桥和船的问题。研究和宣传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只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态度,而缺乏或根本没有必需的方式方法,那么我们的研究和宣传恐怕还是难以奏效的。所以我们研究和宣传社会热点问题,既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态度,还要做到讲求方法,路子对弃,符合科学。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被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历史反复证明了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之有效基本方法,是解决任何问题必不少的第一步和关键环节。如前所述,社会热点问题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客观存在和社会现象。因此我们要研究和宣传它也就必须注重调查研究,以此来把握它的性质、范围、背景以及与其它事物的关联等等。这些东西我们调查清楚了,研究透彻了,我们对社会热点问题也就会做到了心中有数,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了。主观臆断,靠想当然行事;下车伊始,就大发议论;走马观花,蜻蜒点水,浅尝辄止;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都是我们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必须防止和克服的坏毛病。我们经常听一些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说,社会热点就象春天的风,来去匆匆,难抓踪影,对其宣传不好进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固然,社会热点问题涉及面广,参与人多,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以说它不既是个庞然大物,又是迷离复杂。然而,这并不是说它无规律可循,这并不是说它可以被认识。我们知道,社会热点的产生和发展,也是有条件,有特征和分阶段的。一般说来,它要经历一个潜伏期、显露期、生长期、鼎盛期和衰亡期的发展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注重调查研究,能够见叶知秋,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我们是完全可以在社会热点问题研究和宣传中有所作为的。否则,同样搞社会热点研究和宣传工作。为什么有些人做得好,而有的人却做得很不好呢!

2.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科学分析方法,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已达数百种之多。在此我们主要是指阶级分析方法、比较方法和归纳概括方法。现在人们有一种误解,似乎阶级分析方法就等于“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是不对的。阶级分析方法就是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观察社会和世界。如果我们不是用这样的方法去看问题,那么,西方国家关于我国人权问题的喧嚣,我国前些年发生的政治动乱,这些正在成为和曾经成为我国社会热点的问题,我们又怎样去认清其实质呢?可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我们仍然不能丢,永远不能丢。在此基础上我们再配合运用比较方法、归纳概括方法等科学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对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又符合现代科学的结论来。我们就能够不为表象所迷惑,不为枝节所纠缠,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对社会热点问题做出透彻的剖析和科学的解释。例如,关于领导权力问题,这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领导科学、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此,学者们在许多问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共同看法和不同看法,这是正常的。但是,在领导权力的政治属性和阶级属性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上,有的学者却丢开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仅仅把权力当作一种谁都可以使用的超阶级工具,当成一种只是具有不同操作方法的工具。这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知道,权力从其产生到现在,它经历了种种社会形态、几十个朝代,无一不是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阶级社会,其权力自然还要具有阶级的性质。我们要认识权力现象,自然不能离开阶级分析的方法。

3.坚持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基本方法。我们研究和宣传社会热点问题当然也不能离开它。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片面性或者走上极端,就不能很好地研究和宣传社会热点问题,就会给事业带来危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社会的向导,与一般社会成员不同。后者在社会热点问题面前,头脑热一点或胀一点,问题尚不大。因为他们只是普通社会成员,不处于社会向导地位,影响面不会太大。而前者处于社会向导地位,则大不一样了。他们头脑一旦发烧发热,就可能给已经跑偏了的社会热点,起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作用,促使其大面积、高速度地偏离正确轨道,从而导致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和无序,给整个社会带来损失和危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掌握唯物辩证法,力求客观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观察、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切实做到准确地把握它,有效地宣传和控制它。例如,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社会热点宣传。我们知道,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前提,而竞争和效率又是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长期以来,为了保持社会稳定,我们曾经过分强调社会公平,甚至把按劳分配都变成了福利分配。结果在我国尤其是在国营企事业单位和国家行政部门,导致了严重的、普遍的人浮于事,吃大锅饭,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竞争机制,讲究工作效率,按劳动的质和量拉开分配差距。这又出现了贫富差别悬殊的问题,导致了一些人对自己收入比别人低、对别人收入比自己高,产生了牢骚和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那么我们作为理论研究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通过怎样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辩证地分析这一问题,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一问题。一方面,从社会稳定和社会心理承受力出发,我们要尽量防止和缩小贫富差别,坚决反对巧取豪夺的暴富。另一方面,又要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富裕程度差别的合理性和进步意义,提倡竞争和注重工作效率,使人们能够逐步适应在竞争中生存,在提高生产效率中致富,摆脱大锅饭体制下的在“一条线上”贫穷。如此对人们进行辩证的宣传教育,我们就一定会减少片面性和失误,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4.研究应超前,宣传要慎重。理论研究和公开宣传,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论研究是一种科学探索,主要目的是预测事物发展趋势,为社会发展提供前导。因此,它不能总是放“马后炮”,总是落在实践的后面,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理论研究的探索性质,决定了它难免要出现错误和失误,它只能在纠正错误和失误中探索方案,提供路标。所以对于理论研究,我们应该允许出现错误和失误,不能设置研究禁区。但是,公开宣传则不同。它进行的是一种普及、推广性质的工作,是面上的事情,弄不好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情绪。因此公开宣传必须内外有别,持慎重态度。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这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纪律问题。一方面我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一定要有提前量和超前性,力求做到嗅觉敏锐、目光犀利,能够及时发现和捕捉到社会热点。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宣传,比如如何定性,如何结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办法解决,宣传的规模和声势多大,等等,又要采取慎重稳妥的态度。因为这些事情都与广大群众联系密切,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哪些应该讲,哪些不应该讲;哪些宜少讲多做,哪些宜大张旗鼓;哪些应该分层次公开,哪些应该“一杆子到底”。这些都应该洞明事态,分清利弊,精心部署,巧妙安排,进退有度。社会热点问题的宣传不能盲目追求轰动效应,不能煽风点火,制造“热点”问题。一般来说,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宣传,都是需要先降温“冷处理”,而不是火上烧油、促其升温。现在有的宣传工具唯恐天下不乱,一有风吹草动,就好标新立异,甚至大呼大叫,说什么社会上出现了这个“热”,那个“热”。这种有意无意刺激群众情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们使整个社会心理浮躁不安,使社会成员之间产生不信任感,使大家都觉得不安全和不和谐。我们必须给予坚决反对和制止。

第四,加强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研究和宣传社会问题,不能离开党的领导,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这项工作得以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前苏联东欧国家因为种种原因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有人以为共产党垮台后就会遍地是鲜花,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就会万事皆如意。几年过去了,事实却并非象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我们看到,他们那里的问题不但没有减少和解决,反而变得更多,更复杂了。相反,在我国由于我们坚持了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却搞得有声有色,为世人所瞩目。可见,那种否定和藐视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调,是根本错误的,是极其有害的,在我国也是行不通的。大量实事说明,中国的任何事情,包括这样那样的热点问题,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才能逐步解决;只有用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来观察分析,才能由表及里,认清实质,抓住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谁要自恃高明,目空一切,企图摆脱党的领导,或者自以为是,另辟蹊径,企图摆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那么他是研究不好和宣传不好社会热点问题的。这一点我们一切理论研究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永远牢记。

社会热点问题,就其相对于社会一般问题来说,它具有特殊性,是特殊的社会问题;就其相对于社会矛盾运动的逻辑结果来说,它又具有普遍性,是必然产生和存在的一种社会矛盾。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它的客观性,看到它的特殊性,认识到解决它的重要性。尤其在当前这样的新时期,我们正在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科学教育体制,以及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我们正在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人们的其它相互关系,这些都必将使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在这历史转折变革时期,社会热点问题必然会层出不穷,要求我们去研究、探索和解决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就一定能够在研究和宣传社会热点问题方面取得成功,为解决社会热点问题,推动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标签:;  ;  ;  ;  

论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与宣传_社会热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